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子報案
張百萬嫌棄家道中落的未婚女婿曹文璜,而將次女玉珠另許姚家,但癡情的玉珠小姐寧死不從,在丫環秀香的幫助下與曹文璜私奔了。第二天,張百萬帶領家丁前往長女金珠家找尋玉珠,懷疑她藏身於衣櫃中,正在偷情的金珠有口難言,隻得任由他們將衣櫃抬回張府,撬開鎖具,卻發現裏麵原來是個已被悶死的和尚。為了搪塞姚家,張百萬謊稱玉珠暴病身亡,為和尚穿上嫁衣置於靈房。半夜,和尚從昏迷中甦醒,逃出張府,在一個莫姓老漢家用嫁衣換了一身普通衣衫返回崇善寺,途中調戲一早起的婦女,被其丈夫吳屠戶殺死,棄屍水井。接連接到和尚命案和張百萬家走屍的報案後,陽曲縣令楊重民開堂公審,有居民指認和尚所穿為莫老漢衣物,急欲結案的楊重民認定莫老漢為殺人兇犯,莫老漢屈打成招,案情上報刑部。幾天後,曹文璜從交城回太原給原先借驢給自己的莫老漢還驢,楊重民將曹文璜冤為同謀。當日吳屠戶殺人後,遷居晉祠,曹文璜回太原時途經吳屠戶的酒店,酒後失言的吳屠戶吐露了他殺害和尚的秘密。玉珠的丫環秀香在探監時得悉全部案情之後,一方麵請求晉祠保長監視吳屠戶,另一方麵趕赴交城尋找玉珠。於是,真相大白,冤情昭雪,有情人終成眷屬。
偷金璽的人
清同治四年八月十七日,一個重大案件震動了北京城清政府的大小官吏:密藏在清皇宮內廷軍機處內的原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的金璽不翼而飛,被人竊走。此時正值太平天國首都天京淪陷後整一年。在事件發生後,慈禧太後勃然震怒,嚴責軍機處限期破案。一時緹騎四出,到處追究盤查,大小官吏們如大禍臨頭,個個膽戰心驚。
原來,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曾鐫刻了多種印璽,作為其最高權力的象徵,以進行行政發令、調兵遣將之用。洪秀全的印璽中,最重要的就是這枚金璽。它由一百多兩黃金鑄成,八寸見方,印麵中刻"太平天王大道王全"九個宋體字,右邊為"奉天誅妖"四字,左邊為"斬邪留正"四字,上有"金璽"兩字分列左右兩則,四周則雕刻有各種精緻的圖案花紋,精緻輝煌。
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城被曾國藩的湘軍攻破後,金璽被清軍搜出,層層上繳到湘軍統帥、兩江總督曾國藩那裏。曾國藩將此作為最重要的戰利品,派專人送往北京,向兩宮太後與同治帝報捷並邀功請賞。
清廷繳獲金璽後高興異常,在慶賀一番後,下令將這金璽放置在皇宮紫禁城中最機密的權力中心——軍機處中。這機構地處紫禁城中心,警衛最嚴,關防特緊,不要說一般官員,就是王公顯貴、大學士或部院大臣、尚書侍郎,隻要不在軍機處任職,想在這宅前站一下也是不允許的——可是,在金璽存放在這裏整整一年以後,竟然在一夜之間突然不見了!
負責軍機處的恭親王接受兩宮太後的旨意後,不敢怠慢,連日親自辦案。他首先審問在軍機處服役的雜工與廚役等人,威脅恫嚇,嚴刑拷打,卻沒有一個人肯招認;又對有關官員明察暗訪,也沒有發現一點線索。眼看兩個多月過去了,卻毫無眉目,自然焦急異常。他忽然想到:偷金璽的人必然要銷贓,何不到街市上、特別是到金銀首飾鋪去查查呢?他立即派出大批人也到京城各首飾飾的鋪以及古玩店查防。果然,不久就在四牌樓的一家首飾鋪中查出,這首飾鋪曾熔化過一方金印。恭親王立即派人將該店老闆、夥計全部拘傳到案,嚴加審問,很快真相大白。
此案原來是在軍機處工作的刑部郎中兼軍機章京(相當於軍機處秘書)、滿人薩隆阿所為。待到將他捉拿到案,經過當堂對證,這位道貌岸然的官員不得不招認:他在軍機處任職時,因浪吃浪喝,入不敷出,經濟困窘,債台高築,為擺脫困境,看到存放在軍機處已近一年的洪秀全金璽平時無人過問,便見財起意,乘人不備,夾帶在身,偷出宮外,送到一家熟識的首飾鋪熔為十根金條,每根約重十一兩。他把兩根金條到錢鋪換成銀錢,還了債;還有八根金條密藏於家中爐坑裏。恭親王派人將八根金條追回,上奏太後與皇上。清廷將薩隆阿革去官職,判為死刑。
第68節:清德宗光緒篇(1)
一樁宮廷特大盜竊案雖然破獲了,盜竊犯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是,無比珍貴的太平天國革命天王洪秀全的金璽卻永遠從人間消失了。
清德宗光緒篇
光緒帝糊紙紮彩慶大婚
光緒大婚是在正月二十六,然而就在一個月前,天安門發生了一場大火災,還沒來得及修造,但總不能在一片狼藉的廢墟前慶賀吧?於是,公眾的"能工巧匠"和那些"辦事得力"的大臣們想了個辦法:內用蘆席包紮,外用諸色彩紙粘糊,煥然一新。取名"紮彩"。按照當時的民俗,唯大祭喪禮才用紮彩。所以就連老百姓們都偷偷地譏笑此事。有人寫詩嘲諷道:"德宗末造逢時艱,婚禮不祥事可嘆,先遣祝融(火神)為肆虐,蘆棚包裹假天安。"
豈不是要抄我家了
內務府郎中慶寬負責伺候慈禧,也頗得慈禧的信任和喜愛。慈禧的生日快到了,光緒要準備給慈禧的壽禮,就把慶寬找來說:"我要給太後送壽禮,你幫我準備準備吧"。慶寬就找人打了四種樣式的金鐲拿來給皇上說:"我做了四個鐲樣,皇上您看哪個合適?"光緒一時拿不準,就讓他去問慈禧,看她喜歡哪個。結果慈禧看了說:"我四個都要了。"慶寬回來奏報給光緒,光緒問他:"這四副鐲子要多少銀子?"慶寬說:"四萬兩。"光緒一聽,嘆了口氣,"唉,這豈不是要抄我的家了!"
張百萬嫌棄家道中落的未婚女婿曹文璜,而將次女玉珠另許姚家,但癡情的玉珠小姐寧死不從,在丫環秀香的幫助下與曹文璜私奔了。第二天,張百萬帶領家丁前往長女金珠家找尋玉珠,懷疑她藏身於衣櫃中,正在偷情的金珠有口難言,隻得任由他們將衣櫃抬回張府,撬開鎖具,卻發現裏麵原來是個已被悶死的和尚。為了搪塞姚家,張百萬謊稱玉珠暴病身亡,為和尚穿上嫁衣置於靈房。半夜,和尚從昏迷中甦醒,逃出張府,在一個莫姓老漢家用嫁衣換了一身普通衣衫返回崇善寺,途中調戲一早起的婦女,被其丈夫吳屠戶殺死,棄屍水井。接連接到和尚命案和張百萬家走屍的報案後,陽曲縣令楊重民開堂公審,有居民指認和尚所穿為莫老漢衣物,急欲結案的楊重民認定莫老漢為殺人兇犯,莫老漢屈打成招,案情上報刑部。幾天後,曹文璜從交城回太原給原先借驢給自己的莫老漢還驢,楊重民將曹文璜冤為同謀。當日吳屠戶殺人後,遷居晉祠,曹文璜回太原時途經吳屠戶的酒店,酒後失言的吳屠戶吐露了他殺害和尚的秘密。玉珠的丫環秀香在探監時得悉全部案情之後,一方麵請求晉祠保長監視吳屠戶,另一方麵趕赴交城尋找玉珠。於是,真相大白,冤情昭雪,有情人終成眷屬。
偷金璽的人
清同治四年八月十七日,一個重大案件震動了北京城清政府的大小官吏:密藏在清皇宮內廷軍機處內的原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的金璽不翼而飛,被人竊走。此時正值太平天國首都天京淪陷後整一年。在事件發生後,慈禧太後勃然震怒,嚴責軍機處限期破案。一時緹騎四出,到處追究盤查,大小官吏們如大禍臨頭,個個膽戰心驚。
原來,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曾鐫刻了多種印璽,作為其最高權力的象徵,以進行行政發令、調兵遣將之用。洪秀全的印璽中,最重要的就是這枚金璽。它由一百多兩黃金鑄成,八寸見方,印麵中刻"太平天王大道王全"九個宋體字,右邊為"奉天誅妖"四字,左邊為"斬邪留正"四字,上有"金璽"兩字分列左右兩則,四周則雕刻有各種精緻的圖案花紋,精緻輝煌。
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城被曾國藩的湘軍攻破後,金璽被清軍搜出,層層上繳到湘軍統帥、兩江總督曾國藩那裏。曾國藩將此作為最重要的戰利品,派專人送往北京,向兩宮太後與同治帝報捷並邀功請賞。
清廷繳獲金璽後高興異常,在慶賀一番後,下令將這金璽放置在皇宮紫禁城中最機密的權力中心——軍機處中。這機構地處紫禁城中心,警衛最嚴,關防特緊,不要說一般官員,就是王公顯貴、大學士或部院大臣、尚書侍郎,隻要不在軍機處任職,想在這宅前站一下也是不允許的——可是,在金璽存放在這裏整整一年以後,竟然在一夜之間突然不見了!
負責軍機處的恭親王接受兩宮太後的旨意後,不敢怠慢,連日親自辦案。他首先審問在軍機處服役的雜工與廚役等人,威脅恫嚇,嚴刑拷打,卻沒有一個人肯招認;又對有關官員明察暗訪,也沒有發現一點線索。眼看兩個多月過去了,卻毫無眉目,自然焦急異常。他忽然想到:偷金璽的人必然要銷贓,何不到街市上、特別是到金銀首飾鋪去查查呢?他立即派出大批人也到京城各首飾飾的鋪以及古玩店查防。果然,不久就在四牌樓的一家首飾鋪中查出,這首飾鋪曾熔化過一方金印。恭親王立即派人將該店老闆、夥計全部拘傳到案,嚴加審問,很快真相大白。
此案原來是在軍機處工作的刑部郎中兼軍機章京(相當於軍機處秘書)、滿人薩隆阿所為。待到將他捉拿到案,經過當堂對證,這位道貌岸然的官員不得不招認:他在軍機處任職時,因浪吃浪喝,入不敷出,經濟困窘,債台高築,為擺脫困境,看到存放在軍機處已近一年的洪秀全金璽平時無人過問,便見財起意,乘人不備,夾帶在身,偷出宮外,送到一家熟識的首飾鋪熔為十根金條,每根約重十一兩。他把兩根金條到錢鋪換成銀錢,還了債;還有八根金條密藏於家中爐坑裏。恭親王派人將八根金條追回,上奏太後與皇上。清廷將薩隆阿革去官職,判為死刑。
第68節:清德宗光緒篇(1)
一樁宮廷特大盜竊案雖然破獲了,盜竊犯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是,無比珍貴的太平天國革命天王洪秀全的金璽卻永遠從人間消失了。
清德宗光緒篇
光緒帝糊紙紮彩慶大婚
光緒大婚是在正月二十六,然而就在一個月前,天安門發生了一場大火災,還沒來得及修造,但總不能在一片狼藉的廢墟前慶賀吧?於是,公眾的"能工巧匠"和那些"辦事得力"的大臣們想了個辦法:內用蘆席包紮,外用諸色彩紙粘糊,煥然一新。取名"紮彩"。按照當時的民俗,唯大祭喪禮才用紮彩。所以就連老百姓們都偷偷地譏笑此事。有人寫詩嘲諷道:"德宗末造逢時艱,婚禮不祥事可嘆,先遣祝融(火神)為肆虐,蘆棚包裹假天安。"
豈不是要抄我家了
內務府郎中慶寬負責伺候慈禧,也頗得慈禧的信任和喜愛。慈禧的生日快到了,光緒要準備給慈禧的壽禮,就把慶寬找來說:"我要給太後送壽禮,你幫我準備準備吧"。慶寬就找人打了四種樣式的金鐲拿來給皇上說:"我做了四個鐲樣,皇上您看哪個合適?"光緒一時拿不準,就讓他去問慈禧,看她喜歡哪個。結果慈禧看了說:"我四個都要了。"慶寬回來奏報給光緒,光緒問他:"這四副鐲子要多少銀子?"慶寬說:"四萬兩。"光緒一聽,嘆了口氣,"唉,這豈不是要抄我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