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真相:裕仁天皇與侵華戰爭 作者:[美]赫伯特·比克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希望讀者們注意日本的武裝部隊處於天皇單獨控製之下這一事實,而不是……一定要服從於內閣代表的日本政府……當然,至於日本的高級指揮部實際上是服從於天皇,還是支配天皇,這是另外的問題。但是日本的機構中存在著一種雙重性,使得與日本政府的交涉很困難。
然而,《洛杉磯時報》對天皇的實際權力的問題未有定論。
根據這些大城市報紙的判斷,裕仁基本上不參與日本的政策決定過程。毫無例外地,他在美國人的頭腦中主要是作為一個沒有實權的“傀儡”而存在(如果他存在的話)。1937年以後,美國與日本關係逐漸惡化,但也沒有破壞這一固定的天皇形象。直到珍珠港事件為止,美國人對日本天皇的主要印象一直是一個不進行統治,隻是君臨的君主——不參與政治決策;被政治決定所支撐;不影響顧問們的意見,總是並且無論如何都聽從他們的建議。這些假定既是錯誤的,同時也很頑固。受早期美國人對明治天皇固有的錯誤印象的強化,這些觀念在珍珠港事件後很長時期仍然存留著。在這個固定的“傀儡”形象的影響下,美國人對於裕仁,以及導致了太平洋戰爭的日本決策過程的認識一直偏離於現實基礎。
八年抗戰
未經宣戰的對中國戰爭將持續8年,為共產黨在中國的勝利搭建了舞台,也為日本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種子,並導致了日本最終的失敗。在這些年中,昭和天皇有多次機會可以考慮停火或者促使和平提早到來。第一個機會也是最好的機會是攻打南京,當時蔣介石的國民黨軍隊完全亂了陣營。蔣希望通過呼籲與中國簽有國際條約的友好國家的幹涉來結束戰鬥。但是,由於戰爭危機籠罩著歐洲,那些主要大國無意向中國提供積極的援助,而在美國,孤立主義則開始抬頭。
1937年11月,在英美提案下,“九國條約”簽署國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日本拒絕參加。會上,國民黨政府代表甚至沒能說服與會者將日本定為侵略國。布魯塞爾會議沒有形成製裁日本的決議。會議一結束,近衛內閣和大本營立即擴大了戰鬥區域,根本無視進攻南京將會給其他簽約國造成生命和財產危害的後果。11月下旬,武力已無法保衛南京,蔣介石曾希望通過外交手段減緩日本的進攻,如今絕望的蔣介石不得不接受了此前德國的調停提案。東京的參謀本部也希望如此。之後德國駐中國大使奧斯卡· 特勞特曼試圖恢復日中和平談判,但是沒有成功。
南京陷落的第2天,12月14日,近衛在新聞發布會上示意,政府對和平談判的態度有所變化:
接到南京陷落的捷報,在我們為這必然的勝利歡欣鼓舞之前,站在同文同種的5億民眾的立場,我們不能不為他們不可救藥的迷妄而悲哀。國民黨政府無論是外交上還是實際行動上都走到了反日的極限。而他們卻沒有對其後果承擔責任。放棄首都,政府分裂。很顯然,就在其正淪落為一地方軍閥的今天,仍絲毫無反省跡象。因此,我們不得不重新考慮我們的方針。
近衛和他的內閣現在提出了嚴苛的條件。中國必須正式承認“滿洲國”,與日滿攜手抗擊共產黨,允許日本部隊無限期駐紮,向日本支付戰爭賠款。參謀本部中的不擴大派仍希望早日結束在中國的消耗戰,因此希望11月開始的特勞特曼的和平調停能繼續下去。他們現實地指出,日本拒絕承認國民黨政權將會“驅使(蔣)集中所有力量反抗日本……這必然與蘇聯、英國和美國的策動相呼應……為了這場持久的戰爭,帝國在長久的未來將不得不耗費巨大的國力。”
1938年1月9日,新設立的大本營政府聯絡會議決定了對中國戰爭政策。為了取得內閣形式上的承認,題為“支那事變處理根本方針”的文件被送交內閣之後,近衛向裕仁做了匯報。第2天,近衛要求天皇召集一次禦前會議但不要發言,“希望陛下隻是親臨便可,不必表態。”裕仁和近衛考慮的不光是要牽製參謀本部中不擴大派的意見,還希望阻止德國對日本事務的過度影響。1月11日,禦前會議終於在皇宮舉行,會議開始前30分鍾,為回答樞密院議長平沼騏一郎對“支那事變處理根本方針”的提問,出席者們先開了一個特別會議。
閣僚們對平沼的顧慮給予了圓滿的解答後,會議於下午2點在天皇“鄭重出席”下召開,聽取了外務大臣廣田的見解。廣田認為特勞特曼調停沒有成功的希望,因此“我們必須強化戰爭,以此來達到結束與支那戰爭的目的。”代表參謀本部講話的閑院親王說:“將國民黨政府視為完全失敗的政權,並依此製定政策,希望慎之又慎。現在我還有一點保留。”盡管如此,他還是服從了會議的一致意見。然後,禦前會議正式通過了一份文件,明確說明如果國民黨政府完全拒絕接受日本提出的和平條件,日本將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將向其他比較順從的政權提出和平方案。自25年前,大正天皇批準日本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這是第一次禦前會議,身著軍製服的裕仁主持會議並批準了會議決定。近70分鍾的會議上,裕仁一言沒發。通過這種方式,他看起來好像對事態保持了天皇的中立立場。事實上,較之參謀本部的提案,他強烈支持的是對中國強硬的軍事方針。
然而,《洛杉磯時報》對天皇的實際權力的問題未有定論。
根據這些大城市報紙的判斷,裕仁基本上不參與日本的政策決定過程。毫無例外地,他在美國人的頭腦中主要是作為一個沒有實權的“傀儡”而存在(如果他存在的話)。1937年以後,美國與日本關係逐漸惡化,但也沒有破壞這一固定的天皇形象。直到珍珠港事件為止,美國人對日本天皇的主要印象一直是一個不進行統治,隻是君臨的君主——不參與政治決策;被政治決定所支撐;不影響顧問們的意見,總是並且無論如何都聽從他們的建議。這些假定既是錯誤的,同時也很頑固。受早期美國人對明治天皇固有的錯誤印象的強化,這些觀念在珍珠港事件後很長時期仍然存留著。在這個固定的“傀儡”形象的影響下,美國人對於裕仁,以及導致了太平洋戰爭的日本決策過程的認識一直偏離於現實基礎。
八年抗戰
未經宣戰的對中國戰爭將持續8年,為共產黨在中國的勝利搭建了舞台,也為日本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種子,並導致了日本最終的失敗。在這些年中,昭和天皇有多次機會可以考慮停火或者促使和平提早到來。第一個機會也是最好的機會是攻打南京,當時蔣介石的國民黨軍隊完全亂了陣營。蔣希望通過呼籲與中國簽有國際條約的友好國家的幹涉來結束戰鬥。但是,由於戰爭危機籠罩著歐洲,那些主要大國無意向中國提供積極的援助,而在美國,孤立主義則開始抬頭。
1937年11月,在英美提案下,“九國條約”簽署國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日本拒絕參加。會上,國民黨政府代表甚至沒能說服與會者將日本定為侵略國。布魯塞爾會議沒有形成製裁日本的決議。會議一結束,近衛內閣和大本營立即擴大了戰鬥區域,根本無視進攻南京將會給其他簽約國造成生命和財產危害的後果。11月下旬,武力已無法保衛南京,蔣介石曾希望通過外交手段減緩日本的進攻,如今絕望的蔣介石不得不接受了此前德國的調停提案。東京的參謀本部也希望如此。之後德國駐中國大使奧斯卡· 特勞特曼試圖恢復日中和平談判,但是沒有成功。
南京陷落的第2天,12月14日,近衛在新聞發布會上示意,政府對和平談判的態度有所變化:
接到南京陷落的捷報,在我們為這必然的勝利歡欣鼓舞之前,站在同文同種的5億民眾的立場,我們不能不為他們不可救藥的迷妄而悲哀。國民黨政府無論是外交上還是實際行動上都走到了反日的極限。而他們卻沒有對其後果承擔責任。放棄首都,政府分裂。很顯然,就在其正淪落為一地方軍閥的今天,仍絲毫無反省跡象。因此,我們不得不重新考慮我們的方針。
近衛和他的內閣現在提出了嚴苛的條件。中國必須正式承認“滿洲國”,與日滿攜手抗擊共產黨,允許日本部隊無限期駐紮,向日本支付戰爭賠款。參謀本部中的不擴大派仍希望早日結束在中國的消耗戰,因此希望11月開始的特勞特曼的和平調停能繼續下去。他們現實地指出,日本拒絕承認國民黨政權將會“驅使(蔣)集中所有力量反抗日本……這必然與蘇聯、英國和美國的策動相呼應……為了這場持久的戰爭,帝國在長久的未來將不得不耗費巨大的國力。”
1938年1月9日,新設立的大本營政府聯絡會議決定了對中國戰爭政策。為了取得內閣形式上的承認,題為“支那事變處理根本方針”的文件被送交內閣之後,近衛向裕仁做了匯報。第2天,近衛要求天皇召集一次禦前會議但不要發言,“希望陛下隻是親臨便可,不必表態。”裕仁和近衛考慮的不光是要牽製參謀本部中不擴大派的意見,還希望阻止德國對日本事務的過度影響。1月11日,禦前會議終於在皇宮舉行,會議開始前30分鍾,為回答樞密院議長平沼騏一郎對“支那事變處理根本方針”的提問,出席者們先開了一個特別會議。
閣僚們對平沼的顧慮給予了圓滿的解答後,會議於下午2點在天皇“鄭重出席”下召開,聽取了外務大臣廣田的見解。廣田認為特勞特曼調停沒有成功的希望,因此“我們必須強化戰爭,以此來達到結束與支那戰爭的目的。”代表參謀本部講話的閑院親王說:“將國民黨政府視為完全失敗的政權,並依此製定政策,希望慎之又慎。現在我還有一點保留。”盡管如此,他還是服從了會議的一致意見。然後,禦前會議正式通過了一份文件,明確說明如果國民黨政府完全拒絕接受日本提出的和平條件,日本將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將向其他比較順從的政權提出和平方案。自25年前,大正天皇批準日本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這是第一次禦前會議,身著軍製服的裕仁主持會議並批準了會議決定。近70分鍾的會議上,裕仁一言沒發。通過這種方式,他看起來好像對事態保持了天皇的中立立場。事實上,較之參謀本部的提案,他強烈支持的是對中國強硬的軍事方針。