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當然極為忌諱中國的進步,在搞“國際空間站”時沒有讓我國參加。隻是沒有13億人口、近千萬平方公裏的中國參加也能稱為“國際”空間站,實在也太過分了,難怪我國的鄉鎮企業也要打出“宇宙”牌香菸的大旗了。美國在完成登月飛行的壯舉後,於1982年發射了“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那是十分驚人的成就。理論上太空梭包括了2個巨大的固體燃料助推火箭、1個碩大無朋的外儲燃料箱和空間運載器,不過人們大多數僅把運載器看作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確是極為驚人的飛行器,外形如同一架巨大的三角翼戰機,自重68噸,前段的乘員艙可搭載7名太空人,中段巨大的貨場可以載重30噸。也就是說美國可以一次把100噸的物體送上空間軌道!
前蘇聯自然要急起直追,研製了“暴風雪”號太空梭,外形基本與“哥倫比亞”號相似是一架三角翼飛行器,不同於美國的是,它的運載器自身不帶火箭發動機,因此可以安裝更多的變軌機動的推進器。連同載荷全重也是100噸,完全是由前蘇聯最強大的“能源”號火箭將其送入軌道的。1988年11月15日前蘇聯不事聲張地發射了“暴風雪”號太空梭,2天後它安全地返回了地麵,而且由安-225把它再馱運回發射中心。為什麽世人不太知道此事呢?原來這是一次不載人的飛行。可是專家們明白,前蘇聯能依靠自動駕駛儀讓如此高速的巨型飛行器從空間軌道著降到一個機場的跑道上,其技術並不低於美國。前蘇聯的解體導致“暴風雪”號被冷落。
太空競賽到了這一步,後來者似乎難以跟進了。美國人在太空傲視地麵世界的群雄,霸主地位似乎無人能撼動。所以當中情局探測到中國在搞太空梭時,驚愕之情是可想而知的。今天“倚天”號就要當著中俄兩國元首的麵,在全世界人民的注視下升空了。
這一項目的成功當然需要國力和基礎技術力量的支撐,但與王興國他們選擇的突破方向也大有關係。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利用俄國的經濟困難,以及俄國上層希望保留一支能跟上時代的航天技術力量的心情,得以引進“暴風雪”號的相關技術。並簽約引進了一批俄國的航天技術人才。他們當然不是要仿製20多年前的“暴風雪”號。
前蘇聯的一項計劃引起了他們的注意:航天戰機和空中發射。航天戰機比太空梭要小得多,如同戰鬥機與運輸機的比較,它的全重約40多噸,在太空機動時自然會靈活得多,在真空狀態沒有空氣動力可藉助,任何轉向、加速、減速都得靠推進器和燃料來支撐的,“哥倫比亞”號看來是難以承擔格鬥任務的,也許可以作太空轟炸機。另一項空中發射技術,如前所述是能大幅度降低發射費用的,錢的作用是沒人能忽視的。隻是想空中發射一架巨大的太空梭那就極為艱難了。
以我國與俄國合作的kp-860作載機的話,其最大載重量為300噸。由於此類發射航程不會長,燃油量可減少,馱運裝置和機體結構再作適當加強的話可以搭載310噸的載荷,如果運載器全重控製在50噸的話,外儲燃料箱連同燃料的總重可以為260噸。不過如果等待kp-860成熟到可以改製為運載工具,那要過好多年呢。安-225曾經搭載過1百噸級的“暴風雪”號,可以先期用來作第一級運載工具,隻是飛行器全重要降低到280噸。設計組按310噸的總重來設計,採用安-225運載時燃料箱少裝燃料,太空梭少載乘員和載荷。
雖然有金龍電池、鎂鈉合金、鎢基高溫合金、“飛龍”電腦、“神舟”號飛船的基礎,還有俄國專家的幫助,可以向俄國宇航工業部門訂購不少部件,時間還是非常緊迫。西安遠郊的“長安太空梭發射中心”開工建設了,返航的跑道建在原“黃泛區”的最後一塊大窪地上,跑道長達4500米,與安東諾夫設計局簽約改造安-225的馱運托架,“倚天”號軌道飛行器造出來了,接著是火箭的地麵試驗台試驗,“倚天”號的無人滑翔飛行、載人滑翔飛行…
今天就要檢驗這一龐大的係統工程的初步結果了,這裏沒有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的那種龐大的發射架。跑道上停放著那架碩大無朋的安-225巨型運輸機,它的機背上馱著一個巨大的圓筒狀燃料箱,燃料箱上跨坐著我國的第一架太空梭“倚天”號。按理說50噸級的飛機也算重型戰機了,可是與運輸機和燃料箱一比就顯得很小了。
在現場主持實況轉播的是央視大牌主持鄒國強,他與科學院院士宇航專家林羽風教授一起乘坐轉播車在現場奔忙作著精彩的轉播。盡管宣傳已經做了一周了,不少“倚天”迷已經可以背出它的技術數據了,但是對著實物由專家來作講解,效果就大不一樣了。況且還有現場緊張的氣氛襯托著呢。
“林教授,運載飛機為什麽要用安-225呢,我國不是已經生產出載重量更大的運-21了嗎?”
“這架安-225的最大載重為275噸,曾在1989年5月13日背帶近百噸重的“暴風雪”號太空梭飛行過。你再看它的雙垂尾是安裝在水平尾翼兩端,即使太空梭的主發動機略有提前點火對它的影響也不大。我國的運-21的載重雖然有300噸,但它剛剛試飛,而且是螺旋槳推進的速度較低。要到今後生產出速度較高的渦扇發動機推進的型號,並作相應的改裝才能承擔運載太空梭的任務。那時候燃料箱可裝更多的燃料,太空梭也可以搭載更重的載荷。”
前蘇聯自然要急起直追,研製了“暴風雪”號太空梭,外形基本與“哥倫比亞”號相似是一架三角翼飛行器,不同於美國的是,它的運載器自身不帶火箭發動機,因此可以安裝更多的變軌機動的推進器。連同載荷全重也是100噸,完全是由前蘇聯最強大的“能源”號火箭將其送入軌道的。1988年11月15日前蘇聯不事聲張地發射了“暴風雪”號太空梭,2天後它安全地返回了地麵,而且由安-225把它再馱運回發射中心。為什麽世人不太知道此事呢?原來這是一次不載人的飛行。可是專家們明白,前蘇聯能依靠自動駕駛儀讓如此高速的巨型飛行器從空間軌道著降到一個機場的跑道上,其技術並不低於美國。前蘇聯的解體導致“暴風雪”號被冷落。
太空競賽到了這一步,後來者似乎難以跟進了。美國人在太空傲視地麵世界的群雄,霸主地位似乎無人能撼動。所以當中情局探測到中國在搞太空梭時,驚愕之情是可想而知的。今天“倚天”號就要當著中俄兩國元首的麵,在全世界人民的注視下升空了。
這一項目的成功當然需要國力和基礎技術力量的支撐,但與王興國他們選擇的突破方向也大有關係。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利用俄國的經濟困難,以及俄國上層希望保留一支能跟上時代的航天技術力量的心情,得以引進“暴風雪”號的相關技術。並簽約引進了一批俄國的航天技術人才。他們當然不是要仿製20多年前的“暴風雪”號。
前蘇聯的一項計劃引起了他們的注意:航天戰機和空中發射。航天戰機比太空梭要小得多,如同戰鬥機與運輸機的比較,它的全重約40多噸,在太空機動時自然會靈活得多,在真空狀態沒有空氣動力可藉助,任何轉向、加速、減速都得靠推進器和燃料來支撐的,“哥倫比亞”號看來是難以承擔格鬥任務的,也許可以作太空轟炸機。另一項空中發射技術,如前所述是能大幅度降低發射費用的,錢的作用是沒人能忽視的。隻是想空中發射一架巨大的太空梭那就極為艱難了。
以我國與俄國合作的kp-860作載機的話,其最大載重量為300噸。由於此類發射航程不會長,燃油量可減少,馱運裝置和機體結構再作適當加強的話可以搭載310噸的載荷,如果運載器全重控製在50噸的話,外儲燃料箱連同燃料的總重可以為260噸。不過如果等待kp-860成熟到可以改製為運載工具,那要過好多年呢。安-225曾經搭載過1百噸級的“暴風雪”號,可以先期用來作第一級運載工具,隻是飛行器全重要降低到280噸。設計組按310噸的總重來設計,採用安-225運載時燃料箱少裝燃料,太空梭少載乘員和載荷。
雖然有金龍電池、鎂鈉合金、鎢基高溫合金、“飛龍”電腦、“神舟”號飛船的基礎,還有俄國專家的幫助,可以向俄國宇航工業部門訂購不少部件,時間還是非常緊迫。西安遠郊的“長安太空梭發射中心”開工建設了,返航的跑道建在原“黃泛區”的最後一塊大窪地上,跑道長達4500米,與安東諾夫設計局簽約改造安-225的馱運托架,“倚天”號軌道飛行器造出來了,接著是火箭的地麵試驗台試驗,“倚天”號的無人滑翔飛行、載人滑翔飛行…
今天就要檢驗這一龐大的係統工程的初步結果了,這裏沒有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的那種龐大的發射架。跑道上停放著那架碩大無朋的安-225巨型運輸機,它的機背上馱著一個巨大的圓筒狀燃料箱,燃料箱上跨坐著我國的第一架太空梭“倚天”號。按理說50噸級的飛機也算重型戰機了,可是與運輸機和燃料箱一比就顯得很小了。
在現場主持實況轉播的是央視大牌主持鄒國強,他與科學院院士宇航專家林羽風教授一起乘坐轉播車在現場奔忙作著精彩的轉播。盡管宣傳已經做了一周了,不少“倚天”迷已經可以背出它的技術數據了,但是對著實物由專家來作講解,效果就大不一樣了。況且還有現場緊張的氣氛襯托著呢。
“林教授,運載飛機為什麽要用安-225呢,我國不是已經生產出載重量更大的運-21了嗎?”
“這架安-225的最大載重為275噸,曾在1989年5月13日背帶近百噸重的“暴風雪”號太空梭飛行過。你再看它的雙垂尾是安裝在水平尾翼兩端,即使太空梭的主發動機略有提前點火對它的影響也不大。我國的運-21的載重雖然有300噸,但它剛剛試飛,而且是螺旋槳推進的速度較低。要到今後生產出速度較高的渦扇發動機推進的型號,並作相應的改裝才能承擔運載太空梭的任務。那時候燃料箱可裝更多的燃料,太空梭也可以搭載更重的載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