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二十九年,由於嚴嵩的失職,導致蒙古鐵騎兵臨北京城下,震驚朝野,史稱“庚戌之變”(嘉靖二十九年為庚戌年)。由此而激起公憤,輿論譁然。但是朝廷中的高級官僚懾於嚴嵩的威勢,個個噤若寒蟬,沒有人敢於向這個權奸發起挑戰。


    然而,政壇上畢竟還有一些不畏權勢,置身家性命於不顧的官員,在黑暗中透出一絲耀眼的光亮。因而嚴嵩的晚年,日子並不好過,對他的彈劾,從未間斷過。


    嘉靖三十年,一個在錦衣衛掌管文書的小吏沈煉挺身而出,以為“庚戌之變”的城下之盟是奇恥大辱,“出位”(超越職位)彈劾嚴嵩。他的奏疏題目直截了當——《早正奸臣誤國以決征虜大策》,矛頭直指嚴嵩、嚴世蕃父子:“今虜寇(指蒙古)之來者,三尺童子皆知嚴嵩父子之所致也”,當此危急關頭,必須清除嚴嵩父子奸黨,激發忠義,才可以化險為夷。他在奏疏中揭發嚴嵩父子十大罪狀,概括起來就是三點:專擅朝政、貪贓枉法、結黨營私。


    皇帝接到這份奏疏,命內閣大學士李本代他起批示(當時叫做“票擬”)。李本懾於嚴嵩的威權,不敢自作主張,便向嚴世蕃徵求意見。向被彈劾者透露彈劾內容,並且徵求處理意見,看來十分荒唐,卻又在情理之中,因為他們原本就是沆瀣一氣的同黨。嚴世蕃與嚴嵩義子趙文華一起炮製了“票擬”,李本全文照抄。這份皇帝聖旨傳達的恰恰是嚴嵩父子的旨意,結果是可想而知的。“聖旨”指責沈煉超越本職權限(即所謂“出位”),“恣肆狂言,排陷大臣”,希圖博取“直名”。是非顛倒,嚴嵩父子安然無恙,沈煉卻遭到嚴懲。在一頓杖責之後,沈煉被革職流放塞外。六年後,嚴嵩父子無端捏造“謀叛”罪,處死沈煉,其長子充軍邊疆,次子,三子被活活打死。


    嚴嵩以這樣的手法向人們顯示,要想扳倒他的人決沒有好下場。


    然而正直官員並沒有被嚇倒。嘉靖三十二年,刑部員外郎楊繼盛再次挺身而出,上疏彈劾嚴嵩十大罪狀:壞祖宗之成法、竊人主之大權、掩君上之治功、縱奸子之僭竊、冒朝廷之軍功、引悖逆之奸臣、誤國家之軍機、專黜陟之大柄、失天下之人心、壞天下之風俗。他還指責嚴嵩“五奸”:皇上的左右都是嚴嵩的間諜,皇上的言官都是嚴嵩的鷹犬,皇上的爪牙都是嚴嵩的黨羽,皇上的耳目都是嚴嵩的奴僕,皇上的臣工都是嚴嵩的心腹。


    楊繼盛的彈劾較之沈煉,更加深刻,直指要害,言詞也更加尖銳。以其中任何一條,都可以置嚴嵩於死地。但是,在當時皇帝寵信嚴嵩的形勢下,彈劾嚴嵩的勝算幾乎等於零。楊繼盛並非不知,因此他是冒死諫諍,寧願以自己的死來營造一種扳倒嚴嵩的輿論。結局早就定了。何況楊繼盛書生氣太盛,居然在奏疏中批評皇帝“甘受嵩欺”,“墮於術中而不覺”。並且要皇帝叫他的兩個親王——三子裕王、四子景王——出來揭發嚴嵩的罪惡。老奸巨猾的嚴嵩這次親自出馬,在皇帝麵前指責楊繼盛挑撥皇帝與兩個親王的關係。皇帝大為惱怒,立即下旨:“這廝因謫官懷怨,摭拾浮言,恣肆瀆奏。本內引二王為詞,是何主意?著錦衣衛拿送鎮撫司,好生打著究問明白來說!”


    楊繼盛被關進錦衣衛的特務機構鎮撫司中,遭受種種酷刑,要他交代幕後主使人。楊繼盛身上有著傳統士大夫那種引以自豪的名節正氣,始終沒有屈打成招。還是被毫無根據的判 處死刑。臨刑前,他十分坦然,賦詩明誌:“浩氣還太虛,丹心照萬古,生前未了事,留與後人補。”至死還在對皇上表明赤膽忠心,沒有一絲一毫的怨言。而皇帝卻把他看作草芥,以為他是因貶官心懷怨恨,而誣陷內閣首輔,死得活該。這正是楊繼盛的悲劇,寄希望於這 樣的皇帝,未免過於迂腐。


    楊繼盛之死,並沒有使彈劾嚴嵩的風潮停息。接二連三的彈劾奏疏,不斷地送進紫禁城,依然動搖不了嚴嵩的地位。上疏彈劾的官員卻接連遭到懲處,不是發配充軍,就是藉故處死。


    轉機終於出現了。嘉靖四十年,向來善於阿諛逢迎的嚴嵩,一言不慎而得罪皇帝,從此失去了恩寵。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皇帝為了學道潛修,長期住在西苑永壽宮。嘉靖四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夜裏,一把大火,把永壽宮化作一片廢墟。朝廷大臣有的主張修復永壽宮,有的主張皇帝遷回大內(紫禁城),議論紛紜。皇帝徵求嚴嵩的意見,嚴嵩既不同意修復永壽宮,也不同意遷回大內,而主張皇帝暫時居住南宮(重華宮)。皇帝大為惱怒:南宮這個 不祥之地,先前是景帝幽禁英宗的場所,嚴嵩似乎有“幽禁”我的意思。內閣次輔徐階一向 圓滑,從不得罪嚴嵩,這時敏感到嚴嵩已經失寵,便乘機落井下石,提議修復永壽宮,而且 以最快的速度竣工,由此而博得皇帝的歡心,把朝廷大政方針的決定權交給徐階。


    徐階為了扳倒嚴嵩,自己升任內閣首輔,便利用皇帝篤信道教的弱點,收買他身邊的道 士藍道行,在扶乩時,假借神仙之口攻擊嚴嵩。據《明世宗實錄》、《明史·鄒應龍傳》的記 載,這一機密信息被禦史鄒應龍獲悉,立即上疏彈劾嚴嵩父子,正中皇帝下懷,終於導致嚴嵩父子的倒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與血——明帝國官場政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樊樹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樊樹誌並收藏權與血——明帝國官場政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