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麻葛式的一神教信仰,就體現在所有的宗教創造中,這些創造來自於東方,而後泛濫於整個帝國——亞歷山大裏亞的伊西斯神及太陽神為奧勒利安(aurelian)(巴爾米拉的巴力)所崇信,密特拉崇拜則受到戴克裏先的保護(其波斯形式在敘利亞已被完全重塑),迦太基的巴力女神[母神坦尼特(tanit)、塞勒斯提斯女神(dea caelestis)],則為塞普提姆·塞弗茹斯(septimius severus)所崇奉。這些神的輸入,不再像古典時代那樣隻是增加了具體的神的數目。相反,它們吸納了古代的神,而且以這種方式逐步剝除了古代神的可描繪的形態。就在這個時候,鍊金術也取代了靜力學。與此對應地,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不是神像而是象徵——諸如聖牛、羔羊、聖魚、三角形、十字架——走到了前景中。在君士坦丁的時代,古典宗教的殘餘回聲幾乎不再“在此呈現”(in hoc signo vinces)。對人類的表徵的厭惡之情在此業已確立,終至發展為伊斯蘭和拜占廷時代對神像的禁止。
直至圖拉真時代——在阿波羅式的世界感的最後特徵脫離希臘土地以後很久——羅馬的國家崇拜已經有足夠的力量去重起歐幾裏得式的傾向並增加其神的世界。在羅馬,屬地和屬民的神已經與獲得承認的崇拜場所及其祭司和儀式和諧相處,而這些神本身作為完全確定的個體又與更古老的神聯繫著。但是,從那個時候起,麻葛式的精神甚至在這裏也開始贏得了立足之地,盡管遭遇到了一些令人敬佩的抵抗,尤其集中在少數幾個最為古老的貴族家族。作為實體的神像本身從人們的意識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超越性的神性的情感,這種情感不再依賴於感覺證據;各種各樣的習俗、節日和傳說相互交融。當217年卡拉卡拉終結羅馬神與外來神之間在聖禮及合法性方麵的所有區分時,當吸納了所有古代女神的神力的伊西斯實際上成為羅馬的第一個女神(並因此成為基督教最危險的敵人和教父們所仇視的最令人討厭的目標)時,羅馬已成為了一個東方國家,成為了敘利亞的一個宗教管區。這時,多立克(doliche)、佩特拉(petra)、巴爾米拉和以得撒的巴力神開始融入太陽神索爾的一神教信仰中,後者早就是且仍然是[直到它的代表李錫尼(licinius)在君士坦丁之前垮台為止]帝國的主神。到這時,問題已不在於古典神與麻葛神之間——基督教極少麵臨來自古代神的威脅,因此它能對它們抱一種同情的態度)——而在於:哪一種麻葛式宗教有權給古典帝國的世界指定宗教形式?古代雕塑般的情感的衰落在皇帝崇拜所經過的各個階段可十分清晰地辨認出來——先是經由元老院的決議把死去的皇帝納入國家神的範圍[公元前42年將尤裏烏斯奉作“先帝”(divus)],由祭司團把他和他的雕像從以純粹本土的儀式供奉的先祖的雕像當中移開;接著,從馬可·奧勒留開始,祭司的聖職儀式(並且立即還有神廟的建築)對於被神化的皇帝不再有更多的幫助,因此之故,宗教情感現在被一般的“templum divorum”(先帝陵)所滿足;最後,先帝諡號簡單地被用作皇室成員的封號。這一演進的終結標誌著麻葛式情感的勝利。我們將看到,在碑銘中有各種各樣的名稱 [諸如大母神伊西斯-馬格納(isis-magna)、母神朱諾-阿斯塔特-貝洛納(mater-juno-astarte-bellona)或密特拉-索爾·因維克圖斯-赫利俄斯(mithras-sol invictus-helios)用來指某一個有生命的主神的封號。]
------------
第十一章浮士德式與阿波羅式的自然知識(6)
------------
十一
無神論這一論題,迄今為止,心理學家和宗教學家仍認為沒有什麽仔細研究的價值。雖然已有許多文字討論到它,並且實際上是來自兩種人,一方麵是出於自由思想的殉道者之手,另一方麵則是來自宗教的狂熱分子。但是,從沒有人提及無神論的種類;也沒有人將它當作一種個別而明確的現象,當作正麵的、必然的、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的現象,而予以分析性的研究;更沒有人認識到,無神論是如何地被時代所局限的。
“無神論”是某一世界意識的先驗構成部分,還是一種自覺的自我表達?人們成為無神論者是天生的還是皈依的?有一種無意識的感受覺得宇宙已經成為沒有神靈的,這一感受本身就會使人產生這樣一種有意識的認識,認為“偉大的潘神已經死了”嗎?有所謂的早期的無神論者,例如多立克時代或哥特時代的無神論者嗎?存在人們堅持稱自己是無神論者而事實上根本不是這樣的情形嗎?還有,另一方麵,存在全部都不是或至多部分地是無神論者的文明化的人嗎?
不用爭辯(這個詞本身在所有語言中已顯示了這一點):無神論本質上是一種否定,它指的是一種精神觀念之前奏(foregoing),故而是這一觀念的前身,它並不是一種毫髮無損的構建力量的創造性行為。但是,它否定的是什麽?以什麽方式否定?誰是否定者?
若正確地理解,則無神論是一種已經實現了自身、耗盡了其宗教可能性、且正墜落於無機狀態的精神的必然表現。它與人們對真正的宗教信仰的活生生的渴念與需求是完全相容的——它就好似浪漫主義,是對那一去不復返的東西亦即文化的一種追憶。無神論作為人的一種情感創造物,很可能是他所覺察不到的,它也從不會幹擾他的思維習慣,或向他的信念提出挑戰。若我們能夠領悟到,何以虔誠的海頓在聆聽了貝多芬的一些音樂之後,稱貝多芬為一個“無神論者”,我們便可以理解這一點了。無神論,不是隨文化的黃昏而來的,而是隨文明的開啟而來的。它屬於大城市,屬於大城市裏“受過教育的人”,他們隻是機械地接受他的先輩亦即文化的創造者有機地寄身其中的東西。就古典的上帝感受而論,亞裏士多德是一個不自覺的無神論者。希臘化羅馬時代的斯多葛主義、體現了西方現代性的社會主義和體現了印度現代性的佛教,都是無神論的,盡管它們都可能且的確是滿懷敬意地使用“上帝”這個詞。
直至圖拉真時代——在阿波羅式的世界感的最後特徵脫離希臘土地以後很久——羅馬的國家崇拜已經有足夠的力量去重起歐幾裏得式的傾向並增加其神的世界。在羅馬,屬地和屬民的神已經與獲得承認的崇拜場所及其祭司和儀式和諧相處,而這些神本身作為完全確定的個體又與更古老的神聯繫著。但是,從那個時候起,麻葛式的精神甚至在這裏也開始贏得了立足之地,盡管遭遇到了一些令人敬佩的抵抗,尤其集中在少數幾個最為古老的貴族家族。作為實體的神像本身從人們的意識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超越性的神性的情感,這種情感不再依賴於感覺證據;各種各樣的習俗、節日和傳說相互交融。當217年卡拉卡拉終結羅馬神與外來神之間在聖禮及合法性方麵的所有區分時,當吸納了所有古代女神的神力的伊西斯實際上成為羅馬的第一個女神(並因此成為基督教最危險的敵人和教父們所仇視的最令人討厭的目標)時,羅馬已成為了一個東方國家,成為了敘利亞的一個宗教管區。這時,多立克(doliche)、佩特拉(petra)、巴爾米拉和以得撒的巴力神開始融入太陽神索爾的一神教信仰中,後者早就是且仍然是[直到它的代表李錫尼(licinius)在君士坦丁之前垮台為止]帝國的主神。到這時,問題已不在於古典神與麻葛神之間——基督教極少麵臨來自古代神的威脅,因此它能對它們抱一種同情的態度)——而在於:哪一種麻葛式宗教有權給古典帝國的世界指定宗教形式?古代雕塑般的情感的衰落在皇帝崇拜所經過的各個階段可十分清晰地辨認出來——先是經由元老院的決議把死去的皇帝納入國家神的範圍[公元前42年將尤裏烏斯奉作“先帝”(divus)],由祭司團把他和他的雕像從以純粹本土的儀式供奉的先祖的雕像當中移開;接著,從馬可·奧勒留開始,祭司的聖職儀式(並且立即還有神廟的建築)對於被神化的皇帝不再有更多的幫助,因此之故,宗教情感現在被一般的“templum divorum”(先帝陵)所滿足;最後,先帝諡號簡單地被用作皇室成員的封號。這一演進的終結標誌著麻葛式情感的勝利。我們將看到,在碑銘中有各種各樣的名稱 [諸如大母神伊西斯-馬格納(isis-magna)、母神朱諾-阿斯塔特-貝洛納(mater-juno-astarte-bellona)或密特拉-索爾·因維克圖斯-赫利俄斯(mithras-sol invictus-helios)用來指某一個有生命的主神的封號。]
------------
第十一章浮士德式與阿波羅式的自然知識(6)
------------
十一
無神論這一論題,迄今為止,心理學家和宗教學家仍認為沒有什麽仔細研究的價值。雖然已有許多文字討論到它,並且實際上是來自兩種人,一方麵是出於自由思想的殉道者之手,另一方麵則是來自宗教的狂熱分子。但是,從沒有人提及無神論的種類;也沒有人將它當作一種個別而明確的現象,當作正麵的、必然的、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的現象,而予以分析性的研究;更沒有人認識到,無神論是如何地被時代所局限的。
“無神論”是某一世界意識的先驗構成部分,還是一種自覺的自我表達?人們成為無神論者是天生的還是皈依的?有一種無意識的感受覺得宇宙已經成為沒有神靈的,這一感受本身就會使人產生這樣一種有意識的認識,認為“偉大的潘神已經死了”嗎?有所謂的早期的無神論者,例如多立克時代或哥特時代的無神論者嗎?存在人們堅持稱自己是無神論者而事實上根本不是這樣的情形嗎?還有,另一方麵,存在全部都不是或至多部分地是無神論者的文明化的人嗎?
不用爭辯(這個詞本身在所有語言中已顯示了這一點):無神論本質上是一種否定,它指的是一種精神觀念之前奏(foregoing),故而是這一觀念的前身,它並不是一種毫髮無損的構建力量的創造性行為。但是,它否定的是什麽?以什麽方式否定?誰是否定者?
若正確地理解,則無神論是一種已經實現了自身、耗盡了其宗教可能性、且正墜落於無機狀態的精神的必然表現。它與人們對真正的宗教信仰的活生生的渴念與需求是完全相容的——它就好似浪漫主義,是對那一去不復返的東西亦即文化的一種追憶。無神論作為人的一種情感創造物,很可能是他所覺察不到的,它也從不會幹擾他的思維習慣,或向他的信念提出挑戰。若我們能夠領悟到,何以虔誠的海頓在聆聽了貝多芬的一些音樂之後,稱貝多芬為一個“無神論者”,我們便可以理解這一點了。無神論,不是隨文化的黃昏而來的,而是隨文明的開啟而來的。它屬於大城市,屬於大城市裏“受過教育的人”,他們隻是機械地接受他的先輩亦即文化的創造者有機地寄身其中的東西。就古典的上帝感受而論,亞裏士多德是一個不自覺的無神論者。希臘化羅馬時代的斯多葛主義、體現了西方現代性的社會主義和體現了印度現代性的佛教,都是無神論的,盡管它們都可能且的確是滿懷敬意地使用“上帝”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