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鬥爭何等殘酷,老魏也不想想,以你的情況,架到火上豈能不烤,妥協僥倖有屁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啊。看來老魏哪是什麽狠毒老辣之人,大智大勇之輩,不要把他想得太複雜了,講得太權詐了,他沒有那麽大的能量,更不是精神病患者,偏執狂什麽的,當權時非要把王朝往火坑裏推(這對他有啥好處嗎),充其量個人崇拜玩過頭了,真論對王朝的危害,也絕不比東林黨們大,說到底就是一層窗戶紙,捅破了什麽呀!
崇禎除掉魏忠賢,如果說對王朝有益的話,更多是道德風氣層麵的。既然那個時代人們的標準,以太監當權為綱紀的敗壞、道德的淪喪,那象老魏這樣連生祠都建了讓人拜的太監,打倒他豈不大快人心,為振奮民心改進政風開了個好頭,為崇禎大展拳腳起了個好步嗎?
何況咱崇禎同誌又是個理想遠大、目標堅定之人,一心要做那重振大明的中興之主,思想品質作風也更有一代明君之範。即位一十七年,事必躬親,苦撐大局,戒奢求儉,勵精圖治,宵衣旰食,嘔心瀝血,就連帝王最易犯的聲色之病,也與他根本沾不上邊。
至於崇禎是否最勤政的帝王,不好說,起碼有明一代,能與他比肩的也隻有他的老祖宗朱元璋了,什麽嘉靖、萬曆、天啟們,天地之別也。有說他一天隻睡兩個小時,誇張了點,但年年天天雞鳴而起,深夜不寐,全身心放在革命工作上,以至少年白髮已鬢肩,史上有幾個帝王能做到?
還有人家的極端儉樸,穿破衣,用舊具,可不是天性吝嗇啊;人家的不近聲色,罷宴樂,離嬌娘,可不是生理不正常啊,全都為了大明的社稷江山。唉,想那萬曆要有崇禎三分之一精神,大明豈會在他手上墜落?毫不誇張地講,能把勤政、儉樸、禁色還有嚴謹集於一身,華夏史上歷代帝王崇禎是唯一了,加之最後的結局,怎不讓後人對他再多一份同情與好感呢。
隻是想幹好與能幹好兩碼事,幹得努力與幹得出色也不能混為一談,豈能有追求有奮鬥,就抵消沒幹好的責任?同情不能代替反思,好感不能放棄檢討。對崇禎這樣的國之領袖,僅有態度、精神、拚搏等還遠遠不夠,關鍵要看能力!特別是時勢危艱中駕控複雜大局的能力!
崇禎的開局還不錯,那就讓咱們接著往下看一看,瞧一瞧,他是否真有那個能力,實現大明的中興吧。
形勢不愁戰略憂
其實說到時勢危艱,以後才逐漸形成,崇禎剛繼位時並非如此。前文說過,帝國敗亡原因再多歸納於最終的表現形式,不外乎三種:外患、內亂或兩者兼顧。當時帝國內部這樣那樣的問題確實不少,但從以後發展態勢看,所形成的唯一導致敗亡的事件,就是陝西於天啟崇禎交替之年(1627)爆發的民眾起義(以後細表)。起初規模並不大,又侷促黃土高坡西北的一塊窮鄉僻壤,好象也翻不起啥大浪。
帝國自創建尤其近百年來,民變兵變發生也不是一件兩件了,高層們是有那個承受能力的,況其它地方還是較安定的嗎。京畿心髒之地、江南最大財賦基地、中原兵家必爭之地等等,都沒什麽大問題嗎,怕它作什?崇禎就像群臣們一樣,並沒有太在意,他的目光更多放在另一個地方~遼東,那裏有個最強勁最危險的敵人~後金。
薩爾滸大戰以來,大明迅速經歷了三年的大潰敗,強敵麵前,不堪一擊,遼東稀裏嘩拉便丟掉了,遼西本來也是拿不住的,隱然有崩盤的跡象。經過幾年遼事的錘鍊,明之防禦能力有了一個大提升,山海關外也逐步構建了比較完備的寧錦防線,後金再欲砍瓜切菜般打過來已不可能了。寧遠、寧錦兩次大戰就很好地證明,明軍打野戰硬碰硬仍有點菜,憑堅城用大炮沒問題啦。穿過河西走廊,再破山海關?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啦!
隻要長城北邊的蒙古人(以後細表)還能保持民族最後的獨立與尊嚴,那後金也不可能撇開山海關這條防線,另闢蹊逕入中原的。當時來看,蒙古人還能守得住底線,可以對他們有所期待(沒想到變數會來得那麽快)。如此,帝國還怕什麽呢?兩宋的悲劇應該不會重演了,何況強敵根本就沒有這個打算呢?
前文已經提過,後金哪想過亡明?不要說中原了,就是遼西直到山海關之地,努爾哈赤也沒想過要呀?搞定都主動放棄了。廣寧戰後(1622)雙方能進入一個戰略相持階段,明軍也有機會弄條寧錦防線,關鍵就在於此。努爾哈赤已經很滿足占領遼東,無意再繼續下去,也想與大明議和,而皇太極更是如此(以後細表),還始終不渝呢。
可咱大明“太不好說話”了,曾正告努兒哈赤:“當乞降,降則還我遼東土地、人民及諸叛臣,乃題請,不則惟有剿耳。揭達閣部不敢聞,乃奴中叛臣阻之事遂寢”(王在晉在《三朝遼事實錄》)。這樣的條件,後金自然不會答應了,叛降後金的明人乘機百般阻止,最後作罷。新任大汗皇太極與袁崇煥天啟年間議和未成,也是明廷不同意,根子還在遼東上麵。
看看,大明要是能放下天朝上國的架子,正視遼東已被人家牢固占領、軍事上更遠遜對手的現實,不去想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後金不是願意和嗎?好啊!跟他們談,即便暫時受點委屈,有什麽關係?臥薪嚐膽,以後再讓人家加倍奉還就是了。先爭取時間,集中精力辦好自家的事,好多問題呢,想中興大明,不解決可不行呀。
崇禎除掉魏忠賢,如果說對王朝有益的話,更多是道德風氣層麵的。既然那個時代人們的標準,以太監當權為綱紀的敗壞、道德的淪喪,那象老魏這樣連生祠都建了讓人拜的太監,打倒他豈不大快人心,為振奮民心改進政風開了個好頭,為崇禎大展拳腳起了個好步嗎?
何況咱崇禎同誌又是個理想遠大、目標堅定之人,一心要做那重振大明的中興之主,思想品質作風也更有一代明君之範。即位一十七年,事必躬親,苦撐大局,戒奢求儉,勵精圖治,宵衣旰食,嘔心瀝血,就連帝王最易犯的聲色之病,也與他根本沾不上邊。
至於崇禎是否最勤政的帝王,不好說,起碼有明一代,能與他比肩的也隻有他的老祖宗朱元璋了,什麽嘉靖、萬曆、天啟們,天地之別也。有說他一天隻睡兩個小時,誇張了點,但年年天天雞鳴而起,深夜不寐,全身心放在革命工作上,以至少年白髮已鬢肩,史上有幾個帝王能做到?
還有人家的極端儉樸,穿破衣,用舊具,可不是天性吝嗇啊;人家的不近聲色,罷宴樂,離嬌娘,可不是生理不正常啊,全都為了大明的社稷江山。唉,想那萬曆要有崇禎三分之一精神,大明豈會在他手上墜落?毫不誇張地講,能把勤政、儉樸、禁色還有嚴謹集於一身,華夏史上歷代帝王崇禎是唯一了,加之最後的結局,怎不讓後人對他再多一份同情與好感呢。
隻是想幹好與能幹好兩碼事,幹得努力與幹得出色也不能混為一談,豈能有追求有奮鬥,就抵消沒幹好的責任?同情不能代替反思,好感不能放棄檢討。對崇禎這樣的國之領袖,僅有態度、精神、拚搏等還遠遠不夠,關鍵要看能力!特別是時勢危艱中駕控複雜大局的能力!
崇禎的開局還不錯,那就讓咱們接著往下看一看,瞧一瞧,他是否真有那個能力,實現大明的中興吧。
形勢不愁戰略憂
其實說到時勢危艱,以後才逐漸形成,崇禎剛繼位時並非如此。前文說過,帝國敗亡原因再多歸納於最終的表現形式,不外乎三種:外患、內亂或兩者兼顧。當時帝國內部這樣那樣的問題確實不少,但從以後發展態勢看,所形成的唯一導致敗亡的事件,就是陝西於天啟崇禎交替之年(1627)爆發的民眾起義(以後細表)。起初規模並不大,又侷促黃土高坡西北的一塊窮鄉僻壤,好象也翻不起啥大浪。
帝國自創建尤其近百年來,民變兵變發生也不是一件兩件了,高層們是有那個承受能力的,況其它地方還是較安定的嗎。京畿心髒之地、江南最大財賦基地、中原兵家必爭之地等等,都沒什麽大問題嗎,怕它作什?崇禎就像群臣們一樣,並沒有太在意,他的目光更多放在另一個地方~遼東,那裏有個最強勁最危險的敵人~後金。
薩爾滸大戰以來,大明迅速經歷了三年的大潰敗,強敵麵前,不堪一擊,遼東稀裏嘩拉便丟掉了,遼西本來也是拿不住的,隱然有崩盤的跡象。經過幾年遼事的錘鍊,明之防禦能力有了一個大提升,山海關外也逐步構建了比較完備的寧錦防線,後金再欲砍瓜切菜般打過來已不可能了。寧遠、寧錦兩次大戰就很好地證明,明軍打野戰硬碰硬仍有點菜,憑堅城用大炮沒問題啦。穿過河西走廊,再破山海關?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啦!
隻要長城北邊的蒙古人(以後細表)還能保持民族最後的獨立與尊嚴,那後金也不可能撇開山海關這條防線,另闢蹊逕入中原的。當時來看,蒙古人還能守得住底線,可以對他們有所期待(沒想到變數會來得那麽快)。如此,帝國還怕什麽呢?兩宋的悲劇應該不會重演了,何況強敵根本就沒有這個打算呢?
前文已經提過,後金哪想過亡明?不要說中原了,就是遼西直到山海關之地,努爾哈赤也沒想過要呀?搞定都主動放棄了。廣寧戰後(1622)雙方能進入一個戰略相持階段,明軍也有機會弄條寧錦防線,關鍵就在於此。努爾哈赤已經很滿足占領遼東,無意再繼續下去,也想與大明議和,而皇太極更是如此(以後細表),還始終不渝呢。
可咱大明“太不好說話”了,曾正告努兒哈赤:“當乞降,降則還我遼東土地、人民及諸叛臣,乃題請,不則惟有剿耳。揭達閣部不敢聞,乃奴中叛臣阻之事遂寢”(王在晉在《三朝遼事實錄》)。這樣的條件,後金自然不會答應了,叛降後金的明人乘機百般阻止,最後作罷。新任大汗皇太極與袁崇煥天啟年間議和未成,也是明廷不同意,根子還在遼東上麵。
看看,大明要是能放下天朝上國的架子,正視遼東已被人家牢固占領、軍事上更遠遜對手的現實,不去想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後金不是願意和嗎?好啊!跟他們談,即便暫時受點委屈,有什麽關係?臥薪嚐膽,以後再讓人家加倍奉還就是了。先爭取時間,集中精力辦好自家的事,好多問題呢,想中興大明,不解決可不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