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軍總共擁有:400架改進型阿帕奇、400架虎式和“山貓”輕型武裝直升機、200架oh-58d基沃瓦勇士武裝偵察直升機和100多架大中型運輸直升機和戰勤直升機。這1100多架直升機中,隻有25架米-26、40架米-17和一些卡-60是俄製的,其餘均為西方的。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支陸航集團軍,印度總參謀部引以為豪的是,在世界之巔將展開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直升機大戰,當然將以印度的勝利告終。為了維護和協調這支龐大的低空打擊力量,有40名美國技師和10名教官進行現場支持。每個快速旅都有5個營的機械化部隊,除了原有的bmd傘兵戰車外,還引進了大批的新型法製amx-10rcii“沙漠之獅”輪式戰車和“潘哈德”火力突擊車,鑑於中國的微型步兵戰車“電甲蟲”發揮了突出的作用,印度也引進了大批的最新型的德製“鼬鼠ii”微型戰車,它們都可在高原的地麵上推進,也可搭載直升機垂直輸運,在阿克賽欽和班公湖一帶的高原台地上應能發揮作用。每個班都配備了一支美製m79式榴彈發射器(注),增強了突擊火力。
另一支主力就是剛恢復建製的第5整編山地師,他們加強了防空力量,不僅在各團配置了防空飛彈係統,還在每個連有一個防空班――清一式配備“毒刺”飛彈。看來他們吃夠了我軍陸航兵團的苦頭。還有第11快速旅、第35、第36裝甲步兵師和第73輕步兵師。他們是攻擊的主力。另有127、137二個後備師擔負守備和戰俘處理等戰勤事務。
空軍方麵,印度人租借了2架e-767預警指揮機和4架e-3c;10架改裝的oa-10,裝備了最新型的雙模毫米波pd(脈衝都卜勒)雷達用來對付隱形小戰機的,從空中保護各個出擊基地,戰後將歸還美國。印度貸款得到了6架ea-6電子戰機,120架改進型“美洲虎”,70架“海鷂iii”。總共調集了184架蘇-27、蘇-35、改進型米格-21、米格-29和110架lca作為製空戰機;40架蘇-30、140架美洲虎和70架“海鷂iii”既可對地攻擊,也可參加空戰。這些戰機以二個波次輪番出擊,不僅足以確保戰區的製空權,那些攻擊機可以使用“視距外製導炸彈”等武器摧毀對方的基地和防空設施。由於東北戰區同時採取助攻的戰役,將迫使對方分散空軍的力量。這次還可以充分測試美國提供的特種oa-10(“雷電引導機”它裝備了雙模毫米波pd雷達能有效地探測這類隱形目標,包括無人偵察機),從空中探測中國的隱形小戰機的能力,它將向lca戰機指示目標。空軍還得到了48架c-130j,加上原來的16架伊爾-76,可用於大規模空運。
美國的電腦網路專家指導印軍專家在軍用網絡的重要節點設立了一係列的“防火牆”係統,美國還提供了大批的新型電腦供印軍改進原來的係統。民用網絡與軍用網絡的4個通道,24小時處於值班人員的監視下。還重施故技編製了一個虛擬的名為“重返英帕爾”的作戰計劃,目標是收複利多、薩地亞和馬庫姆三角地區。
為掩護“阿格拉”行動,中印邊境全線的印軍不斷地向我軍防線發起小規模短距離的突擊。在東北戰區加強對利多-密支那公路的空襲和特種部隊的偷襲;在西線則不斷發起空襲和武裝直升機的突擊攻擊我軍的公路和前沿基地。這樣既可以消耗我軍的軍力,還通過實戰可以快速地掌握新的裝備。
印度的輿論則不斷貶低上次反擊戰役失敗的意義,強調印度是大國,將以持續不斷的頑強戰鬥來“趕走侵略軍”,並呼籲國民全力支持軍方的反擊。
印度急於在雨季結束前取得一次大捷,以扭轉連戰連敗的局麵,並且一改以往強調兵員優勢取勝的思想,試圖在西方強國的支持下,以高技術兵種來壓倒中國,據西方的軍事專家的研究,高技術兵種是美國和北約在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取得勝利的關鍵。而美國等西方國家這次是下了大本錢的,決心剎住中國連勝的勢頭。他們深知伊拉克和南斯拉夫這兩個對手太弱,根本不足以證明他們的高技術兵器的真實能力,他們的戰略理論也沒有經受考驗,因此急於藉助這個機會對此進行驗證。當然,美軍的高層也知道他們並沒有把精華交給印軍,f-22戰機和科曼奇隱形直升機都沒有拿出來,從內心來說他們也不認為阿帕奇比電動“短吻鱷”強,超級美洲虎比蘇-27厲害,可是他們絕對相信中國人不可能在數量上接近這支世界上最大的陸航集團軍。美國人居然想以數量來壓倒對手,這可是在二戰後的第一次,這是否一個象徵呢?這將由後世的軍史專家來論證了。
美軍秘密組織了一個考察團,要求印度政府同意讓他們去前線實地考察這次戰役的全過程。既然美國人出了那麽多錢,印度也隻好同意了。印度軍方雖然無法反對,但達維爾多給拉格諾下了指令,讓他藉口安全問題,盡量不讓美國人接近關鍵部門,並從國防部的公關部門借調了一批公關高手,其中當然不乏印度美女,全程陪同美軍考察團,主要任務當然是同美國人“泡蘑菇”。反過來美軍在印軍網絡上有“後門”也不怕印度人封鎖消息。“阿格拉”戰役還沒有同中國人開戰,美印雙方倒先幹上了。印度在提防美軍把情報提供給自己的死對頭-巴基斯坦,美國當然也要防止印度把美國提供的裝備去對付巴基斯坦,那樣既得罪阿拉伯產油國,又會破壞南亞的力量平衡。
另一支主力就是剛恢復建製的第5整編山地師,他們加強了防空力量,不僅在各團配置了防空飛彈係統,還在每個連有一個防空班――清一式配備“毒刺”飛彈。看來他們吃夠了我軍陸航兵團的苦頭。還有第11快速旅、第35、第36裝甲步兵師和第73輕步兵師。他們是攻擊的主力。另有127、137二個後備師擔負守備和戰俘處理等戰勤事務。
空軍方麵,印度人租借了2架e-767預警指揮機和4架e-3c;10架改裝的oa-10,裝備了最新型的雙模毫米波pd(脈衝都卜勒)雷達用來對付隱形小戰機的,從空中保護各個出擊基地,戰後將歸還美國。印度貸款得到了6架ea-6電子戰機,120架改進型“美洲虎”,70架“海鷂iii”。總共調集了184架蘇-27、蘇-35、改進型米格-21、米格-29和110架lca作為製空戰機;40架蘇-30、140架美洲虎和70架“海鷂iii”既可對地攻擊,也可參加空戰。這些戰機以二個波次輪番出擊,不僅足以確保戰區的製空權,那些攻擊機可以使用“視距外製導炸彈”等武器摧毀對方的基地和防空設施。由於東北戰區同時採取助攻的戰役,將迫使對方分散空軍的力量。這次還可以充分測試美國提供的特種oa-10(“雷電引導機”它裝備了雙模毫米波pd雷達能有效地探測這類隱形目標,包括無人偵察機),從空中探測中國的隱形小戰機的能力,它將向lca戰機指示目標。空軍還得到了48架c-130j,加上原來的16架伊爾-76,可用於大規模空運。
美國的電腦網路專家指導印軍專家在軍用網絡的重要節點設立了一係列的“防火牆”係統,美國還提供了大批的新型電腦供印軍改進原來的係統。民用網絡與軍用網絡的4個通道,24小時處於值班人員的監視下。還重施故技編製了一個虛擬的名為“重返英帕爾”的作戰計劃,目標是收複利多、薩地亞和馬庫姆三角地區。
為掩護“阿格拉”行動,中印邊境全線的印軍不斷地向我軍防線發起小規模短距離的突擊。在東北戰區加強對利多-密支那公路的空襲和特種部隊的偷襲;在西線則不斷發起空襲和武裝直升機的突擊攻擊我軍的公路和前沿基地。這樣既可以消耗我軍的軍力,還通過實戰可以快速地掌握新的裝備。
印度的輿論則不斷貶低上次反擊戰役失敗的意義,強調印度是大國,將以持續不斷的頑強戰鬥來“趕走侵略軍”,並呼籲國民全力支持軍方的反擊。
印度急於在雨季結束前取得一次大捷,以扭轉連戰連敗的局麵,並且一改以往強調兵員優勢取勝的思想,試圖在西方強國的支持下,以高技術兵種來壓倒中國,據西方的軍事專家的研究,高技術兵種是美國和北約在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取得勝利的關鍵。而美國等西方國家這次是下了大本錢的,決心剎住中國連勝的勢頭。他們深知伊拉克和南斯拉夫這兩個對手太弱,根本不足以證明他們的高技術兵器的真實能力,他們的戰略理論也沒有經受考驗,因此急於藉助這個機會對此進行驗證。當然,美軍的高層也知道他們並沒有把精華交給印軍,f-22戰機和科曼奇隱形直升機都沒有拿出來,從內心來說他們也不認為阿帕奇比電動“短吻鱷”強,超級美洲虎比蘇-27厲害,可是他們絕對相信中國人不可能在數量上接近這支世界上最大的陸航集團軍。美國人居然想以數量來壓倒對手,這可是在二戰後的第一次,這是否一個象徵呢?這將由後世的軍史專家來論證了。
美軍秘密組織了一個考察團,要求印度政府同意讓他們去前線實地考察這次戰役的全過程。既然美國人出了那麽多錢,印度也隻好同意了。印度軍方雖然無法反對,但達維爾多給拉格諾下了指令,讓他藉口安全問題,盡量不讓美國人接近關鍵部門,並從國防部的公關部門借調了一批公關高手,其中當然不乏印度美女,全程陪同美軍考察團,主要任務當然是同美國人“泡蘑菇”。反過來美軍在印軍網絡上有“後門”也不怕印度人封鎖消息。“阿格拉”戰役還沒有同中國人開戰,美印雙方倒先幹上了。印度在提防美軍把情報提供給自己的死對頭-巴基斯坦,美國當然也要防止印度把美國提供的裝備去對付巴基斯坦,那樣既得罪阿拉伯產油國,又會破壞南亞的力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