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夫-1”的第一級有機翼,由特殊設計的衝壓式噴氣發動機推進,當運載火箭整體被推出安-124的後艙門時,它隻有很小的速度,不足以啟動衝壓式發動機。因此一開始在燃料噴入燃燒室時,有液氧汽化後同時注入,當火箭被加速到2馬赫後,迎麵氣流在進氣口形成的動壓就足以把自身壓入燃燒室,因此可以停止液氧的噴入。第一級可以把火箭送上4萬米高空,並賦予其2千米/秒的速度。第二級是氫氧液體燃料火箭,它可以把3噸的載荷送到1600公裏的軌道,因此一次就可以把2個“誇夫-1”攔截器送上高空軌道。攔截器經過二次變軌就可以進入攔截軌道了。


    攔截器採用了難度較高的交叉軌道攔截技術,採用的末端尋的器是微型相控陣雷達,跟蹤目標的是陣列小發動機技術。


    這次發射獲得完全的成功。大幅度地降低了發射成本。


    消息傳出後,美軍高層明白,他們的衛星除了36000公裏的同步軌道衛星和20000公裏的半同步軌道衛星外,都已落入了我軍反衛星武器的打擊範圍。而且我國已經掌握了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技術,又掌握了超高速目標的攔截技術,那些同步軌道衛星也將落入我軍的打擊範圍之中。


    華盛頓白宮1月11日10:00


    我國在空間技術上的突飛猛進驚動了美國高層,由於台海危機馬上將進入白熱化階段,這更是個敏感的問題。布赫曼總統主持的國家安全會議上,這成了討論的重點。


    中情局長馬克勒爾博士最近似乎總是在報告壞消息:“…中國除了大事聲張地連續進行反衛星飛彈和攔截器的試驗,還成功地以地麵的大功率雷射器摧毀了目標衛星的姿態控製係統的探測設備,也可以破壞太陽能電池板。他們將這些大功率雷射器部署在高山和高原地區,以超大型電動直升機很容易機動這些以金龍電池供電的雷射炮,這可以大幅度減弱底層稠密大氣層對雷射的散射。中國的的此類高山、高原太多了,世界第一高峰就在中國。”


    迄今為止,偵察衛星都是使用紅外探測裝置來探測地球邊緣的溫差來控製姿態的,那個紅外裝置是它的弱點。強烈的雷射束可以讓紅外裝置失效,偵察衛星一旦不能控製姿態那就完蛋了。


    總統國家安全助理布賴斯傲然地說道:“當年我們就研製了對付前蘇聯雷射器的技術,在臨近那些雷射器時,暫時關閉紅外探測儀,把太陽能電池板偏轉一下就可以了。難道他們的陸基雷射炮能摧毀衛星?”


    “那倒不是。但是我們的偵察衛星無法識別他們在各處山頂上設置的大批假目標,如果都要躲閃的話,衛星越過中國大陸時就沒法工作了。”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中國人製造的假目標在菲律賓的剿共作戰中讓不可一世的美軍吃的苦頭太大了。


    布賴斯隻好退而求其次了:“好在隻要我們不去攻擊中國的衛星,他們也不會來攻擊我們的衛星。我們仍然可以靠我們的領先地位掌握信息獲取方麵的先手地位。”


    馬克勒爾可沒有他樂觀:“這次中國發射的攔截衛星是從空中發射的,中國的衛星發射成本原來就比我們低不少,我們是依靠行政力量來擠壓他們在衛星發射市場的份額的,現在他們進一步拉大了價格差距,我們就難辦了。至少他們的軍方能以有限的經費發射更多的衛星了。上個月他們已經成功地進行了仿製的‘暴風雪’號太空梭的著降試驗。是由從烏克蘭租借的安-225運輸機上滑翔下來的,看來他們不久就會正式發射自己的太空梭。從俄國得到的情報,中國將搞空中發射。我們也拍攝到了安-225馱著下麵掛2個巨大燃料箱的太空梭的照片。據我們的專家分析,安-225的兩片垂直尾翼是在平尾的兩端的,太空梭發動機的噴流不會危及它。安-225可以讓它們得到300米/秒的速度,並把它們送到1萬多米的高空。以250噸的燃料可以把約30噸的太空梭發射到近地軌道的。那麽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太空梭的國家。”


    布賴斯憤然道:“俄國一向在航天技術領域是對中國封鎖的,他們從來不搭載中國的太空人升空,也沒有答應把‘和平號’空間站賣給中國。怎麽近些年來大幅度向中國擴散航天技術了呢?”


    這一下倒不用馬克勒爾來回答了,總統經濟顧問羅賓教授插話道:“那是經濟原因,不要看這二年俄國的經濟發展相當驚人,那隻是恢復性質的。前蘇聯留下的龐大的基礎設施都已年久失修,馬上就要拖累他們的經濟發展了。波諾馬廖夫必須不擇手段地弄錢,再說他們也無力發展那些航天計劃,那些設備就要報廢了。他們的“暴風雪”號太空梭在1989年5月13日首次由安-225作了背帶飛行,至今已20年,能賣出去也就不錯了。當年出賣‘聯盟號’的技術不也是為了錢嗎。


    “不過我們自己的政策可能也幫了中國人的忙。我們曾經吸收了一些俄國的航天技術人員,但是不敢重用他們。這使他們感到失望,並怕自己落伍。於是紛紛前往中國發揮他們的才智。我還看到中情局的一份報告稱,俄國政府也在暗中支持他們到中國去發展。看來當年到我國來的一些專家是受政府指使的,俄國人希望讓他們能跟上技術的發展,一看在我國不能達到這個目標,就讓他們到中國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醒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衛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衛華並收藏醒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