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掌握了在逃的太子停留地點的確切消息,維謝洛夫斯基覲見了奧皇並轉交了彼得的一封信。但查理六世卻佯稱並不知情。


    奧地利朝廷採取了觀望態度。隻是在一個月之後,當再也不能否認太子隱匿在奧國境內的時候,查理六世才覆信沙皇,轉彎抹角地承認了阿列克謝留居在奧國境內。奧皇向沙皇保證,他將“盡心竭力地”照顧阿列克謝,決不會使他“落入敵手”。奧皇的這封支吾搪塞的覆信,沒有回答沙皇提出的主要問題,即維也納朝廷是否準備引渡太子。


    維也納朝廷想先用搪塞的方式贏得時間再靜候局勢的變化。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是,為了奪回皇太子沙皇會不會訴諸武力,歐洲各國對此事的態度又將如何。這時,維也納決定把太子轉移到那不勒斯,因為他的隱居地點已為眾人所知。但是就連遷往那不勒斯也很難不露形跡,因為魯緬采夫一直寸步不離地跟蹤著太子。


    查理六世支吾搪塞的態度,迫使彼得不得不派遣有經驗的外交官彼得·托爾斯泰前往維也納。在他攜帶的一封信中,沙皇明確表示他已知悉皇子逃奧後的種種經過以及眼下正被拘留在那不勒斯一所城堡之中等各節。沙皇言之鑿鑿,維也納方麵再也不能抵賴,何況它本來就十分害怕俄國軍隊入侵,於是決定準許托爾斯泰會見阿列克謝,以便商談有關太子返國的事宜。


    1717年 9月26日,托爾斯泰同阿列克謝第一次會晤。托爾斯泰向太子遞交父王的一封信,“汝一向忤逆不孝,無論好言相勸抑或嚴責,均不能使汝遵從吾之教導,汝遠行告別之前,信誓旦旦,曾幾何時,逃往國外,甘心賣身投靠,汝此等行為,使為父個人羞愧難當,痛不欲生,國家亦因此蒙受恥辱……。”沙皇還告訴太子,托爾斯泰和魯緬采夫將和他麵晤並提出建議。還答應他,隻要他回國決不加懲罰。設不聽勸告,將革出家門,並宣布他為叛徒。


    讀完父王的信,又聽了托爾斯泰的勸導,太子說:“現在我什麽也不能說,因為這件事我需要好好考慮一下。”兩天以後,托爾斯泰得知,阿列克謝斷然拒絕服從父王的意願,理由是“回到父親那裏很危險,我怕見他那副怒氣沖沖的麵孔;為什麽我不可以把我不敢回國的事寫信向我的保護人奧皇陛下報告呢?”


    太子之所以這樣堅決,是因為他深信,即使沙皇採取軍事行動,奧國朝廷也不會拒絕給予庇護。托爾斯泰的任務就是要打消阿列克謝的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因為托爾斯泰確知,維也納不想走得太遠,為了太子之事同俄國發生武裝衝突。


    這位經驗豐富的外交官,行動相當堅決。他終於成功地打消了優柔寡斷的太子的抗拒心理。


    托爾斯泰對太子說:“我不會離開這裏,直到把你交到你父王手裏為止,不管你是死還是活。我會到處跟蹤你,你想躲也躲不掉。如果你賴在這裏不走,你父王就會把你當成叛徒。”


    為了使嚇唬能起作用,托爾斯泰還想出了一個新招,他佯稱收到沙皇的一封親筆信,說俄國部隊正在波蘭集結,準備入侵奧國領土,以便迫使奧國朝廷引渡太子。


    恫嚇起了一定的作用,但阿列克謝仍然猶豫不決,直到被托爾斯泰收買的奧地利駐那不勒斯官員想把奧國官方文件稱為“姘婦”的葉芙羅西尼婭從太子身邊奪走時,太子才改變主意。阿列克謝這下明白了,奧國朝廷並不聽他那一套,實際上他已被人家甩了,今後他們更無意把同俄國沙皇的關係複雜化。


    太子本來準備到羅馬去找教皇,但他這步棋卻被葉芙羅西尼婭阻止了,她的勸告太子總是無條件接受的。剩下的唯一出路,就是返回俄國。阿列克謝把托爾斯泰請來,對他說:


    “我要回到父王那裏有一個條件,就是要答應我住在鄉下,不要把葉芙羅西尼婭從我身邊奪走。明天你同魯緬采夫再來一趟,我把我的答覆告訴你們。”


    翌日,1717年10月 4日,太子給父王寫了一封信,由於激動寫得很不工整,在信裏“最卑賤最無用的奴才,不肖之子阿列克謝”陳述了他打算返回俄國的事,並再一次請求寬恕。太子在準備起程的同時,燒毀了全部文件和書信底稿,以防萬一。


    10月14日,阿列克謝太子在托爾斯泰和魯緬采夫的陪同下,離開那不勒斯。途中他收到已經到達彼得堡的父王的來信:“吾兒。10月 4日來信收閱。現答覆如下:所言請求寬恕一節,此前吾曾通過托爾斯泰和魯緬采夫二先生書麵和口頭上予以應允,現特在此重申:決不食言。托爾斯泰先生亦曾將汝之其它要求函告,吾亦予以應允。”


    彼得同時還寫信給托爾斯泰,告訴他來函中所提皇子想娶同他姘居的女子為妻,並想在自己的村子裏定居住等要求可全部答允,隻要他能回國。


    阿列克謝在逃亡中度過了近一年半的時間。太子在那些自願的形同坐牢的歲月中,對皇位可說朝思暮想。


    他留在俄國的那些死黨,同樣也不知道這位逃亡的太子的去向和現況。


    亞伯拉罕·洛普欣(太子曾將出逃的計劃告訴過他)由於受好奇心的驅使,一次他找到奧地利駐彼得堡的公使,貿然問道:


    “太子現在哪兒,有沒有關於他的消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彼得大帝傳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俄]尼·伊·帕普連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俄]尼·伊·帕普連科並收藏彼得大帝傳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