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晉在《三朝遼事實錄》中曾記載:“……由此以東如錦州城大而朽壞,鬆山、杏山、右屯城小而低薄,皆前鋒遊哨之地。夏秋無事防護屯種,入冬遇大敵則歸併寧遠以便保守。自歲前聞奴欲犯右屯,即行該道鎮嚴為提備,臘月二十後道臣袁崇煥來關城麵議甚悉。以時勢論,守四麵之城易,守數十裏之長城難。臣非敢急關門而緩寧遠,以寧遠之守著預定而不忙,關城之守著新議而未定也”。由此觀之,高第隻是把寧遠以外的地方放棄,而且已經得到了後金將攻右屯的情報,可能這才是歷史的真想。不過王在晉與袁崇煥們搞不到一起,很難憑此便推翻公認觀點的。
還是讓我們緊跟著往下看吧,有一個人即將大放光芒了,他就是袁崇煥!當高第下令關外各城堡盡撤後,隻有他寧前道袁崇煥竟置國防部長級帝國最重要軍區司令員命令於不顧,堅守寧遠,誓與之共存亡也。
袁崇煥(1584-1630),字元素,祖籍廣東東莞,出生廣西藤縣。萬曆四十七年(1619)進士,恰是薩爾滸大戰的那一年。自踏上仕途起,就很留心遼事,嚐以邊才自許,還曾“單騎閱塞”,一個人騎馬至山海關外查看了解情況,回來後說: “予我軍馬錢穀,我一人足守此”!
天啟二年(1622),袁崇煥被破格提拔為山東按察司僉事、山海監軍,第一次來到遼邊就職,時任遼東經略的王在晉對其很賞識,委以重任,但在如何防守山海關的戰略上,袁崇煥卻不因私人感情及下屬身份,便唯唯諾諾。他不贊同王在晉於山海關外八裏舖再築一重城的想法,提出於關外200裏的寧遠築城堅守。那時他還隻是個五品僉事的官兒,卻敢為了實現自己的主張,兩次越級向首輔葉向高奏告。足見他的性格為人,勇於任事,敢於冒險,膽略過人,個性十足,這樣看他能在寧遠做到抗命孤守就不足為奇了。
孫承宗支持了袁崇煥等(不是他一人)的主張,以後寧錦防線的大營造,袁崇煥也是最重要的參建者之一。寧遠於天啟四年(1624)築成後,袁崇煥與時任山海副總兵的蒙古人滿桂共守,另有建寧完者遊擊祖大壽、當時山海總兵馬世龍及駐前屯擁總兵銜的趙率教,皆為以後大明國之棟樑,也都是孫承宗重用起來的。老孫確實貢獻很大的。
高第上任後主撤,袁崇煥堅決不從寧遠退,豪言:“我寧前道也,官此,當死此,我必不去”(周文鬱《邊事小記》)。高第也沒轍,隻好隨他去了。一般像高第這樣非正麵人物,都是被列入閹黨範圍的,但與之爭鋒相對的袁崇煥,不僅未遭殃,反在兩個月後(十二月)提升為按察使,官居正三品了,不知道那些狂貶魏忠賢的人怎麽解釋這件事?
天啟六年(1526)正月,四年不在寧錦開張的努爾哈赤,親率13萬大軍,號稱20萬,向著寧遠殺奔而來,狂風驟雨降臨了。所為何因,沒有明確記載,當與兩月前明襲耀州有關,且有塞外野蠻之族侵掠殺戮之本性使然也。老努開釁大明以來,所向無不披靡,豈把袁崇煥和這寧遠城放在眼裏,隻要俺大軍一到,還不馬上成為盤中美餐?哪裏想到喲,這次終於遇到了對手!
時艱方顯英雄色(下)
強敵入侵既曬怯小之徒,更催熱血男兒,袁崇煥壯懷激烈,寧遠城凜然而立,仰天一聲嘯,揚眉劍出鞘,攜手已任總兵滿桂、參將祖大壽等,帶領僅萬餘人馬,憑堅城,用大炮,竟然打退了不可一世的後金鐵旗!努爾哈赤也中炮負傷,憤恨而歸,八月十一日逝於瀋陽,沒有確切記載,當於寧遠城下受挫有關。
想那努爾哈赤24歲(本文所用年齡皆周歲)起兵,43年來所向披靡,哪曾想知天命之年,親率舉國之力卻挫於尚不知名的寧遠城下,還是被一個更不知名的白麵書生擊退,67歲的人啦,怎能咽下這口氣?《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就這樣記載:“帝自二十五歲征伐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惟寧遠一城不下,遂大懷忿恨而回”。這下可好,傷勢不輕,心情又差,年齡也不小了,等等諸多因素一交集,撒命而去也是正常。
其實寧遠一戰,純粹從戰役看,算不上一場真正的大捷,後金隻是攻城不克而退,並沒有被打敗,還分兵指向覺華島,關外明軍重要的後勤基地,與寧遠30裏相隔互為犄角。明軍一戰大敗,島上士兵與民眾各7000餘全被殺戮,8萬餘石糧秣與2000餘艘船隻也被焚燒一空,損失至為慘重。
但聯繫當時大勢,對大明又絕對是一場最能振奮人心的空前大勝。自薩爾滸慘敗以來,後金在遼東攻城拔寨猶如探囊取物,明軍哪有絲毫還手之力,士氣降至最低點,剽悍八旗成了不可戰勝的神話,朝野上下一片驚恐慌亂,遼東經略之位竟讓大多朝臣畏之如虎。恰於此時,袁崇煥卻能取得以弱擊強,打退後金傾國之師的驕人戰績,怎能不是一場大捷?就是後金,心理上也會發生很大轉變的,瞧瞧吧,以後不要太囂張了!
所以當寧遠捷報傳到京師,全城歡騰,官民皆慶,天啟下旨:“此七八年來所絕無,深足為封疆吐氣”!袁崇煥因功升任遼東巡撫,加兵部右侍郎,而那個所謂閹黨高第則被罷官撤職,這一切可都發生在魏忠賢已全麵掌控中樞大權之時呀,那時他的個人崇拜也達到巔峰。
袁崇煥,過去爭議很少的悲壯大英雄,現在大眾對他卻有點褒貶不一了,站在各自立場,都有一定道理,後期的他確實表現一般(以後細表),錯誤連連,但寧遠一仗及後來的寧錦之戰,其功績是抹殺不了的,堪稱明與後金(清)交戰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從此明在關外不再喪師失地,而是進入雙方戰略相持的階段,直至明亡,而那就是以後要講到的更為複雜的問題糾合而成的了。
還是讓我們緊跟著往下看吧,有一個人即將大放光芒了,他就是袁崇煥!當高第下令關外各城堡盡撤後,隻有他寧前道袁崇煥竟置國防部長級帝國最重要軍區司令員命令於不顧,堅守寧遠,誓與之共存亡也。
袁崇煥(1584-1630),字元素,祖籍廣東東莞,出生廣西藤縣。萬曆四十七年(1619)進士,恰是薩爾滸大戰的那一年。自踏上仕途起,就很留心遼事,嚐以邊才自許,還曾“單騎閱塞”,一個人騎馬至山海關外查看了解情況,回來後說: “予我軍馬錢穀,我一人足守此”!
天啟二年(1622),袁崇煥被破格提拔為山東按察司僉事、山海監軍,第一次來到遼邊就職,時任遼東經略的王在晉對其很賞識,委以重任,但在如何防守山海關的戰略上,袁崇煥卻不因私人感情及下屬身份,便唯唯諾諾。他不贊同王在晉於山海關外八裏舖再築一重城的想法,提出於關外200裏的寧遠築城堅守。那時他還隻是個五品僉事的官兒,卻敢為了實現自己的主張,兩次越級向首輔葉向高奏告。足見他的性格為人,勇於任事,敢於冒險,膽略過人,個性十足,這樣看他能在寧遠做到抗命孤守就不足為奇了。
孫承宗支持了袁崇煥等(不是他一人)的主張,以後寧錦防線的大營造,袁崇煥也是最重要的參建者之一。寧遠於天啟四年(1624)築成後,袁崇煥與時任山海副總兵的蒙古人滿桂共守,另有建寧完者遊擊祖大壽、當時山海總兵馬世龍及駐前屯擁總兵銜的趙率教,皆為以後大明國之棟樑,也都是孫承宗重用起來的。老孫確實貢獻很大的。
高第上任後主撤,袁崇煥堅決不從寧遠退,豪言:“我寧前道也,官此,當死此,我必不去”(周文鬱《邊事小記》)。高第也沒轍,隻好隨他去了。一般像高第這樣非正麵人物,都是被列入閹黨範圍的,但與之爭鋒相對的袁崇煥,不僅未遭殃,反在兩個月後(十二月)提升為按察使,官居正三品了,不知道那些狂貶魏忠賢的人怎麽解釋這件事?
天啟六年(1526)正月,四年不在寧錦開張的努爾哈赤,親率13萬大軍,號稱20萬,向著寧遠殺奔而來,狂風驟雨降臨了。所為何因,沒有明確記載,當與兩月前明襲耀州有關,且有塞外野蠻之族侵掠殺戮之本性使然也。老努開釁大明以來,所向無不披靡,豈把袁崇煥和這寧遠城放在眼裏,隻要俺大軍一到,還不馬上成為盤中美餐?哪裏想到喲,這次終於遇到了對手!
時艱方顯英雄色(下)
強敵入侵既曬怯小之徒,更催熱血男兒,袁崇煥壯懷激烈,寧遠城凜然而立,仰天一聲嘯,揚眉劍出鞘,攜手已任總兵滿桂、參將祖大壽等,帶領僅萬餘人馬,憑堅城,用大炮,竟然打退了不可一世的後金鐵旗!努爾哈赤也中炮負傷,憤恨而歸,八月十一日逝於瀋陽,沒有確切記載,當於寧遠城下受挫有關。
想那努爾哈赤24歲(本文所用年齡皆周歲)起兵,43年來所向披靡,哪曾想知天命之年,親率舉國之力卻挫於尚不知名的寧遠城下,還是被一個更不知名的白麵書生擊退,67歲的人啦,怎能咽下這口氣?《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就這樣記載:“帝自二十五歲征伐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惟寧遠一城不下,遂大懷忿恨而回”。這下可好,傷勢不輕,心情又差,年齡也不小了,等等諸多因素一交集,撒命而去也是正常。
其實寧遠一戰,純粹從戰役看,算不上一場真正的大捷,後金隻是攻城不克而退,並沒有被打敗,還分兵指向覺華島,關外明軍重要的後勤基地,與寧遠30裏相隔互為犄角。明軍一戰大敗,島上士兵與民眾各7000餘全被殺戮,8萬餘石糧秣與2000餘艘船隻也被焚燒一空,損失至為慘重。
但聯繫當時大勢,對大明又絕對是一場最能振奮人心的空前大勝。自薩爾滸慘敗以來,後金在遼東攻城拔寨猶如探囊取物,明軍哪有絲毫還手之力,士氣降至最低點,剽悍八旗成了不可戰勝的神話,朝野上下一片驚恐慌亂,遼東經略之位竟讓大多朝臣畏之如虎。恰於此時,袁崇煥卻能取得以弱擊強,打退後金傾國之師的驕人戰績,怎能不是一場大捷?就是後金,心理上也會發生很大轉變的,瞧瞧吧,以後不要太囂張了!
所以當寧遠捷報傳到京師,全城歡騰,官民皆慶,天啟下旨:“此七八年來所絕無,深足為封疆吐氣”!袁崇煥因功升任遼東巡撫,加兵部右侍郎,而那個所謂閹黨高第則被罷官撤職,這一切可都發生在魏忠賢已全麵掌控中樞大權之時呀,那時他的個人崇拜也達到巔峰。
袁崇煥,過去爭議很少的悲壯大英雄,現在大眾對他卻有點褒貶不一了,站在各自立場,都有一定道理,後期的他確實表現一般(以後細表),錯誤連連,但寧遠一仗及後來的寧錦之戰,其功績是抹殺不了的,堪稱明與後金(清)交戰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從此明在關外不再喪師失地,而是進入雙方戰略相持的階段,直至明亡,而那就是以後要講到的更為複雜的問題糾合而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