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復活的軍團:秦始皇陵兵馬俑發現之謎 作者:嶽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概括提煉,用此五種陣法完全可以囊括。在這場君臣問對中,李靖鄭重其事
地指出,“凡軍不習此五者,安可以臨敵手?”李靖對古代軍事諸家陣法的
概括,無疑又為後來的軍陣研究者留下了一個難解之謎。這個謎經過了1300
多年後才終於得以解開。
1972 年4 月,考古人員在發掘山東臨沂銀雀山兩座西漢武帝時期的墓葬
時,意外地發現了記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的4900 餘枚竹簡。兵法
的問世,引起了世界考古界與軍事界強烈轟動,為研究者提供了珍貴的理論
佐證,懸而不解,爭論不休的問題由此得到了確切而一致的答案。
銀雀山竹簡《孫子兵法?十陣》曰:“凡陣有十,是為方陣、圓陣、疏
陣、數陣、錐行之陣、雁行之陣、鉤行之陣、玄襄之陣、火陣、水陣。”
《孫子兵法》雖列有十陣,在今天看來其中一些不能算作陣,如火陣隻
是用火攻擊的方法,水陣則是在水上戰鬥或利用水攻擊敵人的方法,這些不
能成為獨立的陣形。因此,《孫臏兵法》在繼承《孫子兵法》思想的基礎上
加以提煉,摒斥了孫子的“火陣”和“水陣”而成為“八陣法”。
“八陣法”被孫臏首先提出後,歷代軍事家又接此加以推演,形成了龐
雜而令人眼花繚亂的多種“陣法”。可惜這些陣法仍未能超越孫臏“八法”
的範圍。但就孫臏的“八法”而言,仍可提煉和簡縮。如“玄襄之陣”隻是
多置旌旗而誘敵的疑策,並非戰鬥隊形的排列組合,嚴格他說是不可稱陣的。
“疏陣”和“數陣”兩種陣法大同小異,隻是前者疏數,在戰場上展開隊伍,
擴大陣地,後者在戰爭中收攏隊伍,不為敵人所分割。兩種陣法實則均屬直
陣的範疇。“雁行之陣”和“鉤形之陣”,前者意在將隊形呈大雁飛行狀展
開,以便更大地發揮矢弩之威,而後者的陣法是左右彎曲如鉤,以便見機行
事,採取迂迴包抄。這兩種陣法亦可用曲形陣加以概括。“錐形之陣”的陣
法相當明確,旨在以精銳之師突破敵陣的防線插入敵人的縱深。由此,孫子
的“十陣”和孫臏的“八陣”之法,實際的基本陣形仍是“方、圓、曲、直、
銳”五種。可見唐代的軍事家李靖對古代兵書戰策的提煉和概括是頗有道理
的。
理論的總結自然要經過驗證,然而中國古代軍隊刀光劍影、血流漂杵的
戰場,俱被歲月的煙塵所埋沒。許多著名戰役的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陣容,
也不能“定格”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後來的人們就隻有根據在煙塵中殘留
的蛛絲螞跡來推斷遠古戰爭的輝煌場景,並按照各自心中意想的圖形,對古
代軍陣的真實麵目進行不休的爭執。
秦始皇陵兵馬誦的出土,使人們透過欣賞這一奇蹟的表層,同時也窺到
了它隱匿於表層之內的深刻的軍事戰略和軍事思想的脈絡。這無疑是古代一
幅完整的陳兵圖的真實再現。
三個兵馬湧坑作為不同形式排列絕非是隨心所欲的安排,它完全真實而
形象地向後人展示了秦代精華的軍事布局。一號坑作為異常規整的長方形出
現也絕非偶然,這是一個方陣格局的典型代表。
陣中的車馬和武士俑背西麵東,給人們顯示了整個俑群已具備了鋒、翼、
衛、本幾個在方陣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坑中的最前端橫排三列共計204
件武士俑,他們中除三個頭戴長冠的“將軍俑”外,其餘均是身著戰袍,腿
紮行滕,足登淺履,免胄束髮,手執弓箭。軍卒的裝備顯然是古代兵書所雲
的“善發強弩、遠而必中”的摧鋒之士。這同二號坑前端左翼安置的弩兵俑
群一樣,反映了這是一支攻擊型的部隊,其戰法必定是在戰鬥開始的瞬間萬
箭齊發,迫使敵軍突然亂陣。後續的38 路大軍乘機源源衝擊,形成白刃格鬥,
斬將擒敵的陣局。在大軍中間的特定位置上,戰車上站有手握青銅寶劍的將
軍予以指揮,從而形成一個方陣的主體布局。
在俑群南北兩旁的武士俑,身披重鎧,手執勁弩,麵向軍陣兩側呈出射
狀,這無疑是整個方陣中的“兩翼”。在俑群的後部。有三排銳士作橫隊排
列,背隊大軍,這便是方陣的“衛”。兩翼和衛的作用在於防止敵人攔路截
擊或包抄後路,以保障自己軍隊的戰鬥行動不受敵人的夾擊,從而達到保存
自己,消滅敵人的戰略目的。站在軍事戰略的高度上認識,一號坑兵馬俑所
組成的龐大方陣,提供給後人的便絕不是一張固定而呆板的圖畫,從這個戰
陣的組成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代軍事戰略沿革的脈絡。一號坑方陣的組成之
本,在於以眾多的步兵簇擁戰車從而組成強大的決鬥力。步兵手執矛、戟、
地指出,“凡軍不習此五者,安可以臨敵手?”李靖對古代軍事諸家陣法的
概括,無疑又為後來的軍陣研究者留下了一個難解之謎。這個謎經過了1300
多年後才終於得以解開。
1972 年4 月,考古人員在發掘山東臨沂銀雀山兩座西漢武帝時期的墓葬
時,意外地發現了記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的4900 餘枚竹簡。兵法
的問世,引起了世界考古界與軍事界強烈轟動,為研究者提供了珍貴的理論
佐證,懸而不解,爭論不休的問題由此得到了確切而一致的答案。
銀雀山竹簡《孫子兵法?十陣》曰:“凡陣有十,是為方陣、圓陣、疏
陣、數陣、錐行之陣、雁行之陣、鉤行之陣、玄襄之陣、火陣、水陣。”
《孫子兵法》雖列有十陣,在今天看來其中一些不能算作陣,如火陣隻
是用火攻擊的方法,水陣則是在水上戰鬥或利用水攻擊敵人的方法,這些不
能成為獨立的陣形。因此,《孫臏兵法》在繼承《孫子兵法》思想的基礎上
加以提煉,摒斥了孫子的“火陣”和“水陣”而成為“八陣法”。
“八陣法”被孫臏首先提出後,歷代軍事家又接此加以推演,形成了龐
雜而令人眼花繚亂的多種“陣法”。可惜這些陣法仍未能超越孫臏“八法”
的範圍。但就孫臏的“八法”而言,仍可提煉和簡縮。如“玄襄之陣”隻是
多置旌旗而誘敵的疑策,並非戰鬥隊形的排列組合,嚴格他說是不可稱陣的。
“疏陣”和“數陣”兩種陣法大同小異,隻是前者疏數,在戰場上展開隊伍,
擴大陣地,後者在戰爭中收攏隊伍,不為敵人所分割。兩種陣法實則均屬直
陣的範疇。“雁行之陣”和“鉤形之陣”,前者意在將隊形呈大雁飛行狀展
開,以便更大地發揮矢弩之威,而後者的陣法是左右彎曲如鉤,以便見機行
事,採取迂迴包抄。這兩種陣法亦可用曲形陣加以概括。“錐形之陣”的陣
法相當明確,旨在以精銳之師突破敵陣的防線插入敵人的縱深。由此,孫子
的“十陣”和孫臏的“八陣”之法,實際的基本陣形仍是“方、圓、曲、直、
銳”五種。可見唐代的軍事家李靖對古代兵書戰策的提煉和概括是頗有道理
的。
理論的總結自然要經過驗證,然而中國古代軍隊刀光劍影、血流漂杵的
戰場,俱被歲月的煙塵所埋沒。許多著名戰役的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陣容,
也不能“定格”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後來的人們就隻有根據在煙塵中殘留
的蛛絲螞跡來推斷遠古戰爭的輝煌場景,並按照各自心中意想的圖形,對古
代軍陣的真實麵目進行不休的爭執。
秦始皇陵兵馬誦的出土,使人們透過欣賞這一奇蹟的表層,同時也窺到
了它隱匿於表層之內的深刻的軍事戰略和軍事思想的脈絡。這無疑是古代一
幅完整的陳兵圖的真實再現。
三個兵馬湧坑作為不同形式排列絕非是隨心所欲的安排,它完全真實而
形象地向後人展示了秦代精華的軍事布局。一號坑作為異常規整的長方形出
現也絕非偶然,這是一個方陣格局的典型代表。
陣中的車馬和武士俑背西麵東,給人們顯示了整個俑群已具備了鋒、翼、
衛、本幾個在方陣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坑中的最前端橫排三列共計204
件武士俑,他們中除三個頭戴長冠的“將軍俑”外,其餘均是身著戰袍,腿
紮行滕,足登淺履,免胄束髮,手執弓箭。軍卒的裝備顯然是古代兵書所雲
的“善發強弩、遠而必中”的摧鋒之士。這同二號坑前端左翼安置的弩兵俑
群一樣,反映了這是一支攻擊型的部隊,其戰法必定是在戰鬥開始的瞬間萬
箭齊發,迫使敵軍突然亂陣。後續的38 路大軍乘機源源衝擊,形成白刃格鬥,
斬將擒敵的陣局。在大軍中間的特定位置上,戰車上站有手握青銅寶劍的將
軍予以指揮,從而形成一個方陣的主體布局。
在俑群南北兩旁的武士俑,身披重鎧,手執勁弩,麵向軍陣兩側呈出射
狀,這無疑是整個方陣中的“兩翼”。在俑群的後部。有三排銳士作橫隊排
列,背隊大軍,這便是方陣的“衛”。兩翼和衛的作用在於防止敵人攔路截
擊或包抄後路,以保障自己軍隊的戰鬥行動不受敵人的夾擊,從而達到保存
自己,消滅敵人的戰略目的。站在軍事戰略的高度上認識,一號坑兵馬俑所
組成的龐大方陣,提供給後人的便絕不是一張固定而呆板的圖畫,從這個戰
陣的組成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代軍事戰略沿革的脈絡。一號坑方陣的組成之
本,在於以眾多的步兵簇擁戰車從而組成強大的決鬥力。步兵手執矛、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