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廣宇心裏清楚,隻說:“張師傅放心,梁士之才朕心中有數,現為郵傳部侍郎,統管天下鐵路修建之事,將來定有重用。”
“那便好!便好!”張之洞吸口氣又道,“鐵路股本構成臣向持官民各半之議,川漢、粵漢兩路修建,任務繁重,工程浩大,須得官為主持,已有主心骨,必可早日建成,請準本省商民永遠附股一半。”
“朕詔書中原有鐵路準予商辦字眼,自然無所不允。”
“第二樣便是漢陽鐵廠。老臣為這鐵廠,窮盡湖廣之財,贏得罵
,幾經蹉跎,眼下雖有起色,仍踉踉蹌蹌、腳步不穩京後曾麵訴詳情,直言湖北財政淩亂,與鐵廠幹係甚大。是非曲直,縱有辯解之處,亦是無用,倒不如老臣坦然承擔……”
言下之意便是願將所有過失一併攬在身上,讓林廣宇不要追究繼任湖廣總督陳夔龍的虧空責任。
林廣宇寬慰他:“鐵廠內情,朕已知曉,財政清理原是正本清源之舉,並非直接針對何人之意。張師傅行事,開風氣之先,行他人未敢行之事,朕極欽佩,縱有過失,也是瑕不掩瑜。何況一心為公,不摻雜任何私利,尤為難得。有人原先講‘張師傅是做學問的,他是辦實事的’,但朕以為張師傅非但學問精深,辦事亦大有成就。雖是清流出身,但絕不像某些人幹了一輩子清流,隻知道譏諷、攔路,卻不曾幹成任何一樣實務。”
這“有人”便指袁世凱,張南皮最恨他人說他不幹實事,聽這番評價,真算得上死也瞑目。某些人明指群體、暗卻指摘翁同龢,翁平素慣以清高自譽,對李鴻章行事每多掣肘,結果未成一事。林廣宇親政後,大臣隱隱約約便形成了如此印象:其一,皇帝對翁同龢的評價在降低,雖因師生之道不能多言,但對翁同龢的褒獎是少之又少;其二,是對康有為的疏遠,年號改成了維新,要求九年立憲,但康有為的地位和作用早已不像戌戌年那樣突出,所謂“憲政旗手”更是名義上地標榜,隱約其上的反倒是梁啓超、楊度等人。
聽皇帝這麽說,張之洞終於放下心來,直道:“皇上如此說,臣當含笑九泉,餘無他念,惟願皇上立憲功成、國家早日中興。”
按慣例,林廣宇最後問道:“軍機大臣之職,張師傅可有人才保薦?”
“兩個。”張之洞伸出兩個手指頭,“一是戴少懷,一是陸鳳石。”戴少懷即法部尚書戴鴻慈,陸鳳石則是吏部尚書陸潤。
眾人與張之洞一一告別,所有人都在猜測,這是不是見張南皮的最後一麵了?
果然,當夜十時許,張之洞撒手歸西,最後遺言是:“某生平學術、治術,所行隻十之四五,心術則大中至正!”
天明後軍機覲見,第一件事便是談論張之洞遺留下來的空缺。
—
陸潤是老官僚,與維新理念並不契合,對重用留學人才與舉辦新政都持批評態度,立場較張之洞更為保守,林廣宇評價很低,實在是因為騰不出手去動他,便道:“陸鳳石年事已高(時年68歲)成,朕屬意戴少懷,慶叔你看怎樣?”
皇帝既已明確表態,奕劻自然不便阻撓,無論是陸還是戴,與他都無幹係,便贊成說:“皇上言之有理,奴才也這麽想,而且戴少懷出洋考察過,辦理外交也方便些。”
其餘幾人紛紛附和,接下來便談恤典。
“張師傅經年老臣,應該格外從優,朕決意追贈其為太子太保,賞陀羅經被,入祀賢良寺,賞銀三千兩治喪,由載灃替朕主祭,規格不能低於袁世凱當日喪典。”
既然規格不能低於袁世凱,那麽又是三親王前往,載灃代天祭奠,但既已有過一次經驗,這次當然熟門熟路。
最後便是諡號。按理應由大學士提出,但原本四個大學士中張之洞自己身故,孫家病重,眼看就要步張南皮後塵,那桐因張之洞臨終之語不痛快,也不願意多說,剩下地世續已靠邊站,久不在權力中樞,更不曾言語。好在徐世昌已提前知悉知道了張家希望能諡“文恭”的願望,當場說了出來。
按張之洞地功績,原本可諡文忠,但李鴻章與榮祿都諡文忠,張之洞對此兩人並不服膺,故在諡號一節決不願一致。袁世凱已諡文襄,他與張之洞又格格不入,自然也不能與其一致,唯“文恭”地位尊隆,諡之者又少,便被鹿傳霖所看上了。
“那麽,便諡文恭吧。”天子一言而決,張之洞蓋棺論定,而其原本該“文襄”的。穿越後的歷史又偏離了真實的軌道……
第二卷 席捲大江南北 第七十章 台前幕後
如果能夠自由選擇的話,再讓端方選擇100,他也不會選擇親赴永平府處理民變的。如果是單純的處理民變,不僅簡單,他亦早有經驗,足可以得心應手。但這次民變的複雜不在於民變本身,而在民變背後的華、洋對抗,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理解,都是一件吃力不討好之事,這便讓他頗為躊躇與犯難。若不是朝廷催促的緊,林廣宇又下了上諭嚴詞斥責,端方原本還揣著拖一日是一日的態度。理由也是現成的——毅軍不穩,有釀成更大變故的先兆,他作為一省長官,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諭令清清楚楚打消了他的念頭,毅軍之事由專人處理,直督務必解決永平民變,否則禦史將強詞彈劾。
“那便好!便好!”張之洞吸口氣又道,“鐵路股本構成臣向持官民各半之議,川漢、粵漢兩路修建,任務繁重,工程浩大,須得官為主持,已有主心骨,必可早日建成,請準本省商民永遠附股一半。”
“朕詔書中原有鐵路準予商辦字眼,自然無所不允。”
“第二樣便是漢陽鐵廠。老臣為這鐵廠,窮盡湖廣之財,贏得罵
,幾經蹉跎,眼下雖有起色,仍踉踉蹌蹌、腳步不穩京後曾麵訴詳情,直言湖北財政淩亂,與鐵廠幹係甚大。是非曲直,縱有辯解之處,亦是無用,倒不如老臣坦然承擔……”
言下之意便是願將所有過失一併攬在身上,讓林廣宇不要追究繼任湖廣總督陳夔龍的虧空責任。
林廣宇寬慰他:“鐵廠內情,朕已知曉,財政清理原是正本清源之舉,並非直接針對何人之意。張師傅行事,開風氣之先,行他人未敢行之事,朕極欽佩,縱有過失,也是瑕不掩瑜。何況一心為公,不摻雜任何私利,尤為難得。有人原先講‘張師傅是做學問的,他是辦實事的’,但朕以為張師傅非但學問精深,辦事亦大有成就。雖是清流出身,但絕不像某些人幹了一輩子清流,隻知道譏諷、攔路,卻不曾幹成任何一樣實務。”
這“有人”便指袁世凱,張南皮最恨他人說他不幹實事,聽這番評價,真算得上死也瞑目。某些人明指群體、暗卻指摘翁同龢,翁平素慣以清高自譽,對李鴻章行事每多掣肘,結果未成一事。林廣宇親政後,大臣隱隱約約便形成了如此印象:其一,皇帝對翁同龢的評價在降低,雖因師生之道不能多言,但對翁同龢的褒獎是少之又少;其二,是對康有為的疏遠,年號改成了維新,要求九年立憲,但康有為的地位和作用早已不像戌戌年那樣突出,所謂“憲政旗手”更是名義上地標榜,隱約其上的反倒是梁啓超、楊度等人。
聽皇帝這麽說,張之洞終於放下心來,直道:“皇上如此說,臣當含笑九泉,餘無他念,惟願皇上立憲功成、國家早日中興。”
按慣例,林廣宇最後問道:“軍機大臣之職,張師傅可有人才保薦?”
“兩個。”張之洞伸出兩個手指頭,“一是戴少懷,一是陸鳳石。”戴少懷即法部尚書戴鴻慈,陸鳳石則是吏部尚書陸潤。
眾人與張之洞一一告別,所有人都在猜測,這是不是見張南皮的最後一麵了?
果然,當夜十時許,張之洞撒手歸西,最後遺言是:“某生平學術、治術,所行隻十之四五,心術則大中至正!”
天明後軍機覲見,第一件事便是談論張之洞遺留下來的空缺。
—
陸潤是老官僚,與維新理念並不契合,對重用留學人才與舉辦新政都持批評態度,立場較張之洞更為保守,林廣宇評價很低,實在是因為騰不出手去動他,便道:“陸鳳石年事已高(時年68歲)成,朕屬意戴少懷,慶叔你看怎樣?”
皇帝既已明確表態,奕劻自然不便阻撓,無論是陸還是戴,與他都無幹係,便贊成說:“皇上言之有理,奴才也這麽想,而且戴少懷出洋考察過,辦理外交也方便些。”
其餘幾人紛紛附和,接下來便談恤典。
“張師傅經年老臣,應該格外從優,朕決意追贈其為太子太保,賞陀羅經被,入祀賢良寺,賞銀三千兩治喪,由載灃替朕主祭,規格不能低於袁世凱當日喪典。”
既然規格不能低於袁世凱,那麽又是三親王前往,載灃代天祭奠,但既已有過一次經驗,這次當然熟門熟路。
最後便是諡號。按理應由大學士提出,但原本四個大學士中張之洞自己身故,孫家病重,眼看就要步張南皮後塵,那桐因張之洞臨終之語不痛快,也不願意多說,剩下地世續已靠邊站,久不在權力中樞,更不曾言語。好在徐世昌已提前知悉知道了張家希望能諡“文恭”的願望,當場說了出來。
按張之洞地功績,原本可諡文忠,但李鴻章與榮祿都諡文忠,張之洞對此兩人並不服膺,故在諡號一節決不願一致。袁世凱已諡文襄,他與張之洞又格格不入,自然也不能與其一致,唯“文恭”地位尊隆,諡之者又少,便被鹿傳霖所看上了。
“那麽,便諡文恭吧。”天子一言而決,張之洞蓋棺論定,而其原本該“文襄”的。穿越後的歷史又偏離了真實的軌道……
第二卷 席捲大江南北 第七十章 台前幕後
如果能夠自由選擇的話,再讓端方選擇100,他也不會選擇親赴永平府處理民變的。如果是單純的處理民變,不僅簡單,他亦早有經驗,足可以得心應手。但這次民變的複雜不在於民變本身,而在民變背後的華、洋對抗,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理解,都是一件吃力不討好之事,這便讓他頗為躊躇與犯難。若不是朝廷催促的緊,林廣宇又下了上諭嚴詞斥責,端方原本還揣著拖一日是一日的態度。理由也是現成的——毅軍不穩,有釀成更大變故的先兆,他作為一省長官,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諭令清清楚楚打消了他的念頭,毅軍之事由專人處理,直督務必解決永平民變,否則禦史將強詞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