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一下,才回複了她信息,用文字對她說:“我可實誠。我也會一直信的。謝謝!說實話,你這句話讓我生出了很強烈的念,感恩遇見!感恩有你!並生出了很強烈的識受:有你真好!”
我說完後,覺得我這樣說很不恰當,似乎容易讓人生出誤解,畢竟我忽略了對方為異性。
於是,我又發了文字信息給她:“你不用擔心我動了念,這是正常的。這種由緣起的念,在我這兒不會過份造相,謝謝!”
我發完這條信息後,感覺我自己有些畫蛇添足的感覺了,覺得不說後邊的還好,一說反而讓這個事兒更加的複雜了,虛妄成就了虛妄!
我苦笑了一下,知道自己可能真的動了那一個喜歡的念了,並由此念而有些思惟混亂了。於是,我想把信息撤回來了。正當我想這樣做的時候,她卻又回複了文字信息。
她對我說:“是的,我會一直陪著你。”我有些更不解,或不敢再去解這句話的本意了。因為她可以是隻以陪我參學為發心說,也可以有更多的發心這樣說。但我知道,我不能再思考下去了,因為再想,我就會生出很多念,可能直接又生起了煩惱,那我就著相了。
於是,我想了一下,對她說道:“謝謝!不過你不能再說了。因為於當下我的境界中,於我的狀態中,你所說的這一句話很重,感恩你的信任。這樣的話,我的眼睛可能會累出汗的。”
我想以這樣的方式,能讓我們都輕鬆一點兒。她卻立即用文字對我說:“兄台,你太幽默了!放心吧,我一直在,我們不是拉勾了嗎?”
我不知道怎麽再回應了,隻好回複了:“完了,我感動了。”然後附了一個尷尬的表情。
她立即回複了:“兄台慈悲,很容易感動。對於你為我說法、解惑,我又何嚐不是感動萬分呢。”
我告訴她:“是你的慈,讓我生出了悲來。這也是我取了你的慈為因,成就了我悲的果。當下能讓我生出這一念感動的人如龜毛兔角了。”
我們都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而是無意識的很默契的說到了我們的生活,又說到了堂口。並在不知不覺中說到了金剛經,卻都沒有困意。
她對我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若是夢幻泡影,兄台此時做何想?我是會一直陪著你,但這世界顛覆了呢?我又在何處?”
我想了一下,正在用文字回複她信息的時候,她卻又發來了信息。她說:“這還用問嗎?我這個笨蛋,世界顛覆了,我還在兄台身邊唄。”
我這時已經寫好了信息,於是立即發給了她:“你若是那夢幻泡影,我以平常心觀,隨緣而取。以因緣心觀,是緣起緣滅,無非因果。以慈悲心觀,願你永受喜樂,不入無明生苦。我心怡然……你若於因緣中一直陪著我,我生在何處,你便生在何處,此緣起於你願意一直陪伴。若此世界顛覆,我們隨緣同滅。滅了,隨願我們同生他處,重新同修正道。道生出,同利益眾生自己出於無明,不苦得樂。”
我又對她說:“生世界顛覆想,你就虛妄了。此處一死,定生彼處。世界輪轉,因緣不空,因果不空。不過我卻感覺是文殊師利在授我智慧了。”
我所以又發了這條信息,因為我感覺她這一問,其實是大智慧所現。我突然感覺她可能是文殊師利的化現了,是來度我的。因為這一個回答,也是很難的。我感覺到了從五台山回來後,我似乎有些智慧了。
她回複我道:“我好不容易問一個問題,沒等你答,自己卻搶答了。你答得好,一百分。”
我說道:“是你問得好,靈魂相觸才能互相通達恒久,肉體總會老去。由心而發,你問我答,也是因緣又成因果。你的清淨相,正如我所觀。你一問我便在心中生出了一個‘對了’的念,自然而然。不疑發心,隻要能方便他眾,苦我得擔惡業,我不畏得失。你敢陪,我定願受。”
她對我說:“我要不是讀了一遍《金剛經》,也問不出這樣的問題。你也不會給我解惑,我也是驚你一下。”
我笑了一下,回複她道:“一問解千山,卻緣身在山,此山不似山,不以色身觀。一切皆造化,緣至自性現,如是得青睞,何以虛妄還?我若說我並沒有驚,你做何想?”
她說:“你又精進了。一問解千山,卻緣在此山,這句精髓所在?”
我回複她道:“緣起即是山,有念行才圓,我們入了因緣中,不是就在山了嗎?”
接下來,我又對色空不二,緣起性空,對她解釋了一番,她似乎是有些驚歎的。
我們又聊了很多,到了晚上十二點左右時,我對她說:“這一天見證了奇跡,我在上一秒還覺得不可思議時,於下一秒就回到到平常心了。”
她立即回複了同樣的話:“這一天見證了奇跡,我在上一秒還覺得不可思議時,於下一秒就回到到平常心了。”
我問:“你來度我?”她答:“不敢當,隨心而為。”我說:“你願意在此境否?”她說:“不敢受。”
我們當然都能明白彼此在說什麽,於是我對她說:“心量小了,文殊師利曾為諸如來說法。如來名佛,文殊師利名菩薩,所以者何?若困於相,著相否?若以世俗看緣,世俗否?能觀本來否?今夜若以此論,明日還有過去的你我否?佛實有否?世間諸相皆為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如來否?見如來者否?我說我名施聞,你名許磊,實有施聞、許磊否?我眾生否?阿羅漢否?菩薩否?名一切否?非名一切否?實有我,實有你否?有為否?非清淨否?虛妄否?以色見否?你都明否非否時,即見如來否?你懂了嗎?這些也還在相,在相言相,還在相中,本來有相,我們不過是在相中取相的真實性,滅相的虛妄性而名修行者。”
她思考了很久,才回複了我:“我懂了。”於是,我們又說了一小會兒話後,她便休息了,我坐下來繼續抄著《法華經》……
我說完後,覺得我這樣說很不恰當,似乎容易讓人生出誤解,畢竟我忽略了對方為異性。
於是,我又發了文字信息給她:“你不用擔心我動了念,這是正常的。這種由緣起的念,在我這兒不會過份造相,謝謝!”
我發完這條信息後,感覺我自己有些畫蛇添足的感覺了,覺得不說後邊的還好,一說反而讓這個事兒更加的複雜了,虛妄成就了虛妄!
我苦笑了一下,知道自己可能真的動了那一個喜歡的念了,並由此念而有些思惟混亂了。於是,我想把信息撤回來了。正當我想這樣做的時候,她卻又回複了文字信息。
她對我說:“是的,我會一直陪著你。”我有些更不解,或不敢再去解這句話的本意了。因為她可以是隻以陪我參學為發心說,也可以有更多的發心這樣說。但我知道,我不能再思考下去了,因為再想,我就會生出很多念,可能直接又生起了煩惱,那我就著相了。
於是,我想了一下,對她說道:“謝謝!不過你不能再說了。因為於當下我的境界中,於我的狀態中,你所說的這一句話很重,感恩你的信任。這樣的話,我的眼睛可能會累出汗的。”
我想以這樣的方式,能讓我們都輕鬆一點兒。她卻立即用文字對我說:“兄台,你太幽默了!放心吧,我一直在,我們不是拉勾了嗎?”
我不知道怎麽再回應了,隻好回複了:“完了,我感動了。”然後附了一個尷尬的表情。
她立即回複了:“兄台慈悲,很容易感動。對於你為我說法、解惑,我又何嚐不是感動萬分呢。”
我告訴她:“是你的慈,讓我生出了悲來。這也是我取了你的慈為因,成就了我悲的果。當下能讓我生出這一念感動的人如龜毛兔角了。”
我們都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而是無意識的很默契的說到了我們的生活,又說到了堂口。並在不知不覺中說到了金剛經,卻都沒有困意。
她對我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若是夢幻泡影,兄台此時做何想?我是會一直陪著你,但這世界顛覆了呢?我又在何處?”
我想了一下,正在用文字回複她信息的時候,她卻又發來了信息。她說:“這還用問嗎?我這個笨蛋,世界顛覆了,我還在兄台身邊唄。”
我這時已經寫好了信息,於是立即發給了她:“你若是那夢幻泡影,我以平常心觀,隨緣而取。以因緣心觀,是緣起緣滅,無非因果。以慈悲心觀,願你永受喜樂,不入無明生苦。我心怡然……你若於因緣中一直陪著我,我生在何處,你便生在何處,此緣起於你願意一直陪伴。若此世界顛覆,我們隨緣同滅。滅了,隨願我們同生他處,重新同修正道。道生出,同利益眾生自己出於無明,不苦得樂。”
我又對她說:“生世界顛覆想,你就虛妄了。此處一死,定生彼處。世界輪轉,因緣不空,因果不空。不過我卻感覺是文殊師利在授我智慧了。”
我所以又發了這條信息,因為我感覺她這一問,其實是大智慧所現。我突然感覺她可能是文殊師利的化現了,是來度我的。因為這一個回答,也是很難的。我感覺到了從五台山回來後,我似乎有些智慧了。
她回複我道:“我好不容易問一個問題,沒等你答,自己卻搶答了。你答得好,一百分。”
我說道:“是你問得好,靈魂相觸才能互相通達恒久,肉體總會老去。由心而發,你問我答,也是因緣又成因果。你的清淨相,正如我所觀。你一問我便在心中生出了一個‘對了’的念,自然而然。不疑發心,隻要能方便他眾,苦我得擔惡業,我不畏得失。你敢陪,我定願受。”
她對我說:“我要不是讀了一遍《金剛經》,也問不出這樣的問題。你也不會給我解惑,我也是驚你一下。”
我笑了一下,回複她道:“一問解千山,卻緣身在山,此山不似山,不以色身觀。一切皆造化,緣至自性現,如是得青睞,何以虛妄還?我若說我並沒有驚,你做何想?”
她說:“你又精進了。一問解千山,卻緣在此山,這句精髓所在?”
我回複她道:“緣起即是山,有念行才圓,我們入了因緣中,不是就在山了嗎?”
接下來,我又對色空不二,緣起性空,對她解釋了一番,她似乎是有些驚歎的。
我們又聊了很多,到了晚上十二點左右時,我對她說:“這一天見證了奇跡,我在上一秒還覺得不可思議時,於下一秒就回到到平常心了。”
她立即回複了同樣的話:“這一天見證了奇跡,我在上一秒還覺得不可思議時,於下一秒就回到到平常心了。”
我問:“你來度我?”她答:“不敢當,隨心而為。”我說:“你願意在此境否?”她說:“不敢受。”
我們當然都能明白彼此在說什麽,於是我對她說:“心量小了,文殊師利曾為諸如來說法。如來名佛,文殊師利名菩薩,所以者何?若困於相,著相否?若以世俗看緣,世俗否?能觀本來否?今夜若以此論,明日還有過去的你我否?佛實有否?世間諸相皆為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如來否?見如來者否?我說我名施聞,你名許磊,實有施聞、許磊否?我眾生否?阿羅漢否?菩薩否?名一切否?非名一切否?實有我,實有你否?有為否?非清淨否?虛妄否?以色見否?你都明否非否時,即見如來否?你懂了嗎?這些也還在相,在相言相,還在相中,本來有相,我們不過是在相中取相的真實性,滅相的虛妄性而名修行者。”
她思考了很久,才回複了我:“我懂了。”於是,我們又說了一小會兒話後,她便休息了,我坐下來繼續抄著《法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