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的局勢非常不利,後方的困難不斷加深。在這種條件下,蘇聯人民在最短的時間裏完成了很多複雜的任務。疏散到大後方的工業需要配備各種熟練的專業幹部,需要電力、鋼材、燃料、工具機、運輸車輛和其它各種物資,許多轉為軍工生產的地方企業,以及新的工業基地都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然而,更為複雜的問題還是糧食問題。戰爭使城鎮和軍隊對麵包的需求急劇增加。同時,敵人占領了富饒的烏克蘭和北高加索,也使這一情況變得更為尖銳。因為僅1940年烏克蘭,生產的糧食就占全國總產量的百分之二十三,而高加索的糧食產量在戰前則占總產量的百分之十點六。德國法西斯軍隊奪取了我國許多農業產區,也給其它農作物的生產(甜菜、向日葵及其它作物)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並且使牲畜總頭數銳減。由於這些原因,食品工業的生產大幅度下降。大批的糧食儲備都留在敵占區或者因為運不走而被我們的人就地銷毀。
在運輸方麵,尤其是鐵路運輸,也麵臨著巨大的困難。1942年供蘇聯使用的鐵路運營長度比1940年減少了二分之一。鐵路機車車輛和水上運輸的船舶嚴重不足。1942年機車的產量減少了百分之十四,貨車車皮的產量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一。在戰爭的第一階段,國家損失了3900輛機車和l5萬多節車皮。正在運營的鐵路也感到機車和車皮嚴重不足。在這段時間裏,各種鐵路車輛的生產,實際上已處於停頓狀態。因為大量的機車製造廠轉向生產軍需品,而其中一部分工廠又在敵占區,一些疏散到我國東部地區的機車製造廠還未最後投入生產,再加上鋼材短缺,因而不能夠滿足供應新機車和車皮的生產。
敵人也給水上運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他們占領了很多河流水網,控製了羅的海和黑海大部分水麵。海上船舶數量減少了二分之一,內河船舶也損失很多。所有這些使得鐵路運輸和水路運輸能力大大下降。而與此同時,烏拉爾、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的鐵路運輸量卻在急劇增加。
我們就是在這種複雜的條件下,同最危險和強大的敵人進行武裝鬥爭的同時,還要進行經濟鬥爭。
衛國戰爭的第一年,蘇聯紅軍在一係列重要技術裝備指標上,尤其在坦克、飛機和自動武器的數量等指標上均落後於敵人。但是,形勢逐漸有了好轉。雖然軍事工業的生產潛力在急劇下降,然而從1941年12月起,蘇聯後方在軍工產品的生產方麵開始有了增長。國家工業盡管遭受了損失和進行了搬遷,但仍然具有一定的規模,並能夠在此基礎上組織大規模的軍工生產。
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機構——聯共(布)中央委員會、國防委員會和蘇聯人民委員會想盡了一切辦法,採取了各種必要措施來加快發展軍事經濟。為此,對各種生產力進行了重新分配。很多工礦企業和整個工業的各個部門都轉向軍工生產。國家預算的資金也優先安排給這些軍工項目,並不斷擴大投資的規模。國家儲存的各種工業設備和專用備件也都用來保障前線的需要。國家不得不大量縮減民用產品的生產,以便騰出更多的生產能力、原料儲備、燃料和各種物資來生產武器和彈藥。
蘇聯東部地區在軍工生產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戰前,這裏己建起了強大的工業基地。這些工廠企業遠離前線,敵人無法實施打擊。和毗鄰前線的中央地區相比,這是它們一個很大的優越條件。1941年下半年和1942年初,很多工業企業撤到了這裏。這些企業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安頓完畢投入生產·撤退到其它地區的工廠企業也很快開始了生產。1942年初,在蘇聯紅軍從德國法西斯占領下解放的地區裏(莫斯科附近的煤礦區、加裏寧、莫斯科和其它地區),初期的恢復工作已經展開。
在發展軍事經濟的重心轉移到了國家東部地區之後,這裏裏就展開了繁重和緊張的工作。國家建起了新的軍工廠鐵廠、礦場、礦井和發電站。
尤其得到重視發展的是坦克和航空工業,還有迫擊炮、各種火炮、彈藥以及其它技術兵器的生產。很多重型汽車廠都改裝生產坦克。例如:擁有巨大生產能力的以謝爾戈、奧爾忠尼啟則命名的烏拉爾重型機器製造廠。疏散來的拖拉機廠和當地的汽車製造廠合併,這個辦法也產生了顯著的效果。例如,列寧格勒基洛夫汽車製造廠和切裏亞賓斯克拖拉機廠在合併的基礎上,建起了烏拉爾基洛夫製造廠。1942年夏天,在蘇德戰場上進行激烈交戰的時候,國防委員會責成許多坦克製造廠在不降低原產品生產的情況下,盡快掌握生產t—34坦克。這一極為重要的任務提前完成了。1942年8月22日,從烏拉爾基洛夫坦克廠傳送帶上開出了該廠生產的第一輛t—34坦克。三個星期後,
烏拉爾製造廠也生產出這種坦克。
前線迫切需要加強空軍力量。航空工業部門的各個工廠在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生產能力,並盡一切力量組建新的飛機工廠和發動機製造廠。為滿足航空工業的需要還改建了一批機械製造廠、工具機廠,電器設備廠和其它一些工廠企業。
很多機器製造廠也生產其它各種技術兵器。例如,它們的鑄鋼車間和鑄鐵車間製造炮彈和地雷外殼;一些工廠為生產步兵武器取消丁以前生產灼摩托車;有的過去少產各種表,而現在則生產炮彈雷笛等等。化學工業縮減了化肥和其它民用產抓的生產,以此來加快生產火藥和各種炸藥必不可少的濃硝酸。
然而,更為複雜的問題還是糧食問題。戰爭使城鎮和軍隊對麵包的需求急劇增加。同時,敵人占領了富饒的烏克蘭和北高加索,也使這一情況變得更為尖銳。因為僅1940年烏克蘭,生產的糧食就占全國總產量的百分之二十三,而高加索的糧食產量在戰前則占總產量的百分之十點六。德國法西斯軍隊奪取了我國許多農業產區,也給其它農作物的生產(甜菜、向日葵及其它作物)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並且使牲畜總頭數銳減。由於這些原因,食品工業的生產大幅度下降。大批的糧食儲備都留在敵占區或者因為運不走而被我們的人就地銷毀。
在運輸方麵,尤其是鐵路運輸,也麵臨著巨大的困難。1942年供蘇聯使用的鐵路運營長度比1940年減少了二分之一。鐵路機車車輛和水上運輸的船舶嚴重不足。1942年機車的產量減少了百分之十四,貨車車皮的產量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一。在戰爭的第一階段,國家損失了3900輛機車和l5萬多節車皮。正在運營的鐵路也感到機車和車皮嚴重不足。在這段時間裏,各種鐵路車輛的生產,實際上已處於停頓狀態。因為大量的機車製造廠轉向生產軍需品,而其中一部分工廠又在敵占區,一些疏散到我國東部地區的機車製造廠還未最後投入生產,再加上鋼材短缺,因而不能夠滿足供應新機車和車皮的生產。
敵人也給水上運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他們占領了很多河流水網,控製了羅的海和黑海大部分水麵。海上船舶數量減少了二分之一,內河船舶也損失很多。所有這些使得鐵路運輸和水路運輸能力大大下降。而與此同時,烏拉爾、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的鐵路運輸量卻在急劇增加。
我們就是在這種複雜的條件下,同最危險和強大的敵人進行武裝鬥爭的同時,還要進行經濟鬥爭。
衛國戰爭的第一年,蘇聯紅軍在一係列重要技術裝備指標上,尤其在坦克、飛機和自動武器的數量等指標上均落後於敵人。但是,形勢逐漸有了好轉。雖然軍事工業的生產潛力在急劇下降,然而從1941年12月起,蘇聯後方在軍工產品的生產方麵開始有了增長。國家工業盡管遭受了損失和進行了搬遷,但仍然具有一定的規模,並能夠在此基礎上組織大規模的軍工生產。
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機構——聯共(布)中央委員會、國防委員會和蘇聯人民委員會想盡了一切辦法,採取了各種必要措施來加快發展軍事經濟。為此,對各種生產力進行了重新分配。很多工礦企業和整個工業的各個部門都轉向軍工生產。國家預算的資金也優先安排給這些軍工項目,並不斷擴大投資的規模。國家儲存的各種工業設備和專用備件也都用來保障前線的需要。國家不得不大量縮減民用產品的生產,以便騰出更多的生產能力、原料儲備、燃料和各種物資來生產武器和彈藥。
蘇聯東部地區在軍工生產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戰前,這裏己建起了強大的工業基地。這些工廠企業遠離前線,敵人無法實施打擊。和毗鄰前線的中央地區相比,這是它們一個很大的優越條件。1941年下半年和1942年初,很多工業企業撤到了這裏。這些企業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安頓完畢投入生產·撤退到其它地區的工廠企業也很快開始了生產。1942年初,在蘇聯紅軍從德國法西斯占領下解放的地區裏(莫斯科附近的煤礦區、加裏寧、莫斯科和其它地區),初期的恢復工作已經展開。
在發展軍事經濟的重心轉移到了國家東部地區之後,這裏裏就展開了繁重和緊張的工作。國家建起了新的軍工廠鐵廠、礦場、礦井和發電站。
尤其得到重視發展的是坦克和航空工業,還有迫擊炮、各種火炮、彈藥以及其它技術兵器的生產。很多重型汽車廠都改裝生產坦克。例如:擁有巨大生產能力的以謝爾戈、奧爾忠尼啟則命名的烏拉爾重型機器製造廠。疏散來的拖拉機廠和當地的汽車製造廠合併,這個辦法也產生了顯著的效果。例如,列寧格勒基洛夫汽車製造廠和切裏亞賓斯克拖拉機廠在合併的基礎上,建起了烏拉爾基洛夫製造廠。1942年夏天,在蘇德戰場上進行激烈交戰的時候,國防委員會責成許多坦克製造廠在不降低原產品生產的情況下,盡快掌握生產t—34坦克。這一極為重要的任務提前完成了。1942年8月22日,從烏拉爾基洛夫坦克廠傳送帶上開出了該廠生產的第一輛t—34坦克。三個星期後,
烏拉爾製造廠也生產出這種坦克。
前線迫切需要加強空軍力量。航空工業部門的各個工廠在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生產能力,並盡一切力量組建新的飛機工廠和發動機製造廠。為滿足航空工業的需要還改建了一批機械製造廠、工具機廠,電器設備廠和其它一些工廠企業。
很多機器製造廠也生產其它各種技術兵器。例如,它們的鑄鋼車間和鑄鐵車間製造炮彈和地雷外殼;一些工廠為生產步兵武器取消丁以前生產灼摩托車;有的過去少產各種表,而現在則生產炮彈雷笛等等。化學工業縮減了化肥和其它民用產抓的生產,以此來加快生產火藥和各種炸藥必不可少的濃硝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