光緒十二年,慈禧太後派醇親王去天津、旅順港巡閱。醇親王奕譞主動要求派李蓮英隨行,以免太後對自己猜忌。醇親王離開京城以後,每次接見文武官員,都讓李蓮英作陪。而李蓮英一直記著安德海的教訓,每夜不住淮軍為他準備的華麗行館,隻隨醇親王起居。醇親王見客,李蓮英穿著樸實,侍立裝煙、點菸;退歸私堂後,不見外客,日夜安靜,一無所擾。回來以後,有位大臣朱一新參奏李蓮英,說他勾結外官徇私舞弊。慈禧找醇親王問情況,了解到這些以後,命將朱一新降級。
光緒皇帝因為從小就受到李蓮英的看護,很喜歡他,叫他"諳達"(師傅),還誇他"忠心事主"。王小航曾講述一個故事:庚子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率光緒和王公大臣出逃,第二年回京在保定駐蹕。慈禧臨時寢宮被褥鋪陳潔淨華美,李蓮英住得也不錯,李蓮英侍候慈禧太後睡下後,前來光緒住處探望,見光緒在燈前孤坐,沒有太監值班,竟然連鋪蓋都沒有。時值隆冬季節,天寒地凍,無法入睡。李蓮英一看,十分驚訝立即跪下,抱著光緒的腿痛哭說:"奴才罪該萬死!"並且親自把自己住處被褥抱過來供奉給光緒帝使用。光緒回到北京以後,回憶西逃的苦楚時曾說:"若無李諳達,我活不到今天。"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死後,李蓮英辦理完喪事,於宣統元年二月初退休,宣統三年病逝。
李蓮英墓內為何隻有頭
北京紫禁城西華門外有間名叫"廠子"的破屋,就是明清兩朝赫赫有名的太監工廠,那些身懷絕技的"刀子匠",按"聖上"的旨意不斷製造著太監。按照太監門的規矩,割下來的生殖器不可隨便扔掉,還大有用處,俗稱"寶貝兒"。一遇到升遷的機會,必須拿出來呈驗;就是在太監臨死入棺之前,還得找回"寶貝兒"在原處裝上,到了陰曹地府,才不至於屍首不全,以求來世能夠六根齊全,重享榮華富貴。
大太監李蓮英因自己的太監身份而痛苦,他不止一次說過,來世一定要做個真正的男人。臨死之前他懇求家人在他死後為他下體裝一個木製的生殖器,以求一個完整的身子去見陰間的祖宗。然而,當考古隊打開李蓮英保存完好的墓葬時,發現除了一顆頭顱外,什麽也沒有。原來,盡管他的家人沾了他不少的光,但他到底是個閹人,就算安上木柄也是辱沒祖宗的,故此把他整個身軀都捨棄掉了,隻留一顆頭顱在墓中。
甲午軍魂鄧世昌
鄧世昌祖籍廣東番禺,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在1894年9月海戰中捐軀報國。
在中日海戰中,致遠艦不幸艦體受傷,彈藥斷絕。管帶(艦長)鄧世昌沉著鎮靜,指揮部下令加足馬力沖向日先鋒指揮艦吉野號,決計與敵寇同歸於盡。吉野見狀倉皇躲避,集中所有快炮及魚雷攻擊致遠艦。致遠艦不幸被魚雷擊中,鍋爐迸裂,艦體下沉,全艦二百五十名將士落海。這時,鄧世昌的隨從劉忠抓過一個救生圈投給他,鄧世昌沒有接受,大聲說道:"全艦弟兄都為國盡忠,我又怎能苟且偷生!"鄧世昌平時養有一條體型碩大的狼狗,非常忠於主人,日夜不離他左右。狗當時也在致遠艦上。見主人落水,愛犬遊到鄧世昌身邊,銜著他的胳膊,被他推開。愛犬不忍離去,又銜住他的辮髮。最後鄧世昌望海浩嘆,卡住愛犬的脖子,沉入了海底。
鄧世昌及其將士壯烈殉國後,舉國上下一片悲憤,威海百姓自發出海打撈英雄們的屍體,當地到處流傳著"通商賣國李鴻章,戰死沙場鄧世昌"的歌謠。
海戰失利,朝廷震動。光緒皇帝垂淚撰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並賜予鄧世昌"壯節公"諡號,追封"太子少保",禦筆親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鴻章也在《奏請優恤大東溝海軍陣亡各員折》中為其表功,說:"……而鄧世昌、劉步蟾等人功不可沒。"清廷還賜給鄧母一塊用三百兩黃金製成的"教子有方"金匾,撥給鄧家白銀十萬兩以示撫恤。鄧家用此款在原籍廣東番禺為鄧世昌修建了衣冠塚,建起鄧氏宗祠。
"問何時忽壞長城"
"六載固金湯,問何時忽壞長城,孤注空教鞠盡瘁;雙忠共坎壈,聞異類亦欽偉節,魂歸相送麵如生。"這是林則徐挽關天培的一副對聯。
關天培,字仲因,號滋圃,江南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縣)人,行伍出身。嘉慶八年23歲時考取武庠生。道光六年任太湖營水師副將時,督押海運漕米船自吳淞到天津,途中遇到驚濤駭浪,但他指揮若定最終安全抵達,受到特別嘉獎,提升為江南蘇鬆鎮總兵。道光十三年任廣東水師提督。
第71節:清德宗光緒篇(4)
關天培調任廣東水師提督的這年,正是英國商務監督律勞卑率兵船蠻橫闖入廣東省河之後,為了加強海防,清政府調他到這個當時是全國對外交往和貿易的唯一口岸城市——廣州。關天培麵臨著艱巨的任務,為了專心致誌搞好海防,先讓妻子回老家侍奉母親,自己則帶著三個家丁到廣州赴任。
鴉片戰爭爆發後,關天培督率水師,堅守陣地,並積極組織漁船、蟹艇,利用各種機會襲擊侵略軍。道光二十年十一月,琦善以欽差大臣和兩廣總督的身份抵達廣州,一反林則徐所為,遣散兵勇,盡撤海防,將關天培數年來辛苦經營的虎門三道防線並木排鐵鏈全部毀棄。關天培為此感到十分痛心,一再要求琦善採取抵抗的積極措施,都遭到拒絕。同年十二月十五日,英軍突然襲擊並攻占大角、沙角炮台,副將陳連升壯烈犧牲,虎門形勢十分危急。當時,關天培與總兵李廷鈺各隻有老弱病殘的士兵幾百人,分別守在靖遠、威遠兩炮台,關天培請琦善派兵支援,琦善僅派來二百來人進行敷衍。道光二十一年二月初六,英軍大舉進攻,關天培在孤軍無援的絕境下,決心死守陣地,以死報國。他將自己的財物全部分贈將士,鼓勵他們英勇殺敵,而自己則在炮台晝夜督戰。炮兵不幸戰死後,關天培親自裝填火藥點炮殺敵。自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與敵軍激戰達十小時之久。他身受幾十處創傷,看到敵人摸上來,依然手持大刀奮力拚殺,後被炮彈擊中,英勇犧牲。固守陣地的戰士也全部壯烈捐軀。據說他死之後依然持刀站立不倒,虎目圓睜,英兵不敢靠前。
光緒皇帝因為從小就受到李蓮英的看護,很喜歡他,叫他"諳達"(師傅),還誇他"忠心事主"。王小航曾講述一個故事:庚子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率光緒和王公大臣出逃,第二年回京在保定駐蹕。慈禧臨時寢宮被褥鋪陳潔淨華美,李蓮英住得也不錯,李蓮英侍候慈禧太後睡下後,前來光緒住處探望,見光緒在燈前孤坐,沒有太監值班,竟然連鋪蓋都沒有。時值隆冬季節,天寒地凍,無法入睡。李蓮英一看,十分驚訝立即跪下,抱著光緒的腿痛哭說:"奴才罪該萬死!"並且親自把自己住處被褥抱過來供奉給光緒帝使用。光緒回到北京以後,回憶西逃的苦楚時曾說:"若無李諳達,我活不到今天。"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死後,李蓮英辦理完喪事,於宣統元年二月初退休,宣統三年病逝。
李蓮英墓內為何隻有頭
北京紫禁城西華門外有間名叫"廠子"的破屋,就是明清兩朝赫赫有名的太監工廠,那些身懷絕技的"刀子匠",按"聖上"的旨意不斷製造著太監。按照太監門的規矩,割下來的生殖器不可隨便扔掉,還大有用處,俗稱"寶貝兒"。一遇到升遷的機會,必須拿出來呈驗;就是在太監臨死入棺之前,還得找回"寶貝兒"在原處裝上,到了陰曹地府,才不至於屍首不全,以求來世能夠六根齊全,重享榮華富貴。
大太監李蓮英因自己的太監身份而痛苦,他不止一次說過,來世一定要做個真正的男人。臨死之前他懇求家人在他死後為他下體裝一個木製的生殖器,以求一個完整的身子去見陰間的祖宗。然而,當考古隊打開李蓮英保存完好的墓葬時,發現除了一顆頭顱外,什麽也沒有。原來,盡管他的家人沾了他不少的光,但他到底是個閹人,就算安上木柄也是辱沒祖宗的,故此把他整個身軀都捨棄掉了,隻留一顆頭顱在墓中。
甲午軍魂鄧世昌
鄧世昌祖籍廣東番禺,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在1894年9月海戰中捐軀報國。
在中日海戰中,致遠艦不幸艦體受傷,彈藥斷絕。管帶(艦長)鄧世昌沉著鎮靜,指揮部下令加足馬力沖向日先鋒指揮艦吉野號,決計與敵寇同歸於盡。吉野見狀倉皇躲避,集中所有快炮及魚雷攻擊致遠艦。致遠艦不幸被魚雷擊中,鍋爐迸裂,艦體下沉,全艦二百五十名將士落海。這時,鄧世昌的隨從劉忠抓過一個救生圈投給他,鄧世昌沒有接受,大聲說道:"全艦弟兄都為國盡忠,我又怎能苟且偷生!"鄧世昌平時養有一條體型碩大的狼狗,非常忠於主人,日夜不離他左右。狗當時也在致遠艦上。見主人落水,愛犬遊到鄧世昌身邊,銜著他的胳膊,被他推開。愛犬不忍離去,又銜住他的辮髮。最後鄧世昌望海浩嘆,卡住愛犬的脖子,沉入了海底。
鄧世昌及其將士壯烈殉國後,舉國上下一片悲憤,威海百姓自發出海打撈英雄們的屍體,當地到處流傳著"通商賣國李鴻章,戰死沙場鄧世昌"的歌謠。
海戰失利,朝廷震動。光緒皇帝垂淚撰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並賜予鄧世昌"壯節公"諡號,追封"太子少保",禦筆親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鴻章也在《奏請優恤大東溝海軍陣亡各員折》中為其表功,說:"……而鄧世昌、劉步蟾等人功不可沒。"清廷還賜給鄧母一塊用三百兩黃金製成的"教子有方"金匾,撥給鄧家白銀十萬兩以示撫恤。鄧家用此款在原籍廣東番禺為鄧世昌修建了衣冠塚,建起鄧氏宗祠。
"問何時忽壞長城"
"六載固金湯,問何時忽壞長城,孤注空教鞠盡瘁;雙忠共坎壈,聞異類亦欽偉節,魂歸相送麵如生。"這是林則徐挽關天培的一副對聯。
關天培,字仲因,號滋圃,江南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縣)人,行伍出身。嘉慶八年23歲時考取武庠生。道光六年任太湖營水師副將時,督押海運漕米船自吳淞到天津,途中遇到驚濤駭浪,但他指揮若定最終安全抵達,受到特別嘉獎,提升為江南蘇鬆鎮總兵。道光十三年任廣東水師提督。
第71節:清德宗光緒篇(4)
關天培調任廣東水師提督的這年,正是英國商務監督律勞卑率兵船蠻橫闖入廣東省河之後,為了加強海防,清政府調他到這個當時是全國對外交往和貿易的唯一口岸城市——廣州。關天培麵臨著艱巨的任務,為了專心致誌搞好海防,先讓妻子回老家侍奉母親,自己則帶著三個家丁到廣州赴任。
鴉片戰爭爆發後,關天培督率水師,堅守陣地,並積極組織漁船、蟹艇,利用各種機會襲擊侵略軍。道光二十年十一月,琦善以欽差大臣和兩廣總督的身份抵達廣州,一反林則徐所為,遣散兵勇,盡撤海防,將關天培數年來辛苦經營的虎門三道防線並木排鐵鏈全部毀棄。關天培為此感到十分痛心,一再要求琦善採取抵抗的積極措施,都遭到拒絕。同年十二月十五日,英軍突然襲擊並攻占大角、沙角炮台,副將陳連升壯烈犧牲,虎門形勢十分危急。當時,關天培與總兵李廷鈺各隻有老弱病殘的士兵幾百人,分別守在靖遠、威遠兩炮台,關天培請琦善派兵支援,琦善僅派來二百來人進行敷衍。道光二十一年二月初六,英軍大舉進攻,關天培在孤軍無援的絕境下,決心死守陣地,以死報國。他將自己的財物全部分贈將士,鼓勵他們英勇殺敵,而自己則在炮台晝夜督戰。炮兵不幸戰死後,關天培親自裝填火藥點炮殺敵。自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與敵軍激戰達十小時之久。他身受幾十處創傷,看到敵人摸上來,依然手持大刀奮力拚殺,後被炮彈擊中,英勇犧牲。固守陣地的戰士也全部壯烈捐軀。據說他死之後依然持刀站立不倒,虎目圓睜,英兵不敢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