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後果也相當嚴重,我軍新銳戰機損失了20%。而且難以彌補,裝備部的報告指出,一開戰在俄國的採購團立即提出了一份整機、發動機和渦輪的龐大採購單。可是俄國經平衡後,答應在1個月內交付20架蘇-27、10架蘇-30、4架蘇-35;60台al-31、al-37發動機;100副渦輪。並非俄國不想要美元,任何國家也不會在和平時期維持大量生產定型戰機的體製,如果不打仗而且沒有人買(俄國空軍沒有經費採購),飛機公司就會遭受巨大損失。一旦研製出新型戰機,那些生產設備就都廢了。(況且俄國為了保持平衡還得同時向印度出售同樣數量的戰機,不過印度隻要很少的發動機和渦輪,他們的組裝能力太弱。但是印度還可以買米格-29;英、法的“海鷂”、幻影、超級美洲虎。不過他們的更大問題是飛行員急驟減少)這令空軍大失所望,這還不夠補充損失的,就更別想增加了。當然我國的生產廠也得開足馬力才能讓這些發動機、渦輪裝上整機。


    “引進”還是“自研”尖端武器對於一個大國從來就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引進可以加速軍力的增長,蘇-27買進來,空軍的空戰能力“立竿見影”就大幅度提升了。而研製先進戰機在我們這個基礎不深的國家,將是一個十分艱苦又漫長的歷程。可是一旦麵臨大規模的戰爭,即使是印度這樣不算太強的對手,而且供貨商還算守中立,就已經產生了如此嚴重的問題,弄到必須最高統帥出麵來解決。可見,如果對“引進”達到依賴程度的話將更可怕。好在我國高層能清醒地認識到這個問題,尤其是王剛主政後,更是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來推進重型戰機的國產化。蘇-27係列戰機的供電、電氣係統已經金龍電池改造,既減重,又提升了電子設備的性能,並已把它們的飛控程序移植到國產電腦中。這些都在反擊戰中得到了回報。


    成都飛機生產集團和沈飛匯報了戰機的生產情況,總體來說機身已經完成了應用鎂鈉合金的準備工作,生產線的擴建也已基本完成。殲-11係列和殲-10戰機的生產關鍵還在於發動機。而發動機方麵則不盡如人意:


    ——引進的al-31fu(蘇-27係列戰機用)發動機國產化型號ws-12,去年8月在技術上有了突破性的進步,研製了採用微波助燃、等離子發電、電磁矢量推力控製的ws-12b型發動機,新的生產線已經在4月份投產,5月底已經達到月產40台的水平。由於殲-11係列、殲-10、殲轟-7a都需要該型發動機,遠遠不能滿足空軍的需求。第二條生產線預計7月底能投入試生產。


    ——引進的al-37f(蘇-37用的)發動機生產線已經開始組裝生產,不過國產化率僅


    55%,每月產量僅20台。由於外形尺寸與al-31f相同也可以裝在殲-11ii、殲-15(蘇-


    35)和q-8(蘇-34)、殲轟-7a上。可以大幅度提高戰機的性能。


    最大的問題是高溫渦輪必須從俄國進口,現在受到了限製。沒有渦輪就沒有發動機,沒有發動機就沒有戰機,形勢就這麽嚴峻。會議首先就這一緊迫問題展開討論。


    空軍方麵對此很不滿意,認為航空工業的整個生產體係沒有轉移到戰時的生產軌道上來。這種產量狀況連補充消耗都不夠,現在空軍的先進戰機在不斷減少。殲-11係列的戰機航程遠,因此可以使用後方機場,機動性和火力強度都是其他機型難以替代的。殲-10和飛豹都是新一代戰機機動性和火力都很突出,是我軍新一代主力戰機,本來我們可以通過實戰的大規模運用積累經驗,研究出新的戰術。表麵上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是一場邊境衝突,實際上是一場大規模高強度的局部戰爭。受地形限製,我軍的重型坦克、大口逕自行榴彈炮,重型防空飛彈車都難以運抵前線,因此地麵部隊對空軍火力的依賴很大。目前陸軍老大哥對我們還算滿意,這樣下去,不久我們就要挨罵了。


    王剛指出,我們決不能被自衛反擊戰初期勝利所迷惑,那是因為有巴基斯坦的牽製,我們又占了突然襲擊的先手,印軍才遭受了重大的損失。我軍的損失也不小,如果要保持高強度的打擊,今後的損失還會增加。實戰教訓了我們,當家的武器不能依靠外國,一個小小的渦輪就把我們卡住了。俄國不可能為了我們大規模擴大生產線的,如果明天停戰了,我們不買了,他怎麽辦?我們的科技人員是很了不起的,新款戰機的機體和“大腦”都已解決了,


    “心髒”-發動機也解決了一大半,而且還有創新,部分性能超過了我們的老師-俄羅斯。現在問題集中到了一個渦輪上,一是材料,二是加工。請秦助理組織金屬材料專家張國強教授與鎂鈉合金組的洪京男博士和瓷鋼項目組的汪繼宏高工他們這些頂尖的專家攻關,我相信一定能拿下這款高溫材料。要動員全國的材料研究和試驗的力量大協作,加快進度。


    不過這也是幾個月後的事了。當前還要解決這些發動機的分配問題,在一個月內我們能得到80台現成的發動機,用120副渦輪能組裝出120台發動機。如何分配給殲-11係列機、殲-10、fbc-1a呢?經過討論,認為q-6在山地的攻擊效果極佳,而且不用燃油,效率要高得多,暫時不必組裝飛豹了。而且q-6在開發艦載型,海軍航空兵和艦載機聯隊也可分配一部分先熟悉起來。100台發動機組裝30架殲-11ii和20架殲-11,這對沈飛的生產能力已是很大的考驗了,尤其是殲-11ii,難度很大,但它能充當殲-7和殲-8的指揮機,提高空戰效率。還有100台可以組裝100架殲-10,對成飛的壓力也不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醒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衛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衛華並收藏醒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