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權與血——明帝國官場政治 作者:樊樹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人們不帶先入為主的成見,設身處地從明朝政局的實際情況出發觀察,那麽,楊嗣昌所提出的“必安內方可攘外”的方針,毫無疑問是當時唯一可取的選擇。
崇禎皇帝採納了楊嗣昌的方針以後,集中精力於安內,在一年半時間裏,剿撫並用,先後招撫了張獻忠、羅汝才等部,在潼關南原幾乎全殲李白成等部,取得了可觀的戰績。然而就在這時,崇禎十一年五月,滿洲鐵騎突破長城邊關,直逼京師附近的近畿地區,朝野震動。這次清軍南下,與崇禎二年“己巳之變”形勢大不一樣,當時陝西的農民軍不過是小股零星武裝,所以各地勤王軍保衛京師,危機很快過去。今非昔比,此時農民軍已成燎原之勢,戰火蔓延中原各省。京師危急,朝廷調集五省常備軍以外,還動用了北方邊防軍,迫使清軍撤退,但是留下了隱患。朝廷誤以為張獻忠、羅汝才等部已經接受招撫,李自成等部已經慘敗,於是放棄了原先的既定方針,把多年圍剿農民軍的洪承疇、孫傳庭及其精銳部隊全部凋往北方邊境,全力對付清軍。中原兵力一旦空虛,張獻忠、羅汝才等部在湖廣“重舉義旗,李自成從商雒山區挺進河南,與張獻忠遙相呼應。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朝廷在安內與攘外的兩難選擇中,喪失了主動權,不得不麵臨內外兩線作戰的尷尬境地。為了擺脫困境,崇禎皇帝不得不任命楊嗣呂以內閣大學士身份代替熊文燦督師湖廣,圍剿張獻忠、李自成等部。結果一無成效,張獻忠大下襄陽,處死襄王;李自成打下洛陽,處死福王。疲於奔命的楊嗣呂深感有負皇帝重望,心力交瘁而一病不起,於崇禎十四年三月初病死於沙市。“安內”以一敗塗地而告終,從此再也無法扭轉節節敗退的局麵。
“攘外”也是如此。崇禎十四年,朝廷調集幾乎全部精銳兵力,由屢建戰功的洪承疇統率,在遼東與清軍展開戰略決戰。由於朝廷中樞指揮失誤,全線崩潰,鬆山陷落,一向驍勇善戰的洪承疇成為清軍的俘虜,形勢急轉直下。在這種被動情況下,崇禎皇帝再次意識到“必安內方可攘外”,秘密授意兵部尚書陳新甲與清朝和談,企圖騰出兵力來“安內”。正當討價還價的談判進行的中途,妥協退讓的談判條款無意之中泄漏,輿論譁然:“堂堂天朝,何至講款!”要求皇帝嚴懲“擅作主張”的陳新甲。了解內情的內閣首輔周延儒不肯出麵澄清事實真相,為朝廷分擔責任,一切壓力都落到皇帝身上,一向剛愎自用的崇禎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不得已改變初衷,處死替罪羊陳新甲,以平息輿論。清朝方麵以毀約為由,再次發兵南下。在攘外與安內的兩難選擇中,崇禎皇帝已經無牌可打了,內外交困的形勢日甚一日。
崇禎十七年初,李自成的主力部隊從陝西進入山西,直逼北京。麵對李自成咄咄逼人的攻勢,皇帝與大臣籌劃了出征、南遷、勤王的三項對策,沒有一項是成功的。內閣大學士李建泰代帝出征,還沒有望到山西的土地,就當了農民軍的俘虜。南遷議而不決,大臣們準也不旨承擔放棄京都“逃跑”的責任。勤王阻力重重,因為唯一可以“勤王”的隻有山海關外的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但是抽調吳三桂入關就意味著放棄關外大片領土,大臣們藉口“一寸山河一寸金”,推諉拖延。迫使皇帝自己下令徵調吳三桂入關,但為時已晚。三月十六日吳三桂入關時,李自成的部隊已經到達北京附近的昌平,當三月二十日吳三桂抵達唐山西麵的豐潤時,北京早已在前一天陷落了。
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指揮農民軍冒雨猛攻北京城。守城太監曹化淳率先打開彰義門,與此同時,德勝門、平則門也隨即開啟。到了夜間,各個城門全部打開,炮聲停息,農民軍控製了全城。京城上空煙火瀰漫,細雨霏霏,仿佛預示著一個王朝的末日即將來臨。
崇禎皇帝帶了心腹太監王承恩跑到煤山(景山)上,四處瞭望,確認內城已經陷落,才返回幹清宮,布置應急事宜。他對周皇後說:“大事去矣,爾為天下母,宜死。”然後安排太子及另外兩個皇子化裝,由太監帶出宮去躲避,為明朝留下一線香火。又派宮女逼懿安太後(天啟皇後)自縊,並親手用劍把十六歲的長平公主砍殺(未死)。這一切辦完以後,他在王承恩陪同下,來到煤山上自縊,王承恩也隨之自縊。當時已經是十八日的後半夜,即十九日的淩晨。
這十行動極其秘密,宮裏宮外都不知道皇帝的下落,一直到二十二日才被發現。後人根據發現此事的太監傳聞,得知崇禎之死的細節:他披散的頭髮覆蓋在臉上,身穿白綿綢袷衣,藍紗道袍,下身穿白綿綢褲,一隻腳鞋襪已脫落,另一隻腳穿著綾襪和紅方復底鞋。據說他的衣帶上有親筆血書,據馮夢龍《甲申紀聞》記載,血書這樣寫道:“朕在位十有七年,薄德匪躬,上邀天罪,至陷內地三次,逆賊直逼京師,諸臣誤朕也。朕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以發覆麵而死,任賊分裂朕屍,勿傷我百姓一人。”
三月二十二日,太監在煤山上發觀了他的屍體,用門板抬下,與周皇後屍體一起放在東華門外茶庵的蘆席棚內。之後不久,太監奉命買了兩口柳木棺材,以土塊當枕頭,安放市後屍體,旁邊有兩個和尚念經,四五個太監守衛。昔日的大臣中前往哭臨的不過二三十人,那些往日信誓旦旦效忠皇上的人臣,如內閣大學士魏藻德、陳演之流,此時搖身一變投靠了大順,對帝後的靈柩根本不屑一顧。在這點上他們反不如李白成。李白成作為反叛勢力的代表,卻能冷靜地遵循傳統禮儀、人情世故,下令改殯人行帝後,為崇禎的棺材刷上紅漆,為周皇後的棺材刷上黑漆,並為崇禎換上翼善冠、袞玉及滲金靴,為周皇後也換上袍帶。李自成目己還到祭壇,向帝後梓宮四拜垂淚。四月初三日發引,初四日草草掩埋於田貴妃墳內。與這種冷清草率的葬禮形成強烈反差的是,那些投降的明朝大臣們正忙於向李自成“勸進”:盡快登上新皇帝的寶座。這頭的冷,更反襯出那頭的熱。
崇禎皇帝採納了楊嗣昌的方針以後,集中精力於安內,在一年半時間裏,剿撫並用,先後招撫了張獻忠、羅汝才等部,在潼關南原幾乎全殲李白成等部,取得了可觀的戰績。然而就在這時,崇禎十一年五月,滿洲鐵騎突破長城邊關,直逼京師附近的近畿地區,朝野震動。這次清軍南下,與崇禎二年“己巳之變”形勢大不一樣,當時陝西的農民軍不過是小股零星武裝,所以各地勤王軍保衛京師,危機很快過去。今非昔比,此時農民軍已成燎原之勢,戰火蔓延中原各省。京師危急,朝廷調集五省常備軍以外,還動用了北方邊防軍,迫使清軍撤退,但是留下了隱患。朝廷誤以為張獻忠、羅汝才等部已經接受招撫,李自成等部已經慘敗,於是放棄了原先的既定方針,把多年圍剿農民軍的洪承疇、孫傳庭及其精銳部隊全部凋往北方邊境,全力對付清軍。中原兵力一旦空虛,張獻忠、羅汝才等部在湖廣“重舉義旗,李自成從商雒山區挺進河南,與張獻忠遙相呼應。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朝廷在安內與攘外的兩難選擇中,喪失了主動權,不得不麵臨內外兩線作戰的尷尬境地。為了擺脫困境,崇禎皇帝不得不任命楊嗣呂以內閣大學士身份代替熊文燦督師湖廣,圍剿張獻忠、李自成等部。結果一無成效,張獻忠大下襄陽,處死襄王;李自成打下洛陽,處死福王。疲於奔命的楊嗣呂深感有負皇帝重望,心力交瘁而一病不起,於崇禎十四年三月初病死於沙市。“安內”以一敗塗地而告終,從此再也無法扭轉節節敗退的局麵。
“攘外”也是如此。崇禎十四年,朝廷調集幾乎全部精銳兵力,由屢建戰功的洪承疇統率,在遼東與清軍展開戰略決戰。由於朝廷中樞指揮失誤,全線崩潰,鬆山陷落,一向驍勇善戰的洪承疇成為清軍的俘虜,形勢急轉直下。在這種被動情況下,崇禎皇帝再次意識到“必安內方可攘外”,秘密授意兵部尚書陳新甲與清朝和談,企圖騰出兵力來“安內”。正當討價還價的談判進行的中途,妥協退讓的談判條款無意之中泄漏,輿論譁然:“堂堂天朝,何至講款!”要求皇帝嚴懲“擅作主張”的陳新甲。了解內情的內閣首輔周延儒不肯出麵澄清事實真相,為朝廷分擔責任,一切壓力都落到皇帝身上,一向剛愎自用的崇禎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不得已改變初衷,處死替罪羊陳新甲,以平息輿論。清朝方麵以毀約為由,再次發兵南下。在攘外與安內的兩難選擇中,崇禎皇帝已經無牌可打了,內外交困的形勢日甚一日。
崇禎十七年初,李自成的主力部隊從陝西進入山西,直逼北京。麵對李自成咄咄逼人的攻勢,皇帝與大臣籌劃了出征、南遷、勤王的三項對策,沒有一項是成功的。內閣大學士李建泰代帝出征,還沒有望到山西的土地,就當了農民軍的俘虜。南遷議而不決,大臣們準也不旨承擔放棄京都“逃跑”的責任。勤王阻力重重,因為唯一可以“勤王”的隻有山海關外的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但是抽調吳三桂入關就意味著放棄關外大片領土,大臣們藉口“一寸山河一寸金”,推諉拖延。迫使皇帝自己下令徵調吳三桂入關,但為時已晚。三月十六日吳三桂入關時,李自成的部隊已經到達北京附近的昌平,當三月二十日吳三桂抵達唐山西麵的豐潤時,北京早已在前一天陷落了。
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指揮農民軍冒雨猛攻北京城。守城太監曹化淳率先打開彰義門,與此同時,德勝門、平則門也隨即開啟。到了夜間,各個城門全部打開,炮聲停息,農民軍控製了全城。京城上空煙火瀰漫,細雨霏霏,仿佛預示著一個王朝的末日即將來臨。
崇禎皇帝帶了心腹太監王承恩跑到煤山(景山)上,四處瞭望,確認內城已經陷落,才返回幹清宮,布置應急事宜。他對周皇後說:“大事去矣,爾為天下母,宜死。”然後安排太子及另外兩個皇子化裝,由太監帶出宮去躲避,為明朝留下一線香火。又派宮女逼懿安太後(天啟皇後)自縊,並親手用劍把十六歲的長平公主砍殺(未死)。這一切辦完以後,他在王承恩陪同下,來到煤山上自縊,王承恩也隨之自縊。當時已經是十八日的後半夜,即十九日的淩晨。
這十行動極其秘密,宮裏宮外都不知道皇帝的下落,一直到二十二日才被發現。後人根據發現此事的太監傳聞,得知崇禎之死的細節:他披散的頭髮覆蓋在臉上,身穿白綿綢袷衣,藍紗道袍,下身穿白綿綢褲,一隻腳鞋襪已脫落,另一隻腳穿著綾襪和紅方復底鞋。據說他的衣帶上有親筆血書,據馮夢龍《甲申紀聞》記載,血書這樣寫道:“朕在位十有七年,薄德匪躬,上邀天罪,至陷內地三次,逆賊直逼京師,諸臣誤朕也。朕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以發覆麵而死,任賊分裂朕屍,勿傷我百姓一人。”
三月二十二日,太監在煤山上發觀了他的屍體,用門板抬下,與周皇後屍體一起放在東華門外茶庵的蘆席棚內。之後不久,太監奉命買了兩口柳木棺材,以土塊當枕頭,安放市後屍體,旁邊有兩個和尚念經,四五個太監守衛。昔日的大臣中前往哭臨的不過二三十人,那些往日信誓旦旦效忠皇上的人臣,如內閣大學士魏藻德、陳演之流,此時搖身一變投靠了大順,對帝後的靈柩根本不屑一顧。在這點上他們反不如李白成。李白成作為反叛勢力的代表,卻能冷靜地遵循傳統禮儀、人情世故,下令改殯人行帝後,為崇禎的棺材刷上紅漆,為周皇後的棺材刷上黑漆,並為崇禎換上翼善冠、袞玉及滲金靴,為周皇後也換上袍帶。李自成目己還到祭壇,向帝後梓宮四拜垂淚。四月初三日發引,初四日草草掩埋於田貴妃墳內。與這種冷清草率的葬禮形成強烈反差的是,那些投降的明朝大臣們正忙於向李自成“勸進”:盡快登上新皇帝的寶座。這頭的冷,更反襯出那頭的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