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冠名東亞病夫的係列活動
公元1689年,來自英國的“防禦號”商船第一次開進廣州,開始了對華貿易。隨後,英國在中國的貿易額不斷上升,他們發現中國的錢似乎很多,但是能真正賺到錢的條件太過於苛刻。而根據歷史上統計的數據顯示,**戰爭以前,中英之間的貿易雖然非常紅火,但是英國並沒有在貿易過程中占到什麽便宜。當時的英國百姓對我國的陶瓷、茶葉、絲綢等非常感興趣,需求量非常大,當時的madeinchina都是響噹噹的品牌,很受外國人的歡迎。
相反,我們國民對madeinennd不太感冒,從英國運來的工業商品在中國幾乎沒有市場,這樣的貿易結果,使英國人非常頭痛。他們本來是想來中國賣產品賺錢的,結果卻給中國人賺了個透。
根據歷史統計,1765年至1768年間,中國對英國貿易出超997704兩白銀;
1795-1799年間,貿易出超白銀達到346957兩;
1830-1833年間的出超白銀額更是達到了2615263兩。
英國的產品在中國滯銷,中國的商品卻在英國暢銷,英國隻好每年向中國運進大量的白銀,以抵補巨額的貿易逆差。
都是那該死的閉關政策!
英國人對清朝實施妨礙他們賺錢的政策異常深惡痛疾。當然除了閉關政策的保護政策之外,中國當時的社會是幾千年形成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幾千年都自己這樣過了,用不用外國的商品對自己的生活並沒有多大影響,所以才導致了英國商品在中國出現的銷售囧況。
沒有市場,我就開拓市場;沒有需求,我就創造需求。英國人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幹了。為了轉變這一局麵,開拓市場,創造需求。英國人開始介紹中國人吸毒,來來來,我們一起嚐嚐這個**,這大煙,好抽,特爽!
英國人變身毒販子,通過毒品來敲開中國經濟的大門,當時的毒品沒有現在類別那麽多元化,當時的毒品隻有一種,就是**。
**,學名罌粟,又名阿芙蓉,俗稱“大煙”,是用罌粟汁液熬製而成的一種毒品,具有強烈的麻醉性,它本來是一種藥物,對醫治咳嗽和拉肚子有一定的療效。但凡藥有三分毒,過量食用都會有副作用,而過多吸食了**的人會上癮,身體逐漸衰弱,精力耗散,不久就成為廢人一個。
而且,這東西,據說也非常難戒掉,估計**的上癮程度比菸癮要高上百倍,有過戒菸史的朋友可以想像一下戒掉**的難度。因為本人不吸菸更不吸毒,所以在這問題上沒有什麽發言權,但是歷史為證,這東西的禍害不需要太多的解釋。
這樣的成癮度,也側麵反映了清朝菸民對**的依賴程度,當時政府又沒有強製戒毒所,所以許多百姓甚至官員一接觸**,馬上不能自拔,身體和錢包雙雙被**掏幹,成為了**的奴隸。
其實英國並不是第一個向中國百姓售賣**的國家,在它之前,葡萄牙和荷蘭的商人們在澳門和台灣混的時候也向中國人賣了一點,但是不成氣候。因為這倆國家沒被打跑之前在中國還是混得不錯的,而且**買賣並不是他們在中國市場的主營業務,所以也不太重視。哪知到了英國賣**的時候會如此變本加厲,把毒品銷售當作自己進攻中國市場的先鋒力量,這種毒販子的所作所為令人髮指。
至此,中國的**市場被成功開拓,國人對**的吸食需求被成功創造。
毒販子,恭喜你,你骯髒的手段成功了。
由於國人的羊群效應習慣在當時被完美地展現,到了1835年的時候,毒品已經滲入到了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
從此,當官的、做生意的,耕田的、拉車唱戲的,甚至一心向佛的和尚尼姑都在吸毒,全國吸毒人員已經達到了200萬。社會一派蕭條景象,全民皆是“癮君子”。骨瘦如柴的中國人形象最終給外國人冠以“東亞病夫”的名號。
其實在禁毒這個問題上,清朝政府並不是無動於衷的,**危害巨大,雍正年間就開始下令禁止,但是英國毒販子們並沒有理會,他們通過各種逃避檢查、賄賂官員的手段繼續向中國非法走私毒品,屢禁不止。
為啥?這生意賺錢啊。**貿易成功吧中英之間的貿易逆差轉為順差,造成了中國大量的白銀外流。據統計,1830年到1840年的十年裏,中國平均每年外流白銀達到七八百萬兩。
嚐到甜頭的毒販子們異常興奮,美國、俄國的毒販們也看到了中國這隻肥羊肉質鮮美,肥嫩多汁,也爭先恐後地來中國打邊爐吃羊肉火鍋,一起來嚐嚐這頓涮羊肉。大量地向中國輸入**,掠走白銀。
1840年前的40年,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中國涮羊肉共涮走了26000多萬銀元的財富,相當於清朝政府一年財政總收入的8倍有多。
**走私削弱了清政府的統治力,也削弱了中國軍隊抵禦外敵的戰鬥力,同時也激起了中國各階層人民的強烈憤慨,大夥紛紛在社會上聲討**危害,要求禁菸。愛國熱血青年們紛紛走上街頭遊行,貼大字報,通過各種方式譴責毒販們的罪行。這種呼聲在社會上反響很大,也傳到了清政府內部。
其實當時清政府也是極力反對**流入中國市場的,道光皇帝之前就已經把外國進口**和國內銷售**這兩種行為都定性為違法行為,是要進行嚴打的。道光皇帝掌權後又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了一條,禁止官民吸食**,那等於就是與**沾邊的一切行為都屬於違法行為。
公元1689年,來自英國的“防禦號”商船第一次開進廣州,開始了對華貿易。隨後,英國在中國的貿易額不斷上升,他們發現中國的錢似乎很多,但是能真正賺到錢的條件太過於苛刻。而根據歷史上統計的數據顯示,**戰爭以前,中英之間的貿易雖然非常紅火,但是英國並沒有在貿易過程中占到什麽便宜。當時的英國百姓對我國的陶瓷、茶葉、絲綢等非常感興趣,需求量非常大,當時的madeinchina都是響噹噹的品牌,很受外國人的歡迎。
相反,我們國民對madeinennd不太感冒,從英國運來的工業商品在中國幾乎沒有市場,這樣的貿易結果,使英國人非常頭痛。他們本來是想來中國賣產品賺錢的,結果卻給中國人賺了個透。
根據歷史統計,1765年至1768年間,中國對英國貿易出超997704兩白銀;
1795-1799年間,貿易出超白銀達到346957兩;
1830-1833年間的出超白銀額更是達到了2615263兩。
英國的產品在中國滯銷,中國的商品卻在英國暢銷,英國隻好每年向中國運進大量的白銀,以抵補巨額的貿易逆差。
都是那該死的閉關政策!
英國人對清朝實施妨礙他們賺錢的政策異常深惡痛疾。當然除了閉關政策的保護政策之外,中國當時的社會是幾千年形成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幾千年都自己這樣過了,用不用外國的商品對自己的生活並沒有多大影響,所以才導致了英國商品在中國出現的銷售囧況。
沒有市場,我就開拓市場;沒有需求,我就創造需求。英國人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幹了。為了轉變這一局麵,開拓市場,創造需求。英國人開始介紹中國人吸毒,來來來,我們一起嚐嚐這個**,這大煙,好抽,特爽!
英國人變身毒販子,通過毒品來敲開中國經濟的大門,當時的毒品沒有現在類別那麽多元化,當時的毒品隻有一種,就是**。
**,學名罌粟,又名阿芙蓉,俗稱“大煙”,是用罌粟汁液熬製而成的一種毒品,具有強烈的麻醉性,它本來是一種藥物,對醫治咳嗽和拉肚子有一定的療效。但凡藥有三分毒,過量食用都會有副作用,而過多吸食了**的人會上癮,身體逐漸衰弱,精力耗散,不久就成為廢人一個。
而且,這東西,據說也非常難戒掉,估計**的上癮程度比菸癮要高上百倍,有過戒菸史的朋友可以想像一下戒掉**的難度。因為本人不吸菸更不吸毒,所以在這問題上沒有什麽發言權,但是歷史為證,這東西的禍害不需要太多的解釋。
這樣的成癮度,也側麵反映了清朝菸民對**的依賴程度,當時政府又沒有強製戒毒所,所以許多百姓甚至官員一接觸**,馬上不能自拔,身體和錢包雙雙被**掏幹,成為了**的奴隸。
其實英國並不是第一個向中國百姓售賣**的國家,在它之前,葡萄牙和荷蘭的商人們在澳門和台灣混的時候也向中國人賣了一點,但是不成氣候。因為這倆國家沒被打跑之前在中國還是混得不錯的,而且**買賣並不是他們在中國市場的主營業務,所以也不太重視。哪知到了英國賣**的時候會如此變本加厲,把毒品銷售當作自己進攻中國市場的先鋒力量,這種毒販子的所作所為令人髮指。
至此,中國的**市場被成功開拓,國人對**的吸食需求被成功創造。
毒販子,恭喜你,你骯髒的手段成功了。
由於國人的羊群效應習慣在當時被完美地展現,到了1835年的時候,毒品已經滲入到了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
從此,當官的、做生意的,耕田的、拉車唱戲的,甚至一心向佛的和尚尼姑都在吸毒,全國吸毒人員已經達到了200萬。社會一派蕭條景象,全民皆是“癮君子”。骨瘦如柴的中國人形象最終給外國人冠以“東亞病夫”的名號。
其實在禁毒這個問題上,清朝政府並不是無動於衷的,**危害巨大,雍正年間就開始下令禁止,但是英國毒販子們並沒有理會,他們通過各種逃避檢查、賄賂官員的手段繼續向中國非法走私毒品,屢禁不止。
為啥?這生意賺錢啊。**貿易成功吧中英之間的貿易逆差轉為順差,造成了中國大量的白銀外流。據統計,1830年到1840年的十年裏,中國平均每年外流白銀達到七八百萬兩。
嚐到甜頭的毒販子們異常興奮,美國、俄國的毒販們也看到了中國這隻肥羊肉質鮮美,肥嫩多汁,也爭先恐後地來中國打邊爐吃羊肉火鍋,一起來嚐嚐這頓涮羊肉。大量地向中國輸入**,掠走白銀。
1840年前的40年,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中國涮羊肉共涮走了26000多萬銀元的財富,相當於清朝政府一年財政總收入的8倍有多。
**走私削弱了清政府的統治力,也削弱了中國軍隊抵禦外敵的戰鬥力,同時也激起了中國各階層人民的強烈憤慨,大夥紛紛在社會上聲討**危害,要求禁菸。愛國熱血青年們紛紛走上街頭遊行,貼大字報,通過各種方式譴責毒販們的罪行。這種呼聲在社會上反響很大,也傳到了清政府內部。
其實當時清政府也是極力反對**流入中國市場的,道光皇帝之前就已經把外國進口**和國內銷售**這兩種行為都定性為違法行為,是要進行嚴打的。道光皇帝掌權後又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了一條,禁止官民吸食**,那等於就是與**沾邊的一切行為都屬於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