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復活的軍團:秦始皇陵兵馬俑發現之謎 作者:嶽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而已列入珍奇動物的保護範圍。
“人魚膏”在很多典籍中都寫作“人膏”、“魚膏”,這很可能是流傳
中的筆誤。在古籍上常有用■魚、人魚、孩兒魚、鯇訥來代表“娃娃魚”的,
其學名叫“大鯢”。據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王學理先生的研究,鯢的另一種
解釋便是“雌性的鯨魚”。他在研究中指出,由於鯨魚屬於大型水棲類哺乳
動物,體長、肉美、脂肪多,用其脂膏點燈便有了經濟的意義。當年秦始皇
在東海令人以連弩射殺過的大魚便是鯨。有的科學家曾作過這樣有趣的推
算:用鯨腦油製成的蠟燭,一支的燃燒值是7.78 克/時,一立方米的鯨油可
以燃燒五千天,秦代人之所以用“人魚膏”作燭,大概是利用了耗油少、燃
點低、不易滅的這一特性,用作照明相對可以保持持久。但從已出土的北京
十三陵明定陵地宮中的“長明燈”來看,在陵墓中要做到“人魚膏為燭,度
不滅者久之”,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一旦隔絕了空氣,燃燒也就成為泡影。
想來秦始皇地宮中的“長明燈”,也早已熄滅若幹個世紀了。
如果打開秦陵地宮,其間安裝的弩弓是否還能發生作用,這同樣是研究
者和好奇者感興趣的課題。秦始皇陵內安裝的弩弓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情形,
現在尚無確切的定論。但就秦俑坑出土的弩弓來看,其弓幹和弩臂均較長,
材質可能是南山之“柘”(山桑),當是性能良好的勁弩。據考古學家王學
理先生估計,這種弩弓的射程當大於六百步(合今831.6 米),張力也當超
過十二石(合今738 斤)。這樣遠射程、大張力的勁弩,單靠人的臂力拉開
恐怕是困難的,隻有採用“蹶張”才能奏效。如果把裝有箭矢的弩一個個連
接起來,通過機發使之叢射或是連發,就可達到無人操作、自行警戒的目的。
這種“機弩矢”實際上就是“暗弩”。因為秦始皇陵內藏有大量珍奇異寶,
為了防盜,就在墓門內、通道口等處安置上這種觸發性的武器,一旦有盜墓
者進入墓穴,就會碰上連接弩弓板機的絆索,遭到猛烈的射擊。這一做法,
被以後漢唐陵墓所繼承,有些史書也詳盡地記載了這一事實。據《錄異記》
載:唐僖宗末年,一個盜墓賊被鳳翔府官差抓獲,當府曹李道審問時,盜墓
賊說他“為盜三十年,鹹陽之北,歧山之東,陵城之外,古塚皆發”。但有
一次,在掘一古塚時,“石門剛啟,箭出如雨,射殺數人。? .投石其中,
每投,箭輒出。投十餘石,箭不復發,因列炬而入。至開第二重門,有木人
數十,張目運劍,又傷數人。復進,南壁有大漆棺,懸以鐵索,其下金玉珠
現堆積,眾懼,未即掠之,棺兩角忽颯颯風起,有沙迸撲人麵,須臾風甚,
沙出如注,遂沒至膝,眾驚恐走。比出,門已塞矣。後人復為沙埋死。”
由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這個盜墓賊可謂是死裏逃生,無怪乎他對府曹
李道說:此次不被捉捕,也打算今生“誓不發塚”了。
撥開歷史的迷霧
關於秦始皇陵墓的規模、規格及地宮的形製,已經推測出來,人們在驚
嘆這座恢宏龐大的陵墓之時,也不免對地宮內奇珍異寶的存與毀多了幾分擔
心和猜測。千百年來,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一直流傳著始皇陵被幾番盜
掘的不詳之語,更有牧羊兒火燒地宮棺槨的說法。現在,流傳中的盜墓者和
那個牧羊的小孩已不能尋覓,隻有關於這些故事的歷史記載還殘存人間。透
過這些略帶黴味的文字,我們似乎能看到如果按史書記載看,秦始皇陵顯然
是遭到了大規模的盜掘和破壞,而盜掘和破壞者竟是在中國歷史上三個鼎鼎
大名的人物,這便是西楚霸王項羽、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國君石季龍(石虎)
及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若再加上西漢末年農民軍在盜掘中“銷槨取銅”
和牧羊的小兒進入盜洞求羊而失火燒棺,算起來先後經歷了五次大洗劫。從
這五次大洗劫的記載來看,陵墓內的奇珍異寶早已蕩然無存了。那麽,這些
史料記載和民間流傳的故事,是否都是可信的?秦陵地宮真的被盜一空了
嗎?知名考古學家王學理在研究後指出:
從這些記載中不難看出,越是隨著記載時間的推延,敘說破壞的內容就
不斷增加,而且所敘各事又多有牴牾之處。最早的司馬遷在《史記》中隻說
了”掘始皇塚,私收其財物”的話,況且還是引用的劉邦和項羽在陣前對罵
中的語句。不想過了一百八十多年之後,在班固的《漢書》中,卻出現了“羊
入其鑿”、“火燒其藏槨”又“燔其宮室營宇,往者鹹見其掘”的語句。又
經四百多年,地理學家酈道元在班固的基礎上大加發揮演義,直至出現了項
“人魚膏”在很多典籍中都寫作“人膏”、“魚膏”,這很可能是流傳
中的筆誤。在古籍上常有用■魚、人魚、孩兒魚、鯇訥來代表“娃娃魚”的,
其學名叫“大鯢”。據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王學理先生的研究,鯢的另一種
解釋便是“雌性的鯨魚”。他在研究中指出,由於鯨魚屬於大型水棲類哺乳
動物,體長、肉美、脂肪多,用其脂膏點燈便有了經濟的意義。當年秦始皇
在東海令人以連弩射殺過的大魚便是鯨。有的科學家曾作過這樣有趣的推
算:用鯨腦油製成的蠟燭,一支的燃燒值是7.78 克/時,一立方米的鯨油可
以燃燒五千天,秦代人之所以用“人魚膏”作燭,大概是利用了耗油少、燃
點低、不易滅的這一特性,用作照明相對可以保持持久。但從已出土的北京
十三陵明定陵地宮中的“長明燈”來看,在陵墓中要做到“人魚膏為燭,度
不滅者久之”,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一旦隔絕了空氣,燃燒也就成為泡影。
想來秦始皇地宮中的“長明燈”,也早已熄滅若幹個世紀了。
如果打開秦陵地宮,其間安裝的弩弓是否還能發生作用,這同樣是研究
者和好奇者感興趣的課題。秦始皇陵內安裝的弩弓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情形,
現在尚無確切的定論。但就秦俑坑出土的弩弓來看,其弓幹和弩臂均較長,
材質可能是南山之“柘”(山桑),當是性能良好的勁弩。據考古學家王學
理先生估計,這種弩弓的射程當大於六百步(合今831.6 米),張力也當超
過十二石(合今738 斤)。這樣遠射程、大張力的勁弩,單靠人的臂力拉開
恐怕是困難的,隻有採用“蹶張”才能奏效。如果把裝有箭矢的弩一個個連
接起來,通過機發使之叢射或是連發,就可達到無人操作、自行警戒的目的。
這種“機弩矢”實際上就是“暗弩”。因為秦始皇陵內藏有大量珍奇異寶,
為了防盜,就在墓門內、通道口等處安置上這種觸發性的武器,一旦有盜墓
者進入墓穴,就會碰上連接弩弓板機的絆索,遭到猛烈的射擊。這一做法,
被以後漢唐陵墓所繼承,有些史書也詳盡地記載了這一事實。據《錄異記》
載:唐僖宗末年,一個盜墓賊被鳳翔府官差抓獲,當府曹李道審問時,盜墓
賊說他“為盜三十年,鹹陽之北,歧山之東,陵城之外,古塚皆發”。但有
一次,在掘一古塚時,“石門剛啟,箭出如雨,射殺數人。? .投石其中,
每投,箭輒出。投十餘石,箭不復發,因列炬而入。至開第二重門,有木人
數十,張目運劍,又傷數人。復進,南壁有大漆棺,懸以鐵索,其下金玉珠
現堆積,眾懼,未即掠之,棺兩角忽颯颯風起,有沙迸撲人麵,須臾風甚,
沙出如注,遂沒至膝,眾驚恐走。比出,門已塞矣。後人復為沙埋死。”
由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這個盜墓賊可謂是死裏逃生,無怪乎他對府曹
李道說:此次不被捉捕,也打算今生“誓不發塚”了。
撥開歷史的迷霧
關於秦始皇陵墓的規模、規格及地宮的形製,已經推測出來,人們在驚
嘆這座恢宏龐大的陵墓之時,也不免對地宮內奇珍異寶的存與毀多了幾分擔
心和猜測。千百年來,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一直流傳著始皇陵被幾番盜
掘的不詳之語,更有牧羊兒火燒地宮棺槨的說法。現在,流傳中的盜墓者和
那個牧羊的小孩已不能尋覓,隻有關於這些故事的歷史記載還殘存人間。透
過這些略帶黴味的文字,我們似乎能看到如果按史書記載看,秦始皇陵顯然
是遭到了大規模的盜掘和破壞,而盜掘和破壞者竟是在中國歷史上三個鼎鼎
大名的人物,這便是西楚霸王項羽、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國君石季龍(石虎)
及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若再加上西漢末年農民軍在盜掘中“銷槨取銅”
和牧羊的小兒進入盜洞求羊而失火燒棺,算起來先後經歷了五次大洗劫。從
這五次大洗劫的記載來看,陵墓內的奇珍異寶早已蕩然無存了。那麽,這些
史料記載和民間流傳的故事,是否都是可信的?秦陵地宮真的被盜一空了
嗎?知名考古學家王學理在研究後指出:
從這些記載中不難看出,越是隨著記載時間的推延,敘說破壞的內容就
不斷增加,而且所敘各事又多有牴牾之處。最早的司馬遷在《史記》中隻說
了”掘始皇塚,私收其財物”的話,況且還是引用的劉邦和項羽在陣前對罵
中的語句。不想過了一百八十多年之後,在班固的《漢書》中,卻出現了“羊
入其鑿”、“火燒其藏槨”又“燔其宮室營宇,往者鹹見其掘”的語句。又
經四百多年,地理學家酈道元在班固的基礎上大加發揮演義,直至出現了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