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嶺南震撼:南越王墓發現之謎 作者:嶽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玉衣作為漢代高級貴族特有的鹼服,有其發生、發展和消失的過程。從考古資料考察分析,早在東周時期就有在死者臉部覆以綴玉麵罩、身上鹼以綴玉衣服的習俗,這種“綴玉麵罩”和“綴玉衣服”的現象應當算是“玉衣”的雛形。自田野考古學在中國興起後,從1954年到1955年,考古工作者在洛陽中州路(西工段)發掘的春秋晚期和戰國時期的墓葬中,在有些死者的臉部發現了許多帶孔的玉石片,有的玉石片做成眉、眼、鼻、口的形狀,並按五官的位置排列,以象徵人的臉部。根據《儀禮·士喪禮》記載,古時覆蓋死者的臉部用“布巾”、“冥目”,裹首用“掩”。而此次考古工作者於東周墓中死者臉部發現的玉石片,原來可能是縫綴在“布巾”、“冥目”一類覆麵織物之上的。至於玉衣的頭罩,則應是從裹首的“掩”演變而來的。
戰國時代死者臉上的綴玉覆麵和身上的綴玉鹼服,雖然和漢代的玉衣有一定的淵源關係,但還不是真正的玉衣。類似滿城漢墓出土的、形製完備的玉衣,最早出現於何時,史無明文記載。在考古發掘中,曾多次出土漢代的玉衣,但保存完整的隻占少數,多數僅殘存或多或少的玉片。從考古資料看,已出土的玉衣為數在}2套以上,其中屬於西漢的共11套,屬於東漢者至少有11或12套。在西漢玉衣中,有準確年代早於滿城漢墓的,有鹹陽楊家灣漢墓和臨沂劉疵墓。楊家灣漢墓的年代為文景時期,劉疵墓屬於西漢前期。但這兩座墓都缺乏明確的斷代根據,隻能確定其上限應為文帝時期,下限可能達到武帝初年。至於文帝以前的玉衣則沒有發現過。
就文獻記載而言,《史記》所述訖於漢武帝天漢四年,而未見關於玉衣的記載。成書於武帝時期的《淮南子》一書,在論述厚葬時仍然隻承襲《呂氏春秋》中所謂“含珠鱗施”的說法,也未見“玉衣”一詞。由此推測,葬以玉衣的習俗,在全又武帝時期可能才流行不久,或尚未形成一種製度,因而知道的人不多,《史記》也未載其事。
從漢代社會經濟發展情況考察,玉衣的出現不大可能在西漢初年。高祖時,由於經濟貧困,“自天子不能具醇驪,而將相或乘牛車”。惠帝、呂後年間,雖然“衣食滋殖”,但經濟尚未恢復。文帝時期,雖然經濟有所發展,麵“公私之積猶可哀痛”。《史記·孝文本紀》載文帝本人也規定,“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所記是否完全符合實際,當然值得懷疑,但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經濟尚不富裕的事實。經過“文景之治”,到了武帝初年,漢王朝通過70年左右的休養生息,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致使“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的狀況。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統治階級的生活日益驕奢淫逸,生前窮奢極欲,死後則實行厚葬。正是在這樣一種歷史大環境下,封建貴族以玉衣作為鹼服的風氣開始出現了,到武帝時期已發展到頂峰。也正是自武帝以後,玉衣開始由中央朝廷手二業作坊統一製作,皇帝把它作為禮物賞賜給各地的諸侯王及朝中受寵幸的大臣。當時中央設置了一個專門製作喪葬品的機構,稱為東園匠,玉衣就是在它的監督下製作的。玉衣的製作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所用的玉料要經過開料、鋸片、磨光及鑽孔等,每一玉片的大小形狀都必須經過精心設計和細緻加工,這需要有高超的工藝技術水平。整個玉衣製作過程所花費的人力和物力相當驚人,據推算,漢代製作一件玉衣,約需一名玉工費十餘年的功夫。
從河北定州北莊東漢中山簡王劉焉墓出土的部分玉衣片看,背麵墨書“中山”兩字,說明朝廷作坊的工匠們為各地諸侯王、列侯製成玉衣後,為便於區別,就將諸侯國的國名書寫在玉衣片上。而那塊書寫“中山”兩字的玉衣片,表示此件玉衣主人是中山國君。再有定州4o號漢墓墓主是西漢中山孝王劉興,或許是他身材較矮小的緣故,金縷玉衣過於肥大,因此在穿用時不得不把褲筒下部過長的部分拆下,墊蓋在他的腹部下方。由此可見,漢中央朝廷玉器作坊製造的玉衣是按統一規格製作的。在製作過程中,有著嚴格的朝廷等級界限,從編綴用金、銀、銅、絲、玉、石原料的使用幾方麵可明顯地體現出來。
關於玉衣採用的材料,從文獻記載看,有著嚴格的規定,一律為玉料,不曾有使用漢白玉石料的記載。但實際發現的事實則不同,是既有玉料,也有石料,石料應以劣玉看待,是等級不同的表現。西漢時期,王、王後、列侯都用玉料;而在東漢,隻有王用玉料,王後、列侯(如浮陽侯劉氏)及夫人等用漢白玉石衣,一律銅縷。
玉衣在使用上,除了按照諸侯王、列侯以及功臣貴戚等不同等級頒賜給或金縷、銀縷、銅縷玉衣、石衣之外,絕不允許私自製造,違者治罪。<後漢書·朱穆傳》載:“宦官趙忠喪父,歸葬安平,潛為均潘,玉匣,偶人。穆聞之,下郡案驗,使畏其嚴明,遂發墓剖棺,陳屍出之,而收其家屬。”這個故事說明當時限製是很嚴格的。《前漢書·王子侯表》載,西漢諸侯王、列侯等總數約《幻人左右,如果把東漢時期諸侯王、列侯等計在一起,人數要達千人以上。這樣一支龐大的貴族隊伍,其玉衣的製作,僅靠東園匠是難以勝任的。有些玉衣,特別是後人所看到的那些出土的漢白玉石衣,不一定都是朝廷所製作和頒賜,或許是由各郡國所建的由中央朝廷特許的作坊所製造,這或許正是文獻中沒有石料玉衣記載的緣故,或者也正是考古工作者近年在河北定縣的許多大墓中曾發現大量做工粗劣的銅縷漢白玉石衣的真正原因。
戰國時代死者臉上的綴玉覆麵和身上的綴玉鹼服,雖然和漢代的玉衣有一定的淵源關係,但還不是真正的玉衣。類似滿城漢墓出土的、形製完備的玉衣,最早出現於何時,史無明文記載。在考古發掘中,曾多次出土漢代的玉衣,但保存完整的隻占少數,多數僅殘存或多或少的玉片。從考古資料看,已出土的玉衣為數在}2套以上,其中屬於西漢的共11套,屬於東漢者至少有11或12套。在西漢玉衣中,有準確年代早於滿城漢墓的,有鹹陽楊家灣漢墓和臨沂劉疵墓。楊家灣漢墓的年代為文景時期,劉疵墓屬於西漢前期。但這兩座墓都缺乏明確的斷代根據,隻能確定其上限應為文帝時期,下限可能達到武帝初年。至於文帝以前的玉衣則沒有發現過。
就文獻記載而言,《史記》所述訖於漢武帝天漢四年,而未見關於玉衣的記載。成書於武帝時期的《淮南子》一書,在論述厚葬時仍然隻承襲《呂氏春秋》中所謂“含珠鱗施”的說法,也未見“玉衣”一詞。由此推測,葬以玉衣的習俗,在全又武帝時期可能才流行不久,或尚未形成一種製度,因而知道的人不多,《史記》也未載其事。
從漢代社會經濟發展情況考察,玉衣的出現不大可能在西漢初年。高祖時,由於經濟貧困,“自天子不能具醇驪,而將相或乘牛車”。惠帝、呂後年間,雖然“衣食滋殖”,但經濟尚未恢復。文帝時期,雖然經濟有所發展,麵“公私之積猶可哀痛”。《史記·孝文本紀》載文帝本人也規定,“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所記是否完全符合實際,當然值得懷疑,但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經濟尚不富裕的事實。經過“文景之治”,到了武帝初年,漢王朝通過70年左右的休養生息,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致使“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的狀況。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統治階級的生活日益驕奢淫逸,生前窮奢極欲,死後則實行厚葬。正是在這樣一種歷史大環境下,封建貴族以玉衣作為鹼服的風氣開始出現了,到武帝時期已發展到頂峰。也正是自武帝以後,玉衣開始由中央朝廷手二業作坊統一製作,皇帝把它作為禮物賞賜給各地的諸侯王及朝中受寵幸的大臣。當時中央設置了一個專門製作喪葬品的機構,稱為東園匠,玉衣就是在它的監督下製作的。玉衣的製作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所用的玉料要經過開料、鋸片、磨光及鑽孔等,每一玉片的大小形狀都必須經過精心設計和細緻加工,這需要有高超的工藝技術水平。整個玉衣製作過程所花費的人力和物力相當驚人,據推算,漢代製作一件玉衣,約需一名玉工費十餘年的功夫。
從河北定州北莊東漢中山簡王劉焉墓出土的部分玉衣片看,背麵墨書“中山”兩字,說明朝廷作坊的工匠們為各地諸侯王、列侯製成玉衣後,為便於區別,就將諸侯國的國名書寫在玉衣片上。而那塊書寫“中山”兩字的玉衣片,表示此件玉衣主人是中山國君。再有定州4o號漢墓墓主是西漢中山孝王劉興,或許是他身材較矮小的緣故,金縷玉衣過於肥大,因此在穿用時不得不把褲筒下部過長的部分拆下,墊蓋在他的腹部下方。由此可見,漢中央朝廷玉器作坊製造的玉衣是按統一規格製作的。在製作過程中,有著嚴格的朝廷等級界限,從編綴用金、銀、銅、絲、玉、石原料的使用幾方麵可明顯地體現出來。
關於玉衣採用的材料,從文獻記載看,有著嚴格的規定,一律為玉料,不曾有使用漢白玉石料的記載。但實際發現的事實則不同,是既有玉料,也有石料,石料應以劣玉看待,是等級不同的表現。西漢時期,王、王後、列侯都用玉料;而在東漢,隻有王用玉料,王後、列侯(如浮陽侯劉氏)及夫人等用漢白玉石衣,一律銅縷。
玉衣在使用上,除了按照諸侯王、列侯以及功臣貴戚等不同等級頒賜給或金縷、銀縷、銅縷玉衣、石衣之外,絕不允許私自製造,違者治罪。<後漢書·朱穆傳》載:“宦官趙忠喪父,歸葬安平,潛為均潘,玉匣,偶人。穆聞之,下郡案驗,使畏其嚴明,遂發墓剖棺,陳屍出之,而收其家屬。”這個故事說明當時限製是很嚴格的。《前漢書·王子侯表》載,西漢諸侯王、列侯等總數約《幻人左右,如果把東漢時期諸侯王、列侯等計在一起,人數要達千人以上。這樣一支龐大的貴族隊伍,其玉衣的製作,僅靠東園匠是難以勝任的。有些玉衣,特別是後人所看到的那些出土的漢白玉石衣,不一定都是朝廷所製作和頒賜,或許是由各郡國所建的由中央朝廷特許的作坊所製造,這或許正是文獻中沒有石料玉衣記載的緣故,或者也正是考古工作者近年在河北定縣的許多大墓中曾發現大量做工粗劣的銅縷漢白玉石衣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