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前方清軍內部都難達成一致,出兵也隻能一拖再拖了,清廷人數眾多的主和派,乘機上疏,反對出兵台灣。對征台本就意誌不堅的康熙,開始動搖了,並下詔暫停出征。


    這邊廂,和談也在積極進行,但結果不理想,明鄭仍然抓住不剃髮易服這一環節不放,終告破裂。而整個大清朝,攻台意誌最堅者施琅其間也坐不住了,焦急萬分,康熙二十一年(1682),兩次上疏康大帝,力陳出兵的可行性,條理明晰,言詞懇切,加之和談破裂,終於打動了一代聖主,不僅堅定予以支持,還委其獨任專征的大權。施琅得償所願,下一步就要看他能否對得起英明的皇上了。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十一日,施琅終於率領海軍21000餘人,各型戰艦236艘,誓師銅山,東向台灣出發了。十六日,大軍在澎湖與明鄭劉國軒軍進行了第一次大戰。


    雙方兵力、戰艦都旗鼓相當(鄭軍剛慘敗,有那麽多嗎?疑),一時間打得難解難分,槍炮齊鳴,殺聲震天。清軍稍有不利,先鋒官藍理腹破腸流,施琅自己也掛了彩,急忙撤退,停泊於八罩島(今望安島)。劉國軒因軍中缺糧,擔心部屬潰散,也未敢窮追猛打,給了施琅喘息之機。


    通常六月時節,澎湖難有五日和風,當時海潮驟漲,幾與島平,一場狂飆颶風看起來即將來襲,清軍停泊之處又屬險地(好的都在鄭軍手上呢),真有點危在旦夕了,施琅也是心驚膽戰,不知如何是好。可突然間老天憤怒還未爆發出來,又心平氣和了,施琅連呼“天佑我師也”!遂整軍再戰。


    最後一戰定幹坤(下)


    這上天嗎,有時也是公平的,當年施琅三攻台灣時,皆因海上惡劣氣候無功而返,而今,仿佛補償似的,從施琅出征至八罩島整軍,前後十日有餘,天公卻一直作美,並無暴風海嘯,否則清軍後果不堪設想啊。


    二十一日傍晚,休整五日清軍再一次向澎湖主島挺進。鄭軍統帥劉國軒,也是不輸於施琅的頂尖級海軍將領,又占主場之利,對澎湖海上的事兒,自然更為了如知掌


    他見清軍泊於八罩島時,便冷笑道,這還需要咱們動手嗎?狂濤就將他們碾碎了,結果天未遂人願(隻能遂一家呀),而今看到清軍再來時,烏雲蔽日,不禁又是一陣大笑,這還要排什麽兵,但擺酒設宴,邊喝邊看他們葬身海底吧。突然間,一聲悶雷從天邊傳來,劉國軒又復大驚失色,仰天長嘆“此天也,非人也”,何哉?原來這澎湖的天氣通常是烏雲合颶風起,雷聲響風雲散啊。


    從來有人哭就有人笑,這邊廂,施琅也是轉瞬間由驚轉喜,既然上天如此垂青於咱,弟兄們,還不努力往前沖!有上天保佑,清軍將士們更加精神百倍、鬥誌昂揚了。二十二日清晨,清軍兵分三路,向鄭軍發起了總攻,一場更為慘烈的海戰打響了。


    當機遇不再,就憑實力時,清鄭短兵相接,結局可想而知了,戰鬥持續了八、九個小時,最後以鄭軍完敗告終。其主力被殲,官兵陣亡12300餘人,投降5000餘人,戰艦損失194艘,澎湖外圍36島兵民全部投降,劉國軒隻帶著31艘小船逃回台灣。而清軍官兵總共隻亡329人,傷1800餘人,真有點不可思議,勝利者的記錄不知有多少真實性啊。


    澎湖大決戰的失敗,其實已為明鄭敲響了喪鍾。獲勝的施琅並未直搗“龍庭”,而是整軍於澎湖,以強大武力為後盾,展開和平攻勢,台島人心惶惶,大勢已去矣。馮錫範準備帶鄭克塽南下呂宋,開拓新天地,想想也不失為良策,但被決意降清的劉國軒勸阻,明鄭最後一次拓展南洋的計劃,就這樣戛然而止了。


    結果明鄭決定投降,八月十三日,施琅抵台受降,十八日明鄭上下全部剃髮歸順,從此台灣正式納入大清版圖,大明也算是徹徹底底結束了。九月初十,康熙晉升施琅為靖海將軍,官秩京外武職最高軍階從一品,並封之為靖海侯,準許世襲罔替,還破格賜其享戴花翎殊榮,位極人臣了。施琅,屢遭頓挫,終功成名就也。


    大清的眼中盯明鄭滅亡了,但還有一個台灣怎麽辦?康熙一直認為,台灣不過是個“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如此,消滅明鄭後,還守不守台灣,就無關大局了。朝堂之上,官員大都持這種觀點,台灣?放棄又如何?頂多守守澎湖就行啦。


    此時,一些眼光深遠的漢臣們站出來(大清定天下的每一步皆如此),上疏力陳守台的重要性,為大清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貢獻。還是要特別說說施琅,不僅是最堅定攻台者,也是最堅定守台者。他於本年底,進呈《陳台灣棄留利害疏》(全文附後),詳述台灣與東南海防的關係,對放棄台灣的觀點逐一進行駁斥,深入闡明了守台的重大意義。


    康熙看到施琅等人的奏摺後,幡然醒悟,改變初衷,決定守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四月,清廷設置台灣一府(原明鄭時承天府),下轄台灣、鳳山、諸羅三縣,歸福建省台灣廈門道管轄;同時,設台灣鎮總兵一員,駐兵8000,隸屬福建水師提督,並設澎湖副將一員,駐兵3000。有兩個人的名字需要列一下,首任台灣知府蔣毓英和首任台灣總兵官楊文魁。


    清廷在台一府三縣的行政機構,康熙一朝基本未再變動,僅於康熙六十一年(1722),設置了巡視台灣觀察禦史,其後隨著形勢需要,又加以改進完善,至嘉慶十七年(1812),已增至一府四縣三廳了,再至光緒十一年(1885),方在台灣建省,第一任巡撫就是那大名鼎鼎的劉銘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真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芮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芮韜並收藏大清真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