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權與血——明帝國官場政治 作者:樊樹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鬧得最起勁的是復社名士、翰林院庶吉士周鍾,他一麵與魏大中主子魏學濂聯名向李自成上疏“請葬先帝”,一麵按照大順丞相牛金星的意思寫了一篇《士見危致命論》,為他們改換門庭張目,牛金星稱讚不已,周鍾沾沾自喜,逢人便誇“牛老師知遇”,儼然牛丞相高第門生。他還寫了一篇勸進表,稱頌李自成“比堯舜更多武功,較湯武尤無慚德”,貶損朱由檢“獨夫授首,四海歸心”。一時間傳為士林之羞。魏學濂還要“搶頭功”,聲稱這篇文章出於他的手筆,周鍾“想不到此”。對於這兩人的表演,馮夢龍不勝感慨:“噫,詞林省闥天子侍從,親信之臣,作此逆天喪心語,而猶揚揚得意,自詡佐命元勛。讀聖賢書所學何事?尚何麵目偷息天地之間耶?”
五月三日,多爾袞進入紫禁城。三天後,他為崇禎在帝王廟設靈堂,允許在京明朝大臣為先帝哭臨三日。他還任命歸順的明朝大臣李明睿為清朝禮部侍郎,負責崇禎的諡號及祭葬事宜。李明睿遵命擬上先帝諡號為“端皇帝”,廟號為“懷宗”,並建議改葬梓宮。後因眾人建議帝後已經葬入田貴妃墳,不必改葬,便把田貴妃墳命名為“思陵”。思陵因此成為十三陵中規製最為簡陋的一座。
順治十四年,清世祖(順治帝)下令修繕思陵。他在給工部的諭旨中,談到了自己對崇禎的評價:“朕念明崇禎帝孜孜求治,身殉社稷,若不急為闡揚,恐千載之下,竟與失德亡國者同類並觀。”據奉旨營建思陵碑的大學士金之俊說,清世祖對於明朝興亡了如指掌,深悉崇禎之所以失天下,另有深刻原因,他本人並非亡國之君。思陵碑立在一個四邊各長四丈四尺的思陵碑亭中,龍首龜趺的石碑,高一丈六尺,寬六尺,上麵鐫刻九個金色大字:“大明莊烈湣皇帝之陵”,背麵是大學士金之俊撰寫的奉敕建思陵碑記。
順治十六年十一月十四日,清世祖前往十三陵祭掃。他的祭文鐫刻於碑亭邊上,祭文寫道:“維帝英姿蒞政,誌且安民,十有七年,勵精靡懈。詎意寇亂國亡,身殉社稷。向使時際承平,足稱令主。隻以襲弊政之餘,逢陽九之運,雖才具有為,而命移莫挽。朕恆思及,憫惜良深。”順治十七年十月初四日,清世祖鑑於明十三陵中,各陵都宏大壯麗,唯獨思陵荒涼卑隘,特下詔重修。隻因他不久病逝,修陵之事終於不了了之。
幹隆初年官方編撰的《明史》對這位莊烈帝似乎同情多於譴責:“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沉機獨斷,刈除奸逆,天下相望治平。惜乎大勢已傾,積習難挽,在廷則門戶糾紛,疆場則將驕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潰爛而莫可救,可謂不幸也已。”
崇禎並非亡國之君,卻演出了一幕亡國的悲劇。歷史多麽不可思議!
錢謙益與馬士英阮大鋮
傳統儒家的政治倫理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推崇為最高境界,然而文人從政總是處在兩難境地,剛直不阿則為當道所不容,曲阿附世則為後世所不齒。於是乎文人從政的悲劇便不絕於耳。
錢謙益是明末清初的文壇領袖,在文學與史學領域的貢獻有目共睹。但是,他在明清鼎革之際失節降清,遭到遺老遺少的蔑視,後人也因為非議他的人品,而對他的文品嗤之以鼻。
這不能說沒有道理,卻火之偏頗,缺乏客觀公允的心態。人品與文品既有聯繫又有區別,不能混為一談,需要加以分析。筆者對錢謙益的才華極為欣賞,對他在政壇上不斷遭到挫折深表同情,為那個激烈動盪的時代士大夫生存狀態的無奈,感慨係之。與那些慷慨激昂的誌士仁人相比,錢謙益活得很累,在南明與清初的歷史劇變中,顯得過於寡斷於苟且。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的政治生涯接連不斷遭受挫折,而他又非常看重傳統士大夫的最高理想——治國平天下,不甘心做一個純粹的文人。這個矛盾始終陰魂不散地縈繞著他,難以擺脫,扭曲了他的心靈。
日本著名漢學家吉川幸次郎寫過一篇很有意思的論文——《錢謙益與東林——作為政客的錢謙益》(見《吉川幸次郎全集》第十六卷,日本築摩書房,1970年版,第11—35頁),開掘出觀察錢謙益政治生涯的一個視角:他一生遭受七次重大挫折。
錢謙益於萬曆三十八年進士及第,出任翰林院編修僅僅幾個月,由於父親病故,不得不回到常熟家鄉服喪守製。這種守製通常是三年,但是三年以後他並沒有復出,在鄉裏整整閑居了十年。直到泰昌元年他才官復原職,很快又碰到麻煩。那就是天啟元年出任浙江主考官時,牽涉科場舞弊案,雖然後來查明與他無關,但不久還是因此而罷官歸鄉。天啟四年他再度復出,以詹事府少詹事的頭銜從事編纂《實錄》的工作,因為與東林人士高攀龍、楊漣、左光鬥等人交往密切,被“閹黨”列入黑名單之中。閹黨骨幹分子王紹徽根據魏忠賢的授意炮製《東林點將錄》,仿照《水滸》一百零八將的名號,把東林人士一百零八人編入黑名單,為首的是“開山元帥托塔天王南京戶部尚李三才”及“天魁星及時雨大學士葉向高”,錢謙益也名列其中:“天巧星浪子左春坊左諭德錢謙益”。
五月三日,多爾袞進入紫禁城。三天後,他為崇禎在帝王廟設靈堂,允許在京明朝大臣為先帝哭臨三日。他還任命歸順的明朝大臣李明睿為清朝禮部侍郎,負責崇禎的諡號及祭葬事宜。李明睿遵命擬上先帝諡號為“端皇帝”,廟號為“懷宗”,並建議改葬梓宮。後因眾人建議帝後已經葬入田貴妃墳,不必改葬,便把田貴妃墳命名為“思陵”。思陵因此成為十三陵中規製最為簡陋的一座。
順治十四年,清世祖(順治帝)下令修繕思陵。他在給工部的諭旨中,談到了自己對崇禎的評價:“朕念明崇禎帝孜孜求治,身殉社稷,若不急為闡揚,恐千載之下,竟與失德亡國者同類並觀。”據奉旨營建思陵碑的大學士金之俊說,清世祖對於明朝興亡了如指掌,深悉崇禎之所以失天下,另有深刻原因,他本人並非亡國之君。思陵碑立在一個四邊各長四丈四尺的思陵碑亭中,龍首龜趺的石碑,高一丈六尺,寬六尺,上麵鐫刻九個金色大字:“大明莊烈湣皇帝之陵”,背麵是大學士金之俊撰寫的奉敕建思陵碑記。
順治十六年十一月十四日,清世祖前往十三陵祭掃。他的祭文鐫刻於碑亭邊上,祭文寫道:“維帝英姿蒞政,誌且安民,十有七年,勵精靡懈。詎意寇亂國亡,身殉社稷。向使時際承平,足稱令主。隻以襲弊政之餘,逢陽九之運,雖才具有為,而命移莫挽。朕恆思及,憫惜良深。”順治十七年十月初四日,清世祖鑑於明十三陵中,各陵都宏大壯麗,唯獨思陵荒涼卑隘,特下詔重修。隻因他不久病逝,修陵之事終於不了了之。
幹隆初年官方編撰的《明史》對這位莊烈帝似乎同情多於譴責:“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沉機獨斷,刈除奸逆,天下相望治平。惜乎大勢已傾,積習難挽,在廷則門戶糾紛,疆場則將驕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潰爛而莫可救,可謂不幸也已。”
崇禎並非亡國之君,卻演出了一幕亡國的悲劇。歷史多麽不可思議!
錢謙益與馬士英阮大鋮
傳統儒家的政治倫理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推崇為最高境界,然而文人從政總是處在兩難境地,剛直不阿則為當道所不容,曲阿附世則為後世所不齒。於是乎文人從政的悲劇便不絕於耳。
錢謙益是明末清初的文壇領袖,在文學與史學領域的貢獻有目共睹。但是,他在明清鼎革之際失節降清,遭到遺老遺少的蔑視,後人也因為非議他的人品,而對他的文品嗤之以鼻。
這不能說沒有道理,卻火之偏頗,缺乏客觀公允的心態。人品與文品既有聯繫又有區別,不能混為一談,需要加以分析。筆者對錢謙益的才華極為欣賞,對他在政壇上不斷遭到挫折深表同情,為那個激烈動盪的時代士大夫生存狀態的無奈,感慨係之。與那些慷慨激昂的誌士仁人相比,錢謙益活得很累,在南明與清初的歷史劇變中,顯得過於寡斷於苟且。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的政治生涯接連不斷遭受挫折,而他又非常看重傳統士大夫的最高理想——治國平天下,不甘心做一個純粹的文人。這個矛盾始終陰魂不散地縈繞著他,難以擺脫,扭曲了他的心靈。
日本著名漢學家吉川幸次郎寫過一篇很有意思的論文——《錢謙益與東林——作為政客的錢謙益》(見《吉川幸次郎全集》第十六卷,日本築摩書房,1970年版,第11—35頁),開掘出觀察錢謙益政治生涯的一個視角:他一生遭受七次重大挫折。
錢謙益於萬曆三十八年進士及第,出任翰林院編修僅僅幾個月,由於父親病故,不得不回到常熟家鄉服喪守製。這種守製通常是三年,但是三年以後他並沒有復出,在鄉裏整整閑居了十年。直到泰昌元年他才官復原職,很快又碰到麻煩。那就是天啟元年出任浙江主考官時,牽涉科場舞弊案,雖然後來查明與他無關,但不久還是因此而罷官歸鄉。天啟四年他再度復出,以詹事府少詹事的頭銜從事編纂《實錄》的工作,因為與東林人士高攀龍、楊漣、左光鬥等人交往密切,被“閹黨”列入黑名單之中。閹黨骨幹分子王紹徽根據魏忠賢的授意炮製《東林點將錄》,仿照《水滸》一百零八將的名號,把東林人士一百零八人編入黑名單,為首的是“開山元帥托塔天王南京戶部尚李三才”及“天魁星及時雨大學士葉向高”,錢謙益也名列其中:“天巧星浪子左春坊左諭德錢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