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某官員,在衙門掛對聯一副作為座右銘:讀聖賢書,皇天不負;用黃老術,唾麵自幹。真是好涵養。


    另有一趣聯:大人大人大大人,大人一品高升,升至三十六天宮,與玉皇蓋瓦;卑職卑職卑卑職,卑職萬分該死,死到十八階地獄,為閻羅挖煤。謔己媚上,極盡能事。


    有人調侃清朝官場不惜以妻妾送人謀官的怪狀,稱之為"肉紅"(紅,紅頂子),並撰聯:不怕頭巾染綠;須知頂戴將紅。


    潘祖蔭好尚文雅,刑部某司員聽說後獻詩討好。潘祖蔭看後不禁大笑,原來都是些"跟二大爺他媽逛廟會"之類狗屁不通的詩文。


    吳趼人《新笑史·避諱》說:清朝官場避諱之風盛行。有人給光緒朝郵傳部右侍郎盛宣懷送了一些宣威火腿,禮單上寫著:"宣腿若幹。"師爺為了避諱就向盛侍郎匯報說:"有人給您送腿來了。"


    林則徐求雨


    林則徐任湖廣總督時,有一年境內發生大旱災,米價大漲,老百姓買不起糧食,很多人都流離失所,四處討飯,甚至被餓死。為救濟災民,林則徐捐獻出自己的"養廉銀"(俸祿以外的一種津貼),並倡議屬下各官員也捐出一部分,好用來購買糧食,開粥廠放賑。可這幫貪占慣了的酷吏,哪肯拿自己的錢周濟這些"賤民"呢?所以根本無人響應。林則徐苦思冥想,終於想到一個主意。於是,他貼出告示,說決定於某日至郊外"求雨",為表示虔誠,全城百姓、官員一律先期齋戒十天。到了"求雨"這天,他命手下官員列坐於壇前烈日下,不準撐傘。過了一上午才命人抬來茶缸,讓大家喝茶。官員們早已經曬得口幹舌燥,紛紛取來茶水解渴。可不多一會,林則徐與眾官員大吐,原來這是他有意派人在茶中加入藥物所致。他下令誰都不準掩蓋,親自一一驗看所吐之物,除了自己吐出的是糙米飯和蔬菜外,其餘皆為雞鴨魚肉等葷腥厚味。此時的林則徐勃然大怒,聲色俱厲地說道:"求雨本是為民請命,想不到你們竟視同兒戲,不肯認真齋戒,惹怒上天,難怪天不下雨!我要治你們荼毒百姓的罪!"至此,眾官員才知他"求雨"是另有用心的。自然叫苦不迭,紛紛認錯,並且都表示願捐"養廉銀"出來,解救百姓,將功補過。


    林則徐:由對聯見一生


    被史學界稱為"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則徐,四歲開始讀書,7歲開始練習寫文章,13歲獲得鄉試第一,十四歲中秀才,20歲中舉人,嘉慶十六年為進士,可謂是一路青雲直上。嘉慶二十五年起,先後任浙江杭嘉湖道、鹽運使、江寧布政使、兩廣總督等職。"粗菜淡飯好些茶,這個福老夫享了;齊家治國平天下,此等事兒曹為之。"這一聯是林則徐之父林賓日為林家故居廳堂所題的。林則徐正是在家境貧寒但國學修養深厚、為人剛正不阿、處事清高耿介的父親的影響下,在這樣的生活與抱負的激勵下,走過了他偉岸的一生。


    林則徐自己也寫就很多經典的對聯,通過這些充滿文采的對聯,不難看到他一生的經歷、抱負與坎坷。


    林則徐從小聰穎。有一次父親送他上私塾,他頑皮地騎在父親肩上,被老師看到,隨口說道:"以父作馬。"誰知林竟出口成對:"望子成龍!"一次在與同學玩捉迷藏時,被私塾先生見到,先生有意出句考考他們,吟出一聯:"藏形若影著申時行元同事的同事僚歷""顯姓揚名。"林則徐脫口而出。小小年紀就能吟詩作對,7歲的林則徐已經是名滿鄉裏。有一天他正在池邊嬉戲,鄰村的一個舉人想當麵試試他的才智,便指著池中遊泳的鴨子,擬出上聯道:"鴨母無鞋空洗腳。"隨後便叫林則徐對出下聯。林微微一笑,回頭望著岸邊的雞,應聲對道:"雞公有髻不梳頭。"舉人一聽,連連誇道:"對得妙,對得妙!"接著一指天空吟到:"北鬥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林對:"南樓孤雁,月中帶影一雙飛。"舉人折服。


    第48節:清宣宗道光篇(5)


    有一年的大年除夕,林則徐的父親林賓日想寫副春聯慶賀節日。他擬出上聯雲:"除夕月不明,點數盞燈,代幹坤壯色。"當他再續下聯時,久久難想出恰當的對句。他正皺著眉頭苦苦思索時,年幼的林則徐見後直奔向上堂,舉起一根豉棰,在鼓麵上重重地擂了三下。林父不解其意。林則徐則笑曰:"新春雷未響,擂三通鼓,替天地揚威。"其父聽後,大為震驚。


    "願聞己過,求通民情。"已經是江蘇廉訪使的林則徐為官清正,敢作敢為。他把這兩句心聲題在大廳中堂上,鼓勵人們向他提意見,大膽揭發貪官汙吏。同時,他還撰聯自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讀史有懷經世略,檢方常著活人書。""應視國事如家事,能盡人心即佛心。"可說是字字剛正,句句通達。


    1849年,林則徐因病返福建,途經長沙,聽說左宗棠頗有才,就專門派人請左宗棠到湘江舟中徹夜宴談,並以強國重擔相託付。分手之際,林則徐以題於自家堂室的"苟利國家生死以敢因禍福避趨之"一聯相贈,與左宗棠互勉。他果然目光如炬,以後的日子裏,這個左宗棠東擋西殺建功立業,為大清爭回了近六分之一的國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朝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景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景暉並收藏清朝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