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如果自然知識是一種精微的自我認識——自然被理解為圖象,被理解為人的鏡像——那麽,嚐試去解決運動問題,即是自我為了掌握它自身的奧秘之蹤跡、它自身的命運而作的一種認識的嚐試。


    ------------


    第十一章浮士德式與阿波羅式的自然知識(3)


    ------------


    五


    隻有觀相學的機智——如果具有創造性的話——能成功地做到這一點,且事實上,它已經自遠古時起就在藝術中、尤其是在悲劇詩中這麽做了。隻有純思的人,才會對運動感到茫然不解;而對於冥思者來說,它是不言而喻的。前者不論如何完整地把他的困惑還原為體係,其結果都是體係化的,而非觀相學的,是邏輯地和數字地排列的純粹的廣延,在那裏,除了既成的死物而外,沒有任何活生生的東西。


    正是這一點使得歌德——他是一個詩人而不是一個計算者——發現,“自然沒有體係。它隻有生命,它就是生命,是從一個未知的中心到一個不可知的境界的連續性。”對於還沒有在自然中生活而隻是認識自然的人來說,自然有一個體係。但是,它僅僅是一個體係,再無其他,運動則是它裏麵的一種矛盾。那矛盾可能會被靈活的定則掩蓋起來,但它會繼續存在於那定則的基本概念中。德謨克利特的碰撞與反碰撞、亞裏士多德的隱得來希、從14世紀奧卡姆主義者的“動力因”到輻射的量子理論中的力的概念,全都包含有這個矛盾。讀者不妨在一個物理係統之內把運動設想為那一係統的老化過程(ageing)(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正如觀察者的生命經驗所顯示的),這時,他立刻且明顯地會感覺到,在“運動”一詞及其所有派生的觀念中固有的宿命性,才是它們的不可克服的有機內容。但是,跟老化沒有任何關係的力學,必定也跟運動沒有關係;因此,既然沒有一個科學體係不包含有運動問題,那麽,一個完整而自足的力學就是不可能的。不論是這個地方還是在那個地方,任何體係總會有一個有機的出發點,使當下的生命可以由此進入體係之中——這個出發點就是一個連接著有心智的嬰兒與有生命的母親、亦即思維與思維者的臍帶。


    這也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方麵說明了浮士德式的自然科學和阿波羅式的自然科學的基礎。沒有一種“自然”是純粹的——在它之中,總有某種歷史的東西。如果人是非歷史的,像希臘人那樣,那他的總體的世界印象便吸附在一種純粹由點形成的現在中,他在每一個別時刻的自然意象便是靜態的、自足的(也就是,將過去和未來排除在外的)。時間作為數量很少出現在希臘物理學中,如同亞裏士多德的隱得來希的觀念中就不包含時間因素一樣。相反,如果人是歷史地構成的,那他的自然意象便是動態的。數字作為對既成之物的確定評價,在非歷史的人的情形中是度量,在歷史的人的情形中則是函數。一個隻是對現在的東西的度量,一個隻是對有過去和未來或者說有一個過程的東西的探究。而這一差異的結果便是:運動問題的內在不連貫性在古典理論中被掩蓋起來了,而在西方理論中被推到了前景中。


    歷史是永恆的生成,故而也是永恆的未來;自然是既成,故而也是永恆的過去。可是在這裏,似乎發生了一個奇異的逆轉——生成已經失去了其之於既成的優越性。當人類的才智從自己的領域即既成中往後看的時候,則生命的方麵便會顛倒過來,承載著目標與未來的命運的觀念,轉變成機械的因果原理,而這一原理的重心,則在於過去。於是,空間的經歷被提升到瞬時的生命之上,而時間,則被空間的世界係統中的長度所取代。然而,既然在創造性的經驗中,廣延出自於方向,空間來自於生命,則人類知性把生命當作是一種進入無機空間的歷程,顯然隻是一種想像。生命把空間視作是在功能上屬於自己的一種東西,而心智卻把生命視作是空間中的一種事物。命運會問:“往何處去?”,因果律會問:“自何地而來?”故而,所謂建立一個科學的係統,意味著從既成的和已經實現的事物出發,沿著一個機械地構想的過程倒溯回去,也就是通過把生成變化的過程處理為一種空間的長度,以追尋“原因”。但是,人是不能往回生活的,而隻能往回思考。時間和命運其實是不能逆轉的,所能逆轉的,隻是物理學家所謂的“時間”,他把他公式中的時間視作是可以分割的量,尤其是一種否定性的或想像的量。


    這一乖謬的困境一直是存在著的,盡管很少有人看出這是天生的和必然的。在古典科學中,愛利亞學派拒絕承認在運動中來思考自然的必然性,為此,他們提出了一個邏輯的觀點,認為思維即是一種存在,並由此推論,被認知物與廣延是同一的,故而知識與生成過程是不可兼容的。他們的批評一直未被反駁,也不能反駁。但是,他們並不能阻礙古典物理學的演進,因為古典物理學是阿波羅式的心靈的一種必然的表達,故而超乎一切邏輯困難之上。而在巴羅克時代由伽利略和牛頓所奠定的所謂“古典”力學中,也一再基於動力學的思路,尋求對運動問題提出一種無懈可擊的解答。一種覺得自己的自我受到某個困難的威脅的思想,以其不知疲倦的全部激情一直在反覆闡述著力的概念,這一闡述的歷史不過就是為了給運動找到一種無懈可擊的、數學的和理論的形式而作出努力的歷史。其最後一次嚴肅的嚐試——像其他各次嚐試一樣,必然要歸於失敗——即是赫茲作出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方的沒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德]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德]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並收藏西方的沒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