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復活的軍團:秦始皇陵兵馬俑發現之謎 作者:嶽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劍,而在江陵望山一號墓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其精良程度達到了當時鑄劍的
奇峰。這柄寶劍出土時不僅未見任何銅鏽,而且表麵光彩照人,刀鋒銳不可
當,在布滿菱形暗紋的劍身上,鑄有“越王鳩淺自作劍”八個鳥書銘文。吳
越之劍的劍身長都在60 厘米以下,越王勾踐劍身長也隻有55.7 厘米。
戰國時期乃至秦代青銅劍的鑄造工藝,在吳越劍的基礎上又得到進一步
發展,將古代青銅劍的鑄造工藝推上頂峰地位。秦代劍的錫含量明顯比吳越
銅劍增多,由於含錫量的增加,可以更好地使金屬組織細化,因而硬度也就
相對地增強,鋒利程度得到明顯提高。最為不同的是,秦劍的身長已不像吳
越之劍那樣短小而是大大增長,由先前不足60 厘米發展到90—120 厘米,隨
著劍身的增長和鋒利度的提高,青銅劍作為一種武器漸漸被士兵所普遍利
用,成為一種常規武器裝備用以防身和作戰。當然,在統治階級內部,佩掛
寶劍,除防身外還有顯示身份和地位的功能。
一號坑出土的青銅劍盡管不能判斷是秦始皇當年斬荊軻之劍,但可以由
此推斷他所佩寶劍的長度不下91.3 厘米,以秦始皇好大喜功的性格看,他的
劍可能比出土青銅劍更長,甚至達到120 厘米,這樣寬長厚重的兵器懸於腰
的旁側,當身體急劇運動時,勢必造成大幅度擺動。隨著秦始皇身體不斷的
前傾,佩劍就勢前移,直至胸前。盡管秦始皇身高臂長,但也不能將1 米多
長的寶劍迅即脫出鞘口。
有史學家認為秦始皇將劍推到身後才得以抽出,這顯然是出於對“負”
這個字的考慮。但事實並非如此,這裏的“負”應是今天的“扶”字之意,
隻要秦始皇抓住劍鞘,使其恢復到身旁原有的位置。憑他手臂的長度,完全
可以將劍抽出鞘口。所謂推於背上或背後,實在是一種有悖情理的假設和猜
想。
一號坑青銅劍出土後,考古人員張占民先生作了一個有趣的試驗,他先
在桌麵上放一疊紙,然後輕輕將劍從紙上劃過,其結果是一次居然可以劃透
19 張紙,其刃之鋒利可想而知。後經科學測定,此劍由銅、鉛、錫三種金屬
構成,由於三種金屬比例得當,才使秦劍堅硬鋒利而又富有韌性,達到了“削
鐵如泥、斷石如粉”的登峰造極的神奇境地。
而使秦劍歷2000 餘年泥水侵蝕依然光亮如新,則完全歸功於劍身表麵那
層10 至15 微米的含鉻化合物氧化層,這表明秦劍已採用了鉻鹽氧化處理。
令人驚嘆和遺憾的是這種化學鍍鉻技術,隨著青銅兵器退出戰爭舞台,也隨
之失傳了。直到本世紀三十年代,才由德國人重新發明並取得專利權。盡管
2000 多年前的中國人就已熟悉運用這居世界領先地位的鍍鉻技術,卻遠沒有
德國人幸運了。至於中國人是怎樣將鉻鹽氧化物鍍在秦劍上的,直到今天這
個謎也未能解開。
歷史的紀念碑群
經過一年的發掘,這座東西長230 米、南北寬62 米,總麵積為14260
平方米的大型兵馬俑坑終於被揭開,飽受了二十多個世紀黑暗與擠壓之苦的
6000 餘件兵馬俑和數10 輛戰車麵世了。人們在親眼目睹了秦兵馬俑神姿風
采的同時,也有機會對它們的設計和創造者作進一步的考察與探索。
據史學家司馬遷撰著的《史記?秦始皇本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
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萬人,穿三泉? .”可以看出,這位後來
的始皇帝贏政,在公元前247 年他13 歲登上秦國王位的同時,就開始為自己
營建陵墓了。建造人數最多時達到70 餘萬人,前後修建達39 年,直到他死
亡並葬入地宮後,陵園的工程尚未全部完成,其規模之龐大,建築之複雜可
想而知。
修築帝王陵墓作為一項巨大的土木工程,在尚無先進機具的古代,需要
很長的時間和為數眾多的人工已屬必然。由於治陵工程曠日持久,就很自然
地賦予了它祝壽和永恆的表象功能。也就是說,帝王生前所屬陵墓的修築時
間越長,預示著其主人越高壽。故,歷代帝王生前為自己修造陵墓便有了“起
壽陵”的說法。秦始皇的祖輩秦孝文王就曾把自己的陵墓直接稱作“壽陵”,
沒有取其它的名字。漢武帝17 歲即位,活到71 歲才撒手歸天。由於在即位
的第二年就開始修築壽陵,在他入葬時,不但墓內的金銀財寶堆放不下,而
且陵園內修陵時栽的樹木也粗大得可以合抱了。
秦始皇陵墓的修築初期,曾採取過一項重大的行政措施,這便是秦始皇
於十六年(公元前231 年)設置的“麗邑”。
“邑”作為城市講,則有“大者曰都,小者曰邑”的區別。作為行政性
地域論,則是都、鄙之外的地方。據考古學家分析判定,當時秦麗邑統轄的
奇峰。這柄寶劍出土時不僅未見任何銅鏽,而且表麵光彩照人,刀鋒銳不可
當,在布滿菱形暗紋的劍身上,鑄有“越王鳩淺自作劍”八個鳥書銘文。吳
越之劍的劍身長都在60 厘米以下,越王勾踐劍身長也隻有55.7 厘米。
戰國時期乃至秦代青銅劍的鑄造工藝,在吳越劍的基礎上又得到進一步
發展,將古代青銅劍的鑄造工藝推上頂峰地位。秦代劍的錫含量明顯比吳越
銅劍增多,由於含錫量的增加,可以更好地使金屬組織細化,因而硬度也就
相對地增強,鋒利程度得到明顯提高。最為不同的是,秦劍的身長已不像吳
越之劍那樣短小而是大大增長,由先前不足60 厘米發展到90—120 厘米,隨
著劍身的增長和鋒利度的提高,青銅劍作為一種武器漸漸被士兵所普遍利
用,成為一種常規武器裝備用以防身和作戰。當然,在統治階級內部,佩掛
寶劍,除防身外還有顯示身份和地位的功能。
一號坑出土的青銅劍盡管不能判斷是秦始皇當年斬荊軻之劍,但可以由
此推斷他所佩寶劍的長度不下91.3 厘米,以秦始皇好大喜功的性格看,他的
劍可能比出土青銅劍更長,甚至達到120 厘米,這樣寬長厚重的兵器懸於腰
的旁側,當身體急劇運動時,勢必造成大幅度擺動。隨著秦始皇身體不斷的
前傾,佩劍就勢前移,直至胸前。盡管秦始皇身高臂長,但也不能將1 米多
長的寶劍迅即脫出鞘口。
有史學家認為秦始皇將劍推到身後才得以抽出,這顯然是出於對“負”
這個字的考慮。但事實並非如此,這裏的“負”應是今天的“扶”字之意,
隻要秦始皇抓住劍鞘,使其恢復到身旁原有的位置。憑他手臂的長度,完全
可以將劍抽出鞘口。所謂推於背上或背後,實在是一種有悖情理的假設和猜
想。
一號坑青銅劍出土後,考古人員張占民先生作了一個有趣的試驗,他先
在桌麵上放一疊紙,然後輕輕將劍從紙上劃過,其結果是一次居然可以劃透
19 張紙,其刃之鋒利可想而知。後經科學測定,此劍由銅、鉛、錫三種金屬
構成,由於三種金屬比例得當,才使秦劍堅硬鋒利而又富有韌性,達到了“削
鐵如泥、斷石如粉”的登峰造極的神奇境地。
而使秦劍歷2000 餘年泥水侵蝕依然光亮如新,則完全歸功於劍身表麵那
層10 至15 微米的含鉻化合物氧化層,這表明秦劍已採用了鉻鹽氧化處理。
令人驚嘆和遺憾的是這種化學鍍鉻技術,隨著青銅兵器退出戰爭舞台,也隨
之失傳了。直到本世紀三十年代,才由德國人重新發明並取得專利權。盡管
2000 多年前的中國人就已熟悉運用這居世界領先地位的鍍鉻技術,卻遠沒有
德國人幸運了。至於中國人是怎樣將鉻鹽氧化物鍍在秦劍上的,直到今天這
個謎也未能解開。
歷史的紀念碑群
經過一年的發掘,這座東西長230 米、南北寬62 米,總麵積為14260
平方米的大型兵馬俑坑終於被揭開,飽受了二十多個世紀黑暗與擠壓之苦的
6000 餘件兵馬俑和數10 輛戰車麵世了。人們在親眼目睹了秦兵馬俑神姿風
采的同時,也有機會對它們的設計和創造者作進一步的考察與探索。
據史學家司馬遷撰著的《史記?秦始皇本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
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萬人,穿三泉? .”可以看出,這位後來
的始皇帝贏政,在公元前247 年他13 歲登上秦國王位的同時,就開始為自己
營建陵墓了。建造人數最多時達到70 餘萬人,前後修建達39 年,直到他死
亡並葬入地宮後,陵園的工程尚未全部完成,其規模之龐大,建築之複雜可
想而知。
修築帝王陵墓作為一項巨大的土木工程,在尚無先進機具的古代,需要
很長的時間和為數眾多的人工已屬必然。由於治陵工程曠日持久,就很自然
地賦予了它祝壽和永恆的表象功能。也就是說,帝王生前所屬陵墓的修築時
間越長,預示著其主人越高壽。故,歷代帝王生前為自己修造陵墓便有了“起
壽陵”的說法。秦始皇的祖輩秦孝文王就曾把自己的陵墓直接稱作“壽陵”,
沒有取其它的名字。漢武帝17 歲即位,活到71 歲才撒手歸天。由於在即位
的第二年就開始修築壽陵,在他入葬時,不但墓內的金銀財寶堆放不下,而
且陵園內修陵時栽的樹木也粗大得可以合抱了。
秦始皇陵墓的修築初期,曾採取過一項重大的行政措施,這便是秦始皇
於十六年(公元前231 年)設置的“麗邑”。
“邑”作為城市講,則有“大者曰都,小者曰邑”的區別。作為行政性
地域論,則是都、鄙之外的地方。據考古學家分析判定,當時秦麗邑統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