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到這兒時,停了一下,因為我見他生出了更大的驚訝的表情來,以為他有什麽疑惑。


    他見我看著他,笑了一下對我說道:“師傅,你繼續說吧,我今天算是開了眼了。才知道高手在民間這句話的意思了,若不是你現在開網約車,我都會覺得我見了大德了。”


    我笑了一下,對他說道:“隻是懂一些吧,你願意聽,我願意講,這也是我們的因緣和合。”


    我說完後,我們一起爽朗的大笑了起來……


    笑了一會兒後,我繼續對他說著四大皆空,我所解得的法義。


    我告訴他:就如火山,本來是一泉眼。可當大地受不住所有欲望的擠壓時,就會形成火山。而火山發生後,又會毀滅一切眾生貪著的相,如此循環,生生不息,眾生的苦也就生生不息著。


    所以佛說要四大皆空,才能令眾生不自己造業自己受苦。


    為什麽呢,眾生的身根中,有意根,意根生攀緣心,才會生出欲望心。由欲望去生攀緣心,眾生才會去指使身、眼,耳、鼻、舌等根去攀緣,攀緣名色後,這五根由意根貪著外境中的虛妄,隻愛相中虛妄的性,所以隻取相中虛妄為住。然後所成就的對相的識受,再與意根中的貪著虛妄的念和合成塵,並由顛倒夢想成就了貪著外境中的虛妄,去令無明造業。眾生貪著了外境相中的虛妄後,如水淨心便會染塵而汙,再成無明。眾生的無明就會更多的造業,讓眾生受更多的苦受。


    所以當眾生不生起貪著的念時,心就能不生出攀緣虛妄的心向外攀緣虛妄。不攀緣虛妄,就不會名色虛妄成相。不明色虛妄成相,就不會由顛倒夢想去貪著相中的虛妄。不貪著相中虛妄,無明就不會造業。無明不造業,眾生就不會受業報的苦。所以說一切的相,都是攀緣名色而來,所以諸相也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相都是攀緣心所使的因緣而成就的,所以都是因緣合和而生。


    因為身如地一樣重要,佛名為大。心如水是造業的根本,所以名水大。欲望如火,由風所使會滅一切諸有,所以名火大。如風的念是攀緣心,會不可琢磨的令眾生造業,所以名風大。


    眾生諸根間相互的因緣和合,是無明攀緣虛妄名色成相著於虛妄的原因,所以佛說一切相都是因緣和合而來。


    當眾生如地一樣大的身根不去攀緣虛妄了,就是身空了,就不會成就惡行生成惡業。這時眾生的無明就不能成就攀緣心了,如水的心清淨地無染,就名心空。眾生因為心淨空無染,攀緣虛妄如風的念就不再生起了,就沒有貪、嗔、癡現,名風空也就是念空。由貪、嗔、癡三毒不現,攀緣虛妄的念就不再成就,也就沒有了貪著虛妄的欲望,就沒有了對虛妄的貪著,就不再行惡不善行,造惡業令自己受苦了。


    所以佛告訴無明的眾生,要四大皆空,才能滅盡心中的無明。並不是告訴眾生一切空無有,若一切空無有,都不用修行了,眾生自己不也空無有了嗎?


    空無有(眾生),為不受空無有(業報)的苦,行空無有(善不惡行),成就空無有(四大皆空)……那還有何意義呢?


    當我說完這些時,他很是敬重的對我說道:“師傅,謝謝你告訴了我這麽多,我一定回去好好深悟這一切。不過,以你的能力,可以不用開網約車的。你要是願意,我倒可以介紹一些我的朋友給你,他們都是搞文案的,還有一些也在講一些佛法、道法,和世間的正見。”


    我聽完他的話後,隻好又對他笑了。笑了一下後,我才對他說:“感謝你的願意幫忙,不過我現在幹這一行,是為了有時間能修習佛法。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不會以那樣的方式去講我所理解的佛法。法度有緣,你願意信我所說,就是有緣,你信我所講,也是有緣,你能正信佛及佛法那就是更加有緣。所以我願意為你說,也不求你能回報什麽。因為一求了就是在做買賣,你給我利益,我給你說法,那是交易。所以佛說不以色見,不以音聲見,那是邪行,不見如來及如來者。”


    “布施是無求的給,不是有求的要,對於佛去化緣就是為了布施給眾生功德,所以才日化七家而已。給不喜,不給不憂惱,這才是布施的境界。就像《西遊記》中唐僧取經一樣,佛給以法,卻要收金銀,看似讓人不理解,佛不是布施的嗎。其實佛收了財物才是布施,因為收了唐僧的財物,才給了取經人功德,給了那些受此經度化的人功德。如果不收,反而是讓那些人結下了不與取惡業,不能得緣見正法相性、法相。你想過這樣一個道理嗎?你穿一件一百萬買的衣服,舊了也會覺得是好衣服不舍得扔,還會穿。若你花了十元錢買的這百萬價值的衣服,你穿一兩天就會生出厭棄來。眾生貪好,貪名貪重,卻不知道重。所以讓眾生知道法重,來之不易,才能讓眾生珍惜,而不錯過這難值的緣份啊。”


    “但佛告訴過我們,若以法牟利是不可以的。因為佛以佛智能知道一切因緣,知道何為真正緣起。但很多人對佛法的法義並不了解,隻為了貪著名聞利養去以法牟利。還不知道,法不能對所有人都一樣說,要知道對方根器,才可方便為說,比如我剛才和你說的,大多都是聲聞乘修習的法門。因為我觀你對十二因緣法並沒生起興趣,而對四大皆空情有獨衷,我就知道了你的境界了。”


    “所以,我也建議你和你的朋友說說,不要說自己不解的,不要對不盡解的《金剛》、《法華》、《楞嚴》等大乘甚深的經典過份貪著。更不能在不解時為眾生一味而說,因為這些若看不懂,或參不透,就會形成邪見,或令眾生退心、生謗心、生迷暗心。”


    “此世間能真懂這幾部經的,廖廖無幾。一定要懂了才說,不懂就自己去參學去深悟,若懂了就有巨大利益。這幾部經其實都是為緣覺乘的菩薩們說的,有人卻以為自己懂了,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堂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午197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午1975並收藏堂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