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氛圍和宗教氛圍
這些規定確定了集體的節假日和娛樂活動,同時也給它們定下了界限。伴隨著考試而來的是饋贈、娛樂和宴會(用考生的錢舉辦),以慶祝團體在精神上的團結一致和新成員的加入。同在酒宴時一樣,資格最老的一幫成員的會飲(potaciones)是儀式中的慶祝活動,社團組織通過它來體現出自身根深蒂固的團結。知識分子的骨幹就在這些遊戲娛樂裏顯現出來,每個國家在某些場合還要拿出自己的傳統特色:在義大利是芭蕾舞,在西班牙是鬥牛。
此外還有規章上沒有正式明文規定的禮儀,即新大學生、通過考核者和第二學期學生,用我們的話叫“毛頭小夥子”,在進大學時要經歷的入學儀式。我們是通過在 15世紀末才出現的一份引人注目的文獻《學者宣言》(
manuale scrium),了解這些儀式的,從中我們能夠獲悉這些大學生風俗早年的起源。引導新生入學,稱為“清掃”典禮,意即去掉年輕人粗俗的習氣,或者甚至他們野蠻的獸性。人們取笑新生身上有類似牲口的怪味,迷惘的目光,長長的耳朵,使人想起野豬的獠牙。人們要卸掉他想像中的雙角和肉瘤,給他洗澡,挫掉他的門牙。在一個滑稽摹仿的懺悔儀式中,他終於招認了那些希奇古怪的壞習慣。這樣,未來的知識分子擺脫了他的來歷,他的這種來歷與當時諷刺文學中的農民形象與粗野的笨伯形象非常相似。從野蠻到開化,從粗野到城市文明,在這種儀式中,原始的蒙昧被分解了,差不多成為內容被掏空了的軀殼顯露出來。這種儀式使人想起的是:知識分子將要擺脫鄉土的氛圍,農業的文明和蠻荒的世界。人類學家對教士們的這種心理分析或許會有一些話要說。
大學的虔信
規章也規定大學組織應該完成的敬神動作和良好行為。它們要求大學組織的成員,參加一些禮拜儀式,加入到一些宗教儀式的行列中去,並經常做某種禱告。
位於首要地位的,無疑是對佑護聖徒的朝拜,首先是大學生的庇護人聖尼古拉,醫學生和其他許多人的庇護人聖柯斯馬和聖達米安。在大學的想像世界裏,聖徒和有關職業的世俗人緊密融為一體的社團趨勢,帶著一種獨特的緊迫性重新出現了。人們特別喜歡讓耶穌出現在博士們中間,而聖徒們被賦予教師的特徵,披上後者的長袍。
大學的虔城篤信同巨大的精神潮流相關聯。十四世紀巴黎“聖母”學會的規章,就反映出教師與大學生們參加風行一時的聖餐禮拜和參加“基督復活”的遊行的情況。
在知識分子的宗教信仰方麵,從13世紀起出現的唯靈論傾向,經過調整後,適應了由城市中人規定的社會的職業環境。職業道德成為宗教優先考慮的範圍。為適應不同社會階層的專門行業,懺悔神父的各種手冊,盡力根據職業的不同,規定懺梅與贖罪的內容,並列出與解釋農民、商人、手工工匠、律師等不同人的罪責。它們尤其注意知識分子和大學成員的罪責。
但教士們在宗教信仰方麵,並不滿足於在聖像朝拜的潮流裏隨波逐流。有時他們試圖引導這一潮流,或者在其中另闢蹊徑。在這方麵研究一下知識分子中間的聖母崇拜,是富有教益的。它極有生命活力。從 13世紀初,在大學界就廣泛流傳著專門獻給貞女瑪利亞的詩篇和禱文,其中最有名的例子是巴黎大學教師加蘭的約翰的集子《瑪利亞之星》(ste
maris)。這一聖母崇拜,在一個因哥利亞德的影響本質上是男性的和獨身的環境裏,引進一個女性代表,它從任何觀點來看都是不足為奇的。但知識分子崇拜瑪利亞有其特殊性。這一崇拜一直與神學密不可分,並導致關於童貞女受孕的激烈爭論。當鄧斯·司各特為童貞女受孕熱情辯護時,它在教義的根本點上同聖托馬斯·阿奎那發生衝突。順便提一下,後者在這個問題上接受的是上世紀最重要的聖母崇拜者聖伯納德的立場。看來知識分子首先願意對聖母崇拜保持理性上的共鳴。看上去他們像要阻止聖母崇拜驟變為情感式的膜拜,並在努力思考和熱情衝動之間找到正確的平衡。加蘭的約翰在《瑪利亞之星》的前言裏,真誠地揭開這一傾向:“我根據傳說故事匯集了聖母的神跡,這些故事我是在巴黎的聖熱內維耶伏圖書館發現的。我為巴黎大學我的學生們,用詩體把它們寫下,這樣它們顯得生動可親……本書材料上的來源是光榮的聖母的神跡。但我也補充了物理學、天文學和神學的事實……最根本的動因來自對基督的持久不渝的信仰。為此,它以神學、尤其物理學和天文學為前提。”正如人們看到的,大學成員還希望在這顆聖潔之星下尋求科學之光。
工具
作為專業人員,13世紀大學組織的成員擁有一個完整的工具箱。作為作家、閱覽者和教授,他身邊到處都是他的各項活動所必需的工具。巴黎教師加蘭的約翰在他編著的詞典裏寫道:“教士需要下列器具:圖書,一張斜麵桌,一盞帶油的夜燈和一個蠟燭台,一個提燈和一個漏鬥形墨水瓶,帶有一支羽毛筆、一條鉛絲和一把直尺,一張桌子和一條教鞭,一個講課用凳,一塊黑板,一塊帶有括刀和粉筆的浮石。斜麵桌(pulpitum)法語叫‘呂特靈’(lutrim),順帶 還應考慮斜麵桌刻著一條條凹槽,以便把桌麵固定在適合閱讀的高度上,因為書是放在‘呂特靈’上的。刮刀( na)是鐵製品,是使用羊皮紙的人用來準備羊皮紙的。”
這些規定確定了集體的節假日和娛樂活動,同時也給它們定下了界限。伴隨著考試而來的是饋贈、娛樂和宴會(用考生的錢舉辦),以慶祝團體在精神上的團結一致和新成員的加入。同在酒宴時一樣,資格最老的一幫成員的會飲(potaciones)是儀式中的慶祝活動,社團組織通過它來體現出自身根深蒂固的團結。知識分子的骨幹就在這些遊戲娛樂裏顯現出來,每個國家在某些場合還要拿出自己的傳統特色:在義大利是芭蕾舞,在西班牙是鬥牛。
此外還有規章上沒有正式明文規定的禮儀,即新大學生、通過考核者和第二學期學生,用我們的話叫“毛頭小夥子”,在進大學時要經歷的入學儀式。我們是通過在 15世紀末才出現的一份引人注目的文獻《學者宣言》(
manuale scrium),了解這些儀式的,從中我們能夠獲悉這些大學生風俗早年的起源。引導新生入學,稱為“清掃”典禮,意即去掉年輕人粗俗的習氣,或者甚至他們野蠻的獸性。人們取笑新生身上有類似牲口的怪味,迷惘的目光,長長的耳朵,使人想起野豬的獠牙。人們要卸掉他想像中的雙角和肉瘤,給他洗澡,挫掉他的門牙。在一個滑稽摹仿的懺悔儀式中,他終於招認了那些希奇古怪的壞習慣。這樣,未來的知識分子擺脫了他的來歷,他的這種來歷與當時諷刺文學中的農民形象與粗野的笨伯形象非常相似。從野蠻到開化,從粗野到城市文明,在這種儀式中,原始的蒙昧被分解了,差不多成為內容被掏空了的軀殼顯露出來。這種儀式使人想起的是:知識分子將要擺脫鄉土的氛圍,農業的文明和蠻荒的世界。人類學家對教士們的這種心理分析或許會有一些話要說。
大學的虔信
規章也規定大學組織應該完成的敬神動作和良好行為。它們要求大學組織的成員,參加一些禮拜儀式,加入到一些宗教儀式的行列中去,並經常做某種禱告。
位於首要地位的,無疑是對佑護聖徒的朝拜,首先是大學生的庇護人聖尼古拉,醫學生和其他許多人的庇護人聖柯斯馬和聖達米安。在大學的想像世界裏,聖徒和有關職業的世俗人緊密融為一體的社團趨勢,帶著一種獨特的緊迫性重新出現了。人們特別喜歡讓耶穌出現在博士們中間,而聖徒們被賦予教師的特徵,披上後者的長袍。
大學的虔城篤信同巨大的精神潮流相關聯。十四世紀巴黎“聖母”學會的規章,就反映出教師與大學生們參加風行一時的聖餐禮拜和參加“基督復活”的遊行的情況。
在知識分子的宗教信仰方麵,從13世紀起出現的唯靈論傾向,經過調整後,適應了由城市中人規定的社會的職業環境。職業道德成為宗教優先考慮的範圍。為適應不同社會階層的專門行業,懺悔神父的各種手冊,盡力根據職業的不同,規定懺梅與贖罪的內容,並列出與解釋農民、商人、手工工匠、律師等不同人的罪責。它們尤其注意知識分子和大學成員的罪責。
但教士們在宗教信仰方麵,並不滿足於在聖像朝拜的潮流裏隨波逐流。有時他們試圖引導這一潮流,或者在其中另闢蹊徑。在這方麵研究一下知識分子中間的聖母崇拜,是富有教益的。它極有生命活力。從 13世紀初,在大學界就廣泛流傳著專門獻給貞女瑪利亞的詩篇和禱文,其中最有名的例子是巴黎大學教師加蘭的約翰的集子《瑪利亞之星》(ste
maris)。這一聖母崇拜,在一個因哥利亞德的影響本質上是男性的和獨身的環境裏,引進一個女性代表,它從任何觀點來看都是不足為奇的。但知識分子崇拜瑪利亞有其特殊性。這一崇拜一直與神學密不可分,並導致關於童貞女受孕的激烈爭論。當鄧斯·司各特為童貞女受孕熱情辯護時,它在教義的根本點上同聖托馬斯·阿奎那發生衝突。順便提一下,後者在這個問題上接受的是上世紀最重要的聖母崇拜者聖伯納德的立場。看來知識分子首先願意對聖母崇拜保持理性上的共鳴。看上去他們像要阻止聖母崇拜驟變為情感式的膜拜,並在努力思考和熱情衝動之間找到正確的平衡。加蘭的約翰在《瑪利亞之星》的前言裏,真誠地揭開這一傾向:“我根據傳說故事匯集了聖母的神跡,這些故事我是在巴黎的聖熱內維耶伏圖書館發現的。我為巴黎大學我的學生們,用詩體把它們寫下,這樣它們顯得生動可親……本書材料上的來源是光榮的聖母的神跡。但我也補充了物理學、天文學和神學的事實……最根本的動因來自對基督的持久不渝的信仰。為此,它以神學、尤其物理學和天文學為前提。”正如人們看到的,大學成員還希望在這顆聖潔之星下尋求科學之光。
工具
作為專業人員,13世紀大學組織的成員擁有一個完整的工具箱。作為作家、閱覽者和教授,他身邊到處都是他的各項活動所必需的工具。巴黎教師加蘭的約翰在他編著的詞典裏寫道:“教士需要下列器具:圖書,一張斜麵桌,一盞帶油的夜燈和一個蠟燭台,一個提燈和一個漏鬥形墨水瓶,帶有一支羽毛筆、一條鉛絲和一把直尺,一張桌子和一條教鞭,一個講課用凳,一塊黑板,一塊帶有括刀和粉筆的浮石。斜麵桌(pulpitum)法語叫‘呂特靈’(lutrim),順帶 還應考慮斜麵桌刻著一條條凹槽,以便把桌麵固定在適合閱讀的高度上,因為書是放在‘呂特靈’上的。刮刀( na)是鐵製品,是使用羊皮紙的人用來準備羊皮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