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蘇聯投敵者,包括大量被俘的紅軍士兵,他們投敵的另一層原因,在於內心最後一道防線在德國式的"先進生活"麵前徹底崩潰了。1943年3月28日,在俄羅斯解放軍的宣傳員培訓班結業以後,中尉列戈斯達耶夫在投敵者發行的《誌願軍報》上寫道:"……我經常聽到德國軍官和士兵們談起在德國的生活。但是,自從我參加了培訓班組織的對一些工廠、農村企業和公共設施進行的參觀後,我就堅信,聽到的那些說法真的與事實一樣。為了能過上德國工人們所過的這種生活,是值得進行鬥爭的,為了讓我們祖國的人民也過上這樣的生活,是值得流血犧牲的。"第一批僑民、上校康斯坦丁·克羅米阿季(薩寧)在自己的回憶錄裏證實,在德國的蘇聯戰俘中確實存在這種想法。克羅米阿季曾任弗拉索夫的秘書辦主任。據他講,一位被俘的蘇聯軍官在1942年的冬天被帶到了柏林,這個人因為擔心泄露軍事秘密,斷然拒絕回答有關紅軍的任何問題。有一天恰逢節日,他被帶到城裏,以便讓他參觀一下德國人民的生活。這趟參觀回來以後,這位戰俘"要了紙張和鉛筆,一連幾天不停地寫下了自己對蘇維埃政權的失望之情,還寫了蘇聯人民可怕的生活環境,以及蘇維埃政權愚弄自己人民的那些謊言"。


    ------------東方工人------------


    1943年4月25日,在《誌願軍報》上刊登了弗拉索夫投敵者的一篇遊記,寫的是他們參觀柏林郊區的文濟亨多爾夫村的情況:


    對於我們這些人來說,已經習慣於看見村子裏到處是茅草頂的小木屋,可是,德國的農村看起來就像一座規模不大、卻十分舒適的城市。一幢幢平房或兩層小樓都是磚砌的,圍牆是用石頭壘的。在每一家院子旁邊,都有小花園。村子的中央是教堂和學校。


    村長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們,非常熱心地回答著我們感興趣的各種問題。我們參觀了幾家農戶,下麵就是我們對於農民生活的所見所聞。


    在這個村子裏,一共有25戶是繼承的祖業,其中大部分人家有80~100公頃土地,這裏麵10~15公頃是林地。每一家農戶都有1輛拖拉機、6~8匹馬、將近25頭母牛和12~15頭豬。都是純種的母牛。平均每頭母牛的年產奶量達到4500~5000公升。


    柏林周圍的土地並不是很肥沃,所以,這裏大部分地區種的是黑麥和土豆。種植小麥要求土壤的質量比較高,所以隻少量種了一些,以滿足農戶自己的需求。由於實行了正確的輪作製、使用了優質肥料,再加上農民們的精心伺候,在德國,即使在土質比較差的土地上收成產量也要比蘇聯高2~3倍。


    德國人並不了解在蘇聯農村,農民們的生活已經受到嚴重破壞。德國政府十分關心農民,實行了遺產繼承法。另外,使農戶的主要勞動力從兵役中解放出來,這種做法對農業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在戰爭期間,農村的勞動力不僅沒有減少,反而經常有所增加。一言以蔽之,戰爭並沒有破壞德國農民的美好生活。


    在戰爭期間,德國的許多農村勞動力上了前線。代替他們耕作的是戰俘和一些從被占領區招募來的人。


    文章接下來講述了那些"東方工人"的美好生活,大概是每月能掙到70馬克,另外,他們吃飯是免費的,不僅吃得飽,還穿得好。


    Д.祖耶夫所描述的畫麵明顯不是杜撰出來的。當然對於那些農民生活境況的描寫可能有點過於理想化,並且關於德國戰時的農業生產力不斷增長的說法也不符合實際情況。實際上,德國到1943年時,糧食生產指數已經從1939年的104點下降到了92點(在1942年為86點),而土豆的生產指數也從105點下滑到了75點(在1942年為101點)。但是,即使這樣,對於穿上軍裝的蘇聯農民來說,德國戰時的農業生產水平也給他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要知道,他們的父輩和祖輩中絕大多數人在1917年以前,從未擁有過超過4公頃以上的土地。那些在德國人看來屬於中等水平的產奶量,對於蘇聯人而言已經是很難達到的紀錄了。


    Ф.庫季諾夫的《德國遊記》對於哥薩克人的類似的參觀(不僅有參觀農村的,也有參觀柏林的)進行了描述。這篇文章刊登在1944年1月15日的《哥薩克前哨》上。這篇文章著重指出了德國人生活中許多令蘇聯公民瞠目結舌的細節。例如,長在路旁的一棵棵果樹,由於果實纍纍幾乎要被壓斷了。原來,"根據那裏的風俗習慣,過路人隻能吃掉在地上的果實",因為果樹是歸個人所有的。蘇聯的集體農莊的成員想都沒想過,成熟的美味果實怎麽可能不享用(當然,要旁邊沒有警察或者警衛)。


    給哥薩克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對醫院進行的參觀。在他們參觀的那所醫院裏,"東方部隊"的戰俘們與德國士兵們一起接受治療。庫季諾夫特別強調指出:"這所醫院的殘疾人隻有在治好傷,換上假肢,而且又學習了一門手藝以後,才能出院。所以,因戰爭而受傷的殘疾人在德國對於家庭和國家來說都不是一個包袱。在他們的臉上你既看不到悲哀,也發現不了對於未來生活的恐懼。"


    這裏,我們要指出,在我們麵前呈現的不是一幅為了宣傳目的而描繪的畫麵。即使現在,你也可以在德國見到生活十分方便舒適的殘疾人,周圍人對待他們就像對待正常人一樣,完全沒有蘇聯的庸俗的人們對待殘疾人的那種摻雜著恐懼、鄙視和憐憫的眼光。在蘇聯,衛國戰爭結束以後,受傷最嚴重的殘疾人被趕到了索洛夫卡專門的院子裏,目的是為了不再讓他們的尊容損害大城市人民的形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戰秘密檔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俄]索科洛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俄]索科洛夫並收藏二戰秘密檔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