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上位的就是那個史上大名鼎鼎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1620-1727在位),年號天啟,光宗長子,時為泰昌元年也即萬曆四十八年(1620)九月初六。據官方史書所載,這位年僅15歲的小皇帝,堪稱有明一代最不正幹最不夠格的帝王了,沒文化沒教養,連大字都不識幾個,整天就知道瞎玩,尤好木工活,既心靈手巧,又勤奮鑽研,專業技能沒得說,弄不好還是高級專家型的。朝政呢?管他作什?懶得搭理!結果竟讓魏忠賢這個太監出了大風頭,短短幾年成了差一點與他比肩的九千九百歲,活著就被人當神膜拜了,而朝堂之上黨爭權鬥也空前激烈。就憑這,天啟一朝和姓魏的那個人,歷史上幾乎成了最乖張最黑暗時代的代名詞了。不過真相如何?空口說白話不行,感情用事更不能了,還是深入下去,把事實看個究竟吧。
針尖還要對麥芒
說起天啟一朝,幾乎是與魏忠賢這個名字劃等號的,老魏歷史上太有名了,太監堆裏絕對數他明星指數最高,就是把所有人拉到一塊,他也能排在人氣最旺行列中的,當然是反角奸角了。這倒頗讓人感興趣,誰不關注大明星呢?
沒成想深入一看老魏此人和那段歷史,竟發覺原來再也沒有比他更被後世妖魔化的了。君主時代,人們往往以君主掌控大權為正常,權力旁落為非,既家奴又閹人的太監要是掌了權,更是奇恥大辱了,國家沒毛病還好,要有什麽三長兩短,所有屎盆子都往他們頭上扣,哪怕他們做的好事,也非要往壞裏整,反之那就反之了。何況對手還是東林黨這樣最擅掌控話語權、最會給人抹黑的不世出高手呢?
可現如今新世紀新時代了,還能這樣看嗎?隻要是華之人,隻要有益於夏,誰幹不行呢,王侯將相寧有種呼?芸芸眾生皆應平等嗎,沒必要另眼看待他魏忠賢。其實所謂天啟朝,“閹黨”迫害“東林黨”,實則朝堂上的政權鬥爭也,很正常,哪朝哪代沒有?張居正不是鬥出來的?還與“閹人”勾結呢;李世民不是殺出來的?殺過兄弟侄子,再占兄嫂弟妹呢。
看那所謂東林黨人歷經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及南明,好幾十年下來,除了與人鬥鬥鬥,搞了一大堆虛名,真不知道比那些被他們鬥倒的臭罵的痛貶的強在哪?為國家多做了些什麽?就是看那所謂的魏忠賢時代~天啟七年短時光,前期不也是他們主政嗎?沒看出有比後期高超的地方呀?
說起東林黨,顧憲成(1550-1612)應該是第一個要被提起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作者據說就是他。萬年二十二年(1594),吏部文選司郎中顧憲成因議論時政,與閣臣意見不合,被革職回鄉,後於三十二年(1604),與他的恩格斯高樊龍等在東林書院講學議政,名噪一時,聲勢日振,各方誌同道合者遙相呼應,漸成當世一個輿論中心,朝野皆為之關注,後又不可避免捲入政治權鬥中,而有東林黨之名。
其實這東林政治上是否為黨?有基本成員嗎?被認為敵對之浙黨、昆黨、齊黨等,是否就真是一個固定黨派呢?他們與所謂東林黨真就針尖對麥芒嗎?還真有點不好講。可能這黨那派的,大體有這個勢力在,卻是極其鬆散型的,並不固定,彼此間隨時都會分化組合,或者有些人根本就不屬於哪一黨哪一派,卻被無端牽扯進去,反正複雜得很。
試舉兩例,後來被稱為東林黨第一號人物的李三才,萬曆時做過漕運總督、鳳陽巡撫的,自己都不承認是東林黨人。而所謂第二號人物葉向高,萬曆、天啟時都曾做過內閣首輔,卻怎麽看都不像是什麽東林黨的領袖呀?他與所謂浙黨首席大佬萬曆時幹過內閣首輔的沈一貫關係相當不錯,常以晚輩身份寫信向已經致仕的後者請教呢。就是後來所謂東林黨人與魏忠賢已經徹底攤牌,左副都禦史楊漣彈劾其二十四大罪狀時,葉向高還很不以為然呢:“事且決裂,深以為非也”(見《明史》)。
如果說東林之為黨在萬曆及天啟初時,尚不能肯定的話,那麽天啟五年《東林點將錄》的出台,算是正式給其劃上了黨派的符號,而這不過是政治鬥爭的慣用伎倆罷了,魏忠賢一幫人把所有與他們相對抗的人全算在了東林黨的範疇中。於是天啟一朝,慘烈權鬥的結果便是正式出現了一對勢不兩立的黨派,魏忠賢們稱政治對手為東林黨,反過來對手又稱其為閹黨。
其實黨爭本身並不見得是壞事,有點初級議會的架式,比起高度極權的帝王一人獨裁,還更符合當今時代的要求呢,因為通過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也能達到政治權力分配的平衡,關鍵是怎麽引導的問題。那個時代沒有健全的製度可靠,隻能寄望於帝王的優秀,把握好分寸,拿捏到位,發揮其優勢,為我所用。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就是現在搞議會製的國家,又有多少能真正落實到位的呢?
晚明是一個思想解放、氛圍寬鬆的時代,尤其江南之地,開風氣之先,萬曆又是一個比較溫和放任的帝王,臣子們有時罵他罵得很過份,形成了一個規模浩大的非君浪潮,他也並未採取什麽殘暴措施,修理一下這些鬥膽包天的手下們。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氛圍,很難說如東林者能發展壯大起來,起碼高度皇權專製的清代是絕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現如今被高捧上了天的康熙大帝,政治氛圍不要說同萬曆時比了,就是天啟崇禎時也比之強了好多呢,起碼人家的大臣算是臣,而康熙是滿朝奴才也。如果顧憲成們活在那個時候,也不知死過好幾回了,要麽老老實實做順民。
針尖還要對麥芒
說起天啟一朝,幾乎是與魏忠賢這個名字劃等號的,老魏歷史上太有名了,太監堆裏絕對數他明星指數最高,就是把所有人拉到一塊,他也能排在人氣最旺行列中的,當然是反角奸角了。這倒頗讓人感興趣,誰不關注大明星呢?
沒成想深入一看老魏此人和那段歷史,竟發覺原來再也沒有比他更被後世妖魔化的了。君主時代,人們往往以君主掌控大權為正常,權力旁落為非,既家奴又閹人的太監要是掌了權,更是奇恥大辱了,國家沒毛病還好,要有什麽三長兩短,所有屎盆子都往他們頭上扣,哪怕他們做的好事,也非要往壞裏整,反之那就反之了。何況對手還是東林黨這樣最擅掌控話語權、最會給人抹黑的不世出高手呢?
可現如今新世紀新時代了,還能這樣看嗎?隻要是華之人,隻要有益於夏,誰幹不行呢,王侯將相寧有種呼?芸芸眾生皆應平等嗎,沒必要另眼看待他魏忠賢。其實所謂天啟朝,“閹黨”迫害“東林黨”,實則朝堂上的政權鬥爭也,很正常,哪朝哪代沒有?張居正不是鬥出來的?還與“閹人”勾結呢;李世民不是殺出來的?殺過兄弟侄子,再占兄嫂弟妹呢。
看那所謂東林黨人歷經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及南明,好幾十年下來,除了與人鬥鬥鬥,搞了一大堆虛名,真不知道比那些被他們鬥倒的臭罵的痛貶的強在哪?為國家多做了些什麽?就是看那所謂的魏忠賢時代~天啟七年短時光,前期不也是他們主政嗎?沒看出有比後期高超的地方呀?
說起東林黨,顧憲成(1550-1612)應該是第一個要被提起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作者據說就是他。萬年二十二年(1594),吏部文選司郎中顧憲成因議論時政,與閣臣意見不合,被革職回鄉,後於三十二年(1604),與他的恩格斯高樊龍等在東林書院講學議政,名噪一時,聲勢日振,各方誌同道合者遙相呼應,漸成當世一個輿論中心,朝野皆為之關注,後又不可避免捲入政治權鬥中,而有東林黨之名。
其實這東林政治上是否為黨?有基本成員嗎?被認為敵對之浙黨、昆黨、齊黨等,是否就真是一個固定黨派呢?他們與所謂東林黨真就針尖對麥芒嗎?還真有點不好講。可能這黨那派的,大體有這個勢力在,卻是極其鬆散型的,並不固定,彼此間隨時都會分化組合,或者有些人根本就不屬於哪一黨哪一派,卻被無端牽扯進去,反正複雜得很。
試舉兩例,後來被稱為東林黨第一號人物的李三才,萬曆時做過漕運總督、鳳陽巡撫的,自己都不承認是東林黨人。而所謂第二號人物葉向高,萬曆、天啟時都曾做過內閣首輔,卻怎麽看都不像是什麽東林黨的領袖呀?他與所謂浙黨首席大佬萬曆時幹過內閣首輔的沈一貫關係相當不錯,常以晚輩身份寫信向已經致仕的後者請教呢。就是後來所謂東林黨人與魏忠賢已經徹底攤牌,左副都禦史楊漣彈劾其二十四大罪狀時,葉向高還很不以為然呢:“事且決裂,深以為非也”(見《明史》)。
如果說東林之為黨在萬曆及天啟初時,尚不能肯定的話,那麽天啟五年《東林點將錄》的出台,算是正式給其劃上了黨派的符號,而這不過是政治鬥爭的慣用伎倆罷了,魏忠賢一幫人把所有與他們相對抗的人全算在了東林黨的範疇中。於是天啟一朝,慘烈權鬥的結果便是正式出現了一對勢不兩立的黨派,魏忠賢們稱政治對手為東林黨,反過來對手又稱其為閹黨。
其實黨爭本身並不見得是壞事,有點初級議會的架式,比起高度極權的帝王一人獨裁,還更符合當今時代的要求呢,因為通過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也能達到政治權力分配的平衡,關鍵是怎麽引導的問題。那個時代沒有健全的製度可靠,隻能寄望於帝王的優秀,把握好分寸,拿捏到位,發揮其優勢,為我所用。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就是現在搞議會製的國家,又有多少能真正落實到位的呢?
晚明是一個思想解放、氛圍寬鬆的時代,尤其江南之地,開風氣之先,萬曆又是一個比較溫和放任的帝王,臣子們有時罵他罵得很過份,形成了一個規模浩大的非君浪潮,他也並未採取什麽殘暴措施,修理一下這些鬥膽包天的手下們。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氛圍,很難說如東林者能發展壯大起來,起碼高度皇權專製的清代是絕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現如今被高捧上了天的康熙大帝,政治氛圍不要說同萬曆時比了,就是天啟崇禎時也比之強了好多呢,起碼人家的大臣算是臣,而康熙是滿朝奴才也。如果顧憲成們活在那個時候,也不知死過好幾回了,要麽老老實實做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