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協調四方,他便極易傻眼。所以在擬定官製改革聲最高、民望最深、名聲最顯的岑春煊反不在其列。
六大軍機當中,剩餘一個便是張之洞。但自從那日病倒過後,他的病情便一日重甚一日,絲毫不見好轉地跡象。是故朝政現在當家的便是徐世昌與善耆兩人,林廣宇最近見得最多的,也是這兩人。
“皇上,岑雲階已赴南方坐鎮,臣以為不必擔心,專聽捷報便可。現有兩樣大事緊迫異常。第一是香帥的病情,第二是毅軍地動靜。”
“香帥病了許久,朕曉得,說說第二樣吧。”
徐世昌急了:“皇上,香帥已近大限,再過幾日可能就是彌留,如無行動,恐再見一麵都難。”
—
一見對方滿臉鄭重,林廣宇也有些焦急,連忙道:“王商,你先將大內珍藏的那支高麗野山參送去張府,告訴他們,朕明日便去府上探望。”
這支人參還是甲午之前朝鮮國進貢地珍品。甲午後,中國戰敗,朝鮮淪為日本囊中之物,例行的貢品業已中斷,雖然吉林方麵也陸續有野山參出土進貢,但比較起來品級沒有一顆比得上這顆。更何況林廣宇在上年廢除了進貢條例,這類珍品級的人參恐怕花再多的錢也難以買到。是故這顆高麗野山參縱談不上空前,亦是絕後了。
庚子國變之際,兩宮倉皇逃命,這等珍品亦隨之埋在深底,直到林廣宇後來挖掘開黃金寶藏後才重見天日,當日挖出時整一個紋路清晰、色澤鮮明、根須尤其完整,絲毫沒有因為埋藏了7、8年而有有太醫見了都嘖嘖稱奇。將這等珍品賜予張之洞,足見體恤愛惜之意。
徐世昌連連稱謝:“皇上體恤老臣,足表聖心……”
“國事艱難,重臣凋零,朝中大計還仰仗著兩位。”
“皇上折殺臣(奴才)。”
“毅軍之事究竟怎麽回事?”其實林廣宇隱隱約約已經猜到了毅軍不穩的原因——正是免去了薑桂題,強行任命張勳的後遺症,但他既然留有後手,此刻自然也是裝聾作啞。
“永平民變,端午橋想著以防萬一還是要準備武力彈壓。現在新軍指揮調動之權已被國防部收去,他手頭能調用的便是防軍,毅軍首當其衝。不過,這幾日外界傳言,毅軍內部頗為不穩,上下歧見很大,幾近……”徐世昌抬起頭,看了一眼善耆——具體情報都是民政部掌握的。
“那批兵痞子說張勳剋扣軍餉,任用私人,都不服他。但這隻是表象,據臣了解,有人居間挑唆兵丁鬧事,藉此次開赴永平之機來個兵變。”善擦了一把汗,“端午橋接任直督不久,恩信未立,控製大有難度,已連著發了兩封電報讓軍機處和國防部協助……”
“怎不直接稟告朕?要欺上瞞下麽?”
“這是地方政務,永平民變已鬧得沸沸揚揚,倘若讓言官知曉他連地方政務都不能應付,恐怕現在彈劾的摺子早已堆積如山了。”
“就因為這樣便藏著掖著?”林廣宇大怒,“這是什麽態度?越來越不像樣,非嚴詞訓斥不可,他人在哪裏?”
“已先期去了永平。”徐世昌苦笑,“午橋想著大事不能耽誤,毅軍又不可靠,便沒帶兵,隻帶了幾個貼身親兵便去了。”
“還算他聰明。告訴他,安心把永平之事辦妥,和英國人交涉好,不要老想著用兵彈壓、彈壓的,嫌死人還不夠多麽?老百姓真要鬧騰起來,你端方便是死無葬身之地!永平民變,朝廷本無責任,隻是一個勸慰、做主、調解的義務,一味高壓,矛頭都轉到朝廷這裏來了,哪有這麽蠢笨?”林廣宇也是著急了,罵人話隨口而出。
“那毅軍之事?”
“動不動就鬧兵變,朝廷顏麵何存?換個長官不如意便要鬧事,將來若換個皇上不滿意是不是就要作亂?朕決不姑息!亂世當用重典,矯枉務必過正……宣良弼來!”
聽皇帝這口氣,絲毫沒有安撫之意,反倒磨刀霍霍了?……
第二卷 席捲大江南北 第六十八章 彌留之際
自那日一病不起後,張之洞的身體便每況愈下,絲毫不見起色。人逐漸消瘦,活動能力也越來越差,原本還能在院裏溜達兩個來回再吟上兩首詩的,但後來非但下床要人攙扶,便連吃飯也要人餵了。
就這樣磨磨蹭蹭,好容易捱過了六月天,天氣剛有些涼爽下來之時,他的氣喘病卻又犯了。對付氣喘中醫沒有特效藥,隻能用調理的方子,但緩不濟急,家裏人便尋了西醫來診視,專門服用治療氣喘之藥。誰知第二天氣喘病是減輕了,胃卻隱隱痛起來,一刻也不得安生,隻好再找止痛藥,就連張南皮平素最深惡痛絕的鴉片也上了。好容易減輕了胃痛,他的腸道又不行了,吃什麽都吐,連藥也一併吐出來。
到了最近幾個晚上,張之洞自知大限已近,也不願再行服藥,每日便靠著流質維持生命,苦捱時日。所幸他的病拖延許久,不是驟然發作,從春至秋,各地前來之人絡繹不絕,想見麵的人都見了麵。
徐世昌之所以鄭重其事地將張南皮的病情當作一件大事提出來,實是因為收到了張之洞奏請開缺的摺子。當然,摺子是旁人代寫的,但他不願死猶戀棧的願望卻是躍然紙上、字字赤誠。
六大軍機當中,剩餘一個便是張之洞。但自從那日病倒過後,他的病情便一日重甚一日,絲毫不見好轉地跡象。是故朝政現在當家的便是徐世昌與善耆兩人,林廣宇最近見得最多的,也是這兩人。
“皇上,岑雲階已赴南方坐鎮,臣以為不必擔心,專聽捷報便可。現有兩樣大事緊迫異常。第一是香帥的病情,第二是毅軍地動靜。”
“香帥病了許久,朕曉得,說說第二樣吧。”
徐世昌急了:“皇上,香帥已近大限,再過幾日可能就是彌留,如無行動,恐再見一麵都難。”
—
一見對方滿臉鄭重,林廣宇也有些焦急,連忙道:“王商,你先將大內珍藏的那支高麗野山參送去張府,告訴他們,朕明日便去府上探望。”
這支人參還是甲午之前朝鮮國進貢地珍品。甲午後,中國戰敗,朝鮮淪為日本囊中之物,例行的貢品業已中斷,雖然吉林方麵也陸續有野山參出土進貢,但比較起來品級沒有一顆比得上這顆。更何況林廣宇在上年廢除了進貢條例,這類珍品級的人參恐怕花再多的錢也難以買到。是故這顆高麗野山參縱談不上空前,亦是絕後了。
庚子國變之際,兩宮倉皇逃命,這等珍品亦隨之埋在深底,直到林廣宇後來挖掘開黃金寶藏後才重見天日,當日挖出時整一個紋路清晰、色澤鮮明、根須尤其完整,絲毫沒有因為埋藏了7、8年而有有太醫見了都嘖嘖稱奇。將這等珍品賜予張之洞,足見體恤愛惜之意。
徐世昌連連稱謝:“皇上體恤老臣,足表聖心……”
“國事艱難,重臣凋零,朝中大計還仰仗著兩位。”
“皇上折殺臣(奴才)。”
“毅軍之事究竟怎麽回事?”其實林廣宇隱隱約約已經猜到了毅軍不穩的原因——正是免去了薑桂題,強行任命張勳的後遺症,但他既然留有後手,此刻自然也是裝聾作啞。
“永平民變,端午橋想著以防萬一還是要準備武力彈壓。現在新軍指揮調動之權已被國防部收去,他手頭能調用的便是防軍,毅軍首當其衝。不過,這幾日外界傳言,毅軍內部頗為不穩,上下歧見很大,幾近……”徐世昌抬起頭,看了一眼善耆——具體情報都是民政部掌握的。
“那批兵痞子說張勳剋扣軍餉,任用私人,都不服他。但這隻是表象,據臣了解,有人居間挑唆兵丁鬧事,藉此次開赴永平之機來個兵變。”善擦了一把汗,“端午橋接任直督不久,恩信未立,控製大有難度,已連著發了兩封電報讓軍機處和國防部協助……”
“怎不直接稟告朕?要欺上瞞下麽?”
“這是地方政務,永平民變已鬧得沸沸揚揚,倘若讓言官知曉他連地方政務都不能應付,恐怕現在彈劾的摺子早已堆積如山了。”
“就因為這樣便藏著掖著?”林廣宇大怒,“這是什麽態度?越來越不像樣,非嚴詞訓斥不可,他人在哪裏?”
“已先期去了永平。”徐世昌苦笑,“午橋想著大事不能耽誤,毅軍又不可靠,便沒帶兵,隻帶了幾個貼身親兵便去了。”
“還算他聰明。告訴他,安心把永平之事辦妥,和英國人交涉好,不要老想著用兵彈壓、彈壓的,嫌死人還不夠多麽?老百姓真要鬧騰起來,你端方便是死無葬身之地!永平民變,朝廷本無責任,隻是一個勸慰、做主、調解的義務,一味高壓,矛頭都轉到朝廷這裏來了,哪有這麽蠢笨?”林廣宇也是著急了,罵人話隨口而出。
“那毅軍之事?”
“動不動就鬧兵變,朝廷顏麵何存?換個長官不如意便要鬧事,將來若換個皇上不滿意是不是就要作亂?朕決不姑息!亂世當用重典,矯枉務必過正……宣良弼來!”
聽皇帝這口氣,絲毫沒有安撫之意,反倒磨刀霍霍了?……
第二卷 席捲大江南北 第六十八章 彌留之際
自那日一病不起後,張之洞的身體便每況愈下,絲毫不見起色。人逐漸消瘦,活動能力也越來越差,原本還能在院裏溜達兩個來回再吟上兩首詩的,但後來非但下床要人攙扶,便連吃飯也要人餵了。
就這樣磨磨蹭蹭,好容易捱過了六月天,天氣剛有些涼爽下來之時,他的氣喘病卻又犯了。對付氣喘中醫沒有特效藥,隻能用調理的方子,但緩不濟急,家裏人便尋了西醫來診視,專門服用治療氣喘之藥。誰知第二天氣喘病是減輕了,胃卻隱隱痛起來,一刻也不得安生,隻好再找止痛藥,就連張南皮平素最深惡痛絕的鴉片也上了。好容易減輕了胃痛,他的腸道又不行了,吃什麽都吐,連藥也一併吐出來。
到了最近幾個晚上,張之洞自知大限已近,也不願再行服藥,每日便靠著流質維持生命,苦捱時日。所幸他的病拖延許久,不是驟然發作,從春至秋,各地前來之人絡繹不絕,想見麵的人都見了麵。
徐世昌之所以鄭重其事地將張南皮的病情當作一件大事提出來,實是因為收到了張之洞奏請開缺的摺子。當然,摺子是旁人代寫的,但他不願死猶戀棧的願望卻是躍然紙上、字字赤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