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洪承疇長沙幕府與西南戰局 作者:楊海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89] 馬鷂子,即王輔臣,參見《廣陽雜記》卷4,第182-183頁。
[190] 《洪承疇章奏文冊彙輯》第135頁,順治十三年七月十八日《清定歲終奏報以肅馬政事揭帖》。
[191] 《明清檔案》第31冊,a31-30,順治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之二《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用過火牌請敕部核銷》。
[192] 《明清史料》丙編,第四本,第307、310等頁,順治十年閏六月《經略洪承疇密揭帖》;《明清檔案》第17冊a17-76/77亦同。
[193] 可參見蘇雙碧主編:《洪承疇研究》中的有關文章,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194] 計六奇:《明季南略》卷16《洪承疇傳》,第522頁,中華書局1984年12月版。
[195] 彭而述:《讀史亭文集》卷15,《孫渠歸順記略》。
[196] 計六奇:《明季南略》卷16《洪承疇傳》,第522頁,中華書局1984年12月版。
[197] 《明清史料》丙編,第二本,第143頁,順治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經略洪承疇揭帖》;《明清檔案》第18冊,a18-116,順治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酌議調補營將》。
[198] 《明清檔案》第23冊,a23-177,順治十二年九月十四日《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戎勢重大請設常德水師》。
[199] 《明清史料》丙編,第二本,第143頁,順治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經略洪承疇揭帖》;《明清檔案》第18冊,a18-116,順治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酌議調補營將》。
[200] 《明清檔案》第23冊,a23-177,順治十二年九月十四日《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戎勢重大請設常德水師》。
[201] 《明清檔案》第24冊,a24-99,順治十二年十月《五省經略洪承疇揭陳防禦荊州賊逆之策》。
[202] 《明清檔案》第28冊,a28-21,順治十三年六月(日不詳)之八《兵部揭覆鄖襄增兵事宜並請內院撰給武將敕書、關防》。
[203] 《洪承疇章奏文冊彙輯》第89頁,順治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調用投誠官丁以資剿撫事揭帖》。
[204] 清國史館:《漢名臣傳》卷1《胡全才傳》。又《清世祖實錄》卷99,順治十三年三月庚辰條記載:“鄖陽撫治胡全才奏報饒營千總朱光祚等擒偽總督李啟晟,獲偽印、關防、敕劄等物。”
[205] 《清代農民戰爭史資料選編》第一冊上,第160頁,順治十三年祖澤遠題本《陝晉抗清實力與郝搖旗聯絡及其鬥爭情形》。
[206] 參見何齡修:《虞胤、韓昭宣起義與傅山》一文,載《明史研究》第二輯,黃山書社1992年12月版。
[207] 王夫之:《永曆實錄》第140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版。
[208] 《明清史料》丙編,第二本,第146頁,順治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經略洪承疇揭帖》。
[209] 《洪承疇章奏文冊彙輯》第171頁,順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祁陽益陽二鎮東安一營招募兵丁支用部撥鹽課銀兩事揭帖》。
[210] 《明清史料》丙編,第二本,第161頁,順治十三年八月十日《經略洪承疇揭帖》;《明清檔案》第28冊,a28-77,順治十三年八月十日《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兵糧未足難以預期進兵滇黔》。
[211] 《洪承疇章奏文冊彙輯》第171頁,順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祁陽益陽二鎮東安一營招募兵丁支用部撥鹽課銀兩事揭帖》。
[212] 劉希關:《祁陽縣誌》卷10,《兵防》,同治六年刊本。
[213] 《明清史料》甲編,第六本,第586頁,順治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經略洪承疇揭帖》。
[214] 黃榜元:《興寧縣誌》卷10,《武備·兵防》;郭岐勛:《桂東縣誌》卷7,《兵防誌》。
[215] 順治十四年初,從廣東調撥的五千官兵已分赴廣西潯州、橫州、鬱林、武宣等處汛地安插停當,見《明清檔案》第30冊,a30-36,順治十四年正月十四日之一《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江南上江調撥官兵已抵粵西安插請敕部核計糧餉草料》。順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三從江南上江安慶、徽州、寧國三營所調500名官兵到達桂林;十四年初從江南調集的水陸官兵1000名隨後也到達桂林。十四年二月從山東、河南調取的1500名官兵到達長沙,六月初三在桂林安插完畢,見《明清檔案》第31冊,a31-22,順治十四年七月十六日之一《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河南、山東調補粵西官兵抵汛安插》。隻有第二次從江西南贛調集的1000名官兵至順治十四年四月,尚未到桂林,見《明清檔案》第30冊,a30-115,順治十四年四月二十九日之一《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兩江改調粵西官兵抵汛安置情形》;《明清史料》丙編,第二本,第171頁,《經略洪承疇揭帖》亦同。
[216] 《洪承疇章奏文冊彙輯》,第68-69頁,順治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恭陳湖南湖北情形並分駐剿禦事宜事題本》。
[217] 衛周祚:《洪承疇墓誌》(康熙四年二月二十七日),北京圖書館善本室藏。
[218] 《明清史料》甲編,第六本,第562頁,順治十二年十二月初三《經略洪承疇密揭帖》,《明清檔案》第25冊,a25-4,同日之二《五省經略洪承疇揭請備辦明年秋冬會剿滇黔賊寇事宜》。
(四)
洪承疇將進剿雲貴的計劃一拖再拖,惟寄希望於組織強大的政治攻勢,因而在相持階段中,軍事上沒有明顯的建樹,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寸土未恢”[219],並絕少主動出擊,這就不免引起當時以及後人的許多困惑。當時朝廷內外就存在以戶部左侍郎王弘祚、四川總督李國英為代表的一批懷疑派,他們曾揪住洪氏這條辮子,大作文章[220],隻因未得到順治帝響應而罷休。再回頭看看文章開頭所提到的三個問題,可見現在人們依然持有與古人相似的疑惑,對洪氏仍然不夠了解,尤其是對其戰略思想缺乏全麵深刻的了解。
[190] 《洪承疇章奏文冊彙輯》第135頁,順治十三年七月十八日《清定歲終奏報以肅馬政事揭帖》。
[191] 《明清檔案》第31冊,a31-30,順治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之二《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用過火牌請敕部核銷》。
[192] 《明清史料》丙編,第四本,第307、310等頁,順治十年閏六月《經略洪承疇密揭帖》;《明清檔案》第17冊a17-76/77亦同。
[193] 可參見蘇雙碧主編:《洪承疇研究》中的有關文章,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194] 計六奇:《明季南略》卷16《洪承疇傳》,第522頁,中華書局1984年12月版。
[195] 彭而述:《讀史亭文集》卷15,《孫渠歸順記略》。
[196] 計六奇:《明季南略》卷16《洪承疇傳》,第522頁,中華書局1984年12月版。
[197] 《明清史料》丙編,第二本,第143頁,順治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經略洪承疇揭帖》;《明清檔案》第18冊,a18-116,順治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酌議調補營將》。
[198] 《明清檔案》第23冊,a23-177,順治十二年九月十四日《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戎勢重大請設常德水師》。
[199] 《明清史料》丙編,第二本,第143頁,順治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經略洪承疇揭帖》;《明清檔案》第18冊,a18-116,順治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酌議調補營將》。
[200] 《明清檔案》第23冊,a23-177,順治十二年九月十四日《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戎勢重大請設常德水師》。
[201] 《明清檔案》第24冊,a24-99,順治十二年十月《五省經略洪承疇揭陳防禦荊州賊逆之策》。
[202] 《明清檔案》第28冊,a28-21,順治十三年六月(日不詳)之八《兵部揭覆鄖襄增兵事宜並請內院撰給武將敕書、關防》。
[203] 《洪承疇章奏文冊彙輯》第89頁,順治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調用投誠官丁以資剿撫事揭帖》。
[204] 清國史館:《漢名臣傳》卷1《胡全才傳》。又《清世祖實錄》卷99,順治十三年三月庚辰條記載:“鄖陽撫治胡全才奏報饒營千總朱光祚等擒偽總督李啟晟,獲偽印、關防、敕劄等物。”
[205] 《清代農民戰爭史資料選編》第一冊上,第160頁,順治十三年祖澤遠題本《陝晉抗清實力與郝搖旗聯絡及其鬥爭情形》。
[206] 參見何齡修:《虞胤、韓昭宣起義與傅山》一文,載《明史研究》第二輯,黃山書社1992年12月版。
[207] 王夫之:《永曆實錄》第140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版。
[208] 《明清史料》丙編,第二本,第146頁,順治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經略洪承疇揭帖》。
[209] 《洪承疇章奏文冊彙輯》第171頁,順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祁陽益陽二鎮東安一營招募兵丁支用部撥鹽課銀兩事揭帖》。
[210] 《明清史料》丙編,第二本,第161頁,順治十三年八月十日《經略洪承疇揭帖》;《明清檔案》第28冊,a28-77,順治十三年八月十日《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兵糧未足難以預期進兵滇黔》。
[211] 《洪承疇章奏文冊彙輯》第171頁,順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祁陽益陽二鎮東安一營招募兵丁支用部撥鹽課銀兩事揭帖》。
[212] 劉希關:《祁陽縣誌》卷10,《兵防》,同治六年刊本。
[213] 《明清史料》甲編,第六本,第586頁,順治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經略洪承疇揭帖》。
[214] 黃榜元:《興寧縣誌》卷10,《武備·兵防》;郭岐勛:《桂東縣誌》卷7,《兵防誌》。
[215] 順治十四年初,從廣東調撥的五千官兵已分赴廣西潯州、橫州、鬱林、武宣等處汛地安插停當,見《明清檔案》第30冊,a30-36,順治十四年正月十四日之一《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江南上江調撥官兵已抵粵西安插請敕部核計糧餉草料》。順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三從江南上江安慶、徽州、寧國三營所調500名官兵到達桂林;十四年初從江南調集的水陸官兵1000名隨後也到達桂林。十四年二月從山東、河南調取的1500名官兵到達長沙,六月初三在桂林安插完畢,見《明清檔案》第31冊,a31-22,順治十四年七月十六日之一《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河南、山東調補粵西官兵抵汛安插》。隻有第二次從江西南贛調集的1000名官兵至順治十四年四月,尚未到桂林,見《明清檔案》第30冊,a30-115,順治十四年四月二十九日之一《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兩江改調粵西官兵抵汛安置情形》;《明清史料》丙編,第二本,第171頁,《經略洪承疇揭帖》亦同。
[216] 《洪承疇章奏文冊彙輯》,第68-69頁,順治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恭陳湖南湖北情形並分駐剿禦事宜事題本》。
[217] 衛周祚:《洪承疇墓誌》(康熙四年二月二十七日),北京圖書館善本室藏。
[218] 《明清史料》甲編,第六本,第562頁,順治十二年十二月初三《經略洪承疇密揭帖》,《明清檔案》第25冊,a25-4,同日之二《五省經略洪承疇揭請備辦明年秋冬會剿滇黔賊寇事宜》。
(四)
洪承疇將進剿雲貴的計劃一拖再拖,惟寄希望於組織強大的政治攻勢,因而在相持階段中,軍事上沒有明顯的建樹,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寸土未恢”[219],並絕少主動出擊,這就不免引起當時以及後人的許多困惑。當時朝廷內外就存在以戶部左侍郎王弘祚、四川總督李國英為代表的一批懷疑派,他們曾揪住洪氏這條辮子,大作文章[220],隻因未得到順治帝響應而罷休。再回頭看看文章開頭所提到的三個問題,可見現在人們依然持有與古人相似的疑惑,對洪氏仍然不夠了解,尤其是對其戰略思想缺乏全麵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