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在鬆莊與傅山盤桓了不到一月便又踏上了他"行萬裏路"的旅程。"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目的是為了著述事業的完成。他用友人所贈的二馬二騾裝馱書卷,攀山越嶺,不辭勞苦,進行了大量的、艱苦細緻的實地考察,並從歷代史書、方誌中輯錄有關農田、水利、礦產、交通及地理沿革等材料,然後就在旅行的間隙或在自己僑居的山東章丘等地奮筆寫作。


    康熙十年,顧炎武堅辭了大學士熊賜履薦他參與編修《明史》的聘請之後,第三次從北京到太原拜訪傅山。顧自甲申以來一直飄泊在外,二十多年來一直過著形單影隻的羈旅生活,直到如今年近花甲還沒有孩子。傅山十分關心友人的命運,作為醫學國手他為友人診脈,診斷的結果是"肯定會有孩子",於是便多方為其物色配偶。顧炎武十分感激老友對他的關心,但他已過慣了這種萍蹤浪跡的生活,而且已把這一生交給了獻身的事業,就詼諧地寫了一封《謝友人規納寵書》,婉謝了老友的好意後孑然一身地走了。


    朱彝尊的藏書故事


    朱彝尊生於浙江秀水書香門第。曾祖朱國祚,明萬曆狀元,官至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但到朱彝尊父親時,家道已經敗落。朱彝尊迫於生計,開始長達十餘年的遊幕生涯。遊幕生活沒有豐厚的進項,但並不影響朱彝尊好書之癖。他除了購書之外,還借來別家的珍貴書籍,親手抄下來。


    康熙十八年,朱彝尊應"博學鴻詞"之徵,以布衣身份授翰林院檢討,充明史纂修官。他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借抄公私善本秘籍,充實自己的收藏。他聽說著名藏書家錢曾藏有善本秘籍《讀書敏求記》,鎖在書箱,秘不示人。為此,朱氏邀請錢曾及當地雅士置酒高宴。席間,用數量可觀的黃金和一件珍貴的輕裘買通錢曾的書童打開書箱,讓預先雇來的數十名抄手抄成副本,《讀書敏求記》由此得以流傳於世。他的這種愛書之情,由此被人們謔稱為"雅賺"。


    朱彝尊供職史館,能見到各地進獻的圖書。他常攜帶一名抄書手出入史館,隨時抄錄。此事遭人告發,結果被罷去官職,時人謂之"美貶"。朱彝尊對此並不後悔,他在其書櫝上作銘說:"奪我七品官,寫我萬卷書,還不知是誰聰明誰愚魯呢。"


    康熙二十一年,朱彝尊去官歸田時,擁有圖書三萬多卷。歸田後,又陸續獲書四萬餘卷。康熙三十六年,朱彝尊到平湖探望病重的老友李彥貞,李將自己的著作《放鷳亭集》和兩千五百卷藏書一併託付給朱彝尊。朱彝尊70歲時前後獲書總計八萬卷,建曝書亭貯藏。


    朱彝尊大部分藏書是傳抄的,自然是非常珍惜,所有藏書都在卷首鈐印:"購此書,頗不易,願子孫,勿輕棄。"他原希望同樣嗜書的兒子繼承藏書,不料兒子早死,給了他沉重一擊。據《蒲褐山房詩話》記載,朱的孫子晚年家貧,陸續將藏書典當、賣出,曝書亭亞廢為桑田,隻有匾額保留下來。


    貪官軼事事(一)


    康熙二十六年,大學士明珠的私黨張汧,仗明珠之勢,為所欲為,在其任福建布政使期間造成公庫虧空。藉口彌補這個虧空,張汧公開向下級官員勒索、向鹽商派收。後來禦史陳紫芝經過調查,向朝廷告發了張汧的所作所為。張汧難逃其糾,被判絞監候;明珠沒受牽連,但保舉張汧為巡撫的戶部侍郎王遵訓、內閣學士盧琦、大理寺丞任辰旦被撤銷職務;保舉提拔張汧為布政使的大學士梁清標、尚書熊一瀟開恩免於撤職、降三級留任;陳紫芝升任大理寺少卿。明珠自是伺機報復,後來陳紫芝無病而卒,死前隻是在明珠那喝了一杯茶。


    第21節:貪官軼事(1)


    清幹隆四十六年,甘肅查獲了一起地方官員以賑災濟民的名義上下勾結、偽災舞弊、折收監糧、肆意侵吞的大案,時稱"甘肅冒賑案"。此案牽連布政史及以下各道、州、府、縣官員一百一十三人,追繳贓銀二百八十萬餘兩,震動全國,連幹隆皇帝也驚呼,此案"為從來未有之奇貪異事"。


    清代在甘肅曾實行過"捐監",曾一度停止。後來甘肅倉儲不足,經勒爾謹奏請清廷獲準,於幹隆三十九年又開始在甘肅各地開捐。這次開捐,甘肅布政使王亶望採取了與以往不同的辦法,讓監生將應捐豆麥折為白銀,這樣就為王亶望及各級官吏中飽私囊提供了便利。與此同時,王亶望調蔣全迪為蘭州知府,專門辦理"捐監"事務。蔣全迪完全按照王亶望的意圖辦事,將私收的白銀借災賑的名義任意開銷,從中取利。甘肅各級官員利用"捐監",幾乎個個中飽私囊,而王亶望貪汙最多。《清史稿》稱:"……諸多貪官之首王亶望……抄沒他家的財產,得到的金銀合計超過百萬兩。"


    案情查實之後,幹隆皇帝發了話:"甘肅此案,上下勾通,貪汙害民,真是從來沒有過的奇貪異事。所有犯人都要依法嚴懲!"最終,王稟望、蔣全迪被處斬刑,王廷贊處絞首,勒爾謹賜死;其餘貪汙數萬兩的巨犯斬首五十六人,免死發遣四十六人,革職、杖流、病故、畏罪自殺者數十人。


    九門提督鄂善是幹隆非常信任的一員幹將。有人舉報說,他在審理俞君弼和親戚許秉義爭奪財產一案中收俞家賄賂一萬兩。對於這件事情幹隆非常重視,命親王、大學士、尚書共七人秉公查處,並每日報告一次調查情況。調查結果是:鄂善受賄事實確鑿。幹隆把這七人和鄂善找到一起,當麵詢問鄂善,鄂善沉默一會兒後從實招了。幹隆下令:本來應該判斬刑的,鑑於鄂善為官有功,決定法外開恩,賜他自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朝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景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景暉並收藏清朝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