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海嘯外,地震、洪水、颶風諸如此類的自然災害,也都有同樣的問題。也就是說,人類如實記錄劇烈自然災害的真實圖景的機會,其實是很少的。
既然如此,每當我們看到或聽到關於海嘯、地震、洪水、颶風之類的報導時,除了報紙、雜誌上看到的受災圖片,或是電視上看到的劫後景象——這些都是比較容易在事後得到的——之外,我們腦海裏還會浮現出什麽圖景呢?
我曾經拿這個問題問身邊的一些人,答案當然各不相同。有人首先浮現在腦海裏的是先前在一些繪畫作品中看到的圖景,有人則因對一冊講災難時逃生技巧的書印象深刻,腦海裏總是先浮現各種逃生場景……不過,稍一思索,多數人都會同意,如今,我們腦海中關於劇烈自然災害的圖景,主要來自電影。
那些災難片、幻想片,依靠編劇導演的想像力,依靠電影特技,如今更有電腦特技,向觀眾展現了各種自然災害的圖景,有機會在中國上映的如《龍捲風》(twister)、《明日之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等,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啟發了觀眾的想像力。有朋友對我說,這次海嘯死了這麽多人,這讓人覺得像影片《明日之後》裏所展現的那類災難圖景,也真的有可能出現啊!
這位朋友的感嘆,倒使我想起了一個問題。我注意到,我們好像沒有國產的災難片(或許也拍過,但就我記憶所及,至少沒有公映過),也沒有這種主題和情節的小說。這種品種在我們這裏可以說是空白。這在以前是可以理解的——拍這樣的片子,寫這樣的小說,有“給社會主義新中國臉上抹黑”之嫌,誰敢找死?但是如今已經改革開放快三十年了,這類禁區應該早就不存在了,然而這個空白依舊是空白,這就不能還用“禁區”之類的說法來解釋了,應該另有原因。
首先,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技術水平不夠。駕馭這種題材,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們的技術水平之所以不夠,主要是因為我們長期以來一直扼殺想像力。而且,在扼殺想像力這件事情上,我們一直“從娃娃抓起”——從小就不許孩子們胡思亂想,從小就隻準按照標準答案回答問題。所以我們的幻想電影(災難片也可以包括在內)一直拍不好——其實從來也沒有好好拍過。
其次,電影這玩意也已經有點“贏家通吃”的狀態了——好萊塢的電影就有點像微軟的視窗,人家已經拍出了許多災難片、幻想片,形成了相當高的標準,你再來邯鄲學步,就很難被觀眾接受。況且如今你即使有了比windows更好的作業係統,也未必能夠取代windows。在如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對於已經進入“看碟時代”的中國電影觀眾來說,還依靠“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之類的套話,通常也不會有什麽號召力了。
但是寫災難題材的幻想小說,按理應該不會受到上述兩種因素的約束,我想現在應該有人開始嚐試了吧。
早先,科幻電影和小說被認為隻是給“小朋友們”看的玩意,至少在我們這裏是如此。也許現在情形好了一點,但科幻作品還是經常被科學家嗤之以鼻。政治家們通常也不會讓電影或小說來影響自己的政策。不料影片《明日之後》卻掀起了軒然大波。首先它得到了科學界的重視——哪怕就是批評,也是重視。許多科學家出來發表評論。2004年4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甚至給戈達德航天中心的科學家和各級官員發了一份內部緊急郵件,其中說:“宇航局任何人都不許接受與這部影片相關的採訪,或作出任何評論,任何新聞單位欲討論有關氣候變遷的科幻電影及科學事實,隻能同與航空航天局無關的個人或組織聯絡。”給人的感覺是,這一次科學界無論如何不能不重視了。
另一方麵,環境保護人士當然因為這部影片的熱映大受鼓舞,他們欣喜地看到,這部影片已經促使環保觀念大大深入人心。就連政治家也不能不有所反應,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在電影發布儀式的同時舉行了一個環保集會,他表示:“盡管不像電影中描述的那樣劇烈和迅速,但地球的環境確實正在遭受嚴重的、難以彌補的創傷。”
《明日之後》的故事框架,有一定的科學根據。簡單地說是這樣:地球上冷暖氣候之所以能夠保持穩定,很大程度上與“溫鹽環流”有關。所謂“溫鹽環流”,是指原先在北大西洋格陵蘭島附近、寒冷而鹽度較高的海水因為較重而下沉,形成向南的深海海流;與此同時為了補充下沉海水,南方的溫暖海水被拉向北大西洋,形成暖流,而正是暖流給歐洲高緯度地區帶來溫暖的氣候。
《明日之後》的故事是這樣展開的: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層融化後流入大西洋,導致海水稀釋變淡,使得“溫鹽環流”停止流動。於是一係列可怕的後果出現了:海洋溫度急劇下降,威力駭人的颶風將高緯度地區的冷空氣迅速空降南下,再加上海嘯和大冰雹,北半球發達地區轉瞬變成酷寒的人間地獄——地球上又一次冰河期突然降臨了。
按照古氣候學家的意見,在過去九十萬年中,地球大約每隔十萬年左右會出現一次冰河期。但對於下一個冰河期何時到來,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判斷:一種認為“馬上就要到來”,而且會持續約五萬年之久;另一種判斷則認為下一個冰河期將在五萬年之後才會到來。
既然如此,每當我們看到或聽到關於海嘯、地震、洪水、颶風之類的報導時,除了報紙、雜誌上看到的受災圖片,或是電視上看到的劫後景象——這些都是比較容易在事後得到的——之外,我們腦海裏還會浮現出什麽圖景呢?
我曾經拿這個問題問身邊的一些人,答案當然各不相同。有人首先浮現在腦海裏的是先前在一些繪畫作品中看到的圖景,有人則因對一冊講災難時逃生技巧的書印象深刻,腦海裏總是先浮現各種逃生場景……不過,稍一思索,多數人都會同意,如今,我們腦海中關於劇烈自然災害的圖景,主要來自電影。
那些災難片、幻想片,依靠編劇導演的想像力,依靠電影特技,如今更有電腦特技,向觀眾展現了各種自然災害的圖景,有機會在中國上映的如《龍捲風》(twister)、《明日之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等,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啟發了觀眾的想像力。有朋友對我說,這次海嘯死了這麽多人,這讓人覺得像影片《明日之後》裏所展現的那類災難圖景,也真的有可能出現啊!
這位朋友的感嘆,倒使我想起了一個問題。我注意到,我們好像沒有國產的災難片(或許也拍過,但就我記憶所及,至少沒有公映過),也沒有這種主題和情節的小說。這種品種在我們這裏可以說是空白。這在以前是可以理解的——拍這樣的片子,寫這樣的小說,有“給社會主義新中國臉上抹黑”之嫌,誰敢找死?但是如今已經改革開放快三十年了,這類禁區應該早就不存在了,然而這個空白依舊是空白,這就不能還用“禁區”之類的說法來解釋了,應該另有原因。
首先,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技術水平不夠。駕馭這種題材,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們的技術水平之所以不夠,主要是因為我們長期以來一直扼殺想像力。而且,在扼殺想像力這件事情上,我們一直“從娃娃抓起”——從小就不許孩子們胡思亂想,從小就隻準按照標準答案回答問題。所以我們的幻想電影(災難片也可以包括在內)一直拍不好——其實從來也沒有好好拍過。
其次,電影這玩意也已經有點“贏家通吃”的狀態了——好萊塢的電影就有點像微軟的視窗,人家已經拍出了許多災難片、幻想片,形成了相當高的標準,你再來邯鄲學步,就很難被觀眾接受。況且如今你即使有了比windows更好的作業係統,也未必能夠取代windows。在如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對於已經進入“看碟時代”的中國電影觀眾來說,還依靠“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之類的套話,通常也不會有什麽號召力了。
但是寫災難題材的幻想小說,按理應該不會受到上述兩種因素的約束,我想現在應該有人開始嚐試了吧。
早先,科幻電影和小說被認為隻是給“小朋友們”看的玩意,至少在我們這裏是如此。也許現在情形好了一點,但科幻作品還是經常被科學家嗤之以鼻。政治家們通常也不會讓電影或小說來影響自己的政策。不料影片《明日之後》卻掀起了軒然大波。首先它得到了科學界的重視——哪怕就是批評,也是重視。許多科學家出來發表評論。2004年4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甚至給戈達德航天中心的科學家和各級官員發了一份內部緊急郵件,其中說:“宇航局任何人都不許接受與這部影片相關的採訪,或作出任何評論,任何新聞單位欲討論有關氣候變遷的科幻電影及科學事實,隻能同與航空航天局無關的個人或組織聯絡。”給人的感覺是,這一次科學界無論如何不能不重視了。
另一方麵,環境保護人士當然因為這部影片的熱映大受鼓舞,他們欣喜地看到,這部影片已經促使環保觀念大大深入人心。就連政治家也不能不有所反應,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在電影發布儀式的同時舉行了一個環保集會,他表示:“盡管不像電影中描述的那樣劇烈和迅速,但地球的環境確實正在遭受嚴重的、難以彌補的創傷。”
《明日之後》的故事框架,有一定的科學根據。簡單地說是這樣:地球上冷暖氣候之所以能夠保持穩定,很大程度上與“溫鹽環流”有關。所謂“溫鹽環流”,是指原先在北大西洋格陵蘭島附近、寒冷而鹽度較高的海水因為較重而下沉,形成向南的深海海流;與此同時為了補充下沉海水,南方的溫暖海水被拉向北大西洋,形成暖流,而正是暖流給歐洲高緯度地區帶來溫暖的氣候。
《明日之後》的故事是這樣展開的: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層融化後流入大西洋,導致海水稀釋變淡,使得“溫鹽環流”停止流動。於是一係列可怕的後果出現了:海洋溫度急劇下降,威力駭人的颶風將高緯度地區的冷空氣迅速空降南下,再加上海嘯和大冰雹,北半球發達地區轉瞬變成酷寒的人間地獄——地球上又一次冰河期突然降臨了。
按照古氣候學家的意見,在過去九十萬年中,地球大約每隔十萬年左右會出現一次冰河期。但對於下一個冰河期何時到來,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判斷:一種認為“馬上就要到來”,而且會持續約五萬年之久;另一種判斷則認為下一個冰河期將在五萬年之後才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