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幾乎被夷為平地。重新修復要塞的工作進行得相當順利。彼得對海軍的力量滿懷信心,他開始尋求合適的港口,最後選中了塔幹羅格港。
派好留守亞速的駐軍之後,俄軍於 8月便揮師北上了。這時彼得又在琢磨另外一件事情——如何組織莫斯科人為勝利歸來的軍隊祝捷。此舉是彼得首創,在寫給俄籍荷蘭人安德烈·維尼烏斯的一封信裏,彼得曾暗示:“用凱旋門對統帥及兩年來立下汗馬功勞的諸君表示敬意。”彼得仔細推敲著祝捷儀式的全部細節,甚至指定了設立凱旋門的地點。
在得到報告說祝捷事宜可望在 9月下半月準備就緒以後,沙皇就不急於趕回莫斯科。途中他曾在自己臣屬的領地滯留了很長一段時間,視察了一些工廠。 9月底,彼得到科洛緬斯科耶村。參加遠征的軍隊將如期來到這裏,並激情滿懷地準備通過凱旋門。
這次空前壯舉首都居民都親眼看到了。一種純世俗的典禮代替了伴有祈禱和鍾聲的宗教儀式,騎兵和步兵的洪流,蜿蜒幾公裏,陸軍總司令舍英和海軍上將列福爾特成了享受這種殊榮的主角。為了祝賀他們,在凱旋門前有人朗誦詩歌。在這個場麵裏,使莫斯科人最為驚奇的是,懶洋洋地歪坐在馬車裏的“教皇大公”尼基塔·佐托夫在為遊行隊伍開道,而沙皇卻穿著黑色德國服裝,頭戴插著白羽毛的帽子走在海軍上將列福爾特後邊。他肩上扛著菱形長矛。
凱旋門是一座高達十米、仿效古希臘羅馬文學和歷史人物雕像和文字裝飾而組成的宏大建築物。這裏可以看到大力神赫拉庫利士、戰神馬爾斯以及描繪圍攻亞速的圖畫和題詞。有的異常莊嚴,如:“我來了,看見了,戰勝了。”;有的含有諷刺,針對那些不走運的上耳其人說的:“唉,我們失去了亞速,唯有逃命才是活路”;或者“從前我們在草原上尋歡作樂,如今好不容易才從莫斯科逃脫”。
場麵令人眼花繚亂,但久已習慣於另一種儀式的莫斯科人,看到這種排場卻莫名其妙。沿街麋集的人群,默不作聲地目送著一隊隊騎兵走過,他們眼神中流露出來的驚奇和警覺多於興奮。沒有人歡呼雀躍,也聽不見高聲祝賀,這要等到幾年以後才能出現。
為勝利者祝捷的種種鋪張活動對取得的勝利沒有什麽現實意義。但彼得卻甘之如飴。隨著亞速的占領,俄國就開始走向海洋,但成為海上強國還相去甚遠。爭取黑海的出海口,爭取海峽的使用權,尚需進行相當艱巨的征戰。
似乎有這樣一種不確切的說法,彼得對所有這些目標的實現早已有成竹在胸。而其實這個計劃是一步一步形成的。此刻令彼得寢食不安的是,如何堅守占領區,如何擊退土耳其的捲土重來的進犯。
彼得對海軍力量還是信得過的。海軍既能保證他征服亞速,也一定能保證他守住亞速,甚至能夠朝更遠的地區推進。沙皇在第二次亞速遠征後班師回莫斯科時,這個計劃就已在他胸中醞釀成熟。他向領主杜馬下達手諭,闡明占據亞速和建設海軍的思想。領主杜馬決定,三千名射擊軍官兵連同家屬進駐亞速。關於海軍隻通過一項原則性決議。然而,國庫空虛,撥不出建設海軍的經費。有限的國家預算中拿不出這筆開支。於是便著手製訂新的繁重的賦役製度。為了海軍建設,建立了向僧俗兩種土地所有者徵收的“稅收製”。果然不出所料,這些人又把新開支的重擔轉嫁到了農民頭上。
同時,又增加了其它的徭役,動員勞動居民去修建塔於羅格海港,以便鞏固亞速和濱海一帶的占領區。
新措施一個接一個。沙皇為建設海軍發布了一連串的新指令。海軍需要熟悉業務的軍官隊伍,而造船廠又需要造船專家。這兩種人材目前俄國都缺乏。於是彼得當機立斷:派禦前大臣出國學習海軍。在列入名單的三十五名青年人中,二十二人領有公爵銜。1696年12月,沙皇心血來潮:派使節出國遊說,以便組成一個歐洲列強的反土耳其聯盟。除了外交任務以外,外交使團還完成其他多種使命,諸如雇用海員、船長、造船專家,購置大炮、槍枝和儀器。派遣那些取得親王封號的外交使團的準備工作迅速展開使團定名為“大使團”。按照外交渠道同一些國家的政府交換信件,外交使團要假道這些國家並預定和這些國家進行會談。此外還為購置貴重禮品撥了專款。為配備外交使團的人員,從檔案館調出有關歐洲列國外交事務的文件,製定了工作細則。其中有一條是沙皇為留學生製定的。彼得把學習計劃事先規定為兩期。第一期作為留學生用來攻讀必修科目,掌握海軍的基本知識,即航海技術和軍事指揮能力。第二期主要用來攻讀選修科目,掌握造船技術。
創建海軍可以說是彼得的第二個獨立行動,這個行動給國家生活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它要求人民作出比對亞速遠征所付出的還要大的犧牲。對下民來說,這些犧牲過分沉重,對他們的要求過於苛刻。然而沙皇立誌振國興邦,對貴族出身的人也毫不姑息。對此後者也嘖有煩言。那些留利克世係和格底敏世係的確襲貴族,從來在宮廷裏過的是無憂無慮的生活,他們的官階也是按部就班一級一級往上升,但是現在卻被指派到完全陌生的邊遠地區去過旅居生活,到了那裏,他們要下大勁幹力氣活,從此拋卻鮮衣美食而要為一日三頓操心。
派好留守亞速的駐軍之後,俄軍於 8月便揮師北上了。這時彼得又在琢磨另外一件事情——如何組織莫斯科人為勝利歸來的軍隊祝捷。此舉是彼得首創,在寫給俄籍荷蘭人安德烈·維尼烏斯的一封信裏,彼得曾暗示:“用凱旋門對統帥及兩年來立下汗馬功勞的諸君表示敬意。”彼得仔細推敲著祝捷儀式的全部細節,甚至指定了設立凱旋門的地點。
在得到報告說祝捷事宜可望在 9月下半月準備就緒以後,沙皇就不急於趕回莫斯科。途中他曾在自己臣屬的領地滯留了很長一段時間,視察了一些工廠。 9月底,彼得到科洛緬斯科耶村。參加遠征的軍隊將如期來到這裏,並激情滿懷地準備通過凱旋門。
這次空前壯舉首都居民都親眼看到了。一種純世俗的典禮代替了伴有祈禱和鍾聲的宗教儀式,騎兵和步兵的洪流,蜿蜒幾公裏,陸軍總司令舍英和海軍上將列福爾特成了享受這種殊榮的主角。為了祝賀他們,在凱旋門前有人朗誦詩歌。在這個場麵裏,使莫斯科人最為驚奇的是,懶洋洋地歪坐在馬車裏的“教皇大公”尼基塔·佐托夫在為遊行隊伍開道,而沙皇卻穿著黑色德國服裝,頭戴插著白羽毛的帽子走在海軍上將列福爾特後邊。他肩上扛著菱形長矛。
凱旋門是一座高達十米、仿效古希臘羅馬文學和歷史人物雕像和文字裝飾而組成的宏大建築物。這裏可以看到大力神赫拉庫利士、戰神馬爾斯以及描繪圍攻亞速的圖畫和題詞。有的異常莊嚴,如:“我來了,看見了,戰勝了。”;有的含有諷刺,針對那些不走運的上耳其人說的:“唉,我們失去了亞速,唯有逃命才是活路”;或者“從前我們在草原上尋歡作樂,如今好不容易才從莫斯科逃脫”。
場麵令人眼花繚亂,但久已習慣於另一種儀式的莫斯科人,看到這種排場卻莫名其妙。沿街麋集的人群,默不作聲地目送著一隊隊騎兵走過,他們眼神中流露出來的驚奇和警覺多於興奮。沒有人歡呼雀躍,也聽不見高聲祝賀,這要等到幾年以後才能出現。
為勝利者祝捷的種種鋪張活動對取得的勝利沒有什麽現實意義。但彼得卻甘之如飴。隨著亞速的占領,俄國就開始走向海洋,但成為海上強國還相去甚遠。爭取黑海的出海口,爭取海峽的使用權,尚需進行相當艱巨的征戰。
似乎有這樣一種不確切的說法,彼得對所有這些目標的實現早已有成竹在胸。而其實這個計劃是一步一步形成的。此刻令彼得寢食不安的是,如何堅守占領區,如何擊退土耳其的捲土重來的進犯。
彼得對海軍力量還是信得過的。海軍既能保證他征服亞速,也一定能保證他守住亞速,甚至能夠朝更遠的地區推進。沙皇在第二次亞速遠征後班師回莫斯科時,這個計劃就已在他胸中醞釀成熟。他向領主杜馬下達手諭,闡明占據亞速和建設海軍的思想。領主杜馬決定,三千名射擊軍官兵連同家屬進駐亞速。關於海軍隻通過一項原則性決議。然而,國庫空虛,撥不出建設海軍的經費。有限的國家預算中拿不出這筆開支。於是便著手製訂新的繁重的賦役製度。為了海軍建設,建立了向僧俗兩種土地所有者徵收的“稅收製”。果然不出所料,這些人又把新開支的重擔轉嫁到了農民頭上。
同時,又增加了其它的徭役,動員勞動居民去修建塔於羅格海港,以便鞏固亞速和濱海一帶的占領區。
新措施一個接一個。沙皇為建設海軍發布了一連串的新指令。海軍需要熟悉業務的軍官隊伍,而造船廠又需要造船專家。這兩種人材目前俄國都缺乏。於是彼得當機立斷:派禦前大臣出國學習海軍。在列入名單的三十五名青年人中,二十二人領有公爵銜。1696年12月,沙皇心血來潮:派使節出國遊說,以便組成一個歐洲列強的反土耳其聯盟。除了外交任務以外,外交使團還完成其他多種使命,諸如雇用海員、船長、造船專家,購置大炮、槍枝和儀器。派遣那些取得親王封號的外交使團的準備工作迅速展開使團定名為“大使團”。按照外交渠道同一些國家的政府交換信件,外交使團要假道這些國家並預定和這些國家進行會談。此外還為購置貴重禮品撥了專款。為配備外交使團的人員,從檔案館調出有關歐洲列國外交事務的文件,製定了工作細則。其中有一條是沙皇為留學生製定的。彼得把學習計劃事先規定為兩期。第一期作為留學生用來攻讀必修科目,掌握海軍的基本知識,即航海技術和軍事指揮能力。第二期主要用來攻讀選修科目,掌握造船技術。
創建海軍可以說是彼得的第二個獨立行動,這個行動給國家生活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它要求人民作出比對亞速遠征所付出的還要大的犧牲。對下民來說,這些犧牲過分沉重,對他們的要求過於苛刻。然而沙皇立誌振國興邦,對貴族出身的人也毫不姑息。對此後者也嘖有煩言。那些留利克世係和格底敏世係的確襲貴族,從來在宮廷裏過的是無憂無慮的生活,他們的官階也是按部就班一級一級往上升,但是現在卻被指派到完全陌生的邊遠地區去過旅居生活,到了那裏,他們要下大勁幹力氣活,從此拋卻鮮衣美食而要為一日三頓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