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然環境幽雅壯觀。中國古代帝王陵寢的選址,大多受堪輿風水術的影響。明朝時皇家陵地卜選採用的是盛行於當時的江西之法,亦即形勢宗風水術,注重龍、穴、砂、水的相配關係,而明十三陵所在的天壽山吉地又是永樂年間江西著名的風水術士廖均卿等人所選,因而明十三陵自然環境具有四麵青山環抱,中間明堂開闊.水流屈曲橫過的特點,而各陵所在位置又都背山麵水,處於左右護山的環抱之中。這一陵址位置的經營方式與建在平原之上的陵墓相比,其自然景觀顯得更為賞心悅目,豐富多彩,更能顯示皇帝陵寢肅穆莊嚴的恢宏氣勢。
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評價說:“明十三陵建築價值極高,長陵的楠木殿其規模是全國唯一的,石雕精湛,明十三陵無論是從建築形式,還是建築結構,或建築藝術上看,是明代建築的實物歷史。”
------------
再現人世繁華:天人合一的明十三陵(2)
------------
明皇陵的典範:長陵的陵宮建築
明長陵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後徐氏的墓,也是明十三陵中最具代表性的皇陵。長陵的陵宮建築平麵布局呈前方後圓形狀,其前麵的方形部分,由前後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
第一進院落,前設陵門一座。其製為單簷歇山頂的宮門式建築,麵闊顯五間,簷下額枋、飛子、簷椽及單昂三踩式鬥拱均係琉璃構件;其下辟有三個紅券門。陵門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隨牆式角門(已拆除並封塞)。院內,明朝時建有神廚(居左)、神庫(居右)各五間,神廚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廚、神庫均毀於清代中期,碑亭則保存至今。
第二進院落,前麵設殿門一座,名為棱恩門。據《太常續考》等文獻記載,天壽山諸陵陵殿名為“棱恩殿”,殿門名之為“棱恩門”,始於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世宗朱厚親易佳名。其中“棱”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極之恩”意,長陵棱恩門,為單簷歇山頂形製,麵闊五間(通闊3114米),進深二間(通深1437米),正脊頂部距地麵高1457米。簷下鬥拱為單翹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鬥拱耍頭的後尾作斜起的杆狀,與宋清做法俱不相同。
第三進院落,前設紅券門製如陵門,為陵寢第三重門。院內沿中軸線方向建有兩柱牌樓門和石幾筵。
長陵的著名,不僅在於這三層院落,使長陵如此受重視的另一層原因是長陵的棱恩殿。
長陵的這座棱恩殿,是明代帝陵中唯一保存至今的陵殿,堪稱是我國古代木構建築中的珍貴遺物,其珍貴之處主要表現在如下三方麵:
一、規模大,等級高。此殿製仿明代皇宮金鑾殿(明代又稱奉天殿、皇極殿)修建,麵闊9間(6.56米),進深5間,殿頂為古建中等級最高的重簷廡殿式,覆以黃色琉璃瓦飾。正脊至台基地麵高25.1米。上簷飾重翹重昂九踩鬥拱,下簷飾單翹重昂七踩鎏金鬥拱。六排柱前後廊式的柱網排列方式規整大方。殿內“金磚”鋪地,殿下有3層漢白玉石欄杆圍繞的須彌座式台基和一層小台基,總高3.215米。台基前出三層月台。每層月台前各設三出踏跺,古稱“三出陛”。
二、用材考究。此殿梁、柱、枋、檁、鎏金鬥拱等大小木構件,均為名貴的優質楠木加工而成。各構件在殿內部分(除天花外)無油漆彩畫,顯得質樸無華。支撐殿宇的60根楠木大柱,用材粗壯,是世上不可多得的奇材佳木。特別是林立殿內的32根重簷金柱,高12.58米,底徑均在一米上下。
三、有重要的歷史、文物價值。我國的古建技術,宋代有《營造法式》,清代有《工部工程做法則例》,都是官修的建築工程用書。但處於宋、清兩代之間的元、明兩代卻都沒有官修建築用書。因此,元明二代遺留下來的古建,就成為建築史學界研究元明建築法式、特點的基本素材。特別是像長陵棱恩殿這樣的高等級的明代官式建築,更是不可多得的珍貴實物。這座大殿從結構上看,屬疊梁式構架體係,不推山。宋元時期的叉手、托腳等構件已不採用,襻間鬥拱也按照“檁、墊、彷”的組合方式由墊板代替。整體結構更趨簡化,節點更趨牢固。
陵園祭祀是我國古代陵園製度的一項重要內容。西漢時陵中設有寢殿和便殿,陵旁設廟。時有“日祭於寢,月祭於廟,時祭於便殿”之說。唐宋二代,陵園設有上下二宮。上宮設寢殿(又稱獻殿),用於舉行隆重祭獻儀式。下宮,即寢宮,是供奉墓主靈魂日常飲食起居的場所。明朝從孝陵以後,陵寢祭殿有享殿、陵殿、獻殿、寢殿、香殿等不同稱呼。殿內日常陳設有神榻(靈座、龕帳)、帝後神牌、冊寶、衣冠、禦座、香案以及各種樂器。朝廷遣官致祭時,殿內再增置陳設祭品用的正案、從案、三牲案匣等。這些陳設說明,明朝陵殿具有供上陵朝拜舉行大規模祭獻活動,和平時司香火、四時供獻、朔望朝陵等日常祭祀的雙重功能。它兼有西漢陵寢寢殿、便殿或唐宋陵寢上下二宮祭祀用殿的功用。
總之,十三陵既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陵又自成獨立的單位。陵墓規格大同小異。每座陵墓分別建於一座山前。陵與陵之間少至半公裏,多至八公裏。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餘均成扇形分列於長陵左右。這種依山建陵的布局也曾受到外國專家的讚賞,如英國著名史家李約瑟說:皇陵在中國建築形製上是一個重大的成就,它整個圖案的內容也許就是整個建築部分與風景藝術相結合的最偉大的例子。他評價十三陵是“最大的傑作”。他的體驗是“在門樓上可以欣賞到整個山穀的景色,在有機的平麵上沉思其莊嚴的景象,其間所有的建築,都和風景融匯在一起,人民的智慧由建築師和建築者的技巧很好地表達出來。”
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評價說:“明十三陵建築價值極高,長陵的楠木殿其規模是全國唯一的,石雕精湛,明十三陵無論是從建築形式,還是建築結構,或建築藝術上看,是明代建築的實物歷史。”
------------
再現人世繁華:天人合一的明十三陵(2)
------------
明皇陵的典範:長陵的陵宮建築
明長陵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後徐氏的墓,也是明十三陵中最具代表性的皇陵。長陵的陵宮建築平麵布局呈前方後圓形狀,其前麵的方形部分,由前後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
第一進院落,前設陵門一座。其製為單簷歇山頂的宮門式建築,麵闊顯五間,簷下額枋、飛子、簷椽及單昂三踩式鬥拱均係琉璃構件;其下辟有三個紅券門。陵門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隨牆式角門(已拆除並封塞)。院內,明朝時建有神廚(居左)、神庫(居右)各五間,神廚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廚、神庫均毀於清代中期,碑亭則保存至今。
第二進院落,前麵設殿門一座,名為棱恩門。據《太常續考》等文獻記載,天壽山諸陵陵殿名為“棱恩殿”,殿門名之為“棱恩門”,始於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世宗朱厚親易佳名。其中“棱”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極之恩”意,長陵棱恩門,為單簷歇山頂形製,麵闊五間(通闊3114米),進深二間(通深1437米),正脊頂部距地麵高1457米。簷下鬥拱為單翹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鬥拱耍頭的後尾作斜起的杆狀,與宋清做法俱不相同。
第三進院落,前設紅券門製如陵門,為陵寢第三重門。院內沿中軸線方向建有兩柱牌樓門和石幾筵。
長陵的著名,不僅在於這三層院落,使長陵如此受重視的另一層原因是長陵的棱恩殿。
長陵的這座棱恩殿,是明代帝陵中唯一保存至今的陵殿,堪稱是我國古代木構建築中的珍貴遺物,其珍貴之處主要表現在如下三方麵:
一、規模大,等級高。此殿製仿明代皇宮金鑾殿(明代又稱奉天殿、皇極殿)修建,麵闊9間(6.56米),進深5間,殿頂為古建中等級最高的重簷廡殿式,覆以黃色琉璃瓦飾。正脊至台基地麵高25.1米。上簷飾重翹重昂九踩鬥拱,下簷飾單翹重昂七踩鎏金鬥拱。六排柱前後廊式的柱網排列方式規整大方。殿內“金磚”鋪地,殿下有3層漢白玉石欄杆圍繞的須彌座式台基和一層小台基,總高3.215米。台基前出三層月台。每層月台前各設三出踏跺,古稱“三出陛”。
二、用材考究。此殿梁、柱、枋、檁、鎏金鬥拱等大小木構件,均為名貴的優質楠木加工而成。各構件在殿內部分(除天花外)無油漆彩畫,顯得質樸無華。支撐殿宇的60根楠木大柱,用材粗壯,是世上不可多得的奇材佳木。特別是林立殿內的32根重簷金柱,高12.58米,底徑均在一米上下。
三、有重要的歷史、文物價值。我國的古建技術,宋代有《營造法式》,清代有《工部工程做法則例》,都是官修的建築工程用書。但處於宋、清兩代之間的元、明兩代卻都沒有官修建築用書。因此,元明二代遺留下來的古建,就成為建築史學界研究元明建築法式、特點的基本素材。特別是像長陵棱恩殿這樣的高等級的明代官式建築,更是不可多得的珍貴實物。這座大殿從結構上看,屬疊梁式構架體係,不推山。宋元時期的叉手、托腳等構件已不採用,襻間鬥拱也按照“檁、墊、彷”的組合方式由墊板代替。整體結構更趨簡化,節點更趨牢固。
陵園祭祀是我國古代陵園製度的一項重要內容。西漢時陵中設有寢殿和便殿,陵旁設廟。時有“日祭於寢,月祭於廟,時祭於便殿”之說。唐宋二代,陵園設有上下二宮。上宮設寢殿(又稱獻殿),用於舉行隆重祭獻儀式。下宮,即寢宮,是供奉墓主靈魂日常飲食起居的場所。明朝從孝陵以後,陵寢祭殿有享殿、陵殿、獻殿、寢殿、香殿等不同稱呼。殿內日常陳設有神榻(靈座、龕帳)、帝後神牌、冊寶、衣冠、禦座、香案以及各種樂器。朝廷遣官致祭時,殿內再增置陳設祭品用的正案、從案、三牲案匣等。這些陳設說明,明朝陵殿具有供上陵朝拜舉行大規模祭獻活動,和平時司香火、四時供獻、朔望朝陵等日常祭祀的雙重功能。它兼有西漢陵寢寢殿、便殿或唐宋陵寢上下二宮祭祀用殿的功用。
總之,十三陵既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陵又自成獨立的單位。陵墓規格大同小異。每座陵墓分別建於一座山前。陵與陵之間少至半公裏,多至八公裏。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餘均成扇形分列於長陵左右。這種依山建陵的布局也曾受到外國專家的讚賞,如英國著名史家李約瑟說:皇陵在中國建築形製上是一個重大的成就,它整個圖案的內容也許就是整個建築部分與風景藝術相結合的最偉大的例子。他評價十三陵是“最大的傑作”。他的體驗是“在門樓上可以欣賞到整個山穀的景色,在有機的平麵上沉思其莊嚴的景象,其間所有的建築,都和風景融匯在一起,人民的智慧由建築師和建築者的技巧很好地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