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
清廷畫地為牢確定所謂的“邊界”後,即嚴令界外民眾,三天之內全部遷往內地。看看,多不顧人死活呀,就是現在交通發達,運載工具齊備,也不能說這麽短時間就能讓如此龐大且分居於遼闊土地上的民眾,事先沒有任何徵兆準備的情況下,立馬就都走人呀?除非單身漢,了無牽掛,結局之悽苦悲慘可想而知。
時人記載如下“朝命甫下,奉者過於嚴峻,勒期僅三日,遠者未及知,近者知而未信。逾二日,逐騎即至,一時蹌踉,富人盡棄其貲,貧人夫荷釜,妻繈兒,攜鬥米,挾束稿,望門依棲。起江浙,抵閩粵,數千裏沃壤捐作蓬蒿,土著盡流移。”
毒!
生於此長於此的民眾,怎能沒有念鄉之情?捨不得走的大多數呀,怎麽辦?清廷什麽幹不出來,派軍在後驅趕,並縱騎馳射,焚其房屋,斷其後路,如再不走,三個字,殺無赦,走後還想再返回的,隻要一越界,還是三個字,殺無赦!
沿海民眾,死傷累累,遷時便倒了一半,一路上艱難險阻不用說,官府也不給予任何照顧,累病餓死者不絕於途,能到達目的地的還能有多少?到達者又怎麽生存?幾番折磨,生還者十不存八九,僅廣東死者就達數十萬!
毫不誇張地說,中國沿海一帶,歷史上任何一場戰爭的破壞,民眾所受的災難,與之相比都相形見絀也,隻有一個絲毫不把被征服的民眾放在眼裏的統治者,才會作出這等慘絕人寰的惡行來。
且看時人記載:“稍後,軍騎馳射,火箭焚其廬室,民皇皇鳥獸散,火累月不熄。而水軍之戰艦數千艘亦同時焚,曰:‘無資寇用’” ;“令下即日,挈妻負子載道路,處其居室,放火焚燒,片石不留。民死過半,枕藉道塗。即一二能至內地者,俱無儋石之糧,餓殍已在目前……火焚二個月,慘不可言。興(化)、泉(州)、漳(州)三府尤甚”;“ 先畫一界,而以繩直之。其間有一宅而半棄者,有一室而中斷者。浚以深溝,別為內外。稍逾跬步,死即隨之”,“著附海居民搬入離城二十裏內居住,二十裏外築土牆為界,寸板不許下海,界外不許閑行,出界以違旨立殺。武兵不時巡界。間有越界,一遇巡兵,登時斬首”。
沿海遷界罪難赦(中)
絕!
清廷不僅燒房殺人,就連樹木青草也不放過!為的是怕鄭成功們利用,真是無所不用其極,由不得不令人仰天嘆啊嘆!豎起大拇指,實在高啊高!試問古今中外,還有哪一個政權能比它“更炫更酷”?有據為證:“當播遷之後,大起民夫,以將官統之出界,毀屋撤牆,民有壓死者。至是一望荒蕪矣。又下砍樹之令,致多年輪囷豫章、數千株成林果樹、無數合抱鬆柏蕩然以盡。……三月間,令巡界兵割青,使寸草不留於地上。”
更甚者,還有河流呢!人家鄭成功們可是水中蛟龍呀,不斷其根本咋行?於是對入海之河一律發兵把斷,河中釘立木樁,嚴防舟船 越,如福建省,“其入海之水曰潘渡河、曰銅鏡河、曰廉村河、曰洋尾河、曰大梅河、曰赤頭河、曰雲霄河、日開溪河,皆斷而守之”。蘇北興化白駒場原有水利工程閘口四座,雖“離海甚遠,並非沿邊地方”,清廷照樣下令堵塞,“以致水無所出,淹沒田畝”。 唉,隻可惜人還是不能勝天呀,要不是技術不過關,把大海也給守上,豈不更妙?又創拓海新奇蹟呢!
隔!
對驅趕的民眾,光燒殺還不夠呀,總有“膽大妄為”者,還是想回家呀,咋辦?也搞柏林圍牆唄。對劃定的那條地界,清廷起初以插旗、木柵、籬笆為界,後越來越嚴格,開始挖個大深溝,或築個土牆什麽的,再後來覺得還是不行,照舊豆腐渣工程,幹脆一步到位,徵發民夫,大興土木,建造宏偉界牆了,且沿界建寨設墩,駐軍把守。
怪不得,康熙不修長城呢,原來勁都往這使了,錢都向這砸了,所有聰明才智也都奉獻給沿海遷界了。是啊,北方長城再修也是抄冷飯,功勞你能大得了秦始皇?就是被罵,也是人家獨占鰲頭呀,咱不如另搞一個,好歹也是開創者、奠基人呢。
想想真是悲痛並冷笑著,痛的是受難的民眾們,笑得是那些無原則的捧康者們,康熙不修長城的三言兩語:“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士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能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誌成城’者是也”,竟被他們奉若神明,證明出聖主的偉大,大清的偉大來,無需做什麽辯駁了,沿海遷界便是給他們的一記最響亮的耳光!
關於沿海遷界,時人記載實在太多了,不勝枚舉,就以時人盧若騰的《虜遷沿海居民詩》,作以上諸多引用的結尾吧。
“天寒日又西,男婦相扶攜。去去將安適?掩麵道旁啼。胡騎嚴驅遣,克日不容稽。務使瀕海土,鞠為茂草萋。富者忽焉貧,貧者誰提撕?欲漁無深淵,欲畊無廣畦。內地憂人滿,婦姑應勃谿。聚眾易生亂,矧為飢所擠。聞將鑿長塹,置戍列鼓鼙。防海如防邊,勞苦及旄倪。既喪樂生心,潰決誰能堤。”
清廷畫地為牢確定所謂的“邊界”後,即嚴令界外民眾,三天之內全部遷往內地。看看,多不顧人死活呀,就是現在交通發達,運載工具齊備,也不能說這麽短時間就能讓如此龐大且分居於遼闊土地上的民眾,事先沒有任何徵兆準備的情況下,立馬就都走人呀?除非單身漢,了無牽掛,結局之悽苦悲慘可想而知。
時人記載如下“朝命甫下,奉者過於嚴峻,勒期僅三日,遠者未及知,近者知而未信。逾二日,逐騎即至,一時蹌踉,富人盡棄其貲,貧人夫荷釜,妻繈兒,攜鬥米,挾束稿,望門依棲。起江浙,抵閩粵,數千裏沃壤捐作蓬蒿,土著盡流移。”
毒!
生於此長於此的民眾,怎能沒有念鄉之情?捨不得走的大多數呀,怎麽辦?清廷什麽幹不出來,派軍在後驅趕,並縱騎馳射,焚其房屋,斷其後路,如再不走,三個字,殺無赦,走後還想再返回的,隻要一越界,還是三個字,殺無赦!
沿海民眾,死傷累累,遷時便倒了一半,一路上艱難險阻不用說,官府也不給予任何照顧,累病餓死者不絕於途,能到達目的地的還能有多少?到達者又怎麽生存?幾番折磨,生還者十不存八九,僅廣東死者就達數十萬!
毫不誇張地說,中國沿海一帶,歷史上任何一場戰爭的破壞,民眾所受的災難,與之相比都相形見絀也,隻有一個絲毫不把被征服的民眾放在眼裏的統治者,才會作出這等慘絕人寰的惡行來。
且看時人記載:“稍後,軍騎馳射,火箭焚其廬室,民皇皇鳥獸散,火累月不熄。而水軍之戰艦數千艘亦同時焚,曰:‘無資寇用’” ;“令下即日,挈妻負子載道路,處其居室,放火焚燒,片石不留。民死過半,枕藉道塗。即一二能至內地者,俱無儋石之糧,餓殍已在目前……火焚二個月,慘不可言。興(化)、泉(州)、漳(州)三府尤甚”;“ 先畫一界,而以繩直之。其間有一宅而半棄者,有一室而中斷者。浚以深溝,別為內外。稍逾跬步,死即隨之”,“著附海居民搬入離城二十裏內居住,二十裏外築土牆為界,寸板不許下海,界外不許閑行,出界以違旨立殺。武兵不時巡界。間有越界,一遇巡兵,登時斬首”。
沿海遷界罪難赦(中)
絕!
清廷不僅燒房殺人,就連樹木青草也不放過!為的是怕鄭成功們利用,真是無所不用其極,由不得不令人仰天嘆啊嘆!豎起大拇指,實在高啊高!試問古今中外,還有哪一個政權能比它“更炫更酷”?有據為證:“當播遷之後,大起民夫,以將官統之出界,毀屋撤牆,民有壓死者。至是一望荒蕪矣。又下砍樹之令,致多年輪囷豫章、數千株成林果樹、無數合抱鬆柏蕩然以盡。……三月間,令巡界兵割青,使寸草不留於地上。”
更甚者,還有河流呢!人家鄭成功們可是水中蛟龍呀,不斷其根本咋行?於是對入海之河一律發兵把斷,河中釘立木樁,嚴防舟船 越,如福建省,“其入海之水曰潘渡河、曰銅鏡河、曰廉村河、曰洋尾河、曰大梅河、曰赤頭河、曰雲霄河、日開溪河,皆斷而守之”。蘇北興化白駒場原有水利工程閘口四座,雖“離海甚遠,並非沿邊地方”,清廷照樣下令堵塞,“以致水無所出,淹沒田畝”。 唉,隻可惜人還是不能勝天呀,要不是技術不過關,把大海也給守上,豈不更妙?又創拓海新奇蹟呢!
隔!
對驅趕的民眾,光燒殺還不夠呀,總有“膽大妄為”者,還是想回家呀,咋辦?也搞柏林圍牆唄。對劃定的那條地界,清廷起初以插旗、木柵、籬笆為界,後越來越嚴格,開始挖個大深溝,或築個土牆什麽的,再後來覺得還是不行,照舊豆腐渣工程,幹脆一步到位,徵發民夫,大興土木,建造宏偉界牆了,且沿界建寨設墩,駐軍把守。
怪不得,康熙不修長城呢,原來勁都往這使了,錢都向這砸了,所有聰明才智也都奉獻給沿海遷界了。是啊,北方長城再修也是抄冷飯,功勞你能大得了秦始皇?就是被罵,也是人家獨占鰲頭呀,咱不如另搞一個,好歹也是開創者、奠基人呢。
想想真是悲痛並冷笑著,痛的是受難的民眾們,笑得是那些無原則的捧康者們,康熙不修長城的三言兩語:“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士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能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誌成城’者是也”,竟被他們奉若神明,證明出聖主的偉大,大清的偉大來,無需做什麽辯駁了,沿海遷界便是給他們的一記最響亮的耳光!
關於沿海遷界,時人記載實在太多了,不勝枚舉,就以時人盧若騰的《虜遷沿海居民詩》,作以上諸多引用的結尾吧。
“天寒日又西,男婦相扶攜。去去將安適?掩麵道旁啼。胡騎嚴驅遣,克日不容稽。務使瀕海土,鞠為茂草萋。富者忽焉貧,貧者誰提撕?欲漁無深淵,欲畊無廣畦。內地憂人滿,婦姑應勃谿。聚眾易生亂,矧為飢所擠。聞將鑿長塹,置戍列鼓鼙。防海如防邊,勞苦及旄倪。既喪樂生心,潰決誰能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