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上台的總統布希從美國緝毒總署的情報部門了解這些情況之後,他決心來一個
大的行動。在國家安全會議上,他把禁毒作為主要的內容之一,要求有關部門立即確定
打擊目標,雷厲風行,給國內國外的販毒集團來一個毀滅性的打擊。
於是,諾列加參與販毒的指控又舊事重提,關於他的一係列販毒情報又被送到布希
的辦公桌上。
其中一份情報寫道:
中央情報局駐巴拿馬情報處發回情報,有確鑿證據表明,巴拿馬首腦人物諾列加將
軍是南美販毒集團的支持者,他向麥德林販毒集團及其他販毒團夥提供機場、海關、碼
頭和軍隊,賺取“古柯鹼美元”。據估計,諾列加每年接受販毒集團的“買路錢”達
1500萬美元之多,而他自己的大量個人資產,大多為販毒所得…
還有一些情報說:
諾列加是南美哥倫比亞麥德林販毒集團頭目埃斯科瓦爾的密友,他們在70年代就合
作走私毒品。諾列加為安德林販毒集團及埃斯科瓦爾提供大量的方便,販毒頭目經常出
入巴拿馬城及哥、巴邊境,但諾列加從未向我國司法機關及世界緝毒組織報告過。
據紐約警方向國務院呈交的報告說,巴拿馬寄往美國的外交郵件中藏有大量的可卡
因,但因對方享有外交豁免權,警方隻有開綠燈。
除了這些危言聳聽的情報外,還有一些更加具體的“罪證”:
1984年2月10日,諾列加以巴拿馬軍事首腦身份訪問我國,趁機將100萬磅大麻偷運
送我國,警方雖然當場發現,但並未沒收;
1985年4月1日,哥倫比亞麥德林販毒集團一架販運古柯鹼的飛機抵達巴拿馬國際機
場,將2000公斤古柯鹼裝入巴拿馬空軍c-130大力神運輸機,進入我國,到我國後,這
兩噸古柯鹼去向不明;
1987年10月8日,美軍駐巴拿馬運河第12特別空降師m旅103團發現一座古柯鹼倉庫,
但其中的毒品卻被巴拿馬警方強行運走,指揮搶運毒品的巴拿馬軍事指揮人員,手裏拿
著諾列加親自簽署的命令……
根據上麵的情報和“罪證”,美國政府決定以販賣毒品罪再次向諾列加提出指控,
並決定將這位巴拿馬元首逮捕到美國受審。
美國政府這種決定可謂是一箭雙鵰:一是為了緝毒,二是為了永久占有巴拿馬運河
的主權,因為到目前為止,巴拿馬還沒有第二個像諾列加一樣的硬漢,敢於同美國人公
開宣戰。
兩種目的孰輕孰重,布希總統和他們的議員們心中有數。
但是,巴拿馬雖然是一個地少人不多的小國家,但它畢竟是一個享有獨立主權的國
家,在聯合國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美國人將這樣一個主權國的元首,像抓一個毒販一
樣抓到美國來,關進美國的監獄,這恐怕會引起國際社會的非議。尤其是據某國情報部
門提供的情報表明,當時能與美國抗衡的另一位世界“霸主”蘇聯正在向巴拿馬運河區
滲透。蘇聯的最大情報機關克格勒正派員在巴拿馬收集情報,並準備秘密約見諾列加,
準備在巴拿馬城建立情報站。
這一情報,的確讓布希對美國的決定躊躇了一番。如果蘇聯染指巴拿馬,而自己又
要一意孤行,那麽,說不定又會造成一次全球性的戰爭危機。
為了遏製蘇聯的行動,又能出師有名地逮捕諾列加,美國政府便開展了外交攻勢,
布希總統先後與時任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法國總統德斯坦、德國總理科爾、義大利總
理佩爾蒂尼、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和澳大利總理基廷等盟友和國家首
腦進行了對話,其中還包括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表明了美國政府準備逮捕諾列加的理
由和行動,並希望能得到各國的理解和支持,來一個全球性的掃毒大行動。
美國白宮的熱線電話馬上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和反應,許多國家首腦都紛紛給布
什一個明確的答覆:表示支持美國政府的掃毒行動,並預祝成功。就連蘇聯總統戈爾巴
喬夫麵對美國政府這種正大光明的理由,也無法表示反對,盡管他知道美國人真正的目
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國際社會的態度,讓布希總統心中踏實了許多,即使逮捕了諾列加,也不會引起世
界時局的動盪。現在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隻要有一個合適的藉口,美國的海陸空
三軍就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包圍巴拿馬的國防軍司令部,公開地捉拿這位“鐵腕將軍”
諾列加了。
但是,這樣的“藉口”遲遲沒有來臨。諾列加從1988年之後,一直在致力於巴拿馬
的治國大事,就像一位總統的“總統”一樣,想方設法使巴拿馬早日走出困境,好像並
沒有發現他與哥倫比亞麥德林販毒集團有什麽新的來往,也沒有發現他同大毒梟埃斯科
瓦爾有新的行動。
正當美國政府在等待他們需要的“藉口”出現時,突然,一個意外的機會不期而至
大的行動。在國家安全會議上,他把禁毒作為主要的內容之一,要求有關部門立即確定
打擊目標,雷厲風行,給國內國外的販毒集團來一個毀滅性的打擊。
於是,諾列加參與販毒的指控又舊事重提,關於他的一係列販毒情報又被送到布希
的辦公桌上。
其中一份情報寫道:
中央情報局駐巴拿馬情報處發回情報,有確鑿證據表明,巴拿馬首腦人物諾列加將
軍是南美販毒集團的支持者,他向麥德林販毒集團及其他販毒團夥提供機場、海關、碼
頭和軍隊,賺取“古柯鹼美元”。據估計,諾列加每年接受販毒集團的“買路錢”達
1500萬美元之多,而他自己的大量個人資產,大多為販毒所得…
還有一些情報說:
諾列加是南美哥倫比亞麥德林販毒集團頭目埃斯科瓦爾的密友,他們在70年代就合
作走私毒品。諾列加為安德林販毒集團及埃斯科瓦爾提供大量的方便,販毒頭目經常出
入巴拿馬城及哥、巴邊境,但諾列加從未向我國司法機關及世界緝毒組織報告過。
據紐約警方向國務院呈交的報告說,巴拿馬寄往美國的外交郵件中藏有大量的可卡
因,但因對方享有外交豁免權,警方隻有開綠燈。
除了這些危言聳聽的情報外,還有一些更加具體的“罪證”:
1984年2月10日,諾列加以巴拿馬軍事首腦身份訪問我國,趁機將100萬磅大麻偷運
送我國,警方雖然當場發現,但並未沒收;
1985年4月1日,哥倫比亞麥德林販毒集團一架販運古柯鹼的飛機抵達巴拿馬國際機
場,將2000公斤古柯鹼裝入巴拿馬空軍c-130大力神運輸機,進入我國,到我國後,這
兩噸古柯鹼去向不明;
1987年10月8日,美軍駐巴拿馬運河第12特別空降師m旅103團發現一座古柯鹼倉庫,
但其中的毒品卻被巴拿馬警方強行運走,指揮搶運毒品的巴拿馬軍事指揮人員,手裏拿
著諾列加親自簽署的命令……
根據上麵的情報和“罪證”,美國政府決定以販賣毒品罪再次向諾列加提出指控,
並決定將這位巴拿馬元首逮捕到美國受審。
美國政府這種決定可謂是一箭雙鵰:一是為了緝毒,二是為了永久占有巴拿馬運河
的主權,因為到目前為止,巴拿馬還沒有第二個像諾列加一樣的硬漢,敢於同美國人公
開宣戰。
兩種目的孰輕孰重,布希總統和他們的議員們心中有數。
但是,巴拿馬雖然是一個地少人不多的小國家,但它畢竟是一個享有獨立主權的國
家,在聯合國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美國人將這樣一個主權國的元首,像抓一個毒販一
樣抓到美國來,關進美國的監獄,這恐怕會引起國際社會的非議。尤其是據某國情報部
門提供的情報表明,當時能與美國抗衡的另一位世界“霸主”蘇聯正在向巴拿馬運河區
滲透。蘇聯的最大情報機關克格勒正派員在巴拿馬收集情報,並準備秘密約見諾列加,
準備在巴拿馬城建立情報站。
這一情報,的確讓布希對美國的決定躊躇了一番。如果蘇聯染指巴拿馬,而自己又
要一意孤行,那麽,說不定又會造成一次全球性的戰爭危機。
為了遏製蘇聯的行動,又能出師有名地逮捕諾列加,美國政府便開展了外交攻勢,
布希總統先後與時任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法國總統德斯坦、德國總理科爾、義大利總
理佩爾蒂尼、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和澳大利總理基廷等盟友和國家首
腦進行了對話,其中還包括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表明了美國政府準備逮捕諾列加的理
由和行動,並希望能得到各國的理解和支持,來一個全球性的掃毒大行動。
美國白宮的熱線電話馬上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和反應,許多國家首腦都紛紛給布
什一個明確的答覆:表示支持美國政府的掃毒行動,並預祝成功。就連蘇聯總統戈爾巴
喬夫麵對美國政府這種正大光明的理由,也無法表示反對,盡管他知道美國人真正的目
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國際社會的態度,讓布希總統心中踏實了許多,即使逮捕了諾列加,也不會引起世
界時局的動盪。現在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隻要有一個合適的藉口,美國的海陸空
三軍就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包圍巴拿馬的國防軍司令部,公開地捉拿這位“鐵腕將軍”
諾列加了。
但是,這樣的“藉口”遲遲沒有來臨。諾列加從1988年之後,一直在致力於巴拿馬
的治國大事,就像一位總統的“總統”一樣,想方設法使巴拿馬早日走出困境,好像並
沒有發現他與哥倫比亞麥德林販毒集團有什麽新的來往,也沒有發現他同大毒梟埃斯科
瓦爾有新的行動。
正當美國政府在等待他們需要的“藉口”出現時,突然,一個意外的機會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