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聯絡官------------


    類似的號召反映出在德國武裝力量裏服役的許多哥薩克人的心聲。關於這一點,在他們從前線寫給家裏的信中就可以看出。例如,謝苗·拉林在1942年12月的家信中就自豪地告訴父親說:"……我現在有權利驕傲了,因為我現在是德軍的一名士兵,屬於頓河哥薩克。徵召以後我不想打仗,幹脆跑到德國人這邊來了。反正在紅軍那裏我一分鍾也不想幹了……"而庫班的哥薩克阿列克謝·克裏文科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我現在參加了德軍部隊……我們的長官非常關心我們,不僅關心我們,甚至還關心我們的家人。"46顯而易見,哥薩克投敵者在信中把德國人和德國武裝力量視為"自己人",而把紅軍和蘇維埃政權當成是"外人"。


    1943年11月10日,由德軍最高統帥部的參謀長В.凱捷利和負責東部領土的德國部長А.羅森貝格簽署了對哥薩克人的宣告(內容由П.h.克拉斯諾夫起草),這是對哥薩克階層在與紅軍進行的戰鬥中所作貢獻的承認和肯定。它保障了哥薩克階層擁有沙皇時期的所有權利和特權,還保障哥薩克階層的土地權利不容侵犯。該宣告說,這是"你們的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在他們不能回到祖國的情況下,還可以暫時"在元首的庇護之下,在東歐繼續你們哥薩克式的生活,還會為你們提供土地,以及你們的生活方式所必需的其他一切特殊用品"。為了報答這份宣告,П.h.克拉斯諾夫滿意地表示,德國政權"在全世界麵前承認了哥薩克的功績"。他很肯定地說:"雖然我們不知道,德國對蘇維埃進行的戰鬥最後在哪裏取得勝利,蘇維埃又在什麽地方滅亡……但是,無論這個地方在哪,我們哥薩克人都會聽從指揮,都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以便早日取得這個勝利。此後,我們會解放頓河、庫班和捷列克,那時,哥薩克階層將在德國和元首希特勒的庇護之下徹底得到解放。"


    這樣,就談到了哥薩克地區在德意誌第三帝國庇護之下的自治問題。


    而А.А.弗拉索夫投敵後組建的俄羅斯解放軍就沒有這麽幸運了,下麵我們來談一談弗拉索夫心目中的德國和德國人形象的演變過程。


    在弗拉索夫處在包圍之中的時候,波羅的海沿岸各國的德軍中的幾個聯絡官起了特別大的作用,他們是維利弗裏德·施德裏克、謝爾蓋·弗雷利希和斯文·斯堅貝格。他們出生在沙皇俄國,並且有雙重自我意識。無論是俄國還是德國,對於他們來說,都是祖國。和弗拉索夫一同工作的德國人,不僅在對待俄國人的態度上不像對待一些"溫捷爾緬什"那樣,而且還參與了7月20日的反希特勒密謀。他們中間就包括弗賴塔格·洛林戈芬男爵,他因為此事而自殺。在弗雷利希的回憶錄裏,講述了一些故事,說明А.А.弗拉索夫對於德國人的正麵認識是如何形成的:"我是在農村長大的。當我還是一個半大孩子的時候,在我們縣城裏我第一次見到了一些德國人。這都是些什麽人啊!其中一個叫卡爾·卡爾洛維奇,他是開藥鋪的。這個職業實在太符合他的性格了,因為他時刻準備去幫助任何需要他幫助的人。他常常把藥無償送給那些窮人,或者以很低的價錢賣給他們。他一直很誠實、十分得體,而且富有責任感。他從來不發脾氣,也很少生氣。蘇聯人都喜歡他,稱讚他。他的人格魅力使我對所有的德國人都產生了尊敬之情。


    "另一個德國人名叫阿爾圖爾·奧斯卡羅維奇,他是一個老教師,一個老夫子,幹瘦幹瘦的,不善言辭。他的製服總是熨得平平整整的(弗拉索夫回憶的事情明顯是發生在革命前,當時,教師們都穿著統一的製服;弗拉索夫出生在1901年,所以,他談到的應該是他的中學時代。-作者按),上麵一塵不染。他是一個路德式宗教徒,但是,每天卻跑到我們大教堂裏來,與其他的教員們一起,神態端莊,一動不動地堅持做完禮拜。我就想,他是為了給自己的學生們樹立一個榜樣……"


    1940年12月,弗拉索夫任第99步兵師師長,這個師部署在蘇德邊境的佩列梅什利亞內地區。在紅軍的一次高級指揮人員參加的會議上,他曾經說:"我們駐在邊境上,每天都看見德國人。德軍排的士兵不管去哪兒,隊伍總是特別整齊,著裝統一。我就對自己的戰士訓話說:瞧,這就是資本主義的軍隊,我們應該比他們好上十多倍。於是戰士們也都注意起來。要知道,我們相隔100米遠,互相之間看得清清楚楚,於是,觀察著德軍的幾個排,我們的幾個排也開始精神抖擻起來……過去常常發生這樣的事:德軍軍官向我們明確表示友好,而我們不予理睬。當時我們就說,應該友善地對待友好的人,於是我們現在也開始跟他們打招呼了。"


    ------------最尋常不過的德國婦------------


    下麵是1944年初弗拉索夫向弗雷利希談起的他對德國的印象:"我們的住處對麵有一塊田地。每當無聊的時候,我就經常看那位農民怎樣種這塊地。他犁的每一道溝都那麽恰到好處!每一塊小石頭他都仔仔細細地揀了出來。我是農民的兒子,憑經驗就知道這樣侍弄出來的地收成會怎麽樣。隻有到這時,我才開始相信那些傳說,說是德國人地裏的收成可以是我們的3~4倍……我欣賞著坐落在鮮花叢中的一幢幢五顏六色、十分漂亮的小房子。我在想,這肯定是一些資本家避暑的小別墅,他們這些人靠著剝削勞動人民,來達到自己享受的目的。要知道,當我們還在蘇聯的時候,整天被灌輸的就是這些說法。而當我聽說,這些小房子是伐木工人住的,並且幹這行的都是村子裏最窮的人,因為他們不論嚴寒還是酷暑都不得不在巴伐利亞的森林中做僱工,而且他們幹的是最苦最累的伐木的活,我簡直不能相信。我想,在蘇聯就算是機關工作人員、銀行行長或者工廠廠長也過得要比這裏的工人寒酸得多。於是,我不得不說:你們這些德國人啊,算是有兩次戰勝了我,第一次是在沃爾霍夫,而第二次就是在這裏,在德國的心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戰秘密檔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俄]索科洛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俄]索科洛夫並收藏二戰秘密檔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