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權與血——明帝國官場政治 作者:樊樹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鶴曾經希望皇上從寬發落,“願以子代盡一片忠心”,楊嗣昌也有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逮捕楊鶴的命令是崇禎四年九月二十三日發出的,在北京附近擔任冊海關內道右參政的楊嗣昌,於三天後接到邸報(官方新聞公報),立即向皇帝上疏,請求“代父承罪”,看在父子兩代效忠朝廷這點上,從輕發落。皇帝不為所動。而遠在陝西的楊鶴接到這一聖旨,已經是十月十一日了。接旨後,他立即上疏申辯,一方麵指出:臣出任總督,原非其據,委婉地批評皇帝用人不當,另一方麵指出,赴任以後,朝廷不斷從陝西三邊抽調軍隊保衛京師,致使當地兵力單薄,形勢所迫,不得不採取招撫政策。這些話並非託詞,都有事實根據,但是要皇帝分擔責任,是官員們最為犯忌的做法。楊鶴的事之所以無法挽回,恐怕與此不無關係。不久,楊鶴遣戍(發配)江西袁州。崇禎七年(1643年),皇帝提升楊嗣昌為宣大山西總督,楊嗣昌委婉推辭:臣父楊鶴以總督蒙譴已三年,臣向心復居此職?其實是希望以寬赦父親之罪作為一個交換條件。皇帝在答覆楊嗣昌時,嘉獎他邊略嫻熟,足堪勝任三鎮總督,不準推辭;對於寬赦楊鶴之事,根本不予理睬。
崇禎八年十月,楊鶴死於袁州戍所。家人把噩耗奔報在長城邊防的楊嗣昌,話還未講完,楊嗣昌驚號一聲,昏厥過去。甦醒後,始終心神迷離,半個多月不知人事。稍稍康復,他向皇上請求,恢復亡父的官銜,否則不但亡父不能瞑目,臣世世狗馬也將不能瞑目。皇帝大概考臣到楊嗣昌地位重要,居然鬆口:“念楊嗣昌拮據沖邊,楊鶴準復原官。”實際上無異於表示先前對楊鶴的處分有所不當,以此來激勵楊嗣昌盡忠報國。聯繫到日後楊嗣昌死於疆場,楊氏父子為崇禎朝平定內亂,可謂鞠躬盡瘁了。
崇禎皇帝也確實器重楊嗣昌,以為人才難得。在內憂外患的交困之中,兵部尚書幾乎沒有一個是稱職的。當洪承疇、盧象升忙於在中原戰場全力對付“流寇”之際,崇禎九年六月,滿洲鐵騎突然越過長城張鳳翼身上。為了逃避指責,張鳳翼請示出京督師,指揮各路勤王軍,然而一敗再敗,張鳳翼惶惶不可終日,自知不免一死,便採取慢性自殺的辦法每天服用少量大黃,致使病情日甚一日。八月二十九日清軍退出長城,九月初張鳳翼一命嗚呼,逃避了下獄論死的難堪。負有直接責任的宣大總督梁廷櫃如法炮製,自殺身亡。
張鳳翼自殺後,崇禎皇帝環顧廷臣,無一人通曉軍事可堪中樞之任,便想起了前宣大總督、現丁憂在家的楊嗣昌。按照當時慣例,父母死亡,官員必須在家服喪守製皇帝鑑於形勢緊急,不經朝廷大臣推舉徑直由自己下旨“奪情起復”楊嗣昌為兵部尚書。
楊嗣昌,字文弱,萬曆三十八年進士,由杭州府儒學教授、南京國子監博士等文職,逐步升任宣大總督。因父死於憂辭官,又遭繼母之喪,長期在家守孝。接到皇上“奪情起復”的聖旨,三次懇辭不許,楊嗣昌於崇禎十年三月抵京赴任。
此人頗有才華,辦事幹練,廣泛涉獵文獻,對前朝故了如指掌,又一向工於筆劄富有辯才堪稱是明大臣中的佼佼者。因此當皇帝召見時,他與其他大臣的拘謹木訥截然不同,毫無拘束地侃侃而談,令楊嗣昌感恩戴德,接連不斷地向皇上條陳擺脫內外交困的三大方針:第一,必先安內然後方可攘外;第二,必先足食然後方可足兵;第三,必先保民然後方可蕩寇。最值得注意的是攘外必先安內。其實這是一個傳統話題,遠的且不說,張居正在《陳六事疏》中,就把“欲攘外者必先安內”作為治國方針提出。楊嗣昌再次重申,目的在於擺脫內外交困的局麵。崇禎二年與崇禎九年,滿洲鐵騎兩次南下所顯示的外患,與正在蔓延的“流寇”馳騁中原的內憂,兩者之間究竟孰輕孰重、孰先孰後?這是戰略上無法迴避的抉擇,也是不少有識之士的共識。一年之前兵科都給事中顏繼祖提出六項當務之急,其中之一就是“滅奴先滅寇”--要消滅滿洲必須先消滅流寇“,但似乎過於空洞。楊嗣昌則不然。他的《敬陳安內第一要務疏》寫得頗有深度,首先從皇帝任命他為兵部尚書的聖旨中提及”安邊蕩寇“四字談起,表示不同見解:皇上似乎以為安邊第一,蕩寇次之,微臣以為必安內方可攘外。開宗明義就不同凡響,一下子就抓住皇上的思緒,然後細細剖析:竊以為天下大勢譬如人身,京師是頭腦,宣大薊遼等邊鎮是肩臂黃河以南大江以北的中原大地是腹心。現在的形勢是邊境烽火出現於肩臂之外,乘之甚急;流寇禍亂於腹心之內,中之甚深。急者固然不可緩圖,而深者更不容忽視。腹心流毒,髒腑潰癰,精血日就枯幹,肢骸徒有膚革,形勢十分危急。所以臣說必安內方可攘外,並非緩言攘外,正因為攘外至急,才不得不先安內。
今天的讀者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對於”攘外必先安內“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勢。但是隻要不因人廢言,設身處地觀察晚明時局,那麽不得不承認,楊嗣昌闡述的攘外必先安內方針,安定在是當時唯一可取的選擇。這一點在當時朝廷中江無異議,分歧隻存在於攘外的策略方麵。
為此必須增兵十二萬增餉二百八十萬兩銀子。對於楊嗣昌在賦稅中加派軍餉(剿餉)的建議與做法,在明朝滅亡後,不少遺老遺少都予以嚴厲抨擊。彭孫貽就是一個代表,他在《流寇誌》中對此評論道:楊嗣昌加派軍餉是”重困吾民“,”一言而亡國“。實在是過於偏激的不實之詞。其實作為一個應急措施,開徵剿餉是無可奈何的選擇。正如鄒漪《明季遺聞》所說,把”加餉殃民“作為楊嗣昌的罪狀,恐怕未必可以作為定論,因為剿寇需兵,用兵需餉,盧象升督師已經建議請行,設身處地,不必苛求。
崇禎八年十月,楊鶴死於袁州戍所。家人把噩耗奔報在長城邊防的楊嗣昌,話還未講完,楊嗣昌驚號一聲,昏厥過去。甦醒後,始終心神迷離,半個多月不知人事。稍稍康復,他向皇上請求,恢復亡父的官銜,否則不但亡父不能瞑目,臣世世狗馬也將不能瞑目。皇帝大概考臣到楊嗣昌地位重要,居然鬆口:“念楊嗣昌拮據沖邊,楊鶴準復原官。”實際上無異於表示先前對楊鶴的處分有所不當,以此來激勵楊嗣昌盡忠報國。聯繫到日後楊嗣昌死於疆場,楊氏父子為崇禎朝平定內亂,可謂鞠躬盡瘁了。
崇禎皇帝也確實器重楊嗣昌,以為人才難得。在內憂外患的交困之中,兵部尚書幾乎沒有一個是稱職的。當洪承疇、盧象升忙於在中原戰場全力對付“流寇”之際,崇禎九年六月,滿洲鐵騎突然越過長城張鳳翼身上。為了逃避指責,張鳳翼請示出京督師,指揮各路勤王軍,然而一敗再敗,張鳳翼惶惶不可終日,自知不免一死,便採取慢性自殺的辦法每天服用少量大黃,致使病情日甚一日。八月二十九日清軍退出長城,九月初張鳳翼一命嗚呼,逃避了下獄論死的難堪。負有直接責任的宣大總督梁廷櫃如法炮製,自殺身亡。
張鳳翼自殺後,崇禎皇帝環顧廷臣,無一人通曉軍事可堪中樞之任,便想起了前宣大總督、現丁憂在家的楊嗣昌。按照當時慣例,父母死亡,官員必須在家服喪守製皇帝鑑於形勢緊急,不經朝廷大臣推舉徑直由自己下旨“奪情起復”楊嗣昌為兵部尚書。
楊嗣昌,字文弱,萬曆三十八年進士,由杭州府儒學教授、南京國子監博士等文職,逐步升任宣大總督。因父死於憂辭官,又遭繼母之喪,長期在家守孝。接到皇上“奪情起復”的聖旨,三次懇辭不許,楊嗣昌於崇禎十年三月抵京赴任。
此人頗有才華,辦事幹練,廣泛涉獵文獻,對前朝故了如指掌,又一向工於筆劄富有辯才堪稱是明大臣中的佼佼者。因此當皇帝召見時,他與其他大臣的拘謹木訥截然不同,毫無拘束地侃侃而談,令楊嗣昌感恩戴德,接連不斷地向皇上條陳擺脫內外交困的三大方針:第一,必先安內然後方可攘外;第二,必先足食然後方可足兵;第三,必先保民然後方可蕩寇。最值得注意的是攘外必先安內。其實這是一個傳統話題,遠的且不說,張居正在《陳六事疏》中,就把“欲攘外者必先安內”作為治國方針提出。楊嗣昌再次重申,目的在於擺脫內外交困的局麵。崇禎二年與崇禎九年,滿洲鐵騎兩次南下所顯示的外患,與正在蔓延的“流寇”馳騁中原的內憂,兩者之間究竟孰輕孰重、孰先孰後?這是戰略上無法迴避的抉擇,也是不少有識之士的共識。一年之前兵科都給事中顏繼祖提出六項當務之急,其中之一就是“滅奴先滅寇”--要消滅滿洲必須先消滅流寇“,但似乎過於空洞。楊嗣昌則不然。他的《敬陳安內第一要務疏》寫得頗有深度,首先從皇帝任命他為兵部尚書的聖旨中提及”安邊蕩寇“四字談起,表示不同見解:皇上似乎以為安邊第一,蕩寇次之,微臣以為必安內方可攘外。開宗明義就不同凡響,一下子就抓住皇上的思緒,然後細細剖析:竊以為天下大勢譬如人身,京師是頭腦,宣大薊遼等邊鎮是肩臂黃河以南大江以北的中原大地是腹心。現在的形勢是邊境烽火出現於肩臂之外,乘之甚急;流寇禍亂於腹心之內,中之甚深。急者固然不可緩圖,而深者更不容忽視。腹心流毒,髒腑潰癰,精血日就枯幹,肢骸徒有膚革,形勢十分危急。所以臣說必安內方可攘外,並非緩言攘外,正因為攘外至急,才不得不先安內。
今天的讀者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對於”攘外必先安內“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勢。但是隻要不因人廢言,設身處地觀察晚明時局,那麽不得不承認,楊嗣昌闡述的攘外必先安內方針,安定在是當時唯一可取的選擇。這一點在當時朝廷中江無異議,分歧隻存在於攘外的策略方麵。
為此必須增兵十二萬增餉二百八十萬兩銀子。對於楊嗣昌在賦稅中加派軍餉(剿餉)的建議與做法,在明朝滅亡後,不少遺老遺少都予以嚴厲抨擊。彭孫貽就是一個代表,他在《流寇誌》中對此評論道:楊嗣昌加派軍餉是”重困吾民“,”一言而亡國“。實在是過於偏激的不實之詞。其實作為一個應急措施,開徵剿餉是無可奈何的選擇。正如鄒漪《明季遺聞》所說,把”加餉殃民“作為楊嗣昌的罪狀,恐怕未必可以作為定論,因為剿寇需兵,用兵需餉,盧象升督師已經建議請行,設身處地,不必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