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明歲改元,稱維新元年,大赦天下;
第二條:髮辮藏汙納垢、妨害衛生,有礙健康,去留與否由人民自主決定,巡警、新建陸軍一律留短髮——眾人這才愕然發覺,禦容中皇帝腦後的辮子早已不翼而飛;
第三條:編練禁衛軍,以蔭昌為總辦大臣,馮國璋為會辦大臣領總教習,良弼為會辦大臣領禦前統領,載濤為考察大臣,領軍、皇雙俸,軍俸同新建陸軍,皇俸由內帑開支;
第四條:新建陸軍內部但以軍禮為最高禮節,全甲冑之禮,準廢除跪拜;
第五條:皇室用度務必從簡,暫以2000萬兩為常數,10年不變,10年後若國家財政仍未好轉,仍然不變,今後但有賞賜恩封,概出內帑;
第六條:今後內帑每年贊助海軍軍費150萬兩,用於鞏固海防;
第七條:為獎掖學術,特將京師大學堂改名帝國大學,內帑出資50萬兩設立獎學金,用於資助品學兼優之學生,專設“遊美學務處”,撥皇室賜園清華園為辦學館址;
第八條:蘇州、江寧、杭州三大織造局劃歸地方辦理,準予商辦,大內今後但有購置,一律公平交易——劃撥地方後,內務府可以精簡大量與織造事務有關的人員,而織造局所製造之精美織品亦可予民用;
第九條:自維新元年始,但按內務府條例,各地原有進貢物品一律依減、免、停原則分別辦理,切實減輕民眾負擔,皇室今後但有所需,一律公平購買——進貢製度的廢除使得地方除一大害,上下其手之弊病亦為之大大減輕。
創刊號第二版為重要政聞,大量的官員任免與施政方針刊載其上,擇要敘之:
著免去溥頲禮部尚書、榮慶學部尚書、於式枚法部侍郎之職;
任命榮慶為禮部尚書,原學部侍郎嚴修升任學部尚書,伍廷芳為法部侍郎,唐景崇為學部侍郎;
改陸軍部為國防部,以鐵良為尚書,王英楷、薩鎮冰為侍郎;改軍諮府為總參謀部,以王士珍為參謀總長,哈漢章、譚學衡為參謀次長;
恩準政聞社重新開設,法部主事陳景仁官復原職;
……
創刊號第三、四版則集中刊登了各省發來的請願書,分列直隸、奉天、江蘇、浙江、四川、湖北、湖南、廣東等各省,原文刊登,除少數主張待9年預備立憲完成後再開國會外,其餘均要求盡快召開,甚至要求3年內就要召開。
《帝國日報》創刊號的發行對輿論造就了極大的衝擊,雖然第一天的發行麵僅限於京城,但它的影響力卻是散布全國各地——各地的報館為了吸引眼球,招攬讀者,甚至不惜專門發行號外予以全文轉載——在版權法還未出台的時代,這種行為非但不會受到追究反而值得鼓勵與肯定。
創刊號的衝擊是全方位的,自從報紙刊登了軍機大臣領民政部尚書善耆笑容可掬地接受直隸士紳要求早開國會請願書之報導後,原本在京城浮動異常的不同輿情迅速消逝,緩行派偃旗息鼓,取而代之的是對九年籌備綱要的期盼與熱烈。
躁動於母腹之中的《預備立憲九年籌備綱要》即將迎來破繭化蝶的時刻,為了羽化那一時的光明與輝煌,它已經壓抑了太久,委屈了太久,但終於迎來了它的新生——1908年的歲末,老大帝國完成了她的華麗轉身!
1908年12月29日,上諭:“《預備立憲九年籌備綱要》既眾議一致贊同,準予刊印,待朕宣誓太廟後詔告天下。”
同日,欽天監記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第一卷完,敬請期待第二卷《席捲大江南北》!
第二卷 席捲大江南北 第一章 獨闢蹊徑
堪笑蘭台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
……
大喪已畢,大政初定。
臨近歲末,各處來的國防要員、總督終於要回地方去了,眾人開始陸陸續續地告別。但唯有兩人卻被告知不必回原處去了。第一人是時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的楊士驤楊蓮甫,第二人則是時任兩江總督、南洋大臣的端方端午橋。
三天前,京城政治再次地震,都察院給事中高潤生遞上條陳,彈劾津浦路北段總辦李德順驕橫不法,貪贓納賄;還沒等人回過神來,軍機大臣岑春煊上奏,以李德順劣跡昭著且係楊士驤保薦為由,力劾之。高潤生倒也罷了,岑春煊卻是號稱“官屠”,新近又得帝寵,被他糾纏上還有好果子吃?原以為上次他參溥頲不過就是打死老虎,眾人尚未提高警惕,沒想到不及一月,冷不防“官屠”已然再次發威,第一把火就燒到了號稱天下疆臣之首的直隸總督名下。
可憐的楊士驤猝不及防,連為自己申辯的摺子都沒擬好,上諭已經下達:“聞直隸總督領北洋大臣楊士驤身體不適,特旨開缺各項本兼差事,恩準在頤和園養屙!”
——從未過這樣的上諭。什麽叫“特旨開缺各項本兼差事”?,分明就是一擼到底的另一種說法;而“恩準在頤和園養屙”亦不過是隔離再加監視居住的代名詞罷了。
可他敢辯解說自己沒有病麽?如果那樣,非但是對皇帝公開的不滿與大不敬,更消卻了最後一絲迴旋的餘地。接旨當天,還沒等太監宣讀完畢,楊士驤已經一頭栽倒,昏死過去,傳旨太監和禦前侍衛費了不小的力氣才將他送到頤和園“養屙”——這回是沒病也變成有病了。他弟弟楊士琦時任農工商部侍郎,聽到噩耗趕來看自己胞兄時,楊士驤分明已經奄奄一息了。
第二條:髮辮藏汙納垢、妨害衛生,有礙健康,去留與否由人民自主決定,巡警、新建陸軍一律留短髮——眾人這才愕然發覺,禦容中皇帝腦後的辮子早已不翼而飛;
第三條:編練禁衛軍,以蔭昌為總辦大臣,馮國璋為會辦大臣領總教習,良弼為會辦大臣領禦前統領,載濤為考察大臣,領軍、皇雙俸,軍俸同新建陸軍,皇俸由內帑開支;
第四條:新建陸軍內部但以軍禮為最高禮節,全甲冑之禮,準廢除跪拜;
第五條:皇室用度務必從簡,暫以2000萬兩為常數,10年不變,10年後若國家財政仍未好轉,仍然不變,今後但有賞賜恩封,概出內帑;
第六條:今後內帑每年贊助海軍軍費150萬兩,用於鞏固海防;
第七條:為獎掖學術,特將京師大學堂改名帝國大學,內帑出資50萬兩設立獎學金,用於資助品學兼優之學生,專設“遊美學務處”,撥皇室賜園清華園為辦學館址;
第八條:蘇州、江寧、杭州三大織造局劃歸地方辦理,準予商辦,大內今後但有購置,一律公平交易——劃撥地方後,內務府可以精簡大量與織造事務有關的人員,而織造局所製造之精美織品亦可予民用;
第九條:自維新元年始,但按內務府條例,各地原有進貢物品一律依減、免、停原則分別辦理,切實減輕民眾負擔,皇室今後但有所需,一律公平購買——進貢製度的廢除使得地方除一大害,上下其手之弊病亦為之大大減輕。
創刊號第二版為重要政聞,大量的官員任免與施政方針刊載其上,擇要敘之:
著免去溥頲禮部尚書、榮慶學部尚書、於式枚法部侍郎之職;
任命榮慶為禮部尚書,原學部侍郎嚴修升任學部尚書,伍廷芳為法部侍郎,唐景崇為學部侍郎;
改陸軍部為國防部,以鐵良為尚書,王英楷、薩鎮冰為侍郎;改軍諮府為總參謀部,以王士珍為參謀總長,哈漢章、譚學衡為參謀次長;
恩準政聞社重新開設,法部主事陳景仁官復原職;
……
創刊號第三、四版則集中刊登了各省發來的請願書,分列直隸、奉天、江蘇、浙江、四川、湖北、湖南、廣東等各省,原文刊登,除少數主張待9年預備立憲完成後再開國會外,其餘均要求盡快召開,甚至要求3年內就要召開。
《帝國日報》創刊號的發行對輿論造就了極大的衝擊,雖然第一天的發行麵僅限於京城,但它的影響力卻是散布全國各地——各地的報館為了吸引眼球,招攬讀者,甚至不惜專門發行號外予以全文轉載——在版權法還未出台的時代,這種行為非但不會受到追究反而值得鼓勵與肯定。
創刊號的衝擊是全方位的,自從報紙刊登了軍機大臣領民政部尚書善耆笑容可掬地接受直隸士紳要求早開國會請願書之報導後,原本在京城浮動異常的不同輿情迅速消逝,緩行派偃旗息鼓,取而代之的是對九年籌備綱要的期盼與熱烈。
躁動於母腹之中的《預備立憲九年籌備綱要》即將迎來破繭化蝶的時刻,為了羽化那一時的光明與輝煌,它已經壓抑了太久,委屈了太久,但終於迎來了它的新生——1908年的歲末,老大帝國完成了她的華麗轉身!
1908年12月29日,上諭:“《預備立憲九年籌備綱要》既眾議一致贊同,準予刊印,待朕宣誓太廟後詔告天下。”
同日,欽天監記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第一卷完,敬請期待第二卷《席捲大江南北》!
第二卷 席捲大江南北 第一章 獨闢蹊徑
堪笑蘭台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
……
大喪已畢,大政初定。
臨近歲末,各處來的國防要員、總督終於要回地方去了,眾人開始陸陸續續地告別。但唯有兩人卻被告知不必回原處去了。第一人是時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的楊士驤楊蓮甫,第二人則是時任兩江總督、南洋大臣的端方端午橋。
三天前,京城政治再次地震,都察院給事中高潤生遞上條陳,彈劾津浦路北段總辦李德順驕橫不法,貪贓納賄;還沒等人回過神來,軍機大臣岑春煊上奏,以李德順劣跡昭著且係楊士驤保薦為由,力劾之。高潤生倒也罷了,岑春煊卻是號稱“官屠”,新近又得帝寵,被他糾纏上還有好果子吃?原以為上次他參溥頲不過就是打死老虎,眾人尚未提高警惕,沒想到不及一月,冷不防“官屠”已然再次發威,第一把火就燒到了號稱天下疆臣之首的直隸總督名下。
可憐的楊士驤猝不及防,連為自己申辯的摺子都沒擬好,上諭已經下達:“聞直隸總督領北洋大臣楊士驤身體不適,特旨開缺各項本兼差事,恩準在頤和園養屙!”
——從未過這樣的上諭。什麽叫“特旨開缺各項本兼差事”?,分明就是一擼到底的另一種說法;而“恩準在頤和園養屙”亦不過是隔離再加監視居住的代名詞罷了。
可他敢辯解說自己沒有病麽?如果那樣,非但是對皇帝公開的不滿與大不敬,更消卻了最後一絲迴旋的餘地。接旨當天,還沒等太監宣讀完畢,楊士驤已經一頭栽倒,昏死過去,傳旨太監和禦前侍衛費了不小的力氣才將他送到頤和園“養屙”——這回是沒病也變成有病了。他弟弟楊士琦時任農工商部侍郎,聽到噩耗趕來看自己胞兄時,楊士驤分明已經奄奄一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