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復活的軍團:秦始皇陵兵馬俑發現之謎 作者:嶽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的是,聽說他已經衰老得很不像樣子了,且還得了一種類似精神分裂的疾病,
生活很是落魄,也很是痛苦無奈。對於他的病,跟我交談的人都說是因為他
的家庭原因,或者是夫妻感情方麵的原因造成的,但我則不太同意這種觀點,
家庭、婚姻對於他來說固然重要,但這並不是他的全部。隻要回過頭來看看
他大半生的足跡以及感情的歷程,就足以看到政治上的磨難和打擊,對於他
是多麽重要,可以說,這種磨難和打擊嚴重摧殘了他的心靈,他後來的疾病
在這個時候就已埋下了伏筆,隻等日後總體的爆發。
這是一個不幸的天才。
記得四年前,我在秦俑館採訪的日子,對人們傳頌的幾位“元老”,和
我真正作過長談的隻有程學華先生一人。我和他最初相識是在秦俑館一個僻
靜角落裏一間低矮、灰暗、潮濕三者具備的平房裏。這是他的宿舍。
麵對這位過早地戴著花鏡,並沒有多少風度而純似一個農民打扮的幹練
精瘦的老頭,我怎麽也想不到這就是在五十年代曾經使中國四大發明——造
紙術的創造發明者蔡倫的地位發生撼動,八十年代以銅車馬的發現、發掘而
使考古界為之刮目相看的大名鼎鼎的考古學家程學華先生。更令我難以置信
的是,這位純樸、憨厚的老頭曾經是一位“現行反革命分子”。悲壯與傳奇、
淚水與歡歌構成了他六十載風雨征程的主體色調。時間回到1957 年5 月17
日,中國《工商經濟報》發表了一則令世界為之震驚的消息:
東漢蔡倫造紙的記載發生動搖
——壩橋磚瓦廠掘出的古墓中發現西漢時代的用紙。同時出土的還有石
刻、銅鏡、寶劍、陶器等。
本報訊陝西省博物館,5 月8 日接到壩橋磚瓦廠發現兩口銅寶劍的電話
後,次日即派員前往現場調查。這兩口銅寶劍的出土地點在該廠第二生產隊
工作區——八角琉璃井之南。這是一座西漢時期較大的墓葬,出土銅器有:
銅鏡三麵、銅劍兩柄、銅洗兩個和許多半兩錢。石刻有:臥形盤頸石虎四個,
天然白石加紫花帶足方盤一個和前石質相同的石案一個。陶器大多破損,完
整的有彩繪陶鍅三個,帶彩陶俑三個,陶鼎一個,大小陶罐八個,殘鐵燈一
件。更重要的是銅鏡下麵墊有麻布和類似纖維製成的紙。我國是世界上使用
紙張最早的國家。據歷史記載:紙是東漢和帝時期(公元89~105 年)中常
侍蔡倫所造。這個墓葬發現的紙疊,由它同坑的其他器物證明,是西漢遺物
無疑。因而這幾疊紙不僅推翻了蔡倫造紙的記載,並把紙的製造和使用推前
了二百餘年,從這疊紙的質地細薄勻稱來看,製作技巧已相當成熟。以此推
斷紙的發明年代似應遠在東漢以前。另外,這個墓葬內出土的麻布、石虎等
也是珍貴的文物。該館正積極設法整理,準備展出,供廣大人民群眾參
觀。
(田野)
《工商經濟報》刊發不久,具有權威的《文物參考資料》又以“陝西省
壩橋發現西漢的紙”為題,對發現與鑑定的經過作了更加詳盡的長篇報導:
“? .這次出土的紙,雖然是長寬不足十公分的殘片,但能看出它的顏色泛
黃,質地細薄勻稱,並含有絲質的纖維,其製作技術相當成熟。因此可以說
明紙的發明應遠在東漢以前,過去歷史記載紙是東漢和帝(公元89~105 年)
中常侍蔡倫所造,顯然和事實不符。”
壩橋紙的發現和鑑定者,正是三十年前在陝西省博物館工作的年僅24
歲的程學華。
盡管這時的程學華已引起考古界的矚目,但他並沒有把精力全部放在考
古研究上,考古對他來說隻是一種暫時的職業,因為他原本是西安市戲曲研
究室的戲劇創作員,隻是為體驗生活才來到省博物館工作的,在他心中占有
主要位置的仍是戲劇創作,那才是他從小就立誌追求的生活方式,那是他眼
中最輝煌的事業。
1958 年,他就在壩橋紙發現後的第二年,春風得意的程學華寫出了多幕
話劇《受騙》,並由長安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
《受騙》的發表,立即在文藝界引起轟動,陝西省和西安市幾家藝術團
體,爭相籌排這部大型話劇。程學華在考古界出盡了風頭之後,想不到又在
文藝界嶄露頭角。生活向他綻開了笑臉,鮮花的芳香迎麵撲來。這一切,對
於一個25 歲的熱血青年來說無疑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輝煌境地。
然而,就在這輝煌境地的前方,卻橫亙著一條足以致人於死命的懸崖。
但程學華沒有看見,他也不可能看見,因為此時的共和國已步入多霧的秋天,
嚴寒的冬季即將來臨。
1959 年,程學華的好運終於休止,災難向他走來了。他的《受騙》先是
被審查,接下來他成了“現行反革命分子”,在博物館接受群眾的監督勞教。
生活很是落魄,也很是痛苦無奈。對於他的病,跟我交談的人都說是因為他
的家庭原因,或者是夫妻感情方麵的原因造成的,但我則不太同意這種觀點,
家庭、婚姻對於他來說固然重要,但這並不是他的全部。隻要回過頭來看看
他大半生的足跡以及感情的歷程,就足以看到政治上的磨難和打擊,對於他
是多麽重要,可以說,這種磨難和打擊嚴重摧殘了他的心靈,他後來的疾病
在這個時候就已埋下了伏筆,隻等日後總體的爆發。
這是一個不幸的天才。
記得四年前,我在秦俑館採訪的日子,對人們傳頌的幾位“元老”,和
我真正作過長談的隻有程學華先生一人。我和他最初相識是在秦俑館一個僻
靜角落裏一間低矮、灰暗、潮濕三者具備的平房裏。這是他的宿舍。
麵對這位過早地戴著花鏡,並沒有多少風度而純似一個農民打扮的幹練
精瘦的老頭,我怎麽也想不到這就是在五十年代曾經使中國四大發明——造
紙術的創造發明者蔡倫的地位發生撼動,八十年代以銅車馬的發現、發掘而
使考古界為之刮目相看的大名鼎鼎的考古學家程學華先生。更令我難以置信
的是,這位純樸、憨厚的老頭曾經是一位“現行反革命分子”。悲壯與傳奇、
淚水與歡歌構成了他六十載風雨征程的主體色調。時間回到1957 年5 月17
日,中國《工商經濟報》發表了一則令世界為之震驚的消息:
東漢蔡倫造紙的記載發生動搖
——壩橋磚瓦廠掘出的古墓中發現西漢時代的用紙。同時出土的還有石
刻、銅鏡、寶劍、陶器等。
本報訊陝西省博物館,5 月8 日接到壩橋磚瓦廠發現兩口銅寶劍的電話
後,次日即派員前往現場調查。這兩口銅寶劍的出土地點在該廠第二生產隊
工作區——八角琉璃井之南。這是一座西漢時期較大的墓葬,出土銅器有:
銅鏡三麵、銅劍兩柄、銅洗兩個和許多半兩錢。石刻有:臥形盤頸石虎四個,
天然白石加紫花帶足方盤一個和前石質相同的石案一個。陶器大多破損,完
整的有彩繪陶鍅三個,帶彩陶俑三個,陶鼎一個,大小陶罐八個,殘鐵燈一
件。更重要的是銅鏡下麵墊有麻布和類似纖維製成的紙。我國是世界上使用
紙張最早的國家。據歷史記載:紙是東漢和帝時期(公元89~105 年)中常
侍蔡倫所造。這個墓葬發現的紙疊,由它同坑的其他器物證明,是西漢遺物
無疑。因而這幾疊紙不僅推翻了蔡倫造紙的記載,並把紙的製造和使用推前
了二百餘年,從這疊紙的質地細薄勻稱來看,製作技巧已相當成熟。以此推
斷紙的發明年代似應遠在東漢以前。另外,這個墓葬內出土的麻布、石虎等
也是珍貴的文物。該館正積極設法整理,準備展出,供廣大人民群眾參
觀。
(田野)
《工商經濟報》刊發不久,具有權威的《文物參考資料》又以“陝西省
壩橋發現西漢的紙”為題,對發現與鑑定的經過作了更加詳盡的長篇報導:
“? .這次出土的紙,雖然是長寬不足十公分的殘片,但能看出它的顏色泛
黃,質地細薄勻稱,並含有絲質的纖維,其製作技術相當成熟。因此可以說
明紙的發明應遠在東漢以前,過去歷史記載紙是東漢和帝(公元89~105 年)
中常侍蔡倫所造,顯然和事實不符。”
壩橋紙的發現和鑑定者,正是三十年前在陝西省博物館工作的年僅24
歲的程學華。
盡管這時的程學華已引起考古界的矚目,但他並沒有把精力全部放在考
古研究上,考古對他來說隻是一種暫時的職業,因為他原本是西安市戲曲研
究室的戲劇創作員,隻是為體驗生活才來到省博物館工作的,在他心中占有
主要位置的仍是戲劇創作,那才是他從小就立誌追求的生活方式,那是他眼
中最輝煌的事業。
1958 年,他就在壩橋紙發現後的第二年,春風得意的程學華寫出了多幕
話劇《受騙》,並由長安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
《受騙》的發表,立即在文藝界引起轟動,陝西省和西安市幾家藝術團
體,爭相籌排這部大型話劇。程學華在考古界出盡了風頭之後,想不到又在
文藝界嶄露頭角。生活向他綻開了笑臉,鮮花的芳香迎麵撲來。這一切,對
於一個25 歲的熱血青年來說無疑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輝煌境地。
然而,就在這輝煌境地的前方,卻橫亙著一條足以致人於死命的懸崖。
但程學華沒有看見,他也不可能看見,因為此時的共和國已步入多霧的秋天,
嚴寒的冬季即將來臨。
1959 年,程學華的好運終於休止,災難向他走來了。他的《受騙》先是
被審查,接下來他成了“現行反革命分子”,在博物館接受群眾的監督勞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