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對敵主要集團後方進行打擊;
3、從各登陸場實施進攻,不強渡頓河。
4、利用對進攻部隊有利的地形。
參加這一戰役的敵方不得不承認這一切,而且這些人還都是接近德國參謀總部的人。
k·蒂佩爾斯希寫道:‘從前線的輪廓來看,就可確定出俄國人突擊的方向:德國集團的左翼在新卡列特瓦地域史達林格勒至頓河彎曲部近300公裏的第段上展開。而兵力十分弱的較短右翼開始於史達林格勒附近,在加爾梅克草原結束。”
德爾是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的,但實際上也是這樣,他指出:“善於作戰的俄國部隊指揮部……選定了突破地點……遠離德軍的冀例”。
聯邦德國的歷史學家x·沙伊貝特詳細敘述了蘇軍成功地選擇突擊方向。他寫道:“從沃羅涅日到史達林格勒附近這一區域,雖然被頓河隔開,但隻要認真研究一下,就會發現這一地區並沒有自然屏障。甚至這一點也沒有注意到,就是俄國人在頓河右岸占據著數量很大的登陸場,盡管德國入經過頑強的努力,還是未能奪取這些登陸場。在炎熱的夏季,頓河上遊會出現很多淺灘,冬季,頓河很快結凍,河麵被厚厚冰覆蓋著,冰上能承受很大的緇重。在彎曲的河道兩岸和河上眾多的島嶼上長滿了茂密的灌木,這些灌木叢便於有經驗的敵人集結部隊。在這一長滿許多樹木的一望無邊的地域,用相當弱的兵力進行江河防禦是不可能的…頓河以西和頓河與伏爾加河中間的所有地域,就像略靠南一些的加爾梅克草原一樣,寬闊且沒有任何自然屏障,縱深幾百公裏,是摩托化和坦克部隊作戰最理想的地方”。
x·沙伊貝特還指出、距離供應基地太遙遠。“在義大利策8集團軍或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地域,從頓河防禦前線至史達林格勒附近所有部隊唯一的供應基地——羅斯托夫,空中距離就有300公裏。於是羅斯托夫就成為整個“a”集團軍群、德國坦克第4集團軍和正在組建的“5”集團軍群的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的供給基地。從另一方向來說,這兩個集團軍距離羅斯托夫也相當遠,為400公裏,而與在捷列克的德國坦克第1集團軍距離為600公裏。可見,敵人的手卻已伸到離史達林格勒和頓河以南的所有德軍最重要的據點很近的地方”。
實際上,正如上麵所指出的,在選擇決定性突擊方向時,已經考慮到德國法西斯軍隊主要集團配置在史達林格勒地區,而處在頓河中遊和史達林格勒以南該集團的翼側主要由羅馬尼亞和義大利軍隊掩護。羅馬尼亞、義大利和匈牙利部隊的戰鬥力都比較弱。他們的武器和技術裝備(特別是重炮和反坦克武器),以及戰鬥素養都大大落後於德軍。但是,還有一點起著重要的作用,就是羅馬尼亞王國、法西斯義大利和匈牙利霍爾蒂集團的許多軍官和士兵是被迫送到蘇德前線的。他們根本就不願意為別國的戰爭目的去賣命。因此,敵人在史達林格勒重兵集團的翼側成了希特勒軍隊前線中最薄弱的地段。蘇軍統帥部很巧妙地利用了敵軍在戰役布勢中這一重大失誤。
在這一方麵,b·亞當對德國同盟國軍隊所作的評價是很有代表性的:“我們對同盟軍隊有什麽了解呢?我們很清楚,在1942年夏季進攻前很短的時間裏,開始將這些國家的雜牌軍組建成一些獨立的陸軍兵團。隻有在“南方”集團軍群(1942年7月7日改稱“b”集團軍群)後方重新組建的一小股部隊才有戰鬥經驗。他們都缺少武器裝備。羅馬尼亞和匈牙利完全依賴德國的軍事工業,而義大利也得部分依靠德國的軍事工業。
如果同盟國軍隊都缺少有效的反坦克兵器,還要求特別注意北翼的反坦克防禦又有什麽意思?例如,羅馬尼亞坦克師隻擁有一些從捷克斯洛伐克和法國繳獲來的輕型坦克。同德軍師比較,同盟國軍隊的戰鬥力隻是德軍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亞當也強調了精神因素的作用。他寫道,問題的關鍵與其說是武器,還不如說是使用這些武器的士兵。羅馬尼亞士兵勇敢,單純樸實。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農民,他們盼望有那麽一天成為“被解放的農民”。“在羅馬尼亞這個地主階級的國家,這一點是不可能實現的。那麽,羅馬尼亞的農民士兵們要頓河與伏爾加河之間的土地有何用呢?而且在羅馬尼亞軍隊中,還實行那種聞所未聞的體罰製度”。
他同樣也談到匈牙利亞人和義大利人。“與羅馬尼亞人和匈牙利亞人比,義大利人居住的地方離蘇聯更遠一些,毫無疑問,這一原因影響了義大利人的精神狀態。如果從布加勒斯特到伏爾加河距離是1千5百公裏,而從布達佩斯到伏爾河是1千9百裏,那麽羅馬人或米蘭人就應在遠離自己國家幾乎是三千公裏的地方作戰。這為了什麽?是為了‘大日耳曼帝國’嗎?應當清楚,這都不會吸引住那些人。
德國最高統帥部對同盟國的這些弊病的反應是越來越不信任他們。如前所述,同盟國軍隊的重武器和大部分裝備供應幾乎都要依靠德國。但實際上,他們得到的卻十分少”。
正確的選擇轉入反攻的時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942年秋天,仍然受著德國法西斯軍隊“不可戰勝”的這種聲名狼籍的無稽之談的感召的敵人也逐漸明白了,希特勒部隊在史達林格勒城下的進攻失敗了,他們也未能擊潰蘇軍的抵抗。因此,需要重新評價紅軍和蘇維埃國家的力量。所有這一切,正如k·蒂佩爾斯希寫道的,引起了德軍參謀總部的“嚴重不安”。東線的事態變化迫使德國將軍們必須重新考慮自己史達林格勒集團下一步的行動和首先必須要加強薄弱的翼側。“b’集團軍群指揮部很早就毫不懷疑,在俄國人組織的一些單獨攻擊以前,德國同盟國的軍隊還勉強能守得住400公裏的防線;但是在俄國人實施大的進攻,他們是絕對抵擋不住的。他們不止一次和非常堅決地提到這種危險”。曾擔任過德國陸軍總參謀長的蔡茨勒上將在極力強調自己的“先見之明”時,十分詳細地寫了這一問題。
3、從各登陸場實施進攻,不強渡頓河。
4、利用對進攻部隊有利的地形。
參加這一戰役的敵方不得不承認這一切,而且這些人還都是接近德國參謀總部的人。
k·蒂佩爾斯希寫道:‘從前線的輪廓來看,就可確定出俄國人突擊的方向:德國集團的左翼在新卡列特瓦地域史達林格勒至頓河彎曲部近300公裏的第段上展開。而兵力十分弱的較短右翼開始於史達林格勒附近,在加爾梅克草原結束。”
德爾是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的,但實際上也是這樣,他指出:“善於作戰的俄國部隊指揮部……選定了突破地點……遠離德軍的冀例”。
聯邦德國的歷史學家x·沙伊貝特詳細敘述了蘇軍成功地選擇突擊方向。他寫道:“從沃羅涅日到史達林格勒附近這一區域,雖然被頓河隔開,但隻要認真研究一下,就會發現這一地區並沒有自然屏障。甚至這一點也沒有注意到,就是俄國人在頓河右岸占據著數量很大的登陸場,盡管德國入經過頑強的努力,還是未能奪取這些登陸場。在炎熱的夏季,頓河上遊會出現很多淺灘,冬季,頓河很快結凍,河麵被厚厚冰覆蓋著,冰上能承受很大的緇重。在彎曲的河道兩岸和河上眾多的島嶼上長滿了茂密的灌木,這些灌木叢便於有經驗的敵人集結部隊。在這一長滿許多樹木的一望無邊的地域,用相當弱的兵力進行江河防禦是不可能的…頓河以西和頓河與伏爾加河中間的所有地域,就像略靠南一些的加爾梅克草原一樣,寬闊且沒有任何自然屏障,縱深幾百公裏,是摩托化和坦克部隊作戰最理想的地方”。
x·沙伊貝特還指出、距離供應基地太遙遠。“在義大利策8集團軍或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地域,從頓河防禦前線至史達林格勒附近所有部隊唯一的供應基地——羅斯托夫,空中距離就有300公裏。於是羅斯托夫就成為整個“a”集團軍群、德國坦克第4集團軍和正在組建的“5”集團軍群的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的供給基地。從另一方向來說,這兩個集團軍距離羅斯托夫也相當遠,為400公裏,而與在捷列克的德國坦克第1集團軍距離為600公裏。可見,敵人的手卻已伸到離史達林格勒和頓河以南的所有德軍最重要的據點很近的地方”。
實際上,正如上麵所指出的,在選擇決定性突擊方向時,已經考慮到德國法西斯軍隊主要集團配置在史達林格勒地區,而處在頓河中遊和史達林格勒以南該集團的翼側主要由羅馬尼亞和義大利軍隊掩護。羅馬尼亞、義大利和匈牙利部隊的戰鬥力都比較弱。他們的武器和技術裝備(特別是重炮和反坦克武器),以及戰鬥素養都大大落後於德軍。但是,還有一點起著重要的作用,就是羅馬尼亞王國、法西斯義大利和匈牙利霍爾蒂集團的許多軍官和士兵是被迫送到蘇德前線的。他們根本就不願意為別國的戰爭目的去賣命。因此,敵人在史達林格勒重兵集團的翼側成了希特勒軍隊前線中最薄弱的地段。蘇軍統帥部很巧妙地利用了敵軍在戰役布勢中這一重大失誤。
在這一方麵,b·亞當對德國同盟國軍隊所作的評價是很有代表性的:“我們對同盟軍隊有什麽了解呢?我們很清楚,在1942年夏季進攻前很短的時間裏,開始將這些國家的雜牌軍組建成一些獨立的陸軍兵團。隻有在“南方”集團軍群(1942年7月7日改稱“b”集團軍群)後方重新組建的一小股部隊才有戰鬥經驗。他們都缺少武器裝備。羅馬尼亞和匈牙利完全依賴德國的軍事工業,而義大利也得部分依靠德國的軍事工業。
如果同盟國軍隊都缺少有效的反坦克兵器,還要求特別注意北翼的反坦克防禦又有什麽意思?例如,羅馬尼亞坦克師隻擁有一些從捷克斯洛伐克和法國繳獲來的輕型坦克。同德軍師比較,同盟國軍隊的戰鬥力隻是德軍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亞當也強調了精神因素的作用。他寫道,問題的關鍵與其說是武器,還不如說是使用這些武器的士兵。羅馬尼亞士兵勇敢,單純樸實。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農民,他們盼望有那麽一天成為“被解放的農民”。“在羅馬尼亞這個地主階級的國家,這一點是不可能實現的。那麽,羅馬尼亞的農民士兵們要頓河與伏爾加河之間的土地有何用呢?而且在羅馬尼亞軍隊中,還實行那種聞所未聞的體罰製度”。
他同樣也談到匈牙利亞人和義大利人。“與羅馬尼亞人和匈牙利亞人比,義大利人居住的地方離蘇聯更遠一些,毫無疑問,這一原因影響了義大利人的精神狀態。如果從布加勒斯特到伏爾加河距離是1千5百公裏,而從布達佩斯到伏爾河是1千9百裏,那麽羅馬人或米蘭人就應在遠離自己國家幾乎是三千公裏的地方作戰。這為了什麽?是為了‘大日耳曼帝國’嗎?應當清楚,這都不會吸引住那些人。
德國最高統帥部對同盟國的這些弊病的反應是越來越不信任他們。如前所述,同盟國軍隊的重武器和大部分裝備供應幾乎都要依靠德國。但實際上,他們得到的卻十分少”。
正確的選擇轉入反攻的時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942年秋天,仍然受著德國法西斯軍隊“不可戰勝”的這種聲名狼籍的無稽之談的感召的敵人也逐漸明白了,希特勒部隊在史達林格勒城下的進攻失敗了,他們也未能擊潰蘇軍的抵抗。因此,需要重新評價紅軍和蘇維埃國家的力量。所有這一切,正如k·蒂佩爾斯希寫道的,引起了德軍參謀總部的“嚴重不安”。東線的事態變化迫使德國將軍們必須重新考慮自己史達林格勒集團下一步的行動和首先必須要加強薄弱的翼側。“b’集團軍群指揮部很早就毫不懷疑,在俄國人組織的一些單獨攻擊以前,德國同盟國的軍隊還勉強能守得住400公裏的防線;但是在俄國人實施大的進攻,他們是絕對抵擋不住的。他們不止一次和非常堅決地提到這種危險”。曾擔任過德國陸軍總參謀長的蔡茨勒上將在極力強調自己的“先見之明”時,十分詳細地寫了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