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蒙元被太祖朱元璋逐回塞外後,漸分裂為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韃靼乃成吉思汗和元朝皇室直係後裔,蒙古人的主體部分,居大漠南北。瓦剌亦稱衛拉特或厄魯特,蒙古別部,居韃靼西,天山北。兀良哈,亦蒙古別部,居於大興安嶺以東、黑龍江以南塞北之地,前期為明東北一附庸。
瓦剌於也先掌權時曾統一過蒙古三部,元以後僅有的一次,著名的“土木堡之變”就發生在那個時候,後來勢弱,退回天山,分為準噶爾、杜爾伯特、土爾扈特與和碩特,合稱四衛拉特,而靼韃復強。
成化十年(1474),忽必烈七世孫巴圖孟克坐了韃靼汗位,即一代雄主達延汗,在位40餘年,東破兀良哈三衛,西迫瓦剌西遷,南據河套,再統大漠南北,又建一個比也先時略小的蒙古大帝國。
嘉靖二十二年(1543),達延汗逝,蒙古又復分裂為漠北喀爾喀、漠南蒙古及漠西瓦剌三部,格局至此穩定,直到200多年後,清幹隆帝滅掉瓦剌中的準噶爾為止。喀爾喀後又分為土謝圖、車臣與劄薩克圖三部,就是後來的外蒙古。
漠南蒙古也分為東西二部,西部為達延汗三子吉囊(副汗)巴爾蘇這一係,有一子俺答非常有名,即患明甚烈,又留下個名留史冊的“俺答封貢”,不過到了十七世紀,其勢漸衰。東部則有三大強部:察哈爾、喀爾喀與科爾沁。察哈爾為韃靼正宗,其汗即為蒙古大汗,與李成梁有激烈纏鬥的土蠻便是其中之一。喀爾喀可不是外蒙那個,乃內喀爾喀也。科爾沁,算是最早投入女真懷抱的蒙古人了,有清一代與滿洲貴族始終保持著特殊的親善關係,那個名氣大大的莊妃即來自於此。
說到不團結、窩裏鬥什麽的,人們很喜歡念到漢民族,其實這蒙古人更甚。就說有明一代,蒙古人除了也先和達延汗時,200多年一片混亂,內部大圈套小圈,小圈再套小小圈,不管圈子之間還是內部,都是你來我往鬥得不可開交,一地雞毛,蒙古大汗僅僅隻能擔個名。
應該講以當時蒙古人的人口,如果團結一致,習性相同卻規模小很多的建州女真根本不是對手,但是當後者正勃然而興,已經對他們產生危脅了,自家人依然照打不誤,加之西藏喇嘛教的傳入,精神軟化功能越發顯現,結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土蠻的孫子察哈爾林丹汗,蒙古人最後一位大汗,實力當時也是最強,有一統蒙古之誌,卻有點誌大才疏,統一戰中恃強淩弱,手法兇狠了點,又因宗教之爭,再讓一些部落疏離,當時蒙古各部很多也是部落利益高於民族利益的,特別是身邊還有一個強大的後金虎視眈眈,反正主客觀因素之下,林丹汗要做的基本是不可能實現的事兒。
林丹汗本人也有問題,對後金開始自大傲慢,致書努爾哈赤時聲稱“四十萬蒙古國的主巴圖魯成吉思汗詔旨,問水濱三萬人諸申主昆都侖庚寅汗平安無恙”,後見人家實力很強,又膽怯起來,戰場上竟不敢與之一戰,三次都是跑路了事。天啟五年(1625)圍攻科爾沁,見後金增援倉皇夜遁,算是開了先河。崇禎五年(1632)四月,皇太極聯蒙古歸附各部共10萬大軍伐之,林丹汗又是不戰而逃。兩年後(1634),皇太極再次親征,他更是在逃亡路上,病痘而逝於青海打草灘(今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境內),十足逃跑大汗也。崇禎八年(1635)二月,努爾哈赤十四子多爾袞率兵最後一次討伐,林丹汗妻蘇泰太後與子額哲投降,隨後鄂爾多斯也降了,至此漠南蒙古被後金徹底征服。
大明抗擊後金的鬥爭中,漠南蒙古以東各部曾是雙方積極爭取的對象。明的策略是“以西虜製東夷”,聯林丹汗等共禦後金。雖說現在吹鼓手們把努皇父子爭取蒙古人的策略比如聯姻呀冊封呀什麽的,吹上了天,簡直英明蓋世得不得了,卻忘記了這些都是中原王朝歷來常用的招兒,沒啥了不起的。也忘記了,中原王朝還有一高招,努皇學不去的,就是金錢籠絡政策,明廷每年僅給林丹汗的賞銀,最多時就達14萬兩,作用不壞呀,實力最強的林丹汗不就與後金為敵嗎?同時,故意忽視一個方麵,努皇父子能爭取到越來越多的蒙古人,直至最後征服了漠南蒙古,不是憑啥高超手段,更多憑藉東亞無敵之師在戰場上取得的。實力比什麽外交手段都重要!
很顯然這場蒙古爭奪戰,以明的完敗而告終,從此大明北方之界完全暴露在後金(清)的鐵蹄下,而滿洲人實力更為強大了,對明的侵擾也更為便利更為有力了,他們可以避開寧錦防線,穿越蒙古人的地界,越長城進入中原,最早給他們提供幫助的是喀喇沁人。
漠南蒙古喀喇沁部駐牧於明薊鎮邊外,已經投靠了後金,後塞外大飢(後金也是),又向明請粟。明廷擔心他們接應後金,先是不準,袁崇煥力請,遂決定讓他們按人口換口糧,但“不得賣與布帛米糧及夾帶禁品”,違反則“以通夷罪論處”(《崇禎長編》卷三十一),夠仁至義盡了吧,但袁崇煥仍然違旨而行,做了朝廷不準做的事。
袁崇煥咋想的呢?認為喀喇沁人還可以爭取過來?就是要幫助後金,以便和議能成?皆有可能,無意再去深入探討,且看結果如何。大饑荒的後金確實得到了接應,和議也沒能談成(見前文),喀喇沁人呢?還是做了後金的嚮導,引之入關了。明廷因此對袁崇煥怎麽看,就不必多說了吧。
瓦剌於也先掌權時曾統一過蒙古三部,元以後僅有的一次,著名的“土木堡之變”就發生在那個時候,後來勢弱,退回天山,分為準噶爾、杜爾伯特、土爾扈特與和碩特,合稱四衛拉特,而靼韃復強。
成化十年(1474),忽必烈七世孫巴圖孟克坐了韃靼汗位,即一代雄主達延汗,在位40餘年,東破兀良哈三衛,西迫瓦剌西遷,南據河套,再統大漠南北,又建一個比也先時略小的蒙古大帝國。
嘉靖二十二年(1543),達延汗逝,蒙古又復分裂為漠北喀爾喀、漠南蒙古及漠西瓦剌三部,格局至此穩定,直到200多年後,清幹隆帝滅掉瓦剌中的準噶爾為止。喀爾喀後又分為土謝圖、車臣與劄薩克圖三部,就是後來的外蒙古。
漠南蒙古也分為東西二部,西部為達延汗三子吉囊(副汗)巴爾蘇這一係,有一子俺答非常有名,即患明甚烈,又留下個名留史冊的“俺答封貢”,不過到了十七世紀,其勢漸衰。東部則有三大強部:察哈爾、喀爾喀與科爾沁。察哈爾為韃靼正宗,其汗即為蒙古大汗,與李成梁有激烈纏鬥的土蠻便是其中之一。喀爾喀可不是外蒙那個,乃內喀爾喀也。科爾沁,算是最早投入女真懷抱的蒙古人了,有清一代與滿洲貴族始終保持著特殊的親善關係,那個名氣大大的莊妃即來自於此。
說到不團結、窩裏鬥什麽的,人們很喜歡念到漢民族,其實這蒙古人更甚。就說有明一代,蒙古人除了也先和達延汗時,200多年一片混亂,內部大圈套小圈,小圈再套小小圈,不管圈子之間還是內部,都是你來我往鬥得不可開交,一地雞毛,蒙古大汗僅僅隻能擔個名。
應該講以當時蒙古人的人口,如果團結一致,習性相同卻規模小很多的建州女真根本不是對手,但是當後者正勃然而興,已經對他們產生危脅了,自家人依然照打不誤,加之西藏喇嘛教的傳入,精神軟化功能越發顯現,結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土蠻的孫子察哈爾林丹汗,蒙古人最後一位大汗,實力當時也是最強,有一統蒙古之誌,卻有點誌大才疏,統一戰中恃強淩弱,手法兇狠了點,又因宗教之爭,再讓一些部落疏離,當時蒙古各部很多也是部落利益高於民族利益的,特別是身邊還有一個強大的後金虎視眈眈,反正主客觀因素之下,林丹汗要做的基本是不可能實現的事兒。
林丹汗本人也有問題,對後金開始自大傲慢,致書努爾哈赤時聲稱“四十萬蒙古國的主巴圖魯成吉思汗詔旨,問水濱三萬人諸申主昆都侖庚寅汗平安無恙”,後見人家實力很強,又膽怯起來,戰場上竟不敢與之一戰,三次都是跑路了事。天啟五年(1625)圍攻科爾沁,見後金增援倉皇夜遁,算是開了先河。崇禎五年(1632)四月,皇太極聯蒙古歸附各部共10萬大軍伐之,林丹汗又是不戰而逃。兩年後(1634),皇太極再次親征,他更是在逃亡路上,病痘而逝於青海打草灘(今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境內),十足逃跑大汗也。崇禎八年(1635)二月,努爾哈赤十四子多爾袞率兵最後一次討伐,林丹汗妻蘇泰太後與子額哲投降,隨後鄂爾多斯也降了,至此漠南蒙古被後金徹底征服。
大明抗擊後金的鬥爭中,漠南蒙古以東各部曾是雙方積極爭取的對象。明的策略是“以西虜製東夷”,聯林丹汗等共禦後金。雖說現在吹鼓手們把努皇父子爭取蒙古人的策略比如聯姻呀冊封呀什麽的,吹上了天,簡直英明蓋世得不得了,卻忘記了這些都是中原王朝歷來常用的招兒,沒啥了不起的。也忘記了,中原王朝還有一高招,努皇學不去的,就是金錢籠絡政策,明廷每年僅給林丹汗的賞銀,最多時就達14萬兩,作用不壞呀,實力最強的林丹汗不就與後金為敵嗎?同時,故意忽視一個方麵,努皇父子能爭取到越來越多的蒙古人,直至最後征服了漠南蒙古,不是憑啥高超手段,更多憑藉東亞無敵之師在戰場上取得的。實力比什麽外交手段都重要!
很顯然這場蒙古爭奪戰,以明的完敗而告終,從此大明北方之界完全暴露在後金(清)的鐵蹄下,而滿洲人實力更為強大了,對明的侵擾也更為便利更為有力了,他們可以避開寧錦防線,穿越蒙古人的地界,越長城進入中原,最早給他們提供幫助的是喀喇沁人。
漠南蒙古喀喇沁部駐牧於明薊鎮邊外,已經投靠了後金,後塞外大飢(後金也是),又向明請粟。明廷擔心他們接應後金,先是不準,袁崇煥力請,遂決定讓他們按人口換口糧,但“不得賣與布帛米糧及夾帶禁品”,違反則“以通夷罪論處”(《崇禎長編》卷三十一),夠仁至義盡了吧,但袁崇煥仍然違旨而行,做了朝廷不準做的事。
袁崇煥咋想的呢?認為喀喇沁人還可以爭取過來?就是要幫助後金,以便和議能成?皆有可能,無意再去深入探討,且看結果如何。大饑荒的後金確實得到了接應,和議也沒能談成(見前文),喀喇沁人呢?還是做了後金的嚮導,引之入關了。明廷因此對袁崇煥怎麽看,就不必多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