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在專門為陸軍最高指揮部所寫的名為《俄羅斯人》的報告中指出:"對俄羅斯戰俘中的知識分子進行的測試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結果。像對大多數人進行的測試一樣,他們的結果也差不多,即50%屬於中等水平,25%屬於中等偏下的水平,還有25%屬於高水平。雖然,中等和中等偏下水平的人與德國的水平相比要差很多,但是,25%屬於高水平的人顯露出超過西歐水平的卓越知識和傑出天賦。"


    朱可夫,像許多蘇聯將軍一樣,當然其中也包括背叛者弗拉索夫,按照自己的智力能力來說,毫無疑問,是屬於"高水平的25%"裏麵的。但是,他不得不指揮的卻主要是無論從智力來說,還是從教育來說都比德國人差得很遠的那"水平較低的75%"。此外,在史達林的行政命令製度下,還必須對甚至身為高級指揮人員的獨創性進行嚴格限製。在1941年進行的戰役和戰略演習中,朱可夫在作出決定時比在衛國戰爭的實戰中要指揮自如得多,而在衛國戰爭中部隊每進行一次原則上的轉移,必須得到最高總司令的批準。我們要考慮到朱可夫身上的明顯不足,不僅是整個教育的缺陷,而且也是軍事教育的不足。與對手德軍軍官相比而言,所有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限製了朱可夫作為一位蘇軍統帥的潛力發揮。


    ------------怎麽完成計劃------------


    如果紅軍在實施現代戰略原則時考慮到人這個個體的因素,那也許會減少蘇軍駭人聽聞的人員傷亡數字,並且,也可能使戰爭更快地結束。


    比如,坦克集團軍和兵團通常損失很多技術裝備,但是,如果他們能以小一點的隊伍或分隊的形式進行作戰,那麽,這樣的損失他們也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沒有各兵種部隊應有的協同作戰、沒有有效的偵察準備,以及沒有炮兵的支援,步兵部隊就集中進攻,這勢必造成人員的巨大傷亡,而這傷亡數字經常是德軍的幾十倍。


    但是,無論是史達林,還是朱可夫,都與托洛茨基不同,他們信奉的是摧毀戰略,並且巴望著再重複一次希特勒在波蘭、法國和巴爾幹創下的輝煌勝利。


    德軍於6月10日以後開始向蘇聯邊境調集最後一支縱隊,為了掩護這一行動,德軍將領施放了一次很狡猾的煙幕彈。1941年6月13日,在一份半官方的報紙上出現了一篇德國宣傳部長約澤夫·黑貝爾斯寫的文章,名為《以克裏特為例》,直接暗示空降兵在克裏特的登陸經驗很快將適用於在大不列顛島登陸的德國法西斯武裝力量。


    12日淩晨,這期報紙被軍隊書刊檢查機關查封,但處罰卻是必須把柏林地區已經印刷的部分報紙成功地分發完,並且一定要送到外國大使館。6月14日,黑貝爾斯在自己的日記中心滿意足地斷言,英國和其他各國的報紙和廣播一定會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德國部署進攻蘇聯"純粹隻是一個煙霧彈,我們是想藉助它的幫助掩蓋我們入侵大不列顛的軍事活動"。德國的宣傳部長把塔斯社於6月13日深夜播發的著名聲明也看成是這一事件的連鎖反應。黑貝爾斯得意地宣稱:"看來,蘇聯人一點兒也沒有懷疑。"17


    布瓊尼在回憶錄中敘述了塔斯社準備聲明的過程。6月13日晚,他被叫到了克裏姆林宮的史達林那兒。當時,鐵木辛哥、莫洛托夫和加裏寧都已經在那兒了。可是,朱可夫卻不在。顯然,史達林認為解決政治問題時他沒有參加的必要。


    史達林好像對來的人說了下麵這段話:"看來,為了防止與德國發生軍事衝突,我們所採取的各種措施並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戰爭已經迫在眉睫。悲慘的結局就要到來。希特勒不會放棄自己奪取世界霸權的計劃。相反,這個狂人準備不顧一切地完成這些計劃。怎麽完成呢?"史達林沉默了幾秒鍾,看著地圖。"集中在拉芒什海峽的渡河用的設施,以及在岸邊集中的部隊和技術設備,不會超過佯攻的數量。向島上發起進攻,這是最愚蠢的做法。不可避免地會傷亡很大,讓我們做個假設,如果希特勒甚至想占領英國,那他將得到什麽呢?他在那裏開戰,而背後是強大的紅軍。


    在另一麵的大陸上,是英國的盟國--美國,它有強大的海軍艦隊、空軍以及匆匆忙忙建立起來的有著幾百萬人的陸軍。比較有利的做法應該是從殖民地開始,因為那裏防守比較弱或者根本沒有防守,然後占領非洲,"史達林用菸鬥指了指一塊大陸,"這是地中海的具有戰略性的島嶼。把部隊向伊朗推進,經過印度,隨後空降兵在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登陸。沒有殖民地,英國會因為沒有糧食和燃料而垮掉。如果沒有海外的基地,美國強大的艦隊會變得毫無用處。但是,英國和美國在困境中可以向蘇聯求助。反法西斯聯盟將會成為法西斯德國奪取世界霸權的道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礙。不消滅紅軍,就不可能向殖民地進軍,也不可能進行遠征。"


    史達林停頓了一下,離開地圖,又開始不慌不忙地把菸鬥填滿:"莫洛托夫同誌建議同時再採取外交手段。我想,我們同意這種做法。我們公開發表一個不長的聲明。這樣做的目的呢,一是為了讓希特勒明白,我們已經知道他的計劃。二是為了向全世界宣布,希特勒準備挑起戰爭,而這場戰爭將會波及世界各大洲,將會有幾百萬人死在這場戰火之中。三是為了迫使希特勒公開表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戰秘密檔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俄]索科洛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俄]索科洛夫並收藏二戰秘密檔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