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停止了一秒的念又生起時,我把這個截了圖,並發給了她,同時發了一個拉勾的表情。


    於此,我們聊了一會兒後,她對我說:“你的小說,就是你走過的路。你注於筆端,讓我看到了你的修行種種,隨喜你的功德,感恩你對我的開示,讓我受益非淺,有你真好!我打算今天早點兒睡了,明天休息,我們再聊。”


    然後在我不知道,應該怎麽回複的情況下,我們又聊了一會兒後,相互道了晚安。她去睡了,我繼續抄著《法華經》……


    5月11日陰曆四月初四,早早的,我就收到了小石頭的祝福。我也很是愉悅的,回複了美好的祝福給她。


    接下來的聊天中,我們聊到了茶,她說她也是喝茶的。我的心裏又生出了一種莫名的喜悅,因為女人能安下心來品茶的的不多了。可能喝咖啡,會讓大多數女性,覺得更時尚一些。茶若能靜心細品,何嚐不是種禪修呢!我能感覺到她性情中的寂定,由此而更加的青睞於她了。


    當我說道:“其實我這樣是瞎講究,一個窮困潦倒的人,不免有些窮酸相,讓我自己想起了孔已己。”


    她對我說道:“兄台莫妄自菲薄,窮富也都是個相,人生本無常,莫為相所著。”


    我讀完這條信息,很是開心,因為這說明她是能理解到相的本來意思的了。


    佛說一切都是個相,相是一個真實有的體和一個為了分別而定義的一個性所形成的。沒有了體,就不會生出性來,但不去定義一個體的性,我們又無法分別體是什麽。所以佛以相,來代表一切實際的體、一切因緣和合、一切因果成就、一切事物的本來。


    我們就這個相,和著相的問題,又討論了一個下午。討論時,我問她會不會因為我一直說我理解的法,令她生出枯燥感來。她告訴我:“如果你不說你理解的佛法法義,反而會覺得我們的交流是無趣的!”


    她緊接著,又回複我道:“感恩遇見你,你真名我的恩師。與你相處我實有所得,並對我以前不能盡解的諸多義,又有了新的認知。過去的我,也曾經執著過很多事物,現在想起來,都不明白為什麽當時會那樣。”


    我回複了她語音,對她說道:“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在無常的因緣裏,由無常的因,顯化著非無常的果。緣起本就是無常的,所以我們不必去介意那些緣起中是否有執著。當我們放下了那些執著時,當下便是於那一個境界中的解脫。過去一切行為,不過是習性所養成的,這裏邊有善行也就可能有惡行。我們隻要能放下對過去的執著,並不困在過去的境界中,才能在當下的生活中更好的去修行。世間所有相,都有法理蘊含於其中,隻是我們要從這些相中去識別並找到它們。找到後,我們通過自己的深悟,從中能知道如何能令自己的無明不再造業,我們不受業報的苦時,我們就是於相應的境界下得到了解脫。過去心不可得,因為住在過去,以著成執時,我們隻會與當下所感形成一種不對應的因果關係。這種關係由不對應,就名是顛倒的,就顯了虛妄性。佛陀為我們找到了去除這些顛倒見,滅度我們無明對虛妄的貪著的法門,我們隻要依法而修就好了。這個修行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習性養成的過程,隻是我們是依八支聖道去養成了正見、正行等的習性。月入水中成了影,我們能見卻不能從水中撈月,就是因為這影是水的鏡像,是水映月影而成,非真有月入水中。所以,我們無法從水中撈月。而這種現像,就是我們顛倒見了水中月影,卻以為是實際有而成就的。如我們生活雖,好多虛妄的性被我們自己貪著著,我們卻以為是真實。這時,我們想得到真實時,卻因我們貪著了虛妄為因,成就了得虛妄的果。再以得虛妄的果為因,我們於真實實無所得。如果我們真實想得快樂,卻貪著了快樂這個相中虛妄的性,那我們就不能於快樂得到真實得,而於快樂的虛妄於樂的倒相苦實有得。快樂既然成了虛妄的,那對應的就是非快樂,那不就是苦嗎?所以過去了,我們如是觀照,並覺見了自己成執的因,在當下的生活中,去修正這個虛妄成苦的因,我們就是於修行中,於當下境界實有得樂了。”


    我發完後,她過了一會兒,才對我說道:“磊哥,你這樣一說似乎我對過去心、虛妄、顛倒夢想又有了新的認知,感恩你所予。”


    我們後來又討論了四無量心等一些法義。在討論的過程中,她對我說:“磊哥,我感覺這一兩天你又精進了許多。你的進境讓我有些驚訝,但又有無限的隨喜。”


    我對她說:“謝謝!我也要感謝你的一直陪伴。因為,你的所有問題也好,我們討論的話題也好,是目前唯一可以讓我有機會就我所了義的法義,做一個係統的、細致的表述和自我觀照的。於這些討論中,你有所得,我亦有所受益。所以佛法的修習,其實是一個互益的行為。我為你說時,我也是在為我自己說了一次,故這也是佛說一味平等的又一層真實意思。我沒有度了你,你也沒有度了我。是我們把我們的見給了彼此後,我們自己的心,成就了對真實正確的認知,相互利益成就了我們對一些相的深思。於是,我們在相互討論和參學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在相互布施於對方時,由舍彼此各自實有所得。那麽由此,我們應當對舍得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以為,說法也好,參學也好,都是我們在這一個相裏,對機所取的各有所得,各有所益的一個過程。但有一個前提,是我們要信任對方,這樣才能領受對方所說的見。並於見中自己參悟,實有所得。所以這個領受的前提,是信,然後是於信中,有所取後,能自己從中悟到正見,並非盲從。由此有所樂,才能願意,信受奉行。當我們不能懂時,應當以謙心去聽,聽到我們懂,或我們不懂時,再去悟到。於所有見,我們才能不錯失正,才能不困於邪。”


    她在我說完這些後,對我說道:“必須滴!我會一直陪著你。”我看到後,是有些奇怪的感受生起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堂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午197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午1975並收藏堂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