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嶺南震撼:南越王墓發現之謎 作者:嶽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整個靈渠開鑿過程留下來的傳說,不全是牴觸、不滿和悲壯,也有一些浪漫和理想主義的成分摻雜其中,關於那塊“飛來石”的傳說便是極好的例證。據說靈渠附近並無石山,卻偏偏在拐彎處的堤邊“飛來了”一塊巨石。巨石周圍刻有後人讚美靈渠的詩文和修渠事務的記載,其中一段專門講述了“飛來石”故事:當靈渠修到此地時,工程被迫停頓,因為白天砌好的堤壩,到夜晚就被大水衝垮。多次反覆後,人們就在夜晚去察看,這一察看方才得知,堤壩並不是被水衝垮的,分明是一隻豬婆龍在作祟,是它用長嘴暗中拱開了堤壩。於是,人們同豬婆龍展開了鬥爭。後來,這件事被峨眉山上的仙人發現了,他對人們的頑強戰鬥精神甚是讚揚,便設法幫助修渠的人們。在一個雷鳴電閃的夜裏,天空忽然飛來一塊巨石,正好砸在豬婆龍的脊背上,使它再不能逞凶作惡。後來,這大堤壩也就順利地建成了。
這段頗具浪漫和理想主義的故事,明顯地淡化了軍工們勞作中的悲苦和哀怨,增添了一股昂揚向上的意欲征服自然、建功立業的英雄主義色彩和樂觀的精神風貌。或許,正是憑著這樣的精神意誌,興安運河才得以最終成功地打通。
盡管史料沒有提及工程的艱難以及施工的技術處理等細節,但後人可以想像的是,靈渠的開鑿一定是吸收和借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鄭國渠的經驗和技術手段興建而成的。早在秦國滅西周後的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在四川就由李冰主持了都江堰工程的興建。這項工程有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等三個主要部分緊密相連,形成工程的總體,其中魚嘴的作用是把氓江分為內外兩江,外江為主流,內江水流則通過寶瓶口流向成都平原,起一種分水作用。都江堰的魚嘴與靈渠的樺嘴,是同一類型的水利建築物,都起著分水作用。都江堰建成與靈渠的開鑿,相距隻有35年,基本上屬於同一個時代,而同時代興修的水利工程之間不能排除技術交流的可能性。盡管歷代對樺嘴是否修建於秦代素有爭論,但多數學者、專家還是認為鋅嘴建成於秦代的可能性較大,就當時的情形而言,要建南北渠道是不能沒有分水工程設施的,除此別無他途。
鄭國渠開鑿於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幹渠東西長“三百餘裏”,橫穿幾條天然河流,於渠橫穿河流的技術措施,缺乏文獻記錄資料。據現代水利史專家研究得出的結論認為:在古代技術條件下,建閘(即鬥門)控製,實屬不易,從文字記載和考古上都尚未發現在秦代有這樣大型的灌溉閘門。在鄭國渠修建萬年後新建的靈渠,是否已懂得修建閘門的技術,因資料缺乏無從判斷。如不用閘門提高水位,則常年運輸將成問題,一種可能是盡量利用流量充沛的季節運輸;另一種可能是使用一種原始方法提高水位,兩者必居其一。
史祿負責領導開鑿的靈渠是世界上第一條船閘式人工航道運河,是我國水利科學史上的重大成就之一,它同都江堰、鄭國渠一起被後人並稱為秦國三大水利工程,並在中國古代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靈渠溝通了湘漓兩條河流,湘水匯人灕水,使原本屬於長扛流域的湘水與屬於珠江流域的灕水連接了起來,因而從長江流域出發的船隻,可以通過灕江逾五嶺而直接到達嶺南地區,即使載重萬斤的大船也可以順利通過,這就為被困於嶺南的秦軍糧炯的補給帶來了新的轉機。由於秦工朝的糧晌源源不斷地輸人,為秦軍快速、徹底地征服嶺南地區創造了條件。當然,靈渠的作用不僅限於秦始皇時代對嶺南的用兵,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作用和意義變得越發宏大和深遠。自秦之後的歷代,隨著靈渠的不斷修築,對於促進嶺南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對生產力的發展和鞏固祖國的統一,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作為嶺南同中原水陸交通運輸大動脈的靈渠,直到明清時代,仍然是南北水陸交通的最重要的通道。按照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親眼見到的情形,靈渠內依然是“運航鱗次”,船隻往來不絕。到清代,靈渠被稱為“三楚兩粵之咽喉……長沙、衡、永數郡盛產穀米,連檢銜尾,浮蒼梧(梧州)直下羊城(廠‘州)”。嶺南地區大量的特產和器物也通過靈渠下湘江、越洞庭、溯漢水,輸送到長江流域和中原各地,促進了嶺南和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繁榮與民族的融合。靈渠在作為水陸交通的同時,還澆灌著兩岸的萬畝農田,為當地農業的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從傳統的觀點與角度看,秦王朝開鑿靈渠的目的主要是兵發嶺南並征服這塊土地上的越人,以穩固秦王朝的統治和滿足秦始皇對於財富的貪婪和私慾。而史祿領導開鑿靈渠動用了十萬軍工,也有其耗費人力物力、勞民傷財的一麵。但是客觀地從歷史角度來看,靈渠畢竟起到了巨大的積極作用,史祿作為秦代開發南方的重要人物之一,其歷史功績是不應被抹殺的。雖然在古代正史中沒有他的傳記,但是靈渠工程本身就是歷史的見證,那用巨石壘砌而成的堅固大堤,就是開鑿靈渠的十萬軍工以及史祿本人的不倒的紀念碑群。就史祿在歷史上的地位麵言,正如宋人周去非在他的《嶺外代答》一書中所言:“嚐觀祿之遺蹟,竊嘆始皇之殘忍。其餘威能閣水行舟,萬世之下乃賴之,豈惟始皇,祿亦人傑矣。”
這段頗具浪漫和理想主義的故事,明顯地淡化了軍工們勞作中的悲苦和哀怨,增添了一股昂揚向上的意欲征服自然、建功立業的英雄主義色彩和樂觀的精神風貌。或許,正是憑著這樣的精神意誌,興安運河才得以最終成功地打通。
盡管史料沒有提及工程的艱難以及施工的技術處理等細節,但後人可以想像的是,靈渠的開鑿一定是吸收和借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鄭國渠的經驗和技術手段興建而成的。早在秦國滅西周後的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在四川就由李冰主持了都江堰工程的興建。這項工程有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等三個主要部分緊密相連,形成工程的總體,其中魚嘴的作用是把氓江分為內外兩江,外江為主流,內江水流則通過寶瓶口流向成都平原,起一種分水作用。都江堰的魚嘴與靈渠的樺嘴,是同一類型的水利建築物,都起著分水作用。都江堰建成與靈渠的開鑿,相距隻有35年,基本上屬於同一個時代,而同時代興修的水利工程之間不能排除技術交流的可能性。盡管歷代對樺嘴是否修建於秦代素有爭論,但多數學者、專家還是認為鋅嘴建成於秦代的可能性較大,就當時的情形而言,要建南北渠道是不能沒有分水工程設施的,除此別無他途。
鄭國渠開鑿於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幹渠東西長“三百餘裏”,橫穿幾條天然河流,於渠橫穿河流的技術措施,缺乏文獻記錄資料。據現代水利史專家研究得出的結論認為:在古代技術條件下,建閘(即鬥門)控製,實屬不易,從文字記載和考古上都尚未發現在秦代有這樣大型的灌溉閘門。在鄭國渠修建萬年後新建的靈渠,是否已懂得修建閘門的技術,因資料缺乏無從判斷。如不用閘門提高水位,則常年運輸將成問題,一種可能是盡量利用流量充沛的季節運輸;另一種可能是使用一種原始方法提高水位,兩者必居其一。
史祿負責領導開鑿的靈渠是世界上第一條船閘式人工航道運河,是我國水利科學史上的重大成就之一,它同都江堰、鄭國渠一起被後人並稱為秦國三大水利工程,並在中國古代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靈渠溝通了湘漓兩條河流,湘水匯人灕水,使原本屬於長扛流域的湘水與屬於珠江流域的灕水連接了起來,因而從長江流域出發的船隻,可以通過灕江逾五嶺而直接到達嶺南地區,即使載重萬斤的大船也可以順利通過,這就為被困於嶺南的秦軍糧炯的補給帶來了新的轉機。由於秦工朝的糧晌源源不斷地輸人,為秦軍快速、徹底地征服嶺南地區創造了條件。當然,靈渠的作用不僅限於秦始皇時代對嶺南的用兵,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作用和意義變得越發宏大和深遠。自秦之後的歷代,隨著靈渠的不斷修築,對於促進嶺南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對生產力的發展和鞏固祖國的統一,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作為嶺南同中原水陸交通運輸大動脈的靈渠,直到明清時代,仍然是南北水陸交通的最重要的通道。按照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親眼見到的情形,靈渠內依然是“運航鱗次”,船隻往來不絕。到清代,靈渠被稱為“三楚兩粵之咽喉……長沙、衡、永數郡盛產穀米,連檢銜尾,浮蒼梧(梧州)直下羊城(廠‘州)”。嶺南地區大量的特產和器物也通過靈渠下湘江、越洞庭、溯漢水,輸送到長江流域和中原各地,促進了嶺南和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繁榮與民族的融合。靈渠在作為水陸交通的同時,還澆灌著兩岸的萬畝農田,為當地農業的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從傳統的觀點與角度看,秦王朝開鑿靈渠的目的主要是兵發嶺南並征服這塊土地上的越人,以穩固秦王朝的統治和滿足秦始皇對於財富的貪婪和私慾。而史祿領導開鑿靈渠動用了十萬軍工,也有其耗費人力物力、勞民傷財的一麵。但是客觀地從歷史角度來看,靈渠畢竟起到了巨大的積極作用,史祿作為秦代開發南方的重要人物之一,其歷史功績是不應被抹殺的。雖然在古代正史中沒有他的傳記,但是靈渠工程本身就是歷史的見證,那用巨石壘砌而成的堅固大堤,就是開鑿靈渠的十萬軍工以及史祿本人的不倒的紀念碑群。就史祿在歷史上的地位麵言,正如宋人周去非在他的《嶺外代答》一書中所言:“嚐觀祿之遺蹟,竊嘆始皇之殘忍。其餘威能閣水行舟,萬世之下乃賴之,豈惟始皇,祿亦人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