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向愣了片刻,忽然將心一橫,也罷,難不成久負盛名的高僧還會害死他一個無名小輩?怕是自己多心了。既然來到此處算是僥倖,與高僧相見就是天大的緣份,不可錯過。
欠了欠身子,崔向的聲音平靜了許多:“緣起性空,世間萬物本無獨立存在之物,皆是相依相存而成。入目之處,山川河流,星辰宇宙,全是緣自一念之間,本是無中生有而成,此為緣起性空之本意。依我愚見,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正是緣起性空的進一步闡述,詳盡說明世間萬物相互依存的關鍵所在。此有故彼有,就如方才長老發問,才有我的回答。此無故彼無,若無長老一問,也沒有我回答之事。此生故彼生,長老念頭一生,口中發問,由此引發我心中念頭隨之而生。此滅故彼滅,長老問完,我現在答完,方才問題已經隨之而去,不復存在。”
一口氣說完,崔向隻覺胸中濁氣散盡,說不出來的舒適暢快。
淨賢長老默默聽完,默然一笑,不說好也不說壞,卻問:“不知崔施主對現今天下大勢有何見解?自當今聖上即位以來,對佛教多有排斥,會昌二年,先是嚴令不許僧尼出入皇宮。會昌三年,又令犯戒僧尼還俗。四年,今上又不許天下廟宇供養佛骨……以崔施主之見,聖上是就此罷休,還是佛教終究難逃一難?”
崔向又差點汗流浹背,強忍心中慌亂,沉思片刻,才道:“今上崇信道教,拜趙歸真為師,以求長生不老。不說排佛法令,便是先前頒布的天下不許使用獨腳車之令,竟是擔心獨腳會壓壞道路中心,因此會破壞道心,引起天下道士不安,如此荒誕之說也被聖上深信不疑,可見聖上對身邊道士信任有加,已經到了妄信的程度。再加上當今聖上本來就不喜佛,佛道之爭由來已久,如此一來……”
崔向忍住沒有說出真相,明年即會昌五年,便是歷史最著名的會昌法難!
淨賢長老依然是神色淡淡,無喜無悲,隻是眼中閃過一絲慈悲之意,緩慢問道:“既有前因,必有後果,天下廟宇眾多,僧人良莠不齊,多有不守戒律、魚目混珠之輩,佛教有此一難,也好去蕪存菁,還我佛教百丈清規!隻是老僧還有一不請之問……崔施主,可知當今聖上春秋幾何?”
敢問皇上何時駕崩,此話雖是由方外之人淨賢長老之口說出,不過若是外人聽到,也是大逆不道之罪。
崔向當即就臉色大變。
淨賢長老問完之後,仿佛隻是隨口說出一句偈語一般,臉上神情落落,一片雲淡風清,根本就沒有流露一絲慌亂之色,隻是眼中隱隱有光彩閃動,目光直視崔向,隻等他如何作答。
不用說,此話的言外之意已是明明白白,眼前的高僧,將他的秘密看得如掌中指紋,一清二楚。
崔向心中自然清楚,倒不是高僧口出惡言,故意詆毀當今天子,而是特意有此一問,隻為探他身份,或許還是考究之意也未可知。
更深層原因,難道淨賢長老也知道百丈寺中有真龍隱沒?
既然高僧點破關鍵之處,崔向也就不再拿捏,心結一解,臉上便露出輕鬆之意,說道:“既然方丈萬事萬物瞭然於胸,又何必非要借我之口說出?其實說來,我也是一個可憐之人罷了,不過是提前知道了一些事情而已,除此之外,不過是一名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爾!”
淨賢長老點頭一笑:“崔施主切莫看輕自己,世間萬事萬物皆有聯繫,此起彼伏,此生彼滅,哪裏會有人萬事萬物皆瞭然於胸?即便是佛祖,也有三能三不能,何況老僧不過一介凡夫,更是不能知曉將來之事……也罷,老僧不問便是,修行一甲子,還是難以放下,眼見佛門劫難現前,不免著相,想要伸手挽救一二,卻是忘了我佛曾經說過,神通不敵業力,善哉,善哉!”
淨賢長老雙手合十,一行熱淚滾滾而下,臉上卻沒有半分悲傷之色,隻看得崔向驚心動魄,心中暗嘆,這便是佛門中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無上慈悲之心麽?
崔向心腸一軟,正要開口說出真相,卻見淨賢長老忽然站起,擺手說道:“不必再說,老僧喚施主前來,已經著了心魔,本不該與施主相見,也不該點破施主身份。其後再問施主天地玄機,更是壞了我佛戒律,罪過,罪過。施主請回罷,老僧隻有一事相求,還望施主成全。”
崔向肅然而立:“但憑長老吩咐!”
淨賢長老一揖到底:“若是得便,還請崔施主盡力護全百丈寺上下一百三十餘僧人。百丈寺自懷海祖師樹立百丈清規以來,不敢稍有懈怠,老僧以性命擔保,寺中一百三十餘名僧人全是我佛弟子,受足戒,無人敢犯比丘二百五十戒。若是他人,老僧不敢冒然開口,崔施主與我百丈寺頗有淵源,是以有此不情之請,還請崔施主成全。”
崔向怎敢受淨賢長老大禮,急忙將他扶起,臉有愧色:“若是我有此能力,自然責無旁貸,隻是我現今不過是尋常士子,無權無勢,想要保下百丈寺,恐怕非我力所能及之事。”
淨賢長老驀然一笑,如雪後初晴,讓崔向心中莫名一定。
“緣起性空,崔施主,你此心一起,事情便已經有所改變,此生故彼生,誰知他日百丈寺不會庇護你的聲名之下,得以保全。且不說你自有與眾不同之處,此有故彼有,既然來此,有所為有所不為,才不枉此生。”
欠了欠身子,崔向的聲音平靜了許多:“緣起性空,世間萬物本無獨立存在之物,皆是相依相存而成。入目之處,山川河流,星辰宇宙,全是緣自一念之間,本是無中生有而成,此為緣起性空之本意。依我愚見,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正是緣起性空的進一步闡述,詳盡說明世間萬物相互依存的關鍵所在。此有故彼有,就如方才長老發問,才有我的回答。此無故彼無,若無長老一問,也沒有我回答之事。此生故彼生,長老念頭一生,口中發問,由此引發我心中念頭隨之而生。此滅故彼滅,長老問完,我現在答完,方才問題已經隨之而去,不復存在。”
一口氣說完,崔向隻覺胸中濁氣散盡,說不出來的舒適暢快。
淨賢長老默默聽完,默然一笑,不說好也不說壞,卻問:“不知崔施主對現今天下大勢有何見解?自當今聖上即位以來,對佛教多有排斥,會昌二年,先是嚴令不許僧尼出入皇宮。會昌三年,又令犯戒僧尼還俗。四年,今上又不許天下廟宇供養佛骨……以崔施主之見,聖上是就此罷休,還是佛教終究難逃一難?”
崔向又差點汗流浹背,強忍心中慌亂,沉思片刻,才道:“今上崇信道教,拜趙歸真為師,以求長生不老。不說排佛法令,便是先前頒布的天下不許使用獨腳車之令,竟是擔心獨腳會壓壞道路中心,因此會破壞道心,引起天下道士不安,如此荒誕之說也被聖上深信不疑,可見聖上對身邊道士信任有加,已經到了妄信的程度。再加上當今聖上本來就不喜佛,佛道之爭由來已久,如此一來……”
崔向忍住沒有說出真相,明年即會昌五年,便是歷史最著名的會昌法難!
淨賢長老依然是神色淡淡,無喜無悲,隻是眼中閃過一絲慈悲之意,緩慢問道:“既有前因,必有後果,天下廟宇眾多,僧人良莠不齊,多有不守戒律、魚目混珠之輩,佛教有此一難,也好去蕪存菁,還我佛教百丈清規!隻是老僧還有一不請之問……崔施主,可知當今聖上春秋幾何?”
敢問皇上何時駕崩,此話雖是由方外之人淨賢長老之口說出,不過若是外人聽到,也是大逆不道之罪。
崔向當即就臉色大變。
淨賢長老問完之後,仿佛隻是隨口說出一句偈語一般,臉上神情落落,一片雲淡風清,根本就沒有流露一絲慌亂之色,隻是眼中隱隱有光彩閃動,目光直視崔向,隻等他如何作答。
不用說,此話的言外之意已是明明白白,眼前的高僧,將他的秘密看得如掌中指紋,一清二楚。
崔向心中自然清楚,倒不是高僧口出惡言,故意詆毀當今天子,而是特意有此一問,隻為探他身份,或許還是考究之意也未可知。
更深層原因,難道淨賢長老也知道百丈寺中有真龍隱沒?
既然高僧點破關鍵之處,崔向也就不再拿捏,心結一解,臉上便露出輕鬆之意,說道:“既然方丈萬事萬物瞭然於胸,又何必非要借我之口說出?其實說來,我也是一個可憐之人罷了,不過是提前知道了一些事情而已,除此之外,不過是一名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爾!”
淨賢長老點頭一笑:“崔施主切莫看輕自己,世間萬事萬物皆有聯繫,此起彼伏,此生彼滅,哪裏會有人萬事萬物皆瞭然於胸?即便是佛祖,也有三能三不能,何況老僧不過一介凡夫,更是不能知曉將來之事……也罷,老僧不問便是,修行一甲子,還是難以放下,眼見佛門劫難現前,不免著相,想要伸手挽救一二,卻是忘了我佛曾經說過,神通不敵業力,善哉,善哉!”
淨賢長老雙手合十,一行熱淚滾滾而下,臉上卻沒有半分悲傷之色,隻看得崔向驚心動魄,心中暗嘆,這便是佛門中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無上慈悲之心麽?
崔向心腸一軟,正要開口說出真相,卻見淨賢長老忽然站起,擺手說道:“不必再說,老僧喚施主前來,已經著了心魔,本不該與施主相見,也不該點破施主身份。其後再問施主天地玄機,更是壞了我佛戒律,罪過,罪過。施主請回罷,老僧隻有一事相求,還望施主成全。”
崔向肅然而立:“但憑長老吩咐!”
淨賢長老一揖到底:“若是得便,還請崔施主盡力護全百丈寺上下一百三十餘僧人。百丈寺自懷海祖師樹立百丈清規以來,不敢稍有懈怠,老僧以性命擔保,寺中一百三十餘名僧人全是我佛弟子,受足戒,無人敢犯比丘二百五十戒。若是他人,老僧不敢冒然開口,崔施主與我百丈寺頗有淵源,是以有此不情之請,還請崔施主成全。”
崔向怎敢受淨賢長老大禮,急忙將他扶起,臉有愧色:“若是我有此能力,自然責無旁貸,隻是我現今不過是尋常士子,無權無勢,想要保下百丈寺,恐怕非我力所能及之事。”
淨賢長老驀然一笑,如雪後初晴,讓崔向心中莫名一定。
“緣起性空,崔施主,你此心一起,事情便已經有所改變,此生故彼生,誰知他日百丈寺不會庇護你的聲名之下,得以保全。且不說你自有與眾不同之處,此有故彼有,既然來此,有所為有所不為,才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