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淳二年(683年),高宗病逝。7年之後武則天建立“武周”政權,自封“聖神皇帝”,開始獨步天下,因此她成了中國5000年歷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神龍二年(706年),她臨終前下詔,刪除帝號,改稱“則天大聖皇後”,歸葬幹陵,與初戀情人永久地長眠於地宮之中。“則天”之名,也因之而來。


    其次,幹陵開創了陵前樹碑的先例。幹陵司馬道上有兩通分別紀念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功德碑,一為《述聖紀碑》,一為《無字碑》。此後歷代諸王陵前均設此類型的功德碑。


    第三,幹陵是中國帝陵中惟一有《無字碑》的陵墓。


    第四,它開創了帝王陵前司馬道石刻組合製度,並為後世所仿效。


    ------------


    關中第一陵:唐陵的分布與特色(2)


    ------------


    第五,陵園四門列置石獅,起於幹陵,後世將它製度化。


    第六,它是中國帝陵中蕃王像最多的一座帝陵,共有蕃王像61尊,是“盛唐氣象”的具體表現。


    總之,幹陵規模宏大,建築輝煌,唐以後的帝陵大都沿用幹陵的建製,是一座文物的寶庫。正象郭沫若《詠幹陵》詩說:“巋然沒字碑猶在,六十王賓立露天,冠冕李唐文物盛,權衡女帝智能全。黃巢溝在陵無恙,述德紀殘世不傳。待到幽宮重啟日,還期翻案續新篇。”


    唐代的陵寢製度


    唐代葬製不像漢代,皇後不單獨起陵,而是與皇帝共葬一個墓穴當中。而帝陵以皇室成員、功臣等人的墓陪葬。唐陵還有一個與漢代皇陵不同之處在於,唐陵的起陵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繼承秦漢以來封土為陵的形式,在墳丘上覆蓋大量的黃土,形成一定規模的人造山,以標明此為某位皇帝的陵園。唐代的皇陵採用這種形式的有:高祖的獻陵、德完的祟陵、武宗的端陵。另一種則是沿用魏晉南北朝以來,穿鑿山峰,在山的中部開闢墓室,以山為陵的形式。唐陵採用這種方式的有:太宗的昭陵,高宗和武則天的幹陵,中宗的定陵,睿宗的橋陵、玄宗的泰陵、肅宗的建陵、代宗的元陵、順宗的豐陵、憲宗的景陵、穆宗的光陵、敬宗的莊陵,文宗的章陵、宣宗的貞陵、懿宗的簡陵、僖宗的靖陵。


    唐代的陵寢製度,陵園分上宮和下宮,上宮為獻殿,建築在陵園圍牆南門以內,正對山陵,是上陵和舉行祭祀儀式的場所;下宮為寢宮,為供奉墓主靈魂起居的地方,位置在距陵2.5公裏南偏西處。山陵的墓室,坐南向北,墓道通向墓室正中。地麵建築有內城和外城。內城是帝王的陵墓圍牆,也叫神牆,四角各開一角樓,開四門,南曰朱雀,北曰玄武,東曰東華,西曰西華。四門各有石獅一對。朱雀門是陵園的正門.有神道直達三公果以外,兩邊排列高大的石翁仲(就是石人)十對(東文西武),石馬五對,米雀—對,飛馬一對,華表一對(以上部分組成了俗稱的石像生)。在玄武門北有立馬六對,號曰“六龍”,象徵帝王的的內廄。


    唐陵石雕


    唐陵的兩大特點是依山為陵和石刻豐富多彩,唐18陵石刻是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其題材和雕刻手法均大大超過了以前的陵墓石刻,既有圓雕,也有浮雕和線雕。獻、昭二陵為唐初所建,製度未定,石刻題材與幹陵以後的16陵迥然不同。獻陵的四門各有一對石虎,內城南門之南有石犀和石華表各一對。昭陵由於山南地形險阻,石刻群均集中在陵北山後的司馬門內,有唐高宗永徽年間所立的14尊“蕃酋”像,在東西兩廡還有唐太宗生前所乘的6匹戰馬的浮雕:昭陵六駿。自幹陵以後,石刻群的組合基本固定,按性質不同,可分獅子,石人石馬和馬夫,翼獸和北門六馬,“蕃酋”像,華表,碑石、無字碑和述聖記碑六大類。各陵所存碑石約51通,是研究唐代歷史和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


    唐朝陵墓石刻一改過去朝代以大型石製石獸鋪墊神道的先例,大規模的修建小型的石刻,注重其雕琢技法和神態,挖掘其內部的感情和機理,以細膩和高水平的雕琢代替前朝誇張和粗糟的石刻,因此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在唐十八陵中,要屬於橋陵的石雕最為引人注目了。


    歷史上的唐睿宗是一個公認的無能皇帝,但是其陵墓橋陵卻是近年來唐朝陵墓研究的熱點,尤其是橋陵的石刻。


    橋陵有一尊宮女石刻,別的陵墓沒有。這尊宮女像體態略顯臃腫,麵目表情嫵媚動人,服飾珠光寶氣,髮飾刻工細緻傳神,宮女的器官特點鮮明,眼眶略粗,鼻子略顯扁塌,眼睛不是很大,這個女子被當時公認為美女,由此可以看出,唐朝人的審美標準與當代大相逕庭。橋陵石獅不如昭陵的精細傳神,但也是魁梧兇猛,橋陵的鴕鳥也極具韻味,眼睛小而有神,翅膀長而無力,脖子粗而強健,爪子尖而有齒,羽毛豐滿,形容乖巧,欲跑之狀,著實可愛,橋陵的另一尊比較有特色的石刻是一尊佛像,與前朝佛像的莊嚴肅穆、氣定神閑不同,這尊佛像坦胸露背,臥姿奇巧,麵做狂喜狀,這充分體現了唐朝以道教為國教,自由灑脫的民風特點。橋陵的石人數目更多,品種更加豐富,在昭陵的基礎上刻工更加精細傳神,不拘於泥,人物形象更加飽滿,神態更加似真。最令人感興趣的,還要算橋陵石雕中六大待解之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盜墓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子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子今並收藏中國盜墓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