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的態度,讓他失去了唯一稱帝之機,也給豪格以反擊之遇。隨後,豪格的支持者們表態了,暫時多數派呢,形勢對多爾袞非常不利,敗局幾定,除非事後不承認,公開造反,以他有點優柔的性格來看,可能嗎?
恰於此時,命運垂青了多爾袞,對手兩招不慎,滿盤皆輸。豪格見多數人支持,以為勝券在握,假意推辭一番,表示一下謙虛,沒想到弄巧成拙,不僅未有人及時勸進,還給對手以可乘之機,正好推翻支持他的決定。隨後,他又惱羞成怒,極不冷靜地拂袖而去,關鍵時刻,自動退出了競爭舞台。如此不成熟的政治人物,多爾袞大幸也。
從豪格事件可看出,當時更多的人還是騎牆派,並沒有堅定支持哪一方,如果多爾袞一開始行動迅速,快捷淩厲,是能把這幫人鎮助,從而取得多數人響應的。
接著往下說。豪格雖然退出了,但支持皇太極兒子與支持多爾袞的已是劍拔駑張了,麵對這樣的形勢,多爾袞不退而求其次也不行了,於是折衷選擇了皇太極九子五周歲的福臨當了皇帝(與莊妃有關嗎,以後再表),而他名為與濟爾哈朗相攜攝政,實很快獨專,從此開始了又一個決定大清命運的七年多爾袞時代。
運來咋能擋得住
這個時代對大清來講是個超級大轉折的時代,從此它成為中國歷史傳統意義上的大王朝,而且一幹就是二百六十八年,略遜唐明,遠超蒙元。多爾袞足夠擔當偉“帝王”了吧?
功業確實算得上,隻是靠了時運相幫,自己並未顯出多大能耐。千年前的唐高宗,外戰上比他老爸更加輝煌,打造的疆域不僅是唐也是漢民族歷史上最為遼闊的,又有誰說他偉大呢?
言歸正傳,真是運氣來了,擋也擋不住。雖說大清前中期的領袖都是幸運的主兒,還出了像康熙、幹隆這樣頂尖有福之人,不過他多爾袞的幸運指數也絕對能排在第一檔次。就說爭皇位那會兒,眼看就要敗了,沒曾想對手先自動繳械了。再看看上台(1643)後,麵臨的又是何等大好局麵啊。
老爸老哥兩代人的拚搏,大清到他接手時,早已不是地處遼東邊牆外的蕞爾小邦。整個東北(包括沙俄占去的)皆為所有了,漠南蒙古(今內蒙)忠順良民了,漠北蒙古(今外蒙)、朝鮮臣服了,就連西藏也遙尊了,規模聲威遠超當年大遼鼎盛時;軍事上更是東北亞,不對,應該是整個東亞的巨無霸,打野戰獨孤求敗,嘆無對手。
昔日天朝,大明帝國,在咱們崇禎同誌的英明領導下,離全麵崩潰隻差一步了。鬆錦決戰慘敗(1641)後,除了吳三桂尚能在關外寧遠勉強守孤城外,還有什麽力量可以抵禦大清?壬午之役(1642—1643),滿洲鐵騎在華北平原上縱橫馳騁,如入無人之境,半年之內,明軍不敢一戰!
還有那造反雙雄,李自成與張獻忠,就在多爾袞上位的這一年(1643),不僅把殘破大明再搞個天翻地覆,還相繼於襄陽、武昌建立了“革命政權”。華夏由一統變成了明、大順(李)與大西(張)三方混亂共存,一地雞毛。就算人家不來打你,又到啥時才能三合為一?
可以講,大清入主中原的最佳時機來臨了。這一年(1643),如果多爾袞還像皇太極曾經幹過的那樣,入塞侵中原,取北京占華北易如反掌,內外交困的崇禎將不堪一擊。
至於吳三桂,屆時西南東北兩相夾擊,甕中之鱉了,還能做什麽?從他以後的表現看,即使不投降也會被幹掉。正在華中的李自成、張獻忠即使很強大,東南大明仍然很牢固,大清也可憑依華北,牢據製高點,取得逐鹿中原、掌控天下的優勢。
但多爾袞並沒這樣做,結果失去了征服中原的最佳時機,假如他有這個念頭的話。誰曾想老天竟如此垂青於他,硬是把一個更大的機遇塞到了他的手裏。
這個機遇就是華夏周期交替輪換中,此次上來的新生力量,竟如此不堪大任,無論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麵對滿洲鐵騎時都是崩盤式的潰敗。這在華夏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也是最值得檢討的一次。
尤其李自成,最厲害時,北京打下了,整個北方基本也在手上了,縱然野戰打不過滿洲人,但憑著一股新興勃發之氣,加上也是千錘百鍊很有戰鬥力的軍隊,崩盤後再起都能抗清二十年(1664年才徹底失敗),守住家業應該不難吧?唉,隻能一聲嘆息了。
還有那個代表“舊勢力”的弘光小朝廷,南明歷史上僅有的還算統一、中央又有點權威的“第一屆政府”,更是脆敗得不得了,連精氣神都沒了,說是多爾袞們的對手,簡直都抬舉它了。
多爾袞一上來就登臨絕頂,一覽眾山小,而且差距大到何等程度?不管時機合不合適,規劃周不周全,措施到不到位,隻要他一出手,又不是很無能,大功業自然就來了!
但好笑的是,這位現已被捧得如此高的大人物,卻把這樣一個手到擒來之業,東搞搞西弄弄,最後竟變成了好像是撿了一個大便宜,人家無意間送給他的,而且還大反覆了一下。要不是滿洲人戰鬥力太強,漢人太散,不就又失去了?真不知道他的雄才大略究竟表現在哪裏?
< 牛刀實在有點鈍
領袖級的人物,當然要宏觀微觀全方位地看看了,大戰略、大思想,肯定少不了,而且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恰於此時,命運垂青了多爾袞,對手兩招不慎,滿盤皆輸。豪格見多數人支持,以為勝券在握,假意推辭一番,表示一下謙虛,沒想到弄巧成拙,不僅未有人及時勸進,還給對手以可乘之機,正好推翻支持他的決定。隨後,他又惱羞成怒,極不冷靜地拂袖而去,關鍵時刻,自動退出了競爭舞台。如此不成熟的政治人物,多爾袞大幸也。
從豪格事件可看出,當時更多的人還是騎牆派,並沒有堅定支持哪一方,如果多爾袞一開始行動迅速,快捷淩厲,是能把這幫人鎮助,從而取得多數人響應的。
接著往下說。豪格雖然退出了,但支持皇太極兒子與支持多爾袞的已是劍拔駑張了,麵對這樣的形勢,多爾袞不退而求其次也不行了,於是折衷選擇了皇太極九子五周歲的福臨當了皇帝(與莊妃有關嗎,以後再表),而他名為與濟爾哈朗相攜攝政,實很快獨專,從此開始了又一個決定大清命運的七年多爾袞時代。
運來咋能擋得住
這個時代對大清來講是個超級大轉折的時代,從此它成為中國歷史傳統意義上的大王朝,而且一幹就是二百六十八年,略遜唐明,遠超蒙元。多爾袞足夠擔當偉“帝王”了吧?
功業確實算得上,隻是靠了時運相幫,自己並未顯出多大能耐。千年前的唐高宗,外戰上比他老爸更加輝煌,打造的疆域不僅是唐也是漢民族歷史上最為遼闊的,又有誰說他偉大呢?
言歸正傳,真是運氣來了,擋也擋不住。雖說大清前中期的領袖都是幸運的主兒,還出了像康熙、幹隆這樣頂尖有福之人,不過他多爾袞的幸運指數也絕對能排在第一檔次。就說爭皇位那會兒,眼看就要敗了,沒曾想對手先自動繳械了。再看看上台(1643)後,麵臨的又是何等大好局麵啊。
老爸老哥兩代人的拚搏,大清到他接手時,早已不是地處遼東邊牆外的蕞爾小邦。整個東北(包括沙俄占去的)皆為所有了,漠南蒙古(今內蒙)忠順良民了,漠北蒙古(今外蒙)、朝鮮臣服了,就連西藏也遙尊了,規模聲威遠超當年大遼鼎盛時;軍事上更是東北亞,不對,應該是整個東亞的巨無霸,打野戰獨孤求敗,嘆無對手。
昔日天朝,大明帝國,在咱們崇禎同誌的英明領導下,離全麵崩潰隻差一步了。鬆錦決戰慘敗(1641)後,除了吳三桂尚能在關外寧遠勉強守孤城外,還有什麽力量可以抵禦大清?壬午之役(1642—1643),滿洲鐵騎在華北平原上縱橫馳騁,如入無人之境,半年之內,明軍不敢一戰!
還有那造反雙雄,李自成與張獻忠,就在多爾袞上位的這一年(1643),不僅把殘破大明再搞個天翻地覆,還相繼於襄陽、武昌建立了“革命政權”。華夏由一統變成了明、大順(李)與大西(張)三方混亂共存,一地雞毛。就算人家不來打你,又到啥時才能三合為一?
可以講,大清入主中原的最佳時機來臨了。這一年(1643),如果多爾袞還像皇太極曾經幹過的那樣,入塞侵中原,取北京占華北易如反掌,內外交困的崇禎將不堪一擊。
至於吳三桂,屆時西南東北兩相夾擊,甕中之鱉了,還能做什麽?從他以後的表現看,即使不投降也會被幹掉。正在華中的李自成、張獻忠即使很強大,東南大明仍然很牢固,大清也可憑依華北,牢據製高點,取得逐鹿中原、掌控天下的優勢。
但多爾袞並沒這樣做,結果失去了征服中原的最佳時機,假如他有這個念頭的話。誰曾想老天竟如此垂青於他,硬是把一個更大的機遇塞到了他的手裏。
這個機遇就是華夏周期交替輪換中,此次上來的新生力量,竟如此不堪大任,無論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麵對滿洲鐵騎時都是崩盤式的潰敗。這在華夏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也是最值得檢討的一次。
尤其李自成,最厲害時,北京打下了,整個北方基本也在手上了,縱然野戰打不過滿洲人,但憑著一股新興勃發之氣,加上也是千錘百鍊很有戰鬥力的軍隊,崩盤後再起都能抗清二十年(1664年才徹底失敗),守住家業應該不難吧?唉,隻能一聲嘆息了。
還有那個代表“舊勢力”的弘光小朝廷,南明歷史上僅有的還算統一、中央又有點權威的“第一屆政府”,更是脆敗得不得了,連精氣神都沒了,說是多爾袞們的對手,簡直都抬舉它了。
多爾袞一上來就登臨絕頂,一覽眾山小,而且差距大到何等程度?不管時機合不合適,規劃周不周全,措施到不到位,隻要他一出手,又不是很無能,大功業自然就來了!
但好笑的是,這位現已被捧得如此高的大人物,卻把這樣一個手到擒來之業,東搞搞西弄弄,最後竟變成了好像是撿了一個大便宜,人家無意間送給他的,而且還大反覆了一下。要不是滿洲人戰鬥力太強,漢人太散,不就又失去了?真不知道他的雄才大略究竟表現在哪裏?
< 牛刀實在有點鈍
領袖級的人物,當然要宏觀微觀全方位地看看了,大戰略、大思想,肯定少不了,而且是要放在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