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權與血——明帝國官場政治 作者:樊樹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仰慕顧氏道德學問的士子們紛紛前來求教。萬曆二十五年,顧氏兄弟建造了“同人堂”,與士子們講習學問。由於地方太小,不能滿足需要,顧憲成希望有一個理想的講學場所,有意恢復宋儒楊時在無錫城東創辦的東林書院。楊時是北宋熙寧九年(1076年)進士,師事二程,精研孔孟之道。歷史上膾炙人口的“程門立雪”典故,就是此公求師心切的佳話。他以“龍圖閣直學士”銜告老致仕,在無錫創辦書院,以著述講學為事。因楊時別名龜山,又名龜山書院;後人建道南祠奉祀楊時,又名道南書院。
顧憲成常對高攀龍說:“日月逝矣,百工居肆以成事,吾曹可無講習之所乎?”他多次憑弔楊時書院的廢墟,嘆道:“其在斯乎!”那意思是說,理想的講學場所就在這裏。時機終於出現了,萬曆三十年,常州知府歐陽東鳳恢復常州龍城書院成功,萬曆三十二年顧憲成等得到常州知府、無錫知縣的同意,修繕了楊龜山先生祠,又和誌同道合者募捐出資重建精舍,這就是以後名噪一時的東林書院。
需要說明的是,在顧憲成之前,已經有人慾興復東林書院。那是明代成化年間無錫人邵寶,希望恢復楊時的東林書院。高攀龍後來給顧憲成寫傳記時,回顧東林書院的歷史時說:無錫原來就有東林書院,宋代楊龜山先生在那裏闡述伊洛之學,後來書院停辦,那裏成了僧舍。成化年間“邵莊公圖修復之,不果”。邵莊公就是邵寶,邵寶“圖修復之,不果”雲雲,出於大名鼎鼎的高攀龍之口,是有權威性的。但是身為無錫人的高攀龍隻說對了一半,邵寶恢復楊時書院雖未成功,卻在別處創建了一所東林書院。關於此事,連無錫東林書院舊址的陳列說明,都不明就裏,因此值得一說。
康熙《東林書院誌》的編者嚴彀,第一個對此做了辨析,寫了一篇《兩東林辨》,說無錫有兩個東林書院,一個在城東,一個在城南,城東者為“東林本”,城南者為“東林支”。成化年間邵寶欲恢復楊時書院未果,就在城南錫伯瀆畔另外新建一個東林書院。關於這一點,王守仁:(即王陽明)寫的《城南東林書院記》是最有力的佐證。陽明先生死於嘉靖七年(1528年),比顧憲成創建東林書院早了76年,故他所說的是另一個東林書院,即在城南錫伯瀆畔的東林書院,顧憲成創建的東林書院則在城東弓河畔。王陽明在那篇文章中寫道:“東林書院者,宋楊龜山先生講學之所也。龜山歿,其地化為僧區,而其學亦遂淪入於佛老、訓詁、詞章者,且四百年。成化間,今少司徒泉齋邵先生始與舉子復講學於期間。先生既仕,而址復荒,屬於邑之華氏。華氏,先生門人也,以先生之故,仍讓其地為書院,用昭先生之跡,而復龜山先生之舊……書院在錫伯瀆之上,東望梅村二十裏。”可見顧憲成創建的東林書院,與邵寶的東林書院毫不相幹。有意思的是,由於顧憲成的東林書院聲名顯赫,遂使曾經有過的城南東林書院銷聲匿跡,以致無人知曉,現今無錫東林書院舊址作為一個文物保護單位,對於自身歷史沿革的解說詞中,沒有一句話提及此事。實在有點匪夷所思。
有鑑於此,我想告訴讀者諸君,無錫城南錫伯瀆畔曾經出現過一個東林書院,而本文所說的東林書院,則位於城東弓河畔,二者不可混為一談,更不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二 從《東林書院誌》看東林書院的本來麵目
由於顧憲成與其他在東林書院講學的諸君子學問博大精深,東林書院創建後,聲譽日隆,成為東南地區的學術聖地。康熙《東林書院誌》寫道:“上自名公卿,下迨布衣,莫不虛己悚神,執經以聽,東南講學之盛遂甲天下”。
顧憲成希望把這一盛況載入史冊,囑託劉元珍編撰《東林誌》萬曆四十二年,《東林誌》完稿,可惜顧憲成已於兩年前去世,劉元珍隻得請高攀龍為該書作序。令人遺憾的是,劉元珍英年早逝,《東林誌》沒有出版。清初,無錫人嚴彀在劉元珍《東林誌》稿本的基礎上,編成《東林書院誌》,於康熙八年(1669年)出版。這是關於東林書院的第一本誌書,由上卷、下卷及附錄組成,雖然保留了不少珍貴資料,但失之簡略。
東林書院於天啟五年(1625年)被毀,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重建,高廷珍等文人為了重現東林書院昔日的輝煌,編成洋洋二十二卷的《東林書院誌》,於雍正十一年(1733年)出版。光緒七年(1881年)又出版了重刻本。以上就是目前所見的三種《東林書院誌》,是深入細緻了解東林書院的第一手史料。
筆者細細拜讀這些誌書,所獲得的印象,與先前學術界流行的說法頗有出入。一言以蔽之,以往學術界把一個以講習儒家經典為宗旨的學校,誤解為一個議論政治的講壇,甚至誤解為一個“黨”--“東林黨”。這當然是幾十年前“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時代留下的烙印,不是哪個人的問題。今天新認識東林書院,必須以歷史事實本身來說明歷史,才能揭示真相。
東林書院的宗旨是什麽呢?顧憲成說:“書院以廣友朋之麗澤,則學脈係焉”,繼承正統學脈是責無旁貸的。他對於風靡一時的王陽明心學頗多微詞,意欲撥亂反正,推崇朱熹理學。在他的《涇皋藏稿》中多次談到,王陽明倡言:“求諸心而得,雖其言之非出於孔子者,亦不敢以為非也;求諸心而不得,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亦不敢以為是也。”他給予這樣的評價;“陽明得力處在此,其未盡處亦在此”:“其勢必至自專自用,憑恃聰明,輕侮先聖,註腳六經,高談闊論,無復忌憚”。因此他為東林書院草擬的院規,開宗明義便明確提出,遵循朱熹白鹿洞書院的學規,製訂了四要、二惑、九損(或九益)。其要點就在於“尊經”--尊重儒家經典。他解釋道:“經,常道也”,“孔子表彰六經,程朱表彰四書”,就是為了“為天下留此常道”。而目前文人厭惡平淡,追求新奇,結果腹空而心高,目空千古,“一則曰何必讀書然後為學,一則曰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結果孔子的一腔苦心,程朱的窮年畢力,都付諸東流”。從中不難看出,顧憲成創辦書院的宗旨,在於正本清源,使士子們了解孔孟以來的儒學正統,不為異端邪說所迷惑。
顧憲成常對高攀龍說:“日月逝矣,百工居肆以成事,吾曹可無講習之所乎?”他多次憑弔楊時書院的廢墟,嘆道:“其在斯乎!”那意思是說,理想的講學場所就在這裏。時機終於出現了,萬曆三十年,常州知府歐陽東鳳恢復常州龍城書院成功,萬曆三十二年顧憲成等得到常州知府、無錫知縣的同意,修繕了楊龜山先生祠,又和誌同道合者募捐出資重建精舍,這就是以後名噪一時的東林書院。
需要說明的是,在顧憲成之前,已經有人慾興復東林書院。那是明代成化年間無錫人邵寶,希望恢復楊時的東林書院。高攀龍後來給顧憲成寫傳記時,回顧東林書院的歷史時說:無錫原來就有東林書院,宋代楊龜山先生在那裏闡述伊洛之學,後來書院停辦,那裏成了僧舍。成化年間“邵莊公圖修復之,不果”。邵莊公就是邵寶,邵寶“圖修復之,不果”雲雲,出於大名鼎鼎的高攀龍之口,是有權威性的。但是身為無錫人的高攀龍隻說對了一半,邵寶恢復楊時書院雖未成功,卻在別處創建了一所東林書院。關於此事,連無錫東林書院舊址的陳列說明,都不明就裏,因此值得一說。
康熙《東林書院誌》的編者嚴彀,第一個對此做了辨析,寫了一篇《兩東林辨》,說無錫有兩個東林書院,一個在城東,一個在城南,城東者為“東林本”,城南者為“東林支”。成化年間邵寶欲恢復楊時書院未果,就在城南錫伯瀆畔另外新建一個東林書院。關於這一點,王守仁:(即王陽明)寫的《城南東林書院記》是最有力的佐證。陽明先生死於嘉靖七年(1528年),比顧憲成創建東林書院早了76年,故他所說的是另一個東林書院,即在城南錫伯瀆畔的東林書院,顧憲成創建的東林書院則在城東弓河畔。王陽明在那篇文章中寫道:“東林書院者,宋楊龜山先生講學之所也。龜山歿,其地化為僧區,而其學亦遂淪入於佛老、訓詁、詞章者,且四百年。成化間,今少司徒泉齋邵先生始與舉子復講學於期間。先生既仕,而址復荒,屬於邑之華氏。華氏,先生門人也,以先生之故,仍讓其地為書院,用昭先生之跡,而復龜山先生之舊……書院在錫伯瀆之上,東望梅村二十裏。”可見顧憲成創建的東林書院,與邵寶的東林書院毫不相幹。有意思的是,由於顧憲成的東林書院聲名顯赫,遂使曾經有過的城南東林書院銷聲匿跡,以致無人知曉,現今無錫東林書院舊址作為一個文物保護單位,對於自身歷史沿革的解說詞中,沒有一句話提及此事。實在有點匪夷所思。
有鑑於此,我想告訴讀者諸君,無錫城南錫伯瀆畔曾經出現過一個東林書院,而本文所說的東林書院,則位於城東弓河畔,二者不可混為一談,更不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二 從《東林書院誌》看東林書院的本來麵目
由於顧憲成與其他在東林書院講學的諸君子學問博大精深,東林書院創建後,聲譽日隆,成為東南地區的學術聖地。康熙《東林書院誌》寫道:“上自名公卿,下迨布衣,莫不虛己悚神,執經以聽,東南講學之盛遂甲天下”。
顧憲成希望把這一盛況載入史冊,囑託劉元珍編撰《東林誌》萬曆四十二年,《東林誌》完稿,可惜顧憲成已於兩年前去世,劉元珍隻得請高攀龍為該書作序。令人遺憾的是,劉元珍英年早逝,《東林誌》沒有出版。清初,無錫人嚴彀在劉元珍《東林誌》稿本的基礎上,編成《東林書院誌》,於康熙八年(1669年)出版。這是關於東林書院的第一本誌書,由上卷、下卷及附錄組成,雖然保留了不少珍貴資料,但失之簡略。
東林書院於天啟五年(1625年)被毀,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重建,高廷珍等文人為了重現東林書院昔日的輝煌,編成洋洋二十二卷的《東林書院誌》,於雍正十一年(1733年)出版。光緒七年(1881年)又出版了重刻本。以上就是目前所見的三種《東林書院誌》,是深入細緻了解東林書院的第一手史料。
筆者細細拜讀這些誌書,所獲得的印象,與先前學術界流行的說法頗有出入。一言以蔽之,以往學術界把一個以講習儒家經典為宗旨的學校,誤解為一個議論政治的講壇,甚至誤解為一個“黨”--“東林黨”。這當然是幾十年前“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時代留下的烙印,不是哪個人的問題。今天新認識東林書院,必須以歷史事實本身來說明歷史,才能揭示真相。
東林書院的宗旨是什麽呢?顧憲成說:“書院以廣友朋之麗澤,則學脈係焉”,繼承正統學脈是責無旁貸的。他對於風靡一時的王陽明心學頗多微詞,意欲撥亂反正,推崇朱熹理學。在他的《涇皋藏稿》中多次談到,王陽明倡言:“求諸心而得,雖其言之非出於孔子者,亦不敢以為非也;求諸心而不得,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亦不敢以為是也。”他給予這樣的評價;“陽明得力處在此,其未盡處亦在此”:“其勢必至自專自用,憑恃聰明,輕侮先聖,註腳六經,高談闊論,無復忌憚”。因此他為東林書院草擬的院規,開宗明義便明確提出,遵循朱熹白鹿洞書院的學規,製訂了四要、二惑、九損(或九益)。其要點就在於“尊經”--尊重儒家經典。他解釋道:“經,常道也”,“孔子表彰六經,程朱表彰四書”,就是為了“為天下留此常道”。而目前文人厭惡平淡,追求新奇,結果腹空而心高,目空千古,“一則曰何必讀書然後為學,一則曰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結果孔子的一腔苦心,程朱的窮年畢力,都付諸東流”。從中不難看出,顧憲成創辦書院的宗旨,在於正本清源,使士子們了解孔孟以來的儒學正統,不為異端邪說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